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院長考較

字數:3266   加入書籤

A+A-


    魂穿七九發家致富!
    酒足飯飽後,劉院長也不端架子訓人了,對宋飛說“既然你選擇鋼筆送小慧,那你自己會不會寫字?”
    宋飛隻好再拿出沒見過麵的爺爺說事“之前爺爺是村裏的會計,認字的,我也跟著學了點,後來跟著城裏來插隊的一個大哥哥也學了一些,勉強能寫字”。
    劉院長一聽也來了興趣“那就用你給小慧的那支筆,寫幾個字看看,順便試試鋼筆好不好用”,說著,留下王阿姨收拾碗筷,自己帶著劉惠和宋飛去了書房。
    宋飛接過劉惠遞來的鋼筆,見書桌上有藍色墨水瓶,也是英雄牌的,就熟練地擰下鋼筆的帽子和筆杆,吸了滿滿一管墨水,兩人見宋飛這麽熟練地動作,都有些驚奇,這小子還真會寫字,至少對鋼筆不陌生。
    劉院長拿出一張白紙,示意宋飛寫在紙上,劉飛也不坐,就他的身高,站著寫剛好。好歹前世也是描過龐中華的,對鋼筆字還是有信心的,稍一沉吟下筆寫道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咦,好字,這是劉禹錫的詩,不錯不錯”劉院長名字叫劉青峰,能當上中醫院的院長和一所大學的教授,可不是空架子,隻是這名字和儒雅的長相有點不符就是了。
    “這詩倒是應景,現在國家正是浴火重生的時候,小飛字也寫得不錯,看來是下過功夫的,你爺爺教的好”
    宋飛也沒謙虛什麽的,還故意一昂頭說道“那是”,結果後腦勺被劉惠拍了一巴掌“小小年紀,背這麽老氣橫秋的詩,還淒涼地,爛柯人,小同誌你今年貴庚啊?”
    “哎呀我去小丫頭片子,敢拍我腦袋”,當然這話是不敢說出聲的。不滿的白了劉惠一眼,看的劉惠又咯咯直笑。
    之後宋飛主動問起他來的時候想問的問題,也懶得裝嫩“劉叔叔,現在村裏人日子還是不太好過,這些天,金銀花雖然給我家帶來了一些收入,但是今年也隻能采摘到八月底,您這裏有沒有什麽關於中藥的書,借我看看,看能不能在山上再找到其他好一點的藥材,到時候再到劉叔叔的醫院換點錢,貼補家用”
    見宋飛這麽說,劉院長沉吟了一下,在書架上抽出一本線裝書,遞給宋飛,隻見這書封麵寫著《中草藥大全》,見宋飛接過書沒有急著翻看,於是說道“最近國家為了提升全民身體素質,準備了一些課題,讓我們這些醫院和大學研究,我接下來主要研究方向是一種叫“金線蓮”的草藥,經初步研究,對提高身體免疫力有不錯的效果。書裏有介紹和采摘以及曬製過程,你回去看看,到時候金銀花的花期過了,可以采摘這個,曬幹後還是送到藥房,我和他們打招呼,有多少要多少”
    宋飛大喜,又聊了一會,就沒再多留,今天認了門,還吃了頓飯,給劉院長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任務超額完成,宋飛見自己目的達到了,找了個理由告別離開了。
    當宋飛溜達到圖書館的時候,就看到大哥在門口蹲著,“大哥怎麽沒進去看書”宋飛奇怪道。
    宋老大沒好氣道“不認字”。
    哎呀我去,大意了,忘記大哥不認字了。
    宋飛不好意的對大哥笑笑,拉著他走進圖書館,指了指一個空位子讓他去坐那等著。
    他自己走到一個個書架跟前,去找自己想要的書,他想看看有什麽適合養殖的動物,既要好養活,還要經濟價值大,還要不惹眼。
    好一會才在一個架子的角落找到兩本,一本是《特種養殖大全》,另一本是《家畜家禽常見病分析與治療》,翻過書看了一下,兩本定價都是一塊二,吉林出版社出版。
    本來還想找一些報紙看看,但是看到大哥坐在那不自在的樣子,隻好打消了念頭,下次再說吧。
    走出圖書館,大哥去開自行車的鎖,宋飛看到早上帶來的幹糧已經沒有了,不用問,大哥肯定沒去下館子。看大哥騎上車蹬了幾圈,已經騎穩了,宋飛從後麵一下竄上去,跨坐在後座上。
    回到家,已經是下午兩三點鍾的樣子,家裏人都還沒有下地幹活,見哥倆回來,都激動地看過來,二姐直接跑過來問“怎麽樣怎麽樣,這次賣了多少錢?”。
    宋飛沒說話,把高光時刻讓給大哥,大哥直接拿出存折遞給宋大剛說道“這次一共存了四千四”,“哇……吾”,還沒等二姐喊出來,嘴巴就被楊秀芹給捂住了。要論謹慎,還是她啊。
    見大家都激動完,宋飛說了自己的想法,金銀花差不多還能賣三次,花期基本上這個月底就結束了,就算還有一些開著的花,品質也不會太好,大家聽後也都反應過來。
    就算明年還能繼續采摘,那也是明年的事,宋飛還知道,等明年國家的一些消息政策傳進村子,就不會有現在這樣,隻有自家采摘的好事了。
    最後還是宋大剛決定,除了他和宋建軍下地裏幹活,其他人都去采摘。看來老宋同誌也被這次的收入刺激到了,既然這樣那就拚一把。
    幾人分開進山,盡量分散開,這次宋飛又跑到一個他觀察好的地方,去下套子了,不過這次不是準備套野雞,他盯上了野兔。
    前世他沒吃過野兔肉,據說很好吃,一次下了十幾個套子才算完。宋飛溜溜達達的去找金銀花集中的地方,準備采摘。反正幾乎算是全家出動,他也不著急,一人隻分到一個竹筐。
    看來晚上又要讓三爺爺幫忙多編幾個了,後麵肯定用得到。撿錢的時間過得總是快,就這樣很快就到了傍晚,宋飛自己摘了兩筐,中間送回去一次,也沒碰到自家人,就看到掃幹淨的院子裏,堆起了小山一樣的金銀花。
    臨下山時宋飛去了自己下套子的地方,沒有收獲,誰說這年頭“棒打麅子,瓢舀魚”來著?他也不想想,袍子是他家這兒能有的嗎?還棒打麅子。
    到家後,就看到其他幾人已經回來,正在把采摘好的金銀花攤開,不能堆著過夜,不然這麽多堆一起,一晚上就捂的發燙,影響品質。
    宋飛把最後一框放下後,也沒有幫著一起攤,說了一聲回屋看書去了,家裏人也都知道他帶了三本書回來,就沒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