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新的一年
字數:325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魂穿七九發家致富 !
清閑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算是走遠了,過年期間宋飛去了一次大澤區蔡堂鎮前世父母家,在那邊陪著宋瑞海夫婦住了幾天。
期間還去了省城一趟,這次去不光是為了去沈家洪那裏,還去看了孟慶貴教授。宋飛沒有提前告訴孟教授要去,當他出現在孟教授麵前時,老人開心的像個孩子。
拉著宋飛的手聊了大半天,這才想起來給家在省城的幾個學生打電話,分享他的開心,幾個學生一聽宋飛到了,也紛紛趕來,年輕人在一起話題也多。
早些年孟教授帶的學生,在孟教授經曆過那個年代後,也大多都不來往了,也就這幾年剛剛收的這幾個還經常走動。
褚晶,薑玉華,黃天蕊,董川都來了,再次見到宋飛的時候,也都熱情的打招呼,畢竟宋飛已經算是他們內定的小師弟,加上上次在養殖場時還那麽照顧他們,連挑剔的董川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這次在省城,除了在沈青元家吃了一頓飯外,其餘時候都被孟教授拉著給“補課”去了,這是已經迫不及待要把宋飛當成關門弟子來培養了。
孟教授幾次也話裏話外透露出這個意思,在學校教課和自己帶的學生還是不一樣的,是個人都會有親疏遠近。
在省城好好陪了孟教授幾天,宋飛這才回了老家,回去後聽說縣裏“外貿板皮出口基地”已經開始建設,選址就在雙慶縣東邊的龍王廟鄉,距離宋飛的養殖場也就十幾裏路。
看來當初宋大喜和宋飛他們猜的不錯,在鄉裏,縣裏和考察組幾方合力之下,出口基地的選址果然“偏向”夏官屯這邊,而且偏的不少。
要知道宋飛家離縣城可是有著二十幾公裏遠,要是再往縣城西關方向偏一些,能多出十幾二十公裏去。
家裏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開心,都知道這兩年宋飛為了養殖場的皮子鬧了不少心,這下算是在家門口有了自己的皮毛出口基地。
今年上半年宋飛的任務就是盯在養殖場,把羊和水貂的規模好好搞上去,宋飛印象中,野生動物保護法就要在兩年後開始實施,還要再趁機從東北多弄一些野生的梅花鹿和原麝過來。
一旦過了這兩年,再想擴大野生優質譜係種群就不容易了,這次去孟教授家裏,宋飛就主動學了很多關於梅花鹿、水貂等各種特種養殖的理論、技巧、知識。
過了正月,陽曆進入三月初的時候,正是水貂配.種的關鍵時期,宋飛帶著水貂養殖區的工人,天天盯著這些小東西,勤喂食,勤合籠。
連獸醫柳磊都被宋飛取消了隻上半天班的福利,特意向獸醫站暫時借過來上全班,全天二十四小時關注這些水貂。
最佳配種期也就三月初這幾天,三月初不成功,幾天內還有機會複配,一旦過了三月中,連複配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些天宋飛帶著人,換著花樣的給水貂增加營養、混籠子,一連大半個月的忙活,總算成效喜人,兩千多將近三千隻母貂都懷上了寶寶。
現在要做的就是堅持一個多月,到時候會有一萬多隻水貂寶寶出生。這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宋飛安排了超過十個人在水調養殖區外麵巡邏。
幾隻狗狗也被調了過來,參加外圍“安保”工作,確保不能讓任何外來因素驚嚇到妊娠期的水貂,每個人都配了一隻對講機,一隻手電,一個木棒,一個彈弓,可謂是武裝到了極限。
說道彈弓,這玩意有時候比槍好使,關鍵是安靜無聲,這十個人都是從小就玩彈弓的高手,不管是樹上的,還是草叢裏的,隻要聽到動靜,就是一彈弓過去,一律“先斬後奏”,連隻麻雀都不放進來。
宋洋則是帶著幾個人負責場內,各種肉食和糧食蔬菜,這夥食連工作人員都想申請吃“水貂餐”了。有大嬸聲稱自己坐月子時都沒吃這麽好,當然這是玩笑話,沒人會當真。
不過雞魚肉換著花樣吃是沒錯的,在乎這些水貂的同時,也沒放鬆青山羊的管理,青山羊發情期和一般動物不一樣,不分季節,隻要飼養得當,一年四季隻要是超過三四個月的齡期,就能第一次配.種了。
自從上次宰殺淘汰過五千多頭賣了羊皮之後,剩下的這些都是個頂個的好品種,毛色和體質都是最好的,今年入秋後,宋飛有把握一次性出欄過萬頭。
梅花鹿和香樟子就按部就班的養著,今年梅花鹿有望突破五百頭,原麝有望突破三百頭。現在光這三個部分的養殖場工人就有五六十人了,這還不算屠宰場的十幾個“臨時工”。
雞鴨和豬的數量,宋飛短期內不打算增加了,現在這幾個已經淪為了“工具組”,是為了保證養殖場有穩定盈利的。
至於養殖場的人員管理,也是粗放式的,宋飛主要就抓那幾個小組長,其他事隻要交代下去就行,為了鼓勵工人的積極性,還導入了“改善提案”製度。
隻要是工人提出好的建議,經過實際操作後可行,發獎金,用現金當場發。組和組之間也進行評比,哪個組幹的好,還是發獎金。
這些東西騙不了人,誰實幹,誰耍滑,一眼就能看得出。現在第一批跟著宋飛幹的“老人”,差不多都成了小組長。
而宋建偉和楊彪,更是被宋飛任命為“副場長”,他不在的時候,一般事情這兩人都能替他做決定。
而最早跟他的宋元鶴,被宋飛任命為技術組長兼梅花鹿和原麝養殖區的負責人,地位甚至比宋建偉兩人還高一頭。
現在連獸醫小柳都在他“手下”,現在的宋元鶴不管是在養殖上,還是在獸醫技術上,除了沒有一本證書,其他不比小柳這個專業人員差。
宋建偉,楊彪,宋元鶴這三個人可以說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麵了。宋洋和他們比還差了一些,經驗上還需要磨練。
黃曉冬也被提拔成了小組長,現在和宋洋一起,一人帶一個小組伺候著幾千隻水貂,還有十隻赤狐。
沒錯,第一次買的兩隻赤狐產崽了,而且一次就生了多達六隻。後來在楊彪的努力下,把附近落單的一隻母赤狐也給捉住了。
這大小十隻赤狐被宋洋單獨開辟了一個區域養著。爭取最快幾年內形成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