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三韓
字數:456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皇帝生存日記 !
三韓分為百濟,新羅,迦葉。
而這三個國家,因為雄鷹汗和東邊蝦夷島民的原因,一直都依附於大乾來求得自保。
甚至於連三韓的稱號,都是由大乾皇帝給親自取的。
……
氣氛越來越壓抑,就好像那蠟燭的燭火也因此而跳動,隨時都可能在壓力之下熄滅。
這是明是非故意的,沉默的力量是巨大的,隻要他一直不說話,對麵這些人就不可能知曉他的想法,所以就會對他的想法進行猜測。
而這種猜測,除了讓他們更加緊張之外毫無用處,畢竟你不可能隻憑借猜測就推測出一個人下一步的行為,特別是這個人做事毫無軌跡可尋的時候。
天以無言而貴,
聖人以不言為德!
這樣的話,貞觀政要裏麵寫的清清楚楚,可惜有些人就是不喜歡看書。
“啪嗒!”
寧近山的汗水滴到了地上,還用袖子擦了一下眼角。
在這之前,他從來不會相信一個八歲小孩兒會有這樣的心智,哪怕家族已經猜到了明是非是在裝傻,但也沒有預料到明是非會聰慧至此。
有那麽一刻,他覺得家族選擇支持七皇子是不是選錯了?這位燕王明明是比太子更加恐怖的人物,可是按照族老們的話,這個時候的燕王無法拒絕他們的要求的,而燕王所處的環境也讓燕王隻能當一個蓋章工具。
哪怕他再聰慧,他逃不過成為末代君王的宿命。
而且明是非的燕王封號,也是最符合他們要求的。
所以,支持燕王絕對是符合他們這些野心家的利益的!
燕遼之地的軍隊,以燕王的名義討伐不臣,好像沒有什麽不對?
“所以,殿下考慮的怎麽樣?”
而在旁邊,李青山和黃似虎則是在持續觀察著這場對弈,想要從中獲取更多關於明是非性格的情報,以便在未來的獲得更多的利益。
“喝茶嗎,諸位?”
可惜,徐皇後在場,所以這兩個人注定無法輕易窺探明是非的想法,反而是要招架來自徐皇後的騷擾。
“不用。”
“不敢……”
李青山沒有動,而黃似虎卻站了起來對著徐皇後彎腰一拜。
作為名義上的下人,他是不能喝貴人們接觸過的茶水的。
明是非是不想答應寧近山的,畢竟三韓也算是大乾的隊友,而且三韓的地理位置在抗擊雄鷹汗上的作用也是非常有利於大乾的,隻是這種把隊友賣出去賺錢的感覺……
真爽啊!
畢竟,他隻是個遠在京都的二傻子皇子罷了,三韓怎麽樣跟他明是非有什麽關係?就算是雄鷹汗打到京都城牆根下麵那也是太子的事情,畢竟他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都兩說呢。
萬一太子不想留著他們釣魚,也不忌憚徐皇後的母族,更不想去思考太監集團背後的人究竟是誰,更不用理會即將出嫁的應慶公主的哀求,而是選擇直接殺進坤寧宮,讓他明是非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豈不是完蛋?
再說了……
他還要叫雄鷹汗一聲姐夫呢!
哪怕他根本不想把應慶公主給嫁到嫁草原上麵去。
可明是非從來沒有想過,如果不是應慶公主要嫁給雄鷹汗的話,太子到底會不會這麽容忍他。
而且,賣掉三韓之後他明是非就可以獲得燕遼軍隊的支持,並且以此來接替太子繼續和徐國公府對抗,哪怕隻是暫時的支持。
可即便是飲鴆止渴,也比直接渴死來的好吧?
隻要活著就有喘息之機,死了可就真的是一了百了。
再說了,就憑燕遼之地的軍隊打得過雄鷹汗嗎?
就算是有野人們的支持,有天下聞名的黃龍騎和陷陣營,明是非也並不覺得他們可以在遼東平原上擊敗擁兵百萬的雄鷹汗。
就算他們暫時擊敗了雄鷹汗之後又能怎麽樣呢?太白山脈和半島那崎嶇的地形也會教騎兵們做人,而且覬覦三韓的可不隻是寧氏。
還有蝦夷!
而蝦夷的火器,同樣可以教冷兵器時代的燕遼軍團做人。
而且,他明是非在這場交易當中並不會失去什麽當下的利益。
這種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來再多明是非都不覺得虧。
而且他一旦拒絕寧氏,那寧氏絕對會立馬轉投其他皇子,或許在其他皇子都不同意的情況下,會自己硬著頭皮頂著士林壓力直接幹,那他明是非可就什麽都撈不到了。
與其這樣,不如讓他明是非在其中漁利一次。
一個出賣大乾,一個既當又立,簡直就是合作共贏!
隻是賣了三韓……
作為燕王的他心中有些愧疚。
但這就是弱國的悲哀,幾句話就會被別人在談判桌上決定命運。
“畢竟是我大乾的屬國,”
“我又是燕王,”
“有庇護三韓的職責。”
明是非歎了口氣,顯得自己非常的無奈和無辜。
而明是非這樣的語氣,簡直聞者落淚見者傷心,就好像他真的是有著庇護屬國之責任的實權燕王,是一個為國為民的賢王。
同樣的,這也讓本來就很緊張的寧近山更加緊張了。
他是天之驕子寧氏俊傑不假,可也沒見過談判全程沉默,隻盯著對手看的奇葩啊!隻能說是時代和年齡限製了他在這場談判當中的發揮,讓他完全無法猜測明是非下一步的動作,從而一步步陷入了被動。
想來,寧氏派他來談這場必定會成功的談判,估計也是有打磨他的意思。
“那,殿下說該怎麽辦?”
寧近山小心翼翼的問著,生怕麵前這位燕王又出什麽怪招,那他可就真的有些難以應付了。
而他的師父,顯然也不會在這樣出賣大乾利益的事情上幫他。
“依本王看,”
“你還得給本王二十萬兩白銀!”
“作為精神損失。”
明是非伸著小短腿,就這樣站在自己的椅子上麵,左手伸出兩根手指在寧近山的麵前晃悠著,就好像隻要寧氏給了這二十萬,他立馬就用燕王的名義宣布三韓對大乾有著不臣之心,給予寧氏奉天討逆的權利。
“所以,是要加錢對吧?”
“對,得加錢!”
寧近山:“……”
不知道怎麽的,寧近山突然覺得有些憋屈。
不過是區區二十萬兩白銀,如果你要的話你早點說啊,幹嘛要弄出這麽嚇人的氣勢,就好像他寧近山一旦拒絕這個要求就會有禁衛衝進來,然後把他給大卸八塊那樣。
而且來京都之前,家族為了這次出征師出有名,可是從給蝦夷的貨款當中專門截流了五十萬兩。
這麽一算,他寧近山……
還倒賺三十萬!
想到這裏,寧近山又覺得麵前這個燕王似乎不過如此,隻是個沒有見過世麵的小屁孩兒罷了。
自我安慰大法,大概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