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英烈堂

字數:5037   加入書籤

A+A-


    穿成女皇開局綁定抽卡係統!
    今日不上早朝,因另有一件大事——
    哀悼戰死的將士。
    齊芸在回宮之前,就已經命人在皇宮旁邊新修建了一座建築,並命名為英烈堂。
    日後凡是在作戰中犧牲的大禹將士,骨灰將被存入英烈堂,名字也會被刻在英烈堂的牆碑之上,每年皇家舉行祭祀大典時,由皇夫或者首席執政官帶領百官一起祭祀。
    相當於配享太廟。
    英烈堂前有一片廣場,兩側牆壁上以文字描述這些戰士是在哪一場戰役中犧牲的,日後如果牆壁不夠用,就在廣場上建碑書刻。
    這座廣場名英魂廣場,對大禹所有百姓開放。
    任何百姓,隻要著裝合理,都可以進入英魂廣場,瞻仰祭拜烈士碑牆。
    這是之前諸葛亮等人詢問陣亡將士的撫恤待遇時,齊芸要求新增的禮儀。
    對於齊芸這個腦洞大開的想法,諸葛深感欽佩。
    古人壽命短暫,因此格外迷信死後有陰間世界。
    他們拚命想生個兒子,為了什麽?
    因為迷信告訴他們,女子的祭祀是無用的,死人在地下接收不到,還會令家宅不安。
    女人在家中再得寵,也不會被允許進入家族宗祠,和家人一起祭祀祖先。
    就連齊芸,要不是先朝奪嫡之亂,導致大禹皇室其他旁支血脈死光了,就剩下她一個獨苗,這皇位也落不到她的頭上來。
    很多古人將自己的死後之事看的比性命還要重要。
    他們對死後無人承嗣祭拜,淪為孤魂野鬼的恐懼根本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
    武將們想爭一個爵位,傳給後代,還不是為了給後代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日後延續香火。
    但,王朝尚且更迭交替,勳貴之家又何來永盛不衰?
    可若是入英烈堂,便是與國永存!
    哪怕沒有後代,隻要國朝不滅,便香火永續!
    這不僅是無上榮耀之事!
    還把大禹的將士們,都牢牢的和國家綁在了一起!
    包括這些犧牲將士們的後代。
    因為他們的先輩是供奉在國廟中的,守護大禹,效忠大禹,不僅僅是在守護他們的後代,還是在守護他們的先祖。
    可以說,這一個英烈堂,就買下了大禹現在以及將來千萬將士的命!
    並且對方還是心甘情願的將性命交付!
    說真的,當初得知齊芸修建英烈堂的用處後,很多文臣都紅眼了。
    英烈堂那麽好的地方,誰不想進去啊!
    誰不想死後與國永存啊!
    憑啥武將不分等級,隻要戰死就有大功!
    齊芸禦駕剛剛班師回都,就被這群老頭子堵在養心殿鳴不平了。
    諸葛都壓不住,當然,也許他並不想壓。
    這群老頭子彎彎繞繞的扯了一通,齊芸才聽明白這是嫉妒戰死武將有死後殊榮呢。
    給她整的一個大無語。
    她是萬萬沒想到,這群文官會為了這點身後之事差點逼宮。
    最後,齊芸隻好答應這些文臣,三品以上,或者任職超過四十年,就任期間沒有任何大的錯誤和汙點的官員,死後都可以入英烈堂,三品以下,於國於民有巨大貢獻者,也可以入英烈堂。
    文官們這才心滿意足的散去。
    諸葛亮有時候真的好奇,齊芸究竟來自怎樣的世界,才能有這麽多天馬行空的點子。
    不過,這都不重要。
    反正將來百年之後,英烈堂的文英殿中,他的位置,必居首席。
    便是睿智的諸葛軍師,也堪不破這俗世身後名呀!
    齊芸本來是打算一回都就祭拜英魂的。
    但因為要修改布局,將英烈堂內部分建文英殿和武英殿兩部分,這才耽誤到了元宵節後。
    這次出征,犧牲了三千五百六十一名將士。
    除此之外,還有齊芸從建立雲開基地時起,就加入麾下,為了抵禦屍潮犧牲的那些戰士百姓,共計萬餘人。
    當初齊芸隻是讓人在基地立了碑,將那些戰損的士兵和百姓的名字刻在了上麵,並在碑的背麵刻上了他們參與的戰事和英勇表現。
    現在那些碑都被起出,護送至潁川,將於今日一起送進英烈堂。
    潁川城外,四條主幹道均已被肅清。
    手持步槍,身著甲胄的士兵們,拉起繩索,將城中百姓們隔在道路兩側。
    五步一人,站姿筆挺如鬆。
    “大人,發生什麽事了?”百姓們紛紛好奇發問,但士兵們沒有一個搭話的。
    一些看過告示的百姓為大家解惑“是陛下要祭奠戰事中犧牲的將士們。”
    “天爺啊,這麽大排場?”
    “可不是嗎,聽說趙皇夫為首,領文武百官共祭,而且將士們的骨灰皆送入英烈堂,每年陛下領百官祭祀完皇室諸位先帝後,便由皇夫領百官祭祀諸位英烈,若無皇夫,就由首席執政官領百官祭祀。”
    “我的天呀,我現在跑前線戰死還來得及嗎?”
    周圍人翻他白眼。
    這人的想法雖然不切實際,但也是眾人心中的真實寫照。
    好多當初沒選擇參軍的人悔不當初。
    甚至一些年歲大些的老兵油子都有點後悔。
    陛下啊,你早說有這一出,當初打仗的時候他們一定不想法子苟活。
    因為隻有戰死的士兵和將級軍官死後才能進入英烈堂,自然老死的不算。
    他娘的,以後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要是再有機會打仗,勞資一定衝上去一換一。
    而一旁負責阻攔百姓的士兵們,聽著百姓羨慕嫉妒恨的議論,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胸膛挺的更加筆直,胸口的軍章似乎更加閃亮了。
    潁川城南門大開,趙雲居首,身後文左武右兩排官員。
    兩排官員的正中,卻是一些手中抱著一個小小的壇子的人。
    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臉上表情悲楚,但胸膛卻挺的筆直。
    他們手中的壇子上麵,均蓋著一塊紅色的綢布。
    “這些是什麽人?”
    “手裏抱著的是啥?”
    “怎麽還蓋著大紅布?”
    “怎麽還有女娃娃?”
    百姓又看不懂了。
    “這些人都是英魂遺孤,他們手中捧著的是英魂的骨灰,上麵蓋著的不是紅布,是改小的大禹國旗。 這是陛下特許,準英魂們以國旗覆身,並讓他們的家人親自送諸位烈士入英烈堂。”
    柳青青安排的人便衣混在人群之中,專門負責給那些不識字的百姓講解。
    “陛下新禮新法中皆有規定,大禹百姓,男女平等。”
    “陛下曾親口言明,女子體陰,入宗祠祭祀會惹祖宗亡魂不安之說,乃凡間無知愚夫無稽之談,女子也該有資格承嗣香火,祭祀先祖。”
    啊!
    百姓們心裏驚呼,人群中那些觀禮的女子們,聞言眼圈刷的一下子紅了。
    “陛下真是太好了啊!嗚嗚嗚……”
    “是啊,能生在大禹,我等何其有幸!”
    “我要參軍!”
    “嗚嗚嗚,去年我就想參軍了,武測過了,文試沒通過,嗚嗚嗚,我今年要報個班惡補神文,繼續考……”
    負責維護秩序的士兵們,也有些繃不住了,一邊眼含熱淚,一邊杵地像個標杆繼續維持秩序。
    得君如此,夫複何求啊!
    這條命,從今以後就賣給他上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