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八章 兵穀

字數:470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學苑 !
    第八章兵穀
    悠悠歲月似水靜淌細無聲,漫漫修行比路逆旅威有勢。
    玄清溟向三位先祖一一行過禮後,仔細閱讀起了墳塚後碑上的文字:《精煉碑》“吾兄弟三人為一胞同生,三人誌趣相投,終生迷戀兵武,十八般兵器吾三人各擇六種修習,雖於武學未達翹楚,但縱觀當今武林,於兵器唯我等可執牛耳。”
    讀到此處,玄清溟深深的被三位先祖的鑽研精神感到震撼,尤其是讀到那句‘執牛耳’,不禁令他感到一種自豪,華夏武學傳承數千年,三位先祖各專六門兵器鑽研,還能達到執牛耳的地步,想來都是以兵器成就武道的天才。
    “玄家後輩可繼承吾等之衣缽,但切莫因兵武而耽擱修行,各人武道不同,條條皆可通悟,切勿舍本逐末,玄家諸子弟切記!”
    待得全部碑文上的信息讀完,玄清溟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這十八般武藝皆可入道。
    道有千條各取其一,現今自己認知的的諸多武學大家,都會有一門看家武學本領與一項拿手的兵武。玄家的內煉心法是強大的《龍心訣》,玄清溟也正在接受先祖們強大的武學傳承,而自己在未來要走的兵武又是什麽呢?
    帶著疑問,玄清溟緩緩入定,感受著先祖的傳承。玄清溟看到了三個一模一樣的身影,三道身影分別各執劍、棍、槍。
    起初,三個身影分別使用各自的兵器做出了從搬、扣、紮這三個基本動作,而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讓玄清溟紋絲不動的領悟了整整三日。
    仿佛在這些簡單的動作中,蘊含了極大地力量,玄清溟如臨其境般,一次次的做出這些動作,似乎是在先祖的指點下,使弄著兵器。
    待得玄清溟能夠遊刃有餘的做出基本動作,那三道身影逐步將傳承擴展為一個個簡單的動作。漸漸地,三道身影變為數百道,各類兵器與其衍生的兵器不斷在玄清溟的腦海中變換著。
    玄清溟感受著各類兵器的內涵,刀光劍影在他的腦海裏一一浮現,各種長短不一、軟硬相悖、單雙有數、鉤刺尖鈍、明暗相刑、攻守射擋的兵器在他的腦海中湧動著。
    不斷地有各類兵器的碰撞,光影交錯中,玄清溟學習著各類兵器的對抗方法,感受著各類兵器的攻守巧技,三位先祖仿佛是一本全奧的兵器譜,詳盡的記載著各類兵器的精髓。
    玄清溟饑渴的蠶食著那些招數,貪婪地感受著各類兵器獨有的武學,漸漸融入其中不能自拔。不知過了多久,玄清溟猛然睜開雙眼,急促的大口呼吸著空氣。
    “好險!差點出不來了。”玄清溟後怕的望著眼前三座先祖的墳塚,如蒙大赦般說道:“幸好之前有先祖提醒,我知道自己的兵武方向了,不會繼續浪費時間了。”
    玄清溟望了下懷中的生命維持液,此時已經不足三分之一,不禁苦澀道:“就剩下一大瓶了,還能維持三十日,這次感悟竟然不知不覺過了五日,太不應該了。”
    “不對,博觀約取,多接觸些總是好的,也多了些保命的招數。”玄清溟一掃心中的陰霾,不再繼續為自己這幾日沉迷於各類兵武而難過,含上那瓶所剩不多的生命維持液,繼續開始感悟。
    玄清溟已經決定了自己的兵武方向——單劍。劍又被稱為百刃之君,在華夏曆史甚至於人類的曆史中,多被作為傳承聖器。
    在遠古華夏,不論公侯將相、文人俠士、巨擘富豪還是庶民百姓,都以持劍為榮。劍可縱橫江湖、可指點沙場、可征戰天下,也可安身立國、行俠仗義。可以說,華夏的古史也是名劍的曆史。
    玄清溟入定後,很快便將全部精神集中在那位持單劍的身影上,仿佛玄清溟便是那道身影,而其餘數百道身影也隨之消失不見。
    擊、刺、格、洗、劈、砍、撩、提、抽、帶、崩、點...無數的招式被玄清溟在腦海中練習著。
    太極劍、太乙劍、武當劍、昆侖劍、昆吾劍、峨眉劍、三才劍、三合劍、七星劍、八仙劍、八封劍、十三劍、達摩劍、通背劍、綈袍劍、純陽劍、金鋼劍、青龍劍、青萍劍、飛虹劍、龍形劍、龍鳳劍、蟠龍劍、螳螂劍...無數的套路被玄清溟變化人演練。
    玄清溟仿佛與手中劍融為一體,飄逸如清風、寧靜如浮萍、靈動似遊龍、揮舞似勁風。
    “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寶劍隨身藏”,玄清溟醒來後不緊不慢的右手並指成劍,隨意的向遠處揮去,空氣中一陣波動,在這片山穀中如利劍出鞘般的回響久久不停。
    這次傳承後,玄清溟的氣質相較剛剛步入流光時,又有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飄逸,骨子裏也多了些傲氣。
    “今後一定要找一把趁手的寶劍,我也要像古人那樣寶劍隨身藏!”玄清溟知道貪多無用,向三位先祖莊重行禮後緩緩離開兵穀。
    三位玄家先祖追求到了兵武的奧義,而且願意為兵武奉獻一生去鑽研,這是玄家真正的財富,也應該要玄家後輩永遠敬仰與膜拜。
    玄清溟既將離開兵穀範圍,眼前漸漸多了些枯枝幹葉。突然,玄清溟感到自己裝上了一道看不見的屏障,猛然被震的後退了幾步,隨後,便感到一陣強烈的殺伐之氣開始凝聚,緊接著便是一陣兵戈鐵馬的碰撞。
    玄清溟明白,這是三位先祖對自己的最後考驗,隻有能夠通過這考驗,才代表著自己具備了學成離開兵穀的資格。
    “真不知道我們玄家絕境中還有多少秘密,我可沒有聽說過陣法還能凝聚成實體的。”玄清溟望著眼前由枯枝敗葉凝聚而成的人偶道:“不知先祖們要讓我對抗的是哪門兵刃呢?”
    未等玄清溟話音落下,由枯枝拚接組成的十八般兵器便在那人偶的背後凝結而成,一樣不多、一樣不少。
    “這考驗一點都不簡單啊!”即便玄清溟胸有成竹,還是被這考驗的方式給驚了一驚,“那好,就讓你來考一考我的修煉成果。”
    玄清溟向斜前方走出,拾起地上一根長約一米四、五的枯枝,對著近前的人偶擺出一個漂亮的姿勢到:“開始吧。”下一瞬,人偶便抄起手中的‘大刀’向玄清溟劈了過來。
    以劍對敵的方式玄清溟在腦海中已經演練了無數遍,而十八般兵器的各類招式玄清溟也已熟諳。隻見他得心應手的見招拆招,很快便抵禦了人偶的各種攻擊。
    完成與‘刀’的對抗後,玄清溟繼續接受‘劍’的考驗,一時間雙方劍走遊龍、光影交錯、移步換勢,你來我往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一日中,玄清溟接受著那人偶的考驗,豐富著自己執劍的實戰經驗,豐盈著自己對劍道的領悟。玄清溟一招一式動靜交替、緩急交疊、進退有勢、輕重有序、伸縮自如、起落出塵。
    好像一把剛剛出鞘的利刃劃破了兵穀的沉寂,又好像靈動的遊龍,吞吐著千姿百態的雲霧,而自己則是百樣玲瓏的穿梭在這霧氣中。
    玄清溟享受著與人偶的對峙,直到日落時分,人偶突然化作一地枯枝敗葉,待人偶散落,玄清溟身前的透明屏障也隨之消失不見,一抹濃烈的夕陽斜射入玄清溟的眼中,玄清溟這才從那種沉醉的劍舞中回到了現實。
    連玄清溟自己都不知道,這一日的入定是很多兵武家一輩子都夢寐以求的。因為這種入定即便是一刻鍾也會讓兵武的能力提升一大截,玄清溟這一日的入定也許抵得上一些兵武家苦修數年。
    玄清溟感受著夕陽的餘溫,微笑著對身前的一地枯枝敗葉點點頭,瀟灑的邁出了兵穀的範圍。就在玄清溟走後不就,兵穀又恢複了往日的沉寂,一股森然的氣息又將兵穀籠罩,似乎在等著下一位玄家子嗣的來臨。
    玄清溟離開兵穀後,趕忙加快了探索的速度,眼看著自己曆練的日期使用近半,玄家諸多先祖的傳承又晦澀深奧,一定要將自己在路上使用的時間降至最少才行。
    經曆了這麽多,玄清溟猜測,自己的家族一定是一個龐大的家族,而這養的大家族子弟普遍眾多。這些子弟一定是自小便接受著武學的係統培養,有著強於普通人數倍的武學修為。
    自己從小到大除了修煉《龍心訣》並未接觸過校外教授的任何武學,雖不知道為什麽爺爺和父親要這麽做,但自己有著越多的手段,今後就越容易在玄家立足。
    玄清溟從電視劇和小說中讀到過,也從曆史中了解過那些大家族中關係的錯綜複雜,要得到地位最簡單的方式便是有強大的實力,這些玄清溟還是懂的。
    玄清溟知道,自己能夠與之產生共鳴的傳承不一定是玄家最強大的武學,但一定是最適用於自己的。尋到一股強烈的傳承後,玄清溟幾乎是用盡全速,向著哪個方向前進著。
    這一路上的風景逐漸變得秀美,綠樹成蔭、溪水清璁,但玄清溟根本無心觀賞,自顧自的飛速前行著。正當正當玄清溟準備翻過一座山丘,忽然聽到了‘老朋友’的聲音。
    “怎麽是這個家夥。”玄清溟一愣,隨即感到鬼獾的聲音有些異樣,便摸索著小心爬到山丘上,靠著一小片竹林的隱蔽向下望去,一望才發現,這鬼獾現在的樣子是狼狽至極,周身的毛發都被燒灼成了灰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