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選址和瑣事

字數:3956   加入書籤

A+A-


    林領導開門見山的問道:“老顏啊,你們在九泉市搞的牧草種子生產基地現在怎麽樣了啊?”
    “領導,目前項目正在緊密的實施當中。輝煌種業已經在上壩鎮建立了各種牧草種子生產田3500畝。”
    “種植了無芒雀麥、紫花苜蓿、紅豆草等11種牧草品種,主要以國外引進的牧草或水土保持用途的品種為主。”
    顏廳長將腦海中記著的資料脫口說出。
    2001年,結合農業部引進的國際先進項目,隴省在輝煌種業的生產基地建立了草種生產技術研究與推廣示範區。
    “3500畝?有多少耕地呢?”
    “領導,這3500畝種子田至少60%都是輝煌種業去年冬季整理的宜墾鹽堿地。”
    “哦?看來輝煌種業執行力很強啊。”
    林領導微笑著說道,心情很是開心。
    他們農業部在鹽堿地的利用上也是做了很多工作的,隻是現在還停留在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層麵。
    所以郭陽這時推出的20萬畝鹽堿地改良計劃也是時機恰好。
    電話另一頭,顏廳長大笑著說道:“那是,輝煌種業可是全國最專業的草種生產企業之一。”
    “唉,老顏啊,看來部裏新準備引進的項目你們是看不上了,我還是找找其它地方。”
    聽到林領導歎氣的內容,顏廳長頓時有點傻眼。
    連忙說道:“領導,我們這窮山惡水可是啥項目都缺,而且是什麽項目你都還沒說呢?”
    “也就是個小項目,有個年輕人計劃投資5-10億改良20萬畝鹽堿地種植紫花苜蓿,我想著你們有輝煌種業了,就尋思著把他放到其它地方去。”
    逐字逐句的聽清楚林領導說的內容,顏廳長眼睛瞪得渾圓,一瞬間便急了起來。
    “別啊,領導,這項目還真就得放在我們隴省,沒有比我們更合適的了。”
    “鹽堿地的治理我們有經驗,而且我們的苜蓿地方品種占全國的30%以上。”
    “去年僅苜蓿種子生產的產值就有800多萬元,紫花苜蓿的保留麵積更是達到了674萬畝,是全國最大的苜蓿種植基地,苜蓿種子購買方便而且便宜。”
    林領導笑嗬嗬的說了句,“可是別人有自己的苜蓿品種,今後也要發展苜蓿育種產業,和輝煌種業可是競爭對手。”
    顏廳長訴苦般的說道:“領導你就別開玩笑了,國內草種產業的情況你了解,現在的草種生產能力根本就滿足不了國內的市場需求。”
    “哈哈,你還是這麽急,項目本來就是準備給你的。”林領導先是大笑著說道,但很快又換成了嚴肅的口吻。
    “隻是你們的退耕還牧、退耕還林進度太慢了,拖累了整體的戰略規劃,要加快進度。”
    顏廳長聞言,難受的說道:“領導,按照規劃,我們可是有兩三千萬畝的坡耕地需要退出。”
    “現在種植牧草的收益太低了,苜蓿種子生產的收益甚至比不上小麥,隻有山區的群眾才會選擇種草養畜增加收益,更多的群眾是不願改種牧草。”
    “我不是來聽你訴苦的。”
    “就這樣吧,你們內部先篩選一些項目實施地址出來,後續的勘察設計由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
    聽著電話裏傳來的忙音,顏廳長無奈的坐在辦公椅上沉思了良久,隨後又起身看起了牆上貼著的隴省地圖。
    隴省在曆史上是一個農牧交錯地區,群眾有種草養畜的良好習慣。
    隴省河東是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發展牧草種子生產,對防止水土流失、護坡固土、保護環境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條件差,人家願不願意來呢?
    但是相比之下,河西地區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有灌溉條件。目前已是我國重要的雜交玉米、蔬菜製種基地和外繁基地。
    生產的苜蓿等牧草種子的顏色澄黃、籽種飽滿、播種質量高,是理想的牧草種子生產地區。
    慢慢的,顏廳長已將目光放在了灌溉條件更好的河西走廊地區。
    隻是該放在哪呢?
    ……
    京城。
    不得不說,作為機關大食堂,農業部的夥食自然是沒得說。
    而且有美女在一旁陪著吃飯,也讓郭陽更加的愉悅。
    但因為兩人都還有不少事要忙,這頓飯也是吃的急匆匆的。
    和陳月告了別後。
    郭陽回到酒店,先是聯係了小楊給的人社局電話,告知了對方具體的招聘需求。
    相比上一次給張司長說的上班地點在隴省,這一次因為投資公司的緣故,郭陽做出了小小的改變。
    首先是京城投資公司的行政人事,主要負責處理一些人員招聘和各種雜事。
    其次便是最重要的負責人。
    在郭陽的計劃裏,這個人不要太專業,但一定要聽話,靠譜。
    他需要的隻是一個工具人。
    而這些投資公司的人辦公地點依舊在京城。
    除此之外,便是要跟隨他到隴省去工作的崗位。
    首先是鹽堿地改良的技術總負責人,這個人必須得有豐富的鹽堿地治理經驗。
    其次便是生產技術員,也是唯一不設置人員上限的崗位,要求也並不高。
    除此之外,工程、農機手、行政、財務等等各種崗位他也都列了一大堆。
    至於待遇方麵,除了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的待遇給得很高之外,其餘崗位都隻比正常的行業待遇高了一點。
    郭陽也沒指望能在bj招很多人,他的主要目標還是希望能撈幾個專業人才回去。
    借助京城人社局的人脈網絡,能搜羅到的行業頂尖人才肯定比他隨意發份招聘廣告強。
    而在和人社局溝通完之後,郭陽又馬不停蹄的去找了中介代理注冊投資公司。
    這時,郭陽才想起他還向那個賣房的中介小夥承諾了要去買房子和寫字樓。
    但事情確實太多了。
    在代理公司填好注冊公司需要的相關資料後,郭陽又去了廣告公司製作招聘海報。
    陳月已經幫他溝通好了去學校招聘的事,他卻連任何資料都還沒準備。
    他迫切需要一個可以使喚的助手。
    而這時,在房產中介上班的小夥張偉正麵臨提前被裁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