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小金龍
字數:497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農家有女不一般 !
她一首首的往下看。
每一首都有作者名。
而今天李香媛寫的兩首詩也全在這裏麵。
隻不過後麵這首詩的第一句有了稍微的改動。
冊子裏寫的是“孤山寺北賈亭西”,而李香媛寫的是“山宗之北安島西”。
明顯隻是改了兩個名字而已。
李香媛可不知道,當初瓊玉真人,也就是李小棉為了應景,這才改了兩個地名罷了。
沒想到李香媛完完全全的抄襲過來,她還真以為那些詩都是瓊玉真人所寫的。所以抄襲的一點也不心虛。
莊親王妃冷冷地道:“你做的三首詩,這本冊子上麵都有,時間比你至少早半個月。你還有什麽可說的?”
“不可能。”李香媛大叫。
怎麽可能,這些詩根本就不屬於這裏,怎麽可能在這裏出現?
有人嗬斥道:“放肆!你是個什麽東西?竟然敢質疑王妃?”
李香媛看著那本冊子,她不相信這冊子上有這些詩。
她看著竊竊私語,麵露譏笑的貴女們,想著是不是這些人嫉妒自己,故意作賤自己呢?
莊親王妃見她的表情,不由冷笑道:“嬤嬤,把詩集給她送過去,讓她親眼看看。”
莊親王妃身邊的嬤嬤連忙遵命。拿著冊子向李香媛走去。
李香媛掙脫兩個仆婦的鉗製,一把奪過冊子。
冊子裏有十五首詩,有六首都是瓊玉真人那本冊子上麵的。
李香媛心頭如擂鼓,她吃驚地看著熟悉的詩詞。
這怎麽可能?
難道瓊玉真人也穿越了?
李香媛眯起眼,眼中狂風一閃而過。
然而看著看著,她終於發現了不同。
這冊子上麵的詩,每一首都有不同的作者。
這作者名字一看就不是同一個人,那就不可能是瓊玉真人了。
可這詩又明明是瓊玉真人所寫,怎麽會出現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呢?
李香媛迷茫了。
但不管怎麽,這些詩明明白白就在冊子上寫著,她的抄襲已經成了事實。
不管她如何狡辯,最後還是被當眾打了十板子,扔出了王府別院。
被王府趕出來,女學自然也上不成了。
李香媛被打的事,李小棉一家人都不知道。她們根本就不知道李老漢他們也進京了。
李小棉一家人呆在莊子裏忙碌,起早貪黑,幾乎與外界隔絕了。
趙啟凡和列炎仍然是抽空就過來。
李小棉給二人弄了個藥浴的配方。
倆人總是每隔三天就藥浴一回。
由於藥湯裏加了綠色的空間靈藥,倆人泡完藥湯後,就會頂著一張綠臉,至少兩天。
兩天後綠色褪去,又該到了第三天的泡藥浴時間了。
所以倆人結伴,晚去早來,因為這模樣,實在不能見人。
兩個綠人,泡了一個月的藥浴,就覺得筋骨更加凝練了,於是兩人一商量,決定去皇陵盜赤鐵尺。
啟王殿下帶著兄弟去偷自家祖宗的鎮陵至寶。
這事,也就趙啟凡能幹的出來。
為了不破壞自家皇陵的風水,趙啟凡提前做了個假的赤鐵尺,並且讓李小棉畫了一天的鎮魂符加持。
“你們倆確定不用我跟著去?”小棉看著這倆綠人問。
“不用,我熟悉地形,裏麵沒啥危險的,就是這赤鐵尺拿出來後,別破壞了陵墓的風水就好。”
列炎道:“這有何難。”
說著他開始在扳指乾坤鈴裏翻找,最後摸索出一隻小金龍出來。
李小棉嘴角抽了抽,這小子不會是……
他可真舍得。
“這是啥?”
趙啟凡看到小金龍,拿在手裏把玩一會,道:“可以給我做個扇墜。”
李小棉徹底無語了。
列炎瞪他一眼:“這孩子啥時候能好?”
小棉搖頭,她希望大師兄現在就恢複如初。可是這是不現實的。
小棉笑著解釋:“大師兄,這小金龍是一處洞府的龍脈之心。不能做吊墜的。”
不能做扇墜,但可以養龍脈。
如果列炎拿小金龍換赤鐵尺,皇陵這地方的龍脈會越來越旺,
這麽看來,還不知道是誰沾光了呢。
兩個綠人穿著一身黑衣,當夜就去行動了。
而凍傷膏也基本完成了。小棉把它們放進倉庫。
當天夜裏,在夜幕的掩護下,隔壁莊子裏的三百人,趕著馬車進了小棉家的莊子。
一壇壇的凍傷膏裝上車,悄無聲息的轉移出去了。
三個月一晃而過。
止血散和解毒丹也分批運走。
宋氏不動聲色的把一打銀票入賬。
這三個月,李家人幾乎脫胎換骨了一般。
大家和家裏的仆婦丫鬟也度過了磨合期。
在趙啟凡派了楊嬤嬤來了後,幾乎是一家人都自覺地跟著她學起規矩來了。
楊嬤嬤並不老,才三十歲,離宮前,在尚儀局任掌籍。
尚儀局,也就是掌管後宮妃嬪的禮儀起居之事,掌籍,還是個正七品女官。
宮中的宮女女官,超過二十六歲後,皇上會放一批人出宮自由嫁娶。
楊嬤嬤因為年歲大了,家裏又沒有什麽人了,她也熄了嫁人的心思。
趙啟凡封王開府後,一直不耐煩王府裏的迎來送往。他又沒有王妃打理,於是就要了楊嬤嬤暫時掌管這件事。
後來小棉跟他要個嬤嬤管教家中的仆婦丫鬟,他就派了楊嬤嬤過來。
當時,李家人一聽說來的是個七品女官,這可是和縣太爺一個級別了。宋氏還領著家裏人跪拜來著,把楊嬤嬤嚇了一跳。
如今三個月過去,宋氏幾乎和楊嬤嬤無話不談了。
楊嬤嬤來了也不托大,跟著李家人一起忙碌。
閑暇之餘就給宋氏和李氏講解京中規矩。
一坐一行,穿衣打扮,人情往來,事無巨細,楊嬤嬤都講解得十分到位。
宋氏好像一個貪學的小學生,不但她自己學,也下令讓全家人都跟著學。
就連小棉,都被宋氏盯著學了幾天規矩。
三個月下來,李家人從穿衣打扮到梳頭發髻都煥然一新。
要是不知根底的,根本看不出來這一家人三個月前還是剛到京城,兩眼一抹黑的土包子。
隻是一開口,濃重的豫東口音,仍然提醒著這一家人,他們還是小小的農民,是個剛剛富裕起來的暴發戶而已。
要說來這幾個月,口音也是多少有點改變的。
尤其是大柱和二旺。
倆人在學校,一開口惹來嘲笑不說,主要是有些話會引起分歧,因為人家聽不懂。
時間久了,為了融入周圍大環境,兩人也開始說起了官話。
還有就是小稻和三順,這倆人學習能力強,接受官話接受的也快,很快就能飆上官腔了。
小棉說官話一點也不吃力,畢竟她本來就是說慣了官話的。
隻有宋氏,李氏和李本善三人,那是怎麽也改不了的。即使偶爾說句官話,那也是滿滿的豫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