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到底誰瘋了

字數:3841   加入書籤

A+A-


    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
    其實,要綠意永酒的配方,還真不是提前計劃好的。
    因為新年正月的,李瀾臉上都是笑,可沒人的時候,那皺眉不展的樣子,李向東看見了不止一次。
    他以為大姐舍不得離婚呢!
    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大姐怕離了婚養活不了自己和孩子,指著父母兄弟過日子,總不是長法。
    俗話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李瀾現在誰都不想靠,就想自己立起來。
    這還不好辦麽,馬上就要改開了,無限多的機會就在眼前。哪怕是去南方倒騰點服裝賣,也能很快發家。
    誰知還沒等他說話呢,李瀾小聲和他商量,“向東,你不是張羅著想辦個酒廠嗎?張玉鬆手裏有他爺爺傳給他的一個釀酒的配方,他爹和他後娘都不知道。你說我要是把配方拿過來,不管是賣了,還是捐給村裏,是不是都行?”
    嫁出去的女兒想回村裏分宅基地是很不容易的,李瀾自然知道,她想把釀酒配方當成投名狀換取自己在李家坡的一席之地。
    李向東好奇道,“什麽酒?”
    “我也不知道。是有一次他在家裏請酒廠的技術員吃飯,想賣給人家一個失傳很久的釀酒配方,我才知道的。”
    “他平時藏得可秘密了,誰都不告訴。”
    聽完李瀾的話,李向東沉思半晌,是什麽酒呢?
    張玉鬆老家是豫省的,不過從爺爺那輩兒就來到了永興縣,他手裏的釀酒配方估計不是豫省,就是趙省之前的名酒。
    這兩地的名酒除了蘆台春,老叢台,禦河春,燒鍋老窖,宋河酒,沒有其他的了啊!
    可是蘆台春這些名酒,根本就沒有斷了傳承,談不上失傳很久。
    想了半天也沒有結果,過年的事情又多,姐弟倆索性就把這事兒撂下了。
    就在今天早晨,李向東和李大姑聊天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自己上輩子死前的兩年,大姑家的孫女嫁到了豫省,當時自己也去送嫁了。
    表侄女嫁的那個村,有人成立了一家酒廠,號稱恢複了失傳幾十年的“綠意永”酒的釀造工藝!
    他嚐了之後,還買了兩箱帶回家。
    這款綠意永酒入口醇香清雅、甘冽豐柔,很快在豫省打出了一片市場,並大有進軍全國的態勢。
    就是這樣的巧合,靈光一現之間,李向東說出了“綠意永”三個字,想詐一詐張玉鬆。
    真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張玉鬆瞪著大眼睛,“你咋保證不往外賣配方?”
    李向東拍拍他的臉,“此時此刻,你有討價還價的資格嗎?”
    張玉鬆為人優點不多,識時務勉強算是一個。
    他挪動身子,調轉到一個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飛快的把配方寫了出來,然後折了幾折,塞給李向東。
    “這下能讓我吃口肉了嗎?我太餓了!”
    看他可憐巴巴的樣子,李向東扔給他一個饅頭,“吃完了快滾!初七九點在永興縣民政局門口見!要是我看不到你,哼哼!”
    張玉鬆三兩口把饅頭吃下去,噎的直抻脖子,“我走不動了!你們把我打成什麽樣心裏沒點數嗎?”
    李晉沒好氣說馬上就要成為過去式的前女婿,“別裝了,打你就是皮外傷,又沒傷筋動骨!”
    事情告一段落,李晉和趙素芳招呼大家接著去屋裏吃飯。
    這人要是討厭了,真是幹什麽都招人不痛快,張玉鬆就不能等他們吃完中午飯再來?
    現在飯菜都涼了,還得重新加熱!
    李三姑回到李青山家就把事情說了,“你們是沒看見,那慘叫聲哦,嘖嘖,咱也不知道大哥一家子又打的誰,太慘了!”
    說著若有似無的看劉玉秀一眼,嘖嘖,當時李向東打劉狗蛋兒那出,她可是看見了!
    劉玉秀聽到李三姑的轉述,心裏就是一哆嗦,看來還是不能惹那一家子神經病!
    打起人來手真黑!
    李萬氏神情委頓,嘴裏喃喃自語,“真是瘋了,真是一家子都瘋了!”
    李四姑勸老娘,“差不多得了,別總想著降服大哥一家子了。以後和孫子孫女搞好關係,您老人家不光剩下享福了嗎?”
    關鍵是,她娘根本降服不了人家。
    李二姑手裏拿著塊槽子糕,一口一口吃的香甜,聚精會神的和她爹李青山下象棋,李衛軍在旁邊觀戰。
    三女婿和四女婿則站在院子裏抽煙聊天。
    李萬氏挪到李青山旁邊,一把將棋子胡擼掉,“下什麽下,一幫沒心沒肺的東西!”
    李二姑李三姑三女婿四女婿李青山到底誰瘋了?
    李大姑當天沒回家,因為李晉家最近的家風很對她的胃口,她打算在兄弟家多住兩天。
    李英初三還要接待一眾大姑姐,所以早早的就回家準備飯菜去了。
    李向東親自騎自行車把張玉鬆塞到了去永興縣的大巴車上,給他買了票,還特好心的囑咐他,“還有五天你就自由了,這幾天該相親就相親吧,畢竟你家祖宗等著你給他們傳宗接代呢!”
    張玉鬆笑的比哭還難看,“等正式離了再說吧,我還是很看重和大瀾的感情的。”
    李向東差點沒嘔出來,給他買了票就急匆匆的走了。
    這種人,這種人!
    正月初三,全華夏的人應該都還在享受過年的歡樂。
    李家坡的大隊部卻開始忙碌起來。
    盡管不能陪媳婦去串親戚,媳婦們卻都非常理解自己男人,男人麽,賺錢是最要緊的。
    李晉,劉長海,李唐,李康,劉玉良,還有郭大明之前選定的養殖小組的人全都圍著一個大木桶正襟危坐。
    大木桶旁邊還生著火爐,整個屋子溫度都很高,木桶裏是密密麻麻的透明小蝦苗。
    郭大明回來了!
    他不是自己回來的,還帶回來了羅氏蝦的蝦苗!
    郭大明今年都沒在家過年,自從決定養蝦,李向東就想起來1976年剛剛傳入鵬城的羅氏沼蝦!
    郭大明拿著介紹信,坐上火車直奔鵬城水產研究所,蹲了一個月,終於帶回來了十萬尾蝦苗!
    羅氏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