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第一次交手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 !
潘明忠在家裏思前想後了好多天,又拉著大隊班子成員商量了幾回,他們覺得,還是等李家坡主動上門比較好。
一是,自己求著別人買,談不上價兒,二是,他們心裏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要是李家坡真能用鹽堿地賺來錢,我們效仿一下,不也可以賺錢麽?
細水長流總比一錘子買賣強的多!
於是,潘家莊人並沒有急於找李晉。
不過,這也在李向東的預計之內。
潘明忠確實是個能人,上輩子他領著潘家莊大隊先是成立了橡膠製品廠,後又成立了建築工程公司,潘家莊大隊社員的工分值在十裏八鄉都是頭份兒!
後來生產隊解放,他把橡膠製品廠和建築工程公司承包了,還繼續幹村支書。
後來的幾十年,他不僅自己賺的盆滿缽滿,還在村裏蓋了小區,村民半價就能買一套樓房,潘家莊村也評上了全國的先進文明示範村。
所以,李向東根本不覺得潘明忠是個跟風就上,沒腦子的人。
這種人,要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會出手。就是俗話說的,不見兔子不撒鷹。
想通此節,李向東就不把潘家莊那八百畝地放心上了,他還有許多事兒要幹呐!
鹽堿地到手,李向東和李瀾批了兩塊相鄰的鹽堿地做宅基地。
不過李瀾的那塊宅基地能蓋滿外五米的四間正房,是正常宅基地的麵積。而李向東的那個宅基地麵積略大些,是她的四倍!
當時批宅基地的時候,班子成員一聽李向東要去那麽偏遠的鹽堿地蓋房,每個人都不同意,把腦袋搖的像撥浪鼓。
“那怎麽成!誰去那兒向東都不能去!村裏那麽多好地呢,哪兒就騰不出一處好宅基地來?”
“大隊長,把我家那塊地給向東,我去鹽堿地!”
“我那塊也行!讓孩子去那麽老遠的地方,跟發配似的!”
大家太熱情了,李向東看的出來,他們是真心不想讓他吃虧。
“各位叔叔大爺要是同意,能不能給我稍微批大點地兒?”
他想蓋個四合院,大大的院子,種上兩棵石榴樹,一架葡萄。
看李向東是真心想去鹽堿地,他們也沒有辦法了,隻能在麵積上補償他,這麽一劃,就比人家正常的宅基地大了三倍!
大家還熱情的表示,等李向東蓋房子的時候,他們要去幫忙。
接下來就是去縣磚窯廠定紅磚,瓦片,還得去買房檁,葦薄,水泥,沙子。
最主要的是,要定混凝土,深打地基,這樣蓋出來的房子才能結實延年。
趁著采購材料的時間,李向東把房子的草圖畫了出來,四合院的外形,裏麵卻是結合了現代別墅的設計。
有地采暖,有馬桶,有淋浴房,臥室是套房,窗戶開的也比較大。
李晉看李向東畫完的圖,咂咂嘴,“地采暖能行嗎?”
他們村家家都是燒炕取暖,現在爐子和暖氣片都沒出現呢!
“行呀!用采暖管在地上盤好,再灌上水泥,等冬天的時候,一燒爐子,地板上都是熱乎乎的。”
這樣做的好處還在於,隔絕了熱氣向地下擴散。
不過采暖管和馬桶需要去燕京市采購,他們惠川這個小縣城可沒有!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買些保溫板,把房子四周和房頂都做好保溫。
他和李瀾的宅基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要是冬天一刮西北風,非得把牆體凍透了不可,到時候地暖燒的再熱也不管用!
所以,為了過上溫暖的冬天,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好。
李晉又找了十幾個本家兄弟,幫著給閨女兒子平整地基,灌水翻土晾曬,想著能去多少堿就去多少吧!
他沒白用兄弟們,一人一天給五毛錢的工錢。
不過人家誰也不要,李清就說了,這是寒摻人呢!
李晉沒有辦法,既然不要錢,那就管飯吧!
天天大米白麵,土豆燉肉管夠吃。
村裏人看他們去幹活兒,也自發的扛著鐵鍬去幫忙。
人家還不在李晉家吃飯,早晨去幹活兒,中午回家吃完飯又過去,比上班還準時呢!
李晉就多做飯和菜,有不來家裏吃飯的,就裝一碗菜,放上倆饅頭,讓李瀾帶著孩子們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鄉親們一看這樣,不想折騰李瀾和孩子們,就幹完活兒自動去李晉家吃飯了。
潘家莊一直有人盯著李家坡怎麽處理塊鹽堿地呢!
哪知道,三盯兩盯,等李昌帶著人開挖地基了,他們這才確信人家是真的要在鹽堿地上蓋房子!
潘明忠摸著下巴一個勁兒的納悶,難道他們買了鹽堿地就是為了批宅基地,然後省下良田種地?
左想右想,也隻有這個可能了。
眼看小麥都齊刷刷的長出來了,過不了兩三個月就要交公糧了。
潘明忠想了半天,還是要在麥收前把八百畝鹽堿地脫手才好。
於是,在一個夜晚,李晉家剛要吃晚飯,潘明忠上門了。
李晉看李向東一眼,心想果然如兒子所料,潘明忠就在這兩天登門了。
或許因為潘大春倒台有李家的原因,潘明忠對李晉天然的有幾分親熱,而李晉對這個精明強幹的小夥子也很喜歡。
李晉還請潘明忠在家吃飯,他也沒客氣,邊吃邊聊。
不像馬金福還要弄著欲擒故縱的手段,潘明忠開門見山的直接說了,“李叔,不知道您對我們村的八百畝鹽堿地有沒有想法。”
李晉沒回話,而是望向李向東。
潘明忠自然看出來爺倆的眉眼官司,心裏不禁有些詫異。
李向東把手裏筷子放下,“潘隊長,我們村要觀魚台的鹽堿地,是因為兩塊地本就挨在一起。您大隊的那八百畝地離我們村有點遠啊!”
潘家莊的鹽堿地距離李家坡隔著一個潘家莊村。
“比起觀魚台的地是有點遠,不過咱們兩個村緊挨著,也沒遠多少。”
“那價格可就不一樣了。”
這樣的開門見山。
潘明忠也知道現在是自己求人,而不是人家求著買自己的地。
“觀魚台補貼四塊一畝,我們要三塊五行不行?”
“二塊五!”
潘明忠直磨牙,最後想了一會兒,咬咬牙同意了。
這是倆人的第一次交手。
很簡短,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