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活字印刷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A+A-




    杜蘅設立采風郎一職,其實類似於後世的記者。
    此刻,命令沈傲和夏傳蓮,各帶幾名小吏,前往外地收集新聞。
    二人從未做過此類工作,心裏不免打鼓,但又覺得此乃開山河之舉,欣然允命。
    台下跪坐的呂繼祖,心中難免打著嘀咕,杜蘅此舉莫非是為了收集什麽情報?
    可轉念一想,他都是花神使司的花神使了,何必再用采風郎收集情報呢?
    “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裏,諸位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蔣由直起身子,拱手道:“久聞社長詩才驚豔,京城之中追捧者甚眾,咱們第一次發刊,若有社長之詩文加持,無異於錦上添花,這樣能夠增加報紙的銷量。”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一來確實是為報紙的銷量著想,二來也是拍拍杜蘅的馬屁,隻可惜被蔣由給搶先了。
    “何總,你怎麽看?”
    “下官以為這不是一個好主意。”
    杜蘅點了點頭,說道:“也罷,拿紙筆來!”
    這是要現場作詩了嗎?
    不少人以前都隻聽過杜蘅的名聲,但現場見他作詩,他們還不曾見過。
    看來此人確實才華橫溢啊!
    曹子建七步成詩也不過如此了啊!
    很快,紙筆上來,杜蘅卻揮了揮手,交給蔣由一個機會:“請蔣纂官替我抄錄。”
    “下官之幸。”蔣由立即招呼捧著文房四寶的小吏過來。
    杜蘅隨即念了一首七律和一首詞,蔣由逐字逐句的寫了下來。
    眾人阿諛奉承,彩虹屁都吹爆了。
    唯恐落於人後。
    杜蘅笑笑,揮了揮手:“行了,各自忙去吧!”
    ……
    經過抄寫員的加班加點,第二天杜蘅麵前便擺上了五十份的報紙。
    每一份報紙都是卷起來的,杜蘅打開,裏麵一共四張,蠅頭小楷工工整整的書寫,卷麵也是一塵不染。
    “就五十份嗎?”
    “回社長,書手每人平均抄寫五千字,已經算是快的了。”何解憂回答。
    “手抄報,這要抄到什麽時候?”
    “要不……多請一些書手?”
    杜蘅擺了擺手:“請多少都沒用的。”
    看來活字印刷是該出場了。
    換到前世的曆史,這個時間點畢昇尚未出生。
    傳統的雕版印刷,對於報紙來說,根本是派不上用場的。
    因為報紙每天的內容都不一樣。
    就意味著每發一份新的報紙,就要重新換一副新的雕版,成本太大了,要知雕版的工匠,一天隻能刻幾十個字,能刻一百字的已經算是能人了。
    等雕版刻出來再印刷,報紙的新聞早就不新了,黃花菜都涼了。
    因此民間小報都是手抄為主。
    雕版印刷主要用於一些經典著作,比如四書五經,這些著作是不會變的,一旦雕版形成,就能一直印刷。
    隻要一套雕版就可以了。
    當然,這一套雕版可能需要好多版麵,畢竟一本著作的字數也不少,所以造價也不便宜,一般的書商根本用不起。
    這也就是書籍為什麽昂貴的理由之一。
    .
    “何總,派人先將報紙掛在一些書肆寄賣,也可以找人承包,將報紙分發給一些報童去賣,都行。”
    “報紙還要再抄嗎?”
    “先看看銷量,如果買的人多,就繼續抄,反正第二期也沒那麽快出來。”
    何解憂拱手:“好,我這就吩咐下去。”
    杜蘅坐在位置上,繼續想著活字印刷的事。
    其實在曆史上,我國的活字印刷,並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同樣的原因,就是性價比不高。
    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活字是由膠泥做的,而漢字有十萬個,就意味著要刻十萬枚的膠泥字塊,跟西方的字母相比,可謂工程量浩大。
    但同時,相比雕版,膠泥不易儲存。
    一套雕版,可能人死版還在,還能傳給子孫,但膠泥多則幾年,少則幾個月就有可能出現損壞。
    而且古代印書,一次性印的數量並不大,一是需求少,除了讀書人,一般人不買書,二是地域受限製,基本隻在本地賣,一本書一次印個百來本,就能賣很久。
    由於印的都是經典著作,這種書屬於長銷書,千百年都不會換內容,所以根本就沒必要使用活字印刷。
    但是報紙不一樣,必須使用活字。
    當然,報紙的銷量一定要上去,否則注定血虧。
    ……
    回到家中,杜蘅立即就將朱陶找來。
    讓他前往城外,去找一個民窯,燒窯的黏土摻雜一些膠質的藥水,切成等分的塊狀,再找人在上麵反麵刻字,送入窯內烘烤,就能形成活字印刷需要的活字。
    同時又把趙管家找來,讓他帶人前去常沙郡,那兒有個地方生產一種稀有金屬,名曰連錫。
    其實就是銻。
    畢昇四百年之後,德國有個叫古登堡的人,改良了活字印刷,使用鉛活字進行印刷。
    鉛活字的成分除了鉛之外,還有錫和銻。
    前麵兩種元素都好找,銻目前隻有常沙郡才有。
    杜蘅得做兩手準備,先將泥活字搞出來,等到報紙的銷量上去,再搞鉛活字,鉛活字更能永久的保存,隻要一套就行了。
    但是毫無疑問,工程量肯定是巨大的。
    ……
    第二天朱陶便有了結果,杜蘅見了兩個雕版的工匠。
    他們是一對師徒,但二人都不認字。
    這個時期很多工匠都是如此,雖然刻字,但並不需要認字,隻要按照字形一筆一劃的刻下來就行了。
    “二位貴姓?”
    “不敢,小人姓畢,大家都叫我老登。”
    “哦,老畢登。”
    “貴人,是畢老登。”
    杜蘅笑道:“好,畢老登,你想到我家中來做事嗎?”
    “啊,杜侍郎沒跟小人開玩笑吧?”
    杜蘅給朱陶打了個手勢。
    朱陶立即捧出一盤的銀鋌出來,每一根都是十兩,一共十根。
    畢老登都懵了,拉著徒弟跪下:“杜侍郎是要小人做什麽事?小人隻是本分人,怕……怕有負所托。”
    顯然,官吏長期以來的形象,讓老百姓都不怎麽信任他們。
    尤其杜蘅拿出了這麽多錢,畢老登想當然的以為,杜蘅要他去做殺人放火的事。
    “你放心吧,我要你做的事,是你的老本行,你一定行。”
    “老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