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破局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 !
    劉俊波問,“為什麽不行?”
    李向東反問,“寫封信到底是一個惠川縣的老百姓寫的?還是惠川縣委寫的報告?”
    劉俊波恍然大悟。
    “這信,就是要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個農民寫的,字字句句發自肺腑。”
    劉東來近日來惶恐不安的心竟然瞬間安穩下來。
    對啊,他有什麽好怕的!
    想當初,就在嚴廠長家,他是怎麽說的?
    我要是真的為了做個昏官、庸官,我還不如繼續待在沂白山腳下種地!
    這些話言猶在耳,不過區區一年的時間,他就忘了?
    有人想要動他又怎麽樣呢?
    不過是把他再弄回沂白山腳下種地!
    他做的事兒,仰不愧於國家,俯不怍於百姓,是非曲直,隨別人去評說!
    想通此節,劉東來豁然開朗,把信遞給李向東,“就這樣。”
    就這樣!
    屋裏除了李向東和劉東來心下一片清明,其他人都是憂心忡忡。
    李向東私下勸吃不下飯的嚴廠長,“大伯,你愁什麽?劉叔做的事兒,樁樁件件都是為了老百姓。就算有人借機要整治他,也不是坐牢殺頭的罪過,無非就是去官罷職。”
    嚴廠長讓李向東這勸人小能手一勸,更吃不下去飯了。
    從嚴廠長家出來,李向東直接到郵局把信寄去了燕京城。
    而與此同時,東方市張市長已經收到了省委轉過來的一封舉報信。
    這封信靜靜地躺在他的辦公桌上已經兩天了。
    這封信細數在劉東來支持下的李晉李向東父子的各項罪狀。他們父子已經完全霸占了李家坡大隊,並以此為據點,大搞特搞資本主義回頭路。
    在他們父子帶領下的李家坡大隊非法霸占鄰村土地,隨意破壞國家水資源,破壞國家耕地政策,擅自更改耕地用途。
    而李晉和李向東父子作為李家坡大隊的實際掌權人,稱霸一方,為非作歹,欺壓、殘害群眾,大肆攫取個人利益。
    李晉不僅給外嫁女劃定宅基地,更是給自己年僅十五歲的兒子李向東劃分了一個比別人大數倍的宅基地,社員們敢怒不敢言。
    劉東來借兩人之手,大肆斂財,希望國家和政府予以公正的調查處理。
    張市長把信放到桌子上,手指有節奏的輕扣桌麵。
    這封信來的如此及時,省裏的態度如此曖昧,不由得他不多想。
    現在上層關於走哪條路的爭論日漸激烈,這時候有人要開撕他和劉東來支持下的李家坡……
    張市長目光微凝,怎麽想幹點實事就這麽難呢!
    雖然劉東來已經把李向東寫的那封信的內容告訴了他,可是他不認為那封信能起到什麽作用。
    如果實在不行,隻能暫時把劉東來調走,保證他的安全。
    至於李家坡,張市長微微歎了口氣,最差不過是回到一年前的樣子。
    有老底在,總不至於餓死人。
    ……
    李向東不知道省裏和市裏已經收到了關於他的匿名舉報信,並因此掀起了軒然大波。
    他忙著準備夏收的事兒,李向東讓劉長海和郭大明他們,拿著介紹信跑了不少地方,總共買回來六台聯合收割機。
    這些收割機都是人家淘汰下來的,有點小毛病。
    李向東請於得水出馬,一修就好。
    李家坡現在一共有八台聯合收割機,它們去麥地裏割麥,“嚓嚓嚓”,一會兒放倒一大片!
    李家坡的麥子沒用七天,就全部都從地裏收回來了。現在社員們的活兒輕鬆的不得了,就是在曬場晾曬麥子,然後等著裝袋過秤交公糧!
    看著李家坡的高科技,人人心裏羨慕非常,也希望讓這八台大家夥到自己大隊的地裏嚓嚓幾下。
    最開始決定這麽做的是觀魚台的馬金福,他期期艾艾的登了李晉家的門,問能不能也讓收割機去幫忙收麥?
    不過,去年收割機的價格他們覺得有點貴,能不能看在鹽堿地的份兒上,便宜點!
    節省下來的人工,他們還急著做麥芽糖呢!
    自從去年開始,麥芽糖一下子成為了全縣統一的副業,更有無數心靈手巧的村民以此為基礎,研究出來不同種類的糖果。
    總之吧,他們覺得把雇收割機割麥付出的代價要比他們做麥芽糖的收益小得多。
    這事兒,李晉早就和班子成員研究過。
    “老哥,你們就負責收割機的油錢,然後一畝地四毛錢。然後我們還提供拖拉機運輸,不過這個需要另外加錢,你們自己看著選擇,用不用都行!”
    這價格,出乎了馬金福的預料,他本來以為這次得有的磨呢,誰知道李晉張嘴就給了這麽個低價!
    馬金福喜洋洋的回了大隊,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出去,下午就又來了五六個其他大隊的大隊長!
    包括藍水村的藍世興,泉水村的顏國輝,潘家莊大隊的潘明忠,趙素芳娘家趙官屯大隊的大隊長,以及其他兩家和李晉相熟的大隊長。他們都是和李晉或者李向東有些交情的,估計他們爺倆能給個麵子!
    李晉一視同仁,全部都是這個價格。隻是他們得一家一家的來,大家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排隊!
    惠川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夏收,到處都是歡歌笑語,金黃色的小麥,洋溢著一種和去年淒風苦雨迥然不同的景象。
    下來調研的國家工作組人員,來看到的就是這種情形!
    沒錯,出乎張市長和劉書記的預料,來的不是調查組,而是調研組!
    這一字之差,就這一字之差,劉東來險沒掉下淚來!
    當然,此刻的劉東來,張市長,包括李向東本人,都不知道國家調研工作組的人已經來了惠川縣。
    他們走遍了惠川縣的各個大隊,出乎他們的意料,整個惠川縣的百姓穿著雖然簡樸,衣服上都打著補丁,但是都很幹淨整潔。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臉上沒有任何麻木,饑餓,無助,恓惶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希望。
    夏收工作正在井井有條的進行中,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小縣城竟然有這麽多收割機!
    他們扮做過路的行人,去老鄉家討碗水喝,順便閑拉呱幾句。
    其實最最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麥收時節,惠川大集依然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