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比喜事還熱鬧的白事

字數:3823   加入書籤

A+A-


    宋家有女賺錢忙,撿個傻子入洞房!
    宋驚芸也不再和寧阿嬸爭執拿多少利的問題,左右現下住在一處,宋驚芸不會虧待了她。
    晚上賣了一會兒關東煮,宋驚芸為了不讓寧阿嬸明天早上賣餅子的時候太局促,特意讓她賣了幾次。
    收攤的時候,寧阿嬸還在衝著幾個買了關東煮的食客們揮手告別,感慨道“我以前隻覺得這做生意是頂頂難的事兒,怕是隻有男人才做得。今晚才知道,原來也沒那麽難,兩張嘴皮子上下一碰,嘿,這買賣就成了。”
    “是啊,”宋驚芸道“咱們鎮上的人本性質樸,買就是買,不買就是不買,才不會和你吵嚷找事。”
    寧阿嬸嗯一聲,走在夜深人靜的街上忽然覺得就算她男人以後都不能幹活了也不是什麽大事,她還好好的,總能掙到錢的。
    回到家,家裏早已燒好了洗臉洗澡的熱水等著,幾人收拾一番,又準備了一下明日要用的東西便早早歇下了。
    翌日,日頭早起。
    街上已經響起了小販叫賣的聲音。
    宋驚芸起晚了些,洗完臉時大家已經吃完早飯了,她瞪了一眼陸石,“你這傻子,起來也不喊我。”
    宋大江把碗筷遞到她手裏,不讚同道“你起不來幹陸石啥事,你就天天可著他欺負。”
    “我……”宋驚芸想辯解,結果一低頭碰上了大家打趣的眼神,忙收了話頭,“不跟你們說了。一河二湖三海,攤子準備好了嗎?好了我們這就走。”
    宋二湖“早好了,全家人等著阿姐你自個兒呢。”
    宋驚芸三口兩口吃完飯,把碗一放,“走了!”
    出了他們家這條巷子口,叫賣聲更響亮了。
    “包子,剛出鍋的包子哎!”
    “糖葫蘆,甜滋滋的糖葫蘆。”
    “吃不吃餛飩啊?現包的,鮮肉的。”
    ……
    找了個熱鬧的地兒,兩個攤車並排停下來。
    宋驚芸對陸石小聲道“你切菜剁肉慢點來,我怕寧阿嬸一開始幹跟不上你的速度心裏不好受。”
    陸石答應下來。
    寧阿嬸第一次做餅賣餅,生怕哪裏做的不好惹人不滿,萬一一個不小心再砸了宋驚芸的招牌,所以做每一張餅都又慢又仔細。
    她原以為這樣很浪費時間,可每次她貼完這張餅,一扭頭看見陸石剛剛勻出來下一份的餡料,便放心很多,原來以前也是這個速度,看來她不耽誤事兒。
    旁邊,宋驚芸一個人就能經營關東煮小攤,食材剛在湯裏煮熟漂起來,就有人前來買賬。
    “宋姐姐又出攤了。”
    幾個饞嘴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跑出巷子,直奔小攤,七嘴八舌道“宋姐姐,我要吃魚丸。”
    “我要豆腐串,哎?這是什麽?這也是豆腐嗎?”
    宋驚芸把那串油豆腐拿出來遞過去,“是炸過的油豆腐,也好吃,拿去嚐嚐。”
    小孩問“這個新的豆腐多少錢一串?”
    宋驚芸早把這幾個小孩認全了,笑道“這串不要你的錢,你們一大早就來買我的關東煮,爹娘不說你們?”
    小孩笑嘻嘻的接了油豆腐串,搖頭道“爹娘管不著我們。”
    他們早吃了飯,現在來買也不過當個零嘴,爹娘才懶得管呢。
    宋驚芸見他們站著街上吃有些不安全,便道“過來,來攤子後麵吃,街上人多。”
    孩子們正要過去,忽地聽見一陣熱鬧至極的敲鑼打鼓的聲音,忙道“不去了不去了,我們去看看那邊幹啥呢。”
    說完,一溜煙跑了個幹淨。
    宋一河三個小孩也好奇的往那邊看了看,可惜人頭攢動,看不出在幹什麽。
    宋驚芸現在也忙得過來,就說“你們仨玩去吧。”
    宋一河故作矜持,“我們不想看。”
    宋二湖也點頭,“有啥好看的,我更喜歡幫阿姐賺錢。”
    宋三海見哥哥姐姐都這麽說,隻好把蠢蠢欲動的心思按捺下來,“我、我也不想看。”
    他們不想看,那敲鑼打鼓的隊伍卻朝著他們走來了。
    遠遠地隻瞧見高高掛起隨風飄搖的白色布條,眨眼間那白布條就飄到了跟前。
    震天響的鑼鼓猛地一停,換上了刺耳婉轉的嗩呐聲。這嗩呐像一個信號似的,引得那隊伍裏的人全都低著頭大聲嚎哭起來。
    “我的兒啊,你死得好冤啊!”
    “相公,你讓我和沒出生的孩子怎麽辦活啊……”
    “嗚嗚嗚大哥,我以後肯定好好伺候娘。”
    原本正在做買賣的人都停下來看過去,對著這冗長的哭喪隊伍指指點點起來。
    “這誰家的白事?這麽大陣仗。”
    “我咋不知道咱們鎮上誰家死人了?”
    “不對不對,你們看那前頭的棺材,料子一看就是最好的,不是咱們鎮上這些小門小戶用得起的。”
    “聽那幾個哭喪的話音,這人死得挺不值啊,撂下老母妻兒,唉……鎮上世事無常呐。”
    宋驚芸已經認出了這哭喪的人,正是前些日子才見過的趙家。
    寧阿嬸也看見趙大娘幾人熟悉的麵孔了,擦了手過來小聲地問“這趙家老大怎麽現在才出殯,得死了好些日子了。”
    宋驚芸點頭,“頭七都過了,而且這棺材是從別處拉到咱們鎮上,現在又送去咱們村裏的,也不知道打哪來。”
    她話音剛落,就聽見旁邊一個小販道“打哪來?羅府來。你們二位娘子怕是不知道吧,這出喪的趙家,跟縣裏的羅府可是結了親家的。我跟你們說啊,這趙家老大死了,嫁到羅家的趙家閨女知道後哭得那叫一個天翻地覆,羅大少心疼娘子,直接將趙家老大送去了寺廟裏讓人日日夜夜的誦經超度,到今日才真正的抬棺發喪。”
    宋驚芸沒有說自己其實認識趙家人,問道“攤主從哪知道的這些事?”
    小販道“我家跟那食來鮮二老板家略有些親戚,前些日子偶然得知。”
    “原來如此。”宋驚芸衝他笑了笑,轉頭對寧阿嬸說,“看來這羅府對趙姝櫻和趙家人都很不錯。”
    “不錯?誰對誰不錯?羅府對趙家不錯?噗——哈哈哈哈……宋姑娘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