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清淺之盜將行 !
一輛馬車慢悠悠的在路上走著,車上還剩最後一壇千妃酒。
林子儀抱著酒壇,麵露桃紅。
不日便可到九重關了。
林子儀想,可他突然又不想那麽快進去。自己沒帶人皮麵具,這樣實在是一言難盡,前日手快,看到信函上“密詔”二字,竟就這樣打開了,想都沒有多想。
裏麵的內容真是“萬分精彩”,沒想到,看起來一向忠心耿耿的人,也會有不忠心的時候。難道真的是自己誤判了嗎?
隻是不知道,那個叫何眀的人到底是誰?是京都伊的人,還是哪裏的人。為什麽城守大人要與他通這種信?
最初決定去盜城守府,是有一次在樹上時,聽過往的路人閑說。
“朝廷拖欠軍餉,且已經五月有餘,軍中有人不滿,想要大鬧軍營。後來,是孟家出資,城守大人出麵,這場鬧劇才簡單收場!”
“唉,要不是有孟家,恐怕九重關得鬧翻了!”
“是啊,我聽人說,他們的軍餉不是朝廷拖欠,而是私下被人私吞了!”
“什麽,還有這種事情!”
“你帶點腦子想想也知道,拖欠軍餉對朝廷有什麽好處?朝廷想要軍心都來不及,怎麽會幹這種傻事?”
“那誰有這麽大的膽子連朝廷的軍餉都敢吞?”
“除了那位,還有誰能夠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瞞著上麵?”
“不可能吧?城守大人忠心耿耿,是愛民親民的好官怎麽會做這種事?”
“假相誰不會扮?虧他平日裏還是一個好官的樣子,私底下你不知道有多不堪!”
……
所以,林子儀當晚便去了城守府,發現,還真是寒酸!但是來都來了,怎麽可能不拿走一點東西呢?況且,正如他們所說,假象誰不會扮?
後來便有了那些事。
前方不遠處,似有人影在晃動,林子儀看不清明,又加上醉酒,所以他以為是哪一棵樹,被自己看成了人。
但其實,還真是個人!
林子儀突然放開了抱酒壇子的手,猛的坐了起來。看著離自己不到幾步距離的人,連醉酒的狀態都醒了大半!
來人正是失蹤的孟清瑄。
孟清瑄已經在此等候了一天一夜,他一直躲在暗處不敢現身,當看到是醉酒的林子儀時,他才走了出來。
“我在這裏已經等你很久了!你可真慢。”
語調慢慢的,但耐人尋味。
我已經跪在靈柩前一整天了,從來都沒有想過,齊紋有一天會離開。當初,他病成那樣,都被救了回來。還以為,命大的他以後一定會長命百歲,壽終正寢的。
沒想到造化弄人啊!
看到那樣淒慘的他,我都有點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不應該救他?
還有,哥哥到現在都還沒有一點消息。
我雖然焦急,但這對於我來說,又何嚐不是一個好消息?
總比聽到哥哥的惡耗傳來,讓人更容易接受。況且,現在九重關已經封鎖了,我也出不去,隻盼望哥哥能平安。
夜,更暗了。
堂前隻有火苗在跳動。
子魚走了進來,麵露愧色,抱歉道:“我去找過城守大人,現在全城戒嚴,我們暫時出不去,隻能在這裏等了,況且,清瑄也不是泛泛之輩,那些人想殺他,哪有那麽容易!你也別太擔心了,相信清瑄若是回來看到這樣的你,他也會心疼!”
我看著那越來越旺盛的火苗,就像心中的一腔怒火在熊熊燃燒,眼睛橫向子魚,帶著蝕骨的寒意。
冷冷道:“你知道要殺哥哥的那些人是誰嗎?為什麽這麽多年過去了,那些人還不放過他?”
子魚愣了一愣,吃驚道:“你都知道?那你還……還……”
我看著他,無奈道:“還什麽?說不出來了嗎,這就說不出來了嗎?那如果我還知道你們別的事情,你得多吃驚?比如,京都伊的張參知,你應該知道是誰吧?”
子魚沒再說話,看我的眼神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
我繼續道:“我不惱你欺騙了我,畢竟每一個人都有秘密,包括我也是。隻是,我覺得你們應該告訴我,而不是試圖將我放進你們為我精心編織的夢裏,那樣會讓我覺得不真實,誤以為你們不信我。盡管,你們是想保護我。”
我站了起來,走到了子魚的對麵,直視著他的眼睛道:“從我看到齊紋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明白了一切。明白了哥哥他改變了主意,他不想和我一起去江南了。對嗎?”
子魚是哥哥最好的兄弟,哥哥的事,他最清楚不過了!
子魚突然苦笑了起來,道:“清淺姑娘,你還真是聰明,隻是這一次你猜錯了,我並不知道清瑄想幹什麽,所以,你的明白是錯的。雖然我也弄不懂清瑄,但我知道,他想和你去江南的心是真的。還有,不要再套我話了,我是真的不知道!”
他突然轉身要走,我急到:“等等……”
“對了……”
我們兩個人幾乎同時出口,同樣被對方打斷。但明顯,子魚不想給我說話的機會。
“清淺姑娘如此聰慧,清瑄就是想告訴我,怕也不會,誰讓你可以從別人的話中揣測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還請清淺姑娘好自為之。子魚告辭!”
說完後,子魚便出了孟府。
我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嘴裏默念著:“還真是變了呢!”
聲音太小太輕,不一會便被吹散在風中,聽不清楚。
京都伊,皇城,大殿。
一群人正爭吵不休,端坐在高台上的那人,聽著聽著就腦仁疼,用手撐著腦袋。
“秦大人,我大宋男兒錚錚血骨,斷不會做出如此屈辱的事情!”
“齊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義和之事怎麽能說是屈辱?不動一兵一卒,不損失一兵一將,頂多犧牲一位和親公主,但卻可以給整個大宋帶來和平安樂,這是一樁很劃算的買賣!”
“這是在向蠻夷低頭,實在有辱我大宋威嚴!況且,我大宋男兒就沒有認慫的,他們寧願戰死沙場,也不會苟且一時安樂!”
齊大人說完之後,十分憤怒的看向秦大人。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沒完沒了。除了高台那人在看戲外,高台下的一人也在默默關注著這場鬧劇。
從始至終,他都未開口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