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勳貴之患
字數:3894 加入書籤
穿成女皇開局綁定抽卡係統!
婉兒繼續道“第三道折子,也是師父的,上麵匯報了這次潁南之戰的收獲,本次共計收獲六階晶核三十一枚,五階一萬,四階十二萬,三階一百多萬,二階三百七十多萬,一階七十多萬。”
那枚唯一的八階晶核,齊芸在消滅對方之後就已經收進空間裏了。
“不對吧,六階,五階,四階屍怪數量這麽少嗎?”
婉兒道“四五六階屍怪的數量遠多於晶核的數量,但那些獻祭了生命的屍怪,已經化作一堆屍肥灰,士兵們打掃戰場之時,並未發現晶核。”
齊芸點了點頭。
也是,晶核是屍怪的能量核心,既然已經將自己的能量獻祭,晶核自然也不會保留下來。
和安平城相比,潁川城這邊的中階屍怪比例明顯比較高(13為低階,46為中階,79為高階,1012為頂階,屍王13階)。
是因為那“天使”給它們了快速進階的辦法了嗎?
但這種靠獻祭提升的辦法,顯然並不是什麽好辦法。
“天使”對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屍怪,似乎也沒安什麽好心。
齊芸一個意識陷入沉思,另外一個意識對上官婉兒道“你繼續說。”
上官婉兒“這第四道折子,亦是師父所呈,是想請陛下恢複武將爵位的封賞。”
齊芸微微皺眉,“為什麽?”
婉兒道“爵位,是帝王用來封賞武將們拚死征戰沙場之功績的,陛下雖然設置了軍銜,按照功勳等級賜予他們修行資源,但人隻有活著才能用功勳換取資源,若戰死沙場,功勳便沒了用處。”
“如無死後蔭封,眾人依舊會畏縮不前,長此以往,於戰事不利。”
“從前陛下憑借一己之力便橫掃戰場,大家躲在您身後,根本無性命之憂,自然無顏跟您討要爵位封賞。”
“但如今機甲軍團已經成形,基地裏不少有天賦的武人也開始修煉功法,他日戰場殺敵,難免會有死傷。”
“如無能夠福澤後代的封賞,將士們難免心寒。”
“此非是武將們貪得無厭,而是人性如此,如今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許多人也已經成家立業了,有了後顧之憂,便難免會生出貪生怕死之念。”
齊芸笑了,“有後顧之憂,那便提高戰場上犧牲的將士遺孀待遇,但這封爵舊製,我非廢不可!”
見婉兒臉現不解之色,齊芸道“想知道原因?”
上官婉兒立刻端正行禮“請陛下指點。”
齊芸道“一個王朝剛開始建立的時候,皇帝都會給為他打江山的武將封爵,那個時候,勳貴的人數是最少的,對帝國自然沒有什麽影響。”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勳貴便越來越越多。舊的爵位可以代代相傳,新立下戰功加入這個群體的人又在不斷增加,這些勳貴的後人,隻要不是不犯下什麽謀逆的大罪,那麽國家就必須一直養著他們,直至滅亡。”
“所以,每當王朝末期,都會出現一個現象,遍地是諸侯,勳貴多如雨。”
“貴族們經商,置田,可以減免,甚至不用交賦稅,這就導致了國家能收稅的土地和商鋪越來越少,朝廷能夠支配的金錢越來越少,國庫空虛,拿什麽強大帝國?”
“就拿大禹來說,早期的勳貴還有田地封賞,但後麵新晉的武勳便沒有田地封賞了,因為帝國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再封給他們了。”
齊芸說這些,並不是胡謅。
早在潁南城剛剛拿下的時候,狄仁傑就曾來找過她。
他將潁南府衙中封存的曆年官府文書整理出來,一一閱覽後寫了一篇策論,親自呈送給了齊芸。
狄仁傑對比了曆年潁南的稅收檔案,發現這幾年大禹的稅收越來越少。
再結合當時的朝中情況,以及他在淄城任縣令看到的一些民生實情,洋洋灑灑的寫了近千字,直接將整個大禹瘟疫到來前的情況給齊芸複盤了出來。
當初先帝在世時,早年因有奸臣誤國,朝政把持在小人手中,國庫一直虧空嚴重。
各地的稅收收上去,除了必要支付的軍費軍餉和官員俸祿之外,剩下的就是給龐大的勳貴團體發俸祿了,這些支出扣除後,最後僅剩的一點銀子,才會用作皇宮的日常開銷。
那個時候,別說各地的行宮和皇家林園了,就連皇帝住的皇宮需要修葺,也因戶部拿不出錢來,經常一拖再拖。
隻有一些經常被使用到的宮殿,才會保持正常的維修頻率,其他宮殿,都是任其破落。
而各宮妃嬪的分列用度,更是一減再減,許多高位宮妃都是靠娘家補貼,低階宮女甚至都吃不飽肚子。
在這種情況下,大禹根本經不起任何的天災人禍,軍事武備方麵隻能勉強維持原樣,士兵的餉銀都要拖至一兩月才能足額發放,但凡有他國來攻打,結局必是敗多勝少。
齊芸當時看到這些,還十分感慨。
人們隻看到皇帝光鮮亮麗,受萬人膜拜敬仰。
但誰又知道,一個王朝瀕臨末年時,皇帝的無奈與辛酸?
而且,先皇心地仁善,不願意增加百姓的賦稅,宮殿破點就破點唄。
就連掌權後要在各地建月神廟通知她母親齊月寧,都是他掏自己內庫裏僅剩的一點銀子建的。
先皇絕對算不上無能,能以一個傀儡皇帝的身份,將身邊奸臣除去,就足以見得他的能力了。
但大禹被之前的幾任帝王霍霍的太狠了,留給先帝力挽狂瀾的時間不多了。
然而先皇光是平定朝中奸黨,就花了足足十年!
畢竟,他一個無權無勢的傀儡皇帝,身處那等內憂外患的環境中,便是再有才能,也得先一步步培養心腹,團結保皇派勢力,才能逐步鏟除異己。
十年已經算是很快了,他又沒有係統。
但朝政被拖了十年,大禹國其實早已回天乏術了。
當時的情況,但凡再出現一個旱災洪澇,引起農民起義,或者來個外敵侵犯之類的誘因,就會成為導火索,使大禹徹底走向滅亡。
偏偏大禹的這個亡國誘因頗有點大——
末世瘟疫。
這已經不能算是導火索了,這是直接給大禹空降了一顆核彈!
所以,大禹國連半個月都沒撐住就直接亡了!
如果不是齊芸穿過來,又激活了係統外掛,他們皇室的最後繼承人也嗝屁了!
唯一的傳詔者也將帶著詔書死在半路上。
涼的透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