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野豬嶺,川貝母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 !
李向東的到來不僅受到外婆一家的熱情招待,涼波大隊的大隊長孔德柱也給予了他們最大的禮遇。
上次兩人並沒見麵,這次孔德柱親自在家設宴,邀請李向東一行人前去吃飯。
接下來的事兒還需要孔德柱的配合,李向東欣然前往,還給孔隊長帶了三米的確良布作為見麵禮。
的確良作為當下最實興的布料,不僅貴,需要兩塊兩毛錢一米,還非常的搶手,一般人輕易買不到。
反正孔隊長的婆娘和兒媳婦在公社的代銷點就從來沒見過花紋這麽漂亮的的確良布料。
倆人愛不釋手的樣子落在孔隊長的眼裏,他心裏暗暗點頭,這個小夥子倒是挺懂事兒。
孔隊長家飯桌上放著幾個粗瓷海碗,裏麵盛著粉蒸肉,回鍋肉和炒水竹筍。桌角一瓶包穀酒,看上去有點混。
幾個男人上桌後,女人們自動回了灶房,幾個小毛頭渴望的看著桌上的肉,直流哈喇子。
李向東不是自己吃讓孩子們看著的人,用一個空碗給小毛頭們撥了一碗肉遞給他們。
小毛頭們抱著肉碗,歡呼雀躍的跑到外邊吃去了。
孔德柱親自給李向東倒酒,“我聽永剛說你這次來,是要多買點野豬?”
李向東雙手虛扶酒碗,表示客氣,“對,不過這次我要活野豬。”
“啊~”
孔德柱有點失望,他家還打了兩頭野豬想賣給李向東呢!
“有臘肉我也要!”
聽到這話,孔德柱的心情才又好起來。
一頓飯的功夫,孔德柱已經決定讓全村所有壯勞力一起進山捕野豬。
大家手裏都有獵槍,有人還拿著弩弓,鐵鍁,竹簽子,手鐮和麻繩。
一行四五十人,帶著黑虎、黑豹十幾條獵狗,浩浩蕩蕩的往野豬嶺進發。
端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地兒的野豬有多少了。
據村裏人說,據說之前被打死的孤豬就出自野豬嶺。大家平時很少有人敢獨自去野豬嶺,因為那裏不知道有多少野豬存在!
有一個叫豁牙子的三十多歲漢子曾經無意中闖入過一次野豬嶺,這次也是由他帶頭帶著大家去。
“野豬嶺裏麵有一大片橡樹,還有一條河從中間穿過去。野豬們平時就吃橡樹籽,輕易不出來。可要是人闖進去了,也輕易出不來了。”
說起十年前的經曆,豁牙子依然心有餘悸,要不是他跑得快,又正好碰上過路的民兵,他的骨頭都得被野豬嚼碎了不行!
眾人爬到一個大概海拔兩百米的山頭上,在鬱鬱蔥蔥的樹林裏橫穿過去,又往西邊的山上繼續爬。
不知道又爬了多久,方向一折,又開始下山。
這一路上野草茂盛,竹林裏麵都是竹筍。據羅永剛說,這種竹子叫箭竹,熊貓最愛吃箭竹的竹筍。
雖然風景很美,可是毒蟲同樣不少。
幸好李向東全身都抹了驅蟲藥,不然非得被大蚊子和山螞蝗咬死不可。
就這樣,他手背上還被咬了好幾個大紅疙瘩,奇癢無比,一撓還出黃水兒。
路上還遇到幾條蛇,村民們手腳麻利的把蛇打死,取了蛇膽。
李向東不敢看,隻是緊緊跟在羅永剛的身後。
白玉龍打趣他,“怕這個?”
李向東嚴肅著一張臉,“還沒到野豬嶺嗎?”
白玉龍好笑,“馬上就到了。喏,前麵就是了。”
放眼望去,隻見幾十米高的橡樹密不透風的長在一起,樹林裏黑洞洞的,黝黑深邃,不知道裏麵是什麽。
旁邊山嶺上是稍微矮小一些的灌木。
豁牙子領著人在剛進橡樹林的地方開始挖坑,坑底豎著埋了幾根手指粗細,一端削的很尖的竹簽子,上麵用枯樹枝遮蓋好。
幸好這地方的土質鬆軟,挖坑並不費力。一共三十個人,一人負責挖一個兩米深的陷阱坑。
剩下的人拿著土槍、五六半在周圍警戒,預防會突然出現的野豬。
李向東手裏拿著羅洪開的五六半,腰間別著一把鐮刀,向周圍四處張望。
咦?
突然遠處灌木陰涼下有一片格外茂盛的,細長柳葉狀,油綠油綠的植物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片綠色上麵還有一個個狀似小燈籠一樣的綠色、紫色花朵,山風輕撫下,微微搖曳。
李向東心裏一動,這好像是貝母的葉子和花朵!
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的鱗莖入藥,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我們經常使用的川貝枇杷止咳露,川貝秋梨膏等中成藥裏麵的主要成分都是貝母。
華夏有一百多種貝母,而川貝母是最頂級的。野生的川貝母十分稀有,被稱為中藥界的白珍珠,價比黃金。
早在1987年,野生貝母就被被列為《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的29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藥材之一,2022年更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也隻有現在,挖了野生川貝母不會被判刑。
李向東走近了細看,又輕輕用手指挖出來一個棵,隻見白嫩細長的根部下麵有一個白色的小豆子。
小豆子是由兩個大小不一、質地硬脆、有光澤的鱗瓣組成,大瓣緊包小瓣,沒有被包住的部分像一彎月牙。
“懷中抱月!七尊貝!”
李向東倒吸一口涼氣,竟然有一大片七尊貝!
要是按照後世5000到8000塊錢一斤的價格,這一大片至少能賣幾十萬!
啥叫七尊貝呢?
俗話說,一年銀針,二年雞舌頭,三年一匹葉,四年樹兒子,五年燈籠花。
這說的是貝母五年的生長特征。
第1年的貝母苗隻生長一枚針狀葉,俗稱“一根銀針”。
第2年,針狀葉長大變寬,被叫作“雞舌頭”。
這兩年,貝母地下的鱗莖剛剛形成,生長的很緩慢,顆粒很小,沒有采摘和藥用價值。
第3年,貝母慢慢長大,地上植株多為一片葉,也有兩片葉的,被稱為“一匹葉”、“雙飄帶”。
第4年,貝母全部抽莖,俗稱“樹兒子”,地下顆粒可以長到8毫米左右,營養成分充足,藥效最好,最適合采挖。
而這又以七月份挖的藥效最好,被稱為“七尊貝”。
第5年,貝母顆粒過大,主要用於繁殖,藥用價值非常低。
這就是川貝母的一生了。
川貝母畫
綠色貝母花
紫色貝母花
剛挖出來的貝母
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