第357章 中江大發展!(大結局!)

字數:5064   加入書籤

A+A-


    縣域經濟是振興中江省的殺手鐧,也是祁同偉的製勝法寶之一,所以萬萬馬虎不得。
    要因地製宜,發揮出自己獨特的經濟特色,有些縣城適合農業,有些則適合手工業。
    在祁同偉的帶領下,梅曉歌等人迅速做出反應,通過一係列調研,製定出了一個計劃。
    隨後祁同偉便按部就班,充分發揮省政府的帶頭作用,深入基層,開始了振新經濟。
    一係列穩中向好的政策,接連下發。
    中江省的經濟迅速被穩住,一係列的基建也在有序推進,初步構建成一個交通網絡。
    “以前老人們總說,鐵路是經濟振興的命脈,如今時代變了,高鐵替代了鐵路!”
    “整個世界全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咱們也要與時俱進,如此方才不落伍!”
    這一天,祁同偉親自來到綠藤市的高鐵站,為其剪彩慶賀,在會議後,他不由得說道。
    “領導,您這話深刻啊!”
    李達康一路小跑過來,在大局觀上李達康遠不如祁同偉,畢竟後者可是一位穿越客。
    “綠藤市的經濟發展,全都要靠你們這些父母官,有些時候,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
    “達康同誌!”
    “你說說,我為什麽這麽看重縣域經濟?”
    祁同偉看向李達康,不禁出聲問道。
    “縣域經濟是盤活地區發展的重要發展對象,縣域經濟盤活了,地區經濟才能發展。”
    “領導,我是這樣理解的。”
    李達康斟酌再三,對祁同偉開口說道。
    “你這理解還不夠!”
    “不夠深刻,還是稍顯片麵!”
    “不過這也難能可貴了,你李達康乃是一個幹將,能為老百姓辦實事兒!”
    “這一點就很好,足夠讓我重新啟用。”
    祁同偉看了一眼李達康,這位達康書記雖說私德有虧,但辦事兒可一點也不含糊。
    敢辦事,而且能夠辦實事兒!
    這也是祁同偉願意給他一個機會的原因。
    “縣域經濟的中心,乃至於核心思想,其實重在鄉村振興,方便咱們以點帶麵。”
    “鄉村振興,是未來的主旋律,咱們中江提前布局,以後能夠平白省下許多事兒!”
    “此乃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更改!”
    “咱們國家的城市化,在短短二十年間,就快速走完了這一步,實在是難得可貴!”
    “這就是中華速度!”
    “當然了,咱們國家的改革開放,那是浩浩蕩蕩,每個人都身處洪流之中。”
    “期間有些人,因為自己的努力或者幸運,站在了潮頭之上。”
    “這潮頭之上是風光無限、誘惑無限,但也風險無限,就看如何把握。”
    “看未來還遠不如看過去那麽清晰,激昂和困惑交織在每個人的心頭。”
    “下一步,等咱們國家完成了城市化,人口就會逆流向農村,避免了農村空心化。”
    “發展縣域經濟,有效利用農村資源,以點帶麵,共同富裕,這點才是我的初衷!”
    “現如今的政客,全都將目光看向了城市,特別是工業化,其實這一點很不好!”
    “廣大的農村,無盡的資源,這麽大的市場,咱們中江省要利用起來,要發揮優勢。”
    “工農才是根本,要學會兩條腿走路!”
    祁同偉看向了遠方,正如他老師所說的一樣,坐上了這個位置,就要為百姓辦事兒。
    這是他的職責,也是他的責任!
    “綠藤市的老百姓,要就業,要發展,要吃飯,要工作,你李達康就是第一責任人。”
    “而我的肩上,擔著中江省幾千萬人!”
    “咱倆肩膀上的擔子,一點也不輕呀!”
    祁同偉開口說道,這才離開了綠藤市。
    “嘶~”
    “高育良呀,高育良!”
    “你倒是教了一個好弟子,我李達康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呀!”
    李達康驚訝於祁同偉的大局觀,殊不知,祁同偉就是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那一個人。
    正主就是他本人,他能不清楚嘛?
    當初祁同偉種下的因,在今日收獲了果。
    祁同偉的布局,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了,為了今天,他努力了很久,也等了十幾年。
    時間荏苒,又過了三年!
    這三年之中,中江省一切照舊。
    在祁同偉的帶領下,中江省的經濟飛速發展,一切全都在穩中向好的前進。
    為了吸引人才,祁同偉製定了一係列的政策,把控房價,大力發展農業和工業。
    傳統的經濟模式下,政府極度依賴賣地收入,祁同偉有心控製,漸漸消弭了這個缺點。
    在祁同偉的推動下,村村通,菜籃子等民生工程,在近幾年陸續下鄉入戶。
    家電下鄉,鄉村振興等工作,也落實到了具體處,湧現出了一大批幹實事兒的幹部。
    祁同偉喜歡提拔幹實事兒的人,也經常來到基層一線走訪,最喜歡搞四不兩直。
    種種條件加持之下,下麵的人也學聰明了,此之謂,上行下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最近三年來,中江省的經濟麵貌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每年都在穩步上漲。
    這是時代的紅利,也是中江的紅利。
    在祁同偉的謀劃下,中江省抓住了這一波時代的機遇,引進了電商和互聯網等企業。
    中江省的電商和互聯網企業,全都躋身全國前列,其工業和農業,也相當的發達。
    “同偉啊!”
    “最近這幾年,你幹得不錯!”
    “中江省的gdp,一躍來到全國前五,僅次於北上廣深,你小子可謂居功甚偉呀!”
    臨到換屆選舉,高育良給祁同偉打來了電話,在電話裏,高育良一點也不吝嗇誇讚。
    沒辦法,最近這幾年,中江省的發展太快,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崛起,也太震撼了。
    “老師,您就別誇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是我應做的事兒,當然了,這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不值得您老這麽誇讚。”
    祁同偉擺擺手,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這個位置上,那他就得好好幹。
    “我馬上又要動了!”
    “上麵對你的調整,應該馬上下達了。”
    高育良不由說道,語氣十分感慨。
    這五年以後,高育良在北疆兢兢業業,如今臨到換屆,他的位置也要動一動了。
    “恭喜老師!”
    祁同偉不禁說道,這可是大喜事。
    “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北疆可不是中江,其中的彎彎繞繞可有不少!”
    高育良話裏行間,吐露出了一些消息。
    這一次,祁同偉將赴任北疆,再次回到那一個熟悉的地方,從頭開始,更進一步!
    本書完!)
    ps:大結局了,很倉促!
    沒辦法了,小作者已經盡力爭取了。
    各位看官大老爺們,下一本書再見!
    新書:鬥羅:吾乃劍魔獨孤求敗
    反唐三,反大師,封號鬥羅逆襲歸來!
    已滿八萬字,歡迎神農來試毒!
    感謝各位看官老爺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小作者在此跪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