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規劃春天

字數:2864   加入書籤

A+A-


    魂穿七九發家致富!
    大年初一,宋飛是被宋援朝早早叫起來的,揉著眼睛問道“幾點了?你起這麽早幹嘛?不多睡會兒?”
    “咱爹說今年讓你跟著一起去村裏拜年,趕緊起,他們已經等著了”,宋飛無奈,夏官屯這邊有個傳統,那就是年初一要到家有老人的人家去拜年,不論姓氏,不管親疏,隻看年紀。去年宋飛才八歲,沒資格跟著拜年。今年長了一歲,居然可以跟著了。
    夏官屯雖然村子不大,隻有幾十戶人家,但是家裏有六十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居然占了一多半,宋大剛帶頭,後麵跟著宋建軍和三爺爺家的大兒子宋建方,二兒子宋建圓,再後麵就是宋建磊,宋援朝,宋飛抄著手,縮著頭跟在最後。
    再過幾年,等宋大剛年紀也過了六十,就不用他帶著到處跑了,輪到他在家等著下麵的小輩去給他拜年了。
    就算一個村的,也講究一個親疏遠近,到了關係好的人家,就多聊一會,那家的老人就會擺出瓜子花生之類給跟著的小孩子,宋飛上下四個兜,都已經被裝的滿滿的了。都是被那些長輩或者老人硬塞的,不要都不行。
    一圈下來,差不多早上七點多了,除了比較熟悉的幾家,宋飛也沒想上前露個臉,就跟在後麵,純屬打醬油的。
    回到家後,楊秀芹已經帶著孫芳幾位“女將”煮好了餃子,就是粉條加豆幹餡的,宋飛努力幹掉了一大碗,撐的直哼哼。
    一會兒他準備去給沈家和劉院長家打個電話,就算電話拜年了,禮多人不怪嘛,和家裏人打個招呼,就去村長家拿了鑰匙,打開了村委的辦公室。
    先打給劉院長,接電話的是劉惠,宋飛開口直接賣萌道“祝慧姐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在新的一年工作順順利利,愛情事業雙豐收”,前世的拜年話把劉惠逗得咯咯直笑。
    劉院長估計剛送走來家裏“拜年”的人,聽劉惠說是宋飛打電話拜年,結果電話揶揄道“你小子,拜年就一張嘴啊,過年記得來串門,讓你阿姨給你做好吃的”。
    宋飛聽後立刻道“那哪能光用嘴拜年,這不是村裏的習俗嘛,初一早上必須給長輩拜年,串門要初二才開始呢,您不會不知道吧?”,宋飛知道劉青峰是在逗他,也故意損了一句。
    “你個臭小子,我也是農村出來的,能不知道這個?”,說了沒幾句話,電話就被劉惠搶走了,劉惠對著電話說道“聽說今年你這小家夥帶著家裏人賺了不少錢啊,來的時候可別忘了姐姐的禮物,不然不管你飯吃”。
    宋飛故意委屈道“是賺了些錢,這不剛租了村裏的五十畝地,搞了個小型養豬場嗎,沒剩幾個錢了,和你們那些端鐵飯碗可不敢比,我還沒和你要禮物呢,你這當姐姐的居然朝我要禮物,羞不羞啊?”
    “你那養豬場幹的還可以吧?放心,禮物少不了你的,記得早點過來,先掛了吧,電話費老貴的”,劉惠體貼的說道。
    宋飛又讓劉惠轉達了新年祝福,這才掛了電話,又撥通了沈青元家裏的電話,拜年加聊天講了十幾分鍾,最後掛了電話宋飛感覺耳朵都是熱的。
    電話費直接放在桌子上,鎖了門,還了鑰匙,宋飛往豬舍走去,還有二十頭豬等著喂呢。邊走心裏邊想著開春後的計劃。
    母豬要等等才能生,這期間豬圈不能空著,買豬苗的計劃要提上日程了,還有就是要備一些獸藥,後麵小豬多了,保不齊有個病什麽的,別到時候措手不及。還有就是要到孵化場去問問,小雞小鴨和大鵝的苗子什麽時候能有。
    過了十五就要先把雞鴨鵝的棚子搭起來,別萬一有了雞苗沒有雞舍,那就不好了。
    宋飛打算雞鴨鵝混養,這三種家禽都是雜食性動物,豬草,玉米糧食都可以喂養,沒必要分開,至於公母配比,宋飛覺得不重要,他暫時也沒打算自己孵化種蛋,有幾隻公的就行。
    特別是大鵝,還能幫著看家,別看黃鼠狼吃雞是把好手,但是對大鵝確實懼怕的,兩隻大鵝就能護住一群雞鴨。鵝蛋也是很美味的。
    至於一開始的養殖數量,宋飛沒打算養太多,到時候圍個兩畝地的空間,養個幾十隻母的,夠吃蛋的就行,小公雞養一些,嘴饞了還可以搞個辣子雞解解饞,鐵鍋燉大鵝也必須要有。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家裏,大年初一就在吃吃喝喝中過去,大年初二開始,各家新媳婦就要回門了,當年結婚的姑爺成為新姑爺,宋飛家裏是沒有“新姑爺”的,宋建軍已經結婚兩年了,當然,回門還是要去的。
    有自行車的騎車,沒自行車的架上驢車,隻要天氣不是下雪,基本上擋不住村裏人串親戚的熱情,一代一代的親戚就是靠著過年過節的走動才傳下來。
    宋飛外公外婆家裏已經沒人了,所以楊秀芹和宋大剛也不用去走親戚,剩下的就交給幾個小輩了,宋飛被安排的是和宋援朝一起,去他們大姑家。沒錯,宋大剛還有個妹妹叫宋二英,嫁到了二十裏開外的一個叫龍王廟的村莊。
    據說那邊生活還不錯,那是個比夏官屯大很多的莊子,幾百戶人家,家裏有人在鎮上郵政局上班,一直以來也不大看得起宋飛一家。所以宋飛來到這個時代幾個月,居然從未聽家裏人提過這個親戚。
    宋飛是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親戚,原來宋飛的記憶本來就模糊,直道今天被安排去串親戚,這才知道。但是看宋援朝的樣子,他應該是知道的,宋飛也沒細問,提著楊秀芹給裝好的點心,還有兩瓶酒,就上了自行車後座。
    路上經過詢問才知道,為什麽這家這麽親的親戚,大半年都沒有走動。原來這也和兩年前宋建軍結婚有關,當時宋家家裏人口多,四個大小夥子,光吃的一年都不夠,結婚用錢就更湊不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