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水淹大梁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A+A-




    秦魅!
    秦王嬴政親政後,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製定了天下一統的策略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
    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韓趙已滅,輪到魏楚了。
    魏國曾經強盛過。但由於它死死掐住了秦國東出函穀之咽喉,多年來在強秦的進攻下節節敗退,割地求和。
    “天下之樞”魏國現在隻剩下國都大梁和附近的城邑。
    秦王嬴政派統帥王賁進攻魏國首都大梁。
    王賁是王翦之子,頗有家父風範。
    他認為大梁城垣堅固,但地勢低窪,如果能修一道水渠,引來黃河、鴻溝之水,便能衝灌大梁城。
    王賁不懂水,便請來懂水的鄭國。
    於是出現了一道奇景
    秦國士兵不打仗了,挽著褲腿挖地運土。
    厚厚的鎧甲不穿了,人人赤身露體,渾身髒兮兮的。
    他們勘測地形,挖開山體,修築水渠。
    魏國人早就聽聞秦兵殺人如麻,現在滿手血腥的殺神變成了髒兮兮的農民,他們很是好奇,成群結隊出城,觀望秦軍在幹什麽。
    “你們在幹什麽?”一個膽子大又八卦的魏人喊道。
    “挖渠。”秦人回答道。
    “挖渠幹什麽?”
    “水淹大梁。”秦人實在。
    魏人哄堂大笑
    “秦人要水淹大梁。可笑,太可笑了。”
    “大梁什麽時候被淹過?地裏的菜老缺少倒是真的。”
    “我看秦軍腦子壞了。大家回去睡覺吧。”
    “大梁被圍,我們不能出去玩了。這樣的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魏人七嘴八舌,散了。
    三個月後,水渠已成。
    王賁拜謝鄭國。
    送別宴上,鄭國滿臉戚戚然“我鄭國一生修渠,是為了利國利民,是為了天下蒼生。但現在,我修渠卻是為了殺人!秦王待我,恩重如山,我又不能不報……”
    王賁笑道“大良造,這有何難?”
    王賁叫來士兵,囑咐道“告訴魏人,今晚子時,秦軍淹城。對了,告訴士兵們,西北角留個口子,讓魏國百姓逃走。”
    鄭國舉起酒杯“敬將軍!”
    王賁笑道“白墨,對不住了!”
    方氏計劃大賺一筆,寡婦清早就讓白墨帶著一大船丹砂去了大梁。
    丹砂是重要的陪葬品。
    或在墓葬填土中摻以朱砂,或在棺槨上塗抹朱砂,或塗撒在隨葬品或屍骨上,尤其是頭骨上。
    曆史書記載水淹大梁,滿城屍體。這麽多屍體下葬需要大量朱砂。
    所以寡婦清和白墨早就做好了準備,運來了大量丹砂。
    現在曆史悲劇能避免嗎?
    白墨笑著舉杯敬鄭國和王賁“哪裏話。這死人錢不賺也罷。”
    三人相談甚歡,不醉不歸。
    “魏人快逃!今晚子時淹大梁了!”
    “魏人快逃!今晚子時淹大梁了!”
    “魏人快逃!今晚子時淹大梁了!”
    …………
    秦人在大梁城外敲鑼打鼓的消息很快傳開,大家紛紛來看熱鬧。
    看熱鬧看累了,大家回家睡覺去了。
    水淹大梁?秦軍在做夢吧?
    夜晚子時,水漫大梁。
    城裏都是漂浮的屍體。
    城垣崩塌,房屋損毀。
    魏王假出城投降,王賁一劍把他殺了“蠢貨!連跑都不會。”
    魏國滅亡。
    魏國大梁變成了秦國浚儀縣。
    魏人不跑,乖乖等死的消息傳來,秦國滿朝文武哈哈大笑。
    宰殺一隻呆若木雞的雞,讓人體會不到絲毫快感。
    秦國並韓、滅趙、破燕、滅魏後,開始大舉進攻楚國。
    楚乃是南方大國,麵積比六國加起來還要多,卻是個散裝諸侯國。
    李信願領兵20萬攻楚。
    王翦則說“非60萬人不可”。
    秦王嬴政認為楚國不足為懼,當場表示“王將軍老了,怯戰了!李將軍壯勇,領兵出發吧。”
    王翦打了一輩子仗,一肚子心氣勁兒,聽到嬴政的話,幹脆稱病告老歸鄉了。
    嬴政要蒙毅幫忙送送王翦老將軍。蒙毅拉上了白墨。
    白墨裝模作樣掐算一番後告訴蒙毅“李信必敗。到時候王上還是要請王翦老將軍回來。”
    蒙毅大驚“王翦老將軍不回來怎麽辦?當初白起大將軍……”
    長平之戰後,白起主張一鼓作氣滅了趙國。
    範雎因為嫉妒白起,擔心他風頭壓過自己,勸秦王接受趙國割地求和。
    後來秦王發現被趙國愚弄,想發兵滅了趙國。
    白起認為時機已過,拒絕出兵,最後被賜死。
    白起是白墨的爺爺,提起這段往事,白墨依舊感到心疼不已——是真的心髒部位疼。
    聽到白墨預言此戰必敗,王翦很淡然“秦王自大,李信冒進,這次攻楚失敗很正常。你們不用擔心我,秦王叫我出兵,我不會拒絕。白起是神,無父無母無妻無子。我是人,家族妻子都靠我生活呢!所以我要很多金銀珠寶、土地財物……”
    蒙毅和白墨陪著王翦老將軍喝到日落西山,喝到一醉方休。
    李信為秦軍統帥,與蒙恬率兵20萬攻楚。
    得知了白墨預測的蒙恬不動聲色,處處聽從李信的指揮,隻是時刻注意保留有生力量,等待下次攻楚。
    秦軍進展迅速,沒遇到什麽抵抗,很快渡過洪河,擊破了楚軍。
    李信占領了平輿,蒙恬占領了寢城。
    戰爭進行得如此順利,蒙恬開始懷疑白墨是不是預測錯了。
    楚軍壓根不怎麽抵抗,秦軍怎麽可能輸?
    李信更是得意洋洋“王翦老將軍真是老了,還六十萬大軍?我要是早知道楚軍不抵抗,就不該開口要二十萬大軍。想當年白起攻楚才多少人?”
    當年白起的成名戰之一便是帶領數萬秦軍橫掃楚國,如入無人之境。
    白起不按常理出牌,以最小的代價收獲了最大的戰果。
    從雙方兵力上看,白起不足十萬。
    楚國號稱有百萬軍隊,實際隻能動員二三十萬。
    白起迅速南下,進攻楚國別都鄢城。
    鄢城是楚國第二大城市,城牆堅固,易守難攻。
    白起沒有用爬雲梯、衝車這些大型攻城設備,而是將河流當作一支奇兵,決漢水以灌鄢城。
    王賁水淹大梁便是受到了白起的啟發。
    鄢城一片汪洋,死者數十萬人。
    白起一鼓作氣,拿下鄧城、西陵,直搗楚國都城郢城!
    為了速戰速決,白起大軍舍棄了大型設備,甚至連糧草也不帶。
    各種軍用物資、糧草補給完全不仰賴秦國運輸,都在楚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