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宋氏小攤車

字數:3807   加入書籤

A+A-


    宋家有女賺錢忙,撿個傻子入洞房!
    羅老爺哦了一聲,親家的麵子是一點也不給,“原來是這樣,鄉親們大多性格淳樸,像這位鄉親這樣的,老夫還是第一次見呢。”
    趙大哥額頭滲出一片冷汗,又聽見羅老爺大聲笑了幾下,道“老夫失察,請來的客人太多,這大堂都坐不下了。這樣吧,幺兒,請這幾位鄉親去花園內落座。”
    羅小少爺“是。”
    李夏桃沒想到宋驚芸竟然會是羅老爺請來的客人,早知道這樣她才不會上趕著觸黴頭。這下好了,他們一家人都得被趕去花園了。
    路上羅小少爺還安慰道“鄉親不要往心裏去,這花園內也賓客眾多,還能邊吃邊賞花呢。”
    “……”李夏桃欲哭無淚,就連她這個鄉下農婦都知道,隻有坐在大堂裏的才是貴客,坐外邊的,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她本來還想借著這個機會讓宋子書多認識一些貴人呢,現在好了,她再怎麽後悔都來不及了。
    宋子書也是有這個打算,此刻坐在花園中,心裏竟然對李夏桃生了幾分怨懟之意。
    若是沒這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娘就好了。
    而另一邊,新娘子被人攙著進來,經曆過繁冗的流程之後,新郎羅大少爺留下來敬酒。
    他走到宋驚芸這一桌前,對宋驚芸道“聽我爹說,你還是我家娘子的同村,隻是可惜,我竟然沒聽姝櫻提起過。”
    她當然不會說了,宋驚芸腹誹一句,“我家在村中不善交往,所以與趙家也不是很相熟。”
    羅少爺倒是個會說話的,“以後就相熟了,你是我爹請來的座上賓,又和姝櫻相識,以後可以常來羅府做客。”
    “自然,”宋驚芸和大家一起舉起酒杯,“祝你們百年好合。”
    當晚,洞房花燭夜。
    趙姝櫻聽了羅大少爺的轉述之後不滿的扔了蓋頭,“誰讓你請她來做客的?我根本就不喜歡她。”
    羅大少見美嬌娘生氣,驚訝了一下趕緊去哄,“為夫的錯,要不是我爹賞識她,我也不會那樣說。”
    趙姝櫻一愣,“你說爹賞識她?!”
    她不由得捏緊了手中的酒杯,宋驚芸怎麽會得到羅老爺的賞識呢?她一個沒本事的農家女,有什麽值得羅老爺另眼相看的?
    羅大少抬手在她眼前揮了揮,笑道“娘子別想這些了,明日我去問問爹不就行了。來,我們喝了合巹酒趕緊洞房。”
    趙姝櫻臉上微紅,隻是垂下的眼睫遮蓋住了眼中濃烈的不甘。
    今日,是宋子書回學堂念書的日子。
    他參加了一次羅府的喜宴,不自覺認為自己眼界比旁人寬闊了許多,已經打好了腹稿決定和學堂的同伴們炫耀一番。
    他進了學堂,夫子還沒有到,隻看見幾個同齡男孩正在嘻嘻哈哈的扮演著什麽戲文。
    比他大一歲的那個男孩手中拿了根樹枝,喊道“呔!小小潑婦,還想占我家的便宜?”
    小點的那個男孩坐在地上,揉著眼睛嗚嗚咽咽,“我不敢了不敢了,求求你別打我了。”
    宋子書不解的眨眨眼,總覺得這副場景有些眼熟。
    接著就看見另一個男孩跑了過來,口中無賴道“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吃槐花糕不給錢!”
    宋子書腦子轟得一下就炸了。這根本不是什麽戲文,這是那天在街上發生的事!他們怎麽知道的?他們現在該怎麽看待自己?他們會不會嘲笑自己有那麽粗俗的娘和弟弟?
    宋子書一瞬間從頭涼到了腳,口中發出一個無意義的字節。
    演戲的幾個男孩聽見後看向了他,皆是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拿樹枝的男孩道“別笑,還有一出呢。”
    話音剛落,第四個男孩一邊抹淚一邊從學堂另一端跑過來,“娘,我把大夫請來了。”
    坐在地上的男孩捂著腿,“大夫開最好的藥,你們給我藥錢!”
    拿樹枝的男孩隨手扔下一片葉子,“給你吧,老乞丐。”
    至此一出戲終於演完了,幾個男孩看了一眼宋子書,又擠在一塊嘰嘰喳喳調笑起來。
    宋子書已經完全不知道該怎麽麵對大家了,他渾渾噩噩的坐下,滿腦子都詰問上天為什麽要讓他生在這樣一個粗俗無賴的家裏。
    他現在甚至在想,若是生在二叔家裏,現在宋驚芸正在做生意賺錢,肯定會願意把錢都用來供他念書的,至於宋一河幾個,就也一起賺錢好了。反正他會考取功名,到時候再回報他們就是了。
    黃興鎮。
    食來鮮的二老板終於傳來消息,說宋驚芸要得鍋灶小攤都準備好了。
    宋驚芸趁著不忙帶了之前準備好的東西過去,見到後驚得合不攏嘴。
    不知食來鮮去哪找了能工巧匠,竟然給她搭了個類似於現代小攤車一樣的攤子出來,小攤車下麵按了四個輪子,想來是方便刮風下雨的時候好挪動。
    二老板“宋老板可還滿意?我猜著您得做熱食,你看,這下麵可以燒爐子,上麵放了鍋,就跟在家裏做飯一個樣。”
    宋驚芸“還是你們考慮的周全。”
    她沒有著急立刻開始做買賣,與陸石在鎮上駕著騾子車跑了一圈,將需要用的東西一次性買了個全。
    次日,正式營業。
    小攤車一角掛了迎風飄揚的幌子,寫著“宋氏”字樣。
    小攤子展不開那麽多人,隻占了宋驚芸與陸石,三個小的在一旁負責拿東西收錢。
    宋驚芸怕火力不夠,還是在家做了些槐花糕帶來賣,對食客們道“還是之前的價格,馬上這樹上的槐花就老了,槐花糕以後就不做了。”
    一邊宋一河與宋三海負責賣槐花糕,另一邊宋驚芸負責和麵,將陸石切碎的素菜和肉沫分別做成不一樣的餅子,貼到鍋裏等著熟透,再由宋二湖收錢賣出去。
    一家人配合的天衣無縫,等待的食客們也不覺得無趣,紛紛道“以後這餅子可就是想吃多少有多少了。”
    幾位熟客盯著鍋裏逐漸變得焦黃的餅子說“還是這樣好啊,直接吃現成的。”
    “還沒嚐過宋老板賣的肉餡餅呢,今個兒我得賣幾個回去嚐嚐。”
    宋驚芸笑著與他們搭話,手裏的活也沒停,不出半日,錢匣子裏的錢就快要滿了。
    等到人漸漸地少了,宋一河拿著隻剩了不到十塊的槐花糕小筐過來,問“阿姐,以後真不做糕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