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泰山封禪2

字數:4845   加入書籤

A+A-




    秦魅!
    國泰民安。
    統一天下後的第三年,嬴政巡行到泰山腳下。
    嬴政決定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古史傳說提到過泰山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可惜已經消失千年。
    封禪作為王權象征的重要祭祀儀式,既表達了順天受命的觀念,又包含了與天地共存,永世不朽的神聖意義。
    古代封禪泰者七十二家,知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這些人的封禪都是受命於天。
    嬴政是春秋戰國以來舉行封禪儀式的第一人。
    他的功績高過三皇五帝,他的大秦會無窮地傳下去,二世三世至於萬世。
    封禪表明大秦受命於天!
    六國餘孽們可以死心了!
    同時,這也是一場尋根之旅。
    齊魯之地有大量的嬴姓夷人,保存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其中就有關於少昊的傳說。
    嬴姓是古帝少昊的後人。
    嬴政最終選擇泰山舉行封禪,既昭告天下大秦與天地共存、永世不朽,又可以告慰嬴氏祖宗——嬴政光耀門楣了!
    但由於年代久遠,封禪已經變成了遠古傳說,沒有人知道封禪大典到底應該如何舉行。
    還好嬴政隨行帶著儒生顧問團“博士七十人”。
    春秋戰國是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
    嬴政雖然推崇法家,但也知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滿朝文武也是百家爭鳴。
    這些才大學疏的儒生博士對封禪大典的具體流程眾說紛紜。
    儒生們嘰嘰喳喳了半天,始終沒有拿出一個可執行的方案。
    最後這幫儒生不知道是不是對嬴政推崇法家有意見,居然告訴嬴政隻需要掃掃地,簡單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嬴政皺著眉。
    他早就覺得儒生喜歡空談,但沒想到他們連自己最擅長的禮儀大典都派不上用場。
    實用主義的嬴政幹脆把這幫不中用的儒生甩開,按照秦國原有的祭祀神靈的方式祭祀天地。
    白墨建議嬴政封禪推遲兩天。
    史書記載,秦始皇封禪結束後,遇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
    嬴政堅決不改期。
    “朕是真龍天子。何懼暴風雨?”
    無憂也站出來表示,她可以念驅雨咒。
    就算下雨了,雨也很快會停。
    於是封禪大典按計劃舉行。
    泰山位於東方,麵朝大海,是最先沐浴到陽光的地方。
    嬴政站在泰山頂,第一束陽光撒在他身上,給他鑲了一道金邊,整個人猶如神仙下凡。
    所有人都看呆了。
    趙高、蒙恬、蒙毅、白墨、贏淑公主和眾人紛紛不由自主地跪下。
    嬴政果然是“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報天之功;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場祭地,報地之德。
    然後將皇帝陛下的盛德功勳事跡刻在石碑上,歌頌秦朝的盛德。
    泰山封禪大典禮成。
    秦朝穩如泰山,國泰民安了——畢竟“泰山安,四海皆安”。
    萬裏無雲。
    晴空萬裏。
    哪裏有半點要下雨的樣子?
    從泰山上下來後,無憂有些累,便躺在一棵大樹的樹蔭下休息。
    大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地唱著歌。
    “這些小鳥在說什麽?”泰山封禪順利,嬴政心情很好。
    “它們肯定在說,這位就是新的天子,新的天下共主!”趙高諂媚道。
    嬴政難得笑開了花“你這張巧嘴!”
    這棵樹撞上了好運氣,被嬴政封為“五大夫”。
    這是秦朝的爵位第一次授予一棵樹,而不是一個人。
    足見順利完成封禪大典的千古一帝嬴政心情是多麽雀躍。
    “這雨看來是不會下了。”無憂看了看頭上明晃晃的太陽。
    她沒機會念驅雨咒了。
    封禪大典一切順利,所有人都喜氣洋洋。
    除了儒生們。
    儒生們怨恨嬴政不讓他們參加封禪大典,加上後來嬴政對儒生越來越不客氣,儒生們便造謠說嬴政上泰山時遭暴風雨所擊,根本沒有封禪成功。
    以此來攻擊嬴政,暗示他不具備德行,老天不眷顧他。
    這是少數幾個曆史書上記載了,卻沒有發生的事。
    這些微小的改變足以撼動曆史的走向嗎?
    大秦和嬴政能改變悲慘的結局嗎?
    白墨祈禱著。
    “皇帝陛下,這是我和您提過的仙士徐福。”
    趙高領著一個鶴發童顏的老人。
    多年不見,徐福已經老了。
    “你就是幫齊王出海找仙島的方士?可有找到仙島?”嬴政興致盎然。
    嬴政舉辦封禪大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為了滿足得道成仙的願望。
    古代傳說,黃帝因封禪而成“仙”了。
    嬴政自然也有成仙的強烈願望。
    因為寡婦清的關係,嬴政對長生不老、長生不死、羽化成仙一直充滿了向往。
    但永葆青春的寡婦清意外身亡,會煉製還魂丹的屈鮒突然被暗殺,楚國大巫屈氏的後代接連消失,嬴政越來越不安。
    他急於找到新的能幫助他長生不死的人。
    徐福出現的時機剛剛好。
    徐福號稱他在齊王建和君王後的資助下,已經找到了仙島。
    齊王建帶著一百艘船的金銀珠寶就是準備逃往仙島。
    嬴政越聽越高興。
    “還要多謝寡婦清的領航,要不然徐福早就回不來了。”
    徐福故作玄虛,他知道寡婦清在嬴政心中的分量。
    懷清台的詔令一出,全天下都知道了這個寡婦在皇帝陛下意義非凡。
    嬴政果然徹底放下了防備。
    “朕想派你入東海求神藥,如何?”
    “能為皇帝陛下效犬馬之勞,徐福求之不得。”
    徐福提到的那次出海正是寡婦清精心策劃的“抓鬼行動”,可惜失敗了。
    眼看嬴政要落入徐福的陷阱,毀了一世英名,白墨趕緊阻止“皇帝陛下,徐福是小偷!騙子!”
    在兄弟白墨和陌生人徐福之間,嬴政本能地相信白墨。
    但趙高告訴嬴政,徐福是他的遠房親戚。嬴政還是非常信任趙高的。
    嬴政決定靜觀其變。
    “原來是神仙道大長老。你怎麽血口噴人?”徐福故作驚訝。
    白墨絲毫不理會徐福,轉向嬴政道“徐福是無濁的人。”
    “什麽無濁有濁?我不認識。”
    無濁先生已經暴露,於是躲了起來。
    忠心耿耿的下屬徐福繼續執行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