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訪談(1)
字數:4280 加入書籤
重生之光影之王!
一段略顯雞湯的開場白過後,穿一身休閑服的葉楚在場下觀眾熱烈的歡呼中從舞台的右側走了出來。
“歡迎葉楚。”
“謝謝。”
跟現場的觀眾打完招呼,葉楚坐在了沙發右側。
就座之後,訪談開始。
國內的訪談節目應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最開始的當然是央媽的《小崔說事》,然後就是《超級訪問》還有《鱸魚有約》,之後還會有《最佳現場》。
但是要說起主持人與來賓言語智慧的碰撞,《超級訪問》和《最佳現場》就很難上檔次了。
李晶也好,光線的妹子們也好,他們采訪嘉賓從來都是以褒為主,行“吹捧”之實,就算是爆料,也是隔靴擦癢,看得多了,也就這樣……
或許國內的社會還是注重人情……
鱸魚還是有點本事的,否則也不可能把一檔節目做了十幾年。
鱸魚的開場白一般都是熟絡的打招呼,這次也不例外。
“你上次來好像是前年八月吧?這次來,感覺有什麽不一樣嗎?”
葉楚笑了笑“我都來了兩次《魯豫有約》了,人生閱曆自然不一樣,心態更好了。”
“我覺得你現在更穩重了。”
“謝謝。”
其實這是沒話找話說。
上次來也是四十多歲的心態,一樣的穩重。
但葉楚不想一開始就尬聊,總不能說“上一次我也很穩重。”
他又沒到梁家輝的地步……
要是鱸魚來一句“哦。”
那怎麽還往下聊?
冷場了,還怎麽宣傳電影?
聊完家常,進入主體。
“我想問一下,你之前是一個作家,作品銷量火遍全國,可以說如日中天,是什麽原因促使你跨行做導演?”
“其實寫作和拍戲,甚至絕大多數工作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打造一件作品,看著它逐漸成型,是一種很有成就的事情。我寫小說,就是想做一個跳板,作家編劇導演,很堅實的轉型吧!”
“是很堅實,隻不過跨度太快。”鱸魚說道。
“我覺得並不快,去年一年,我已經在張翼眸導演和黃劍信導演身上學習了太多了東西,基本上了解了電影的創作流程,就算第一次上手,也是胸有成竹,我相信《無名之輩》會是一部成熟的作品。”
鏡頭給到葉楚,是一個大特寫鏡頭,端正帥氣,又有一股溫文爾雅的氣質,用一句“擲果盈車”形容毫不為過。
“看來你對這部作品很有信心了?”
“那當然,從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就打磨這個劇本了,到現在創作出來,差不多也有三年了。”
“這麽說你當時就想拍電影了?”
“是。”
“那時候你才十九歲?”
“對,當時我破解了那道數學難題,發表在sci期刊上,心裏激動,結果病重住院了,我躺在病床上,知道自己以後不能做數學研究了,但是得證明自己活著,所以我就生出寫作,然後當導演的念頭,我也不知道這個念頭怎麽產生的,它就產生了……”
葉楚侃侃而談。
鱸魚的眼神開始有一絲絲茫然。
似乎完全不知道葉楚在說什麽。
什麽破解數學難題,什麽病重住院,什麽當導演不當導演的?
你在說什麽?我都不知道啊!
所以鱸魚就用了一個字回答。
“哦。”
……
這就冷場了?
這麽快?
不過畢竟是有本事的鱸魚,她還能快調整過來,開始將場麵往回拉。
“眾所周知,做導演是需要功底的,您覺得做導演需要學院的係統培養嗎?”
“我是這麽認為的,做導演這種事不需要特別的係統培訓,但做導演必需要有相當的經驗。”
葉楚心裏鬆了一口氣。
總不能自己侃侃而談,鱸魚在那裏“哦”一聲吧!
“話說回來,你寫的是青春小說,無論是《梔子花開》、《人生若隻如初見》都很好看,那麽你的第一部電影《無名之輩》也是青春校園電影嗎?”
“不是,我寫小說,並不僅僅是青春小說,我還在連載的《唐朝那些事兒》就是一個曆史科普作品,所以我拍攝的電影也不是這方麵,而是現實喜劇題材……”
“哎,我能問一下,你是不是特別喜歡喜劇電影?”
鱸魚成功打斷了葉楚的長篇大論。
這是她做節目的特點,漫無目的,想到啥就問啥。
也挺好,開創了一股新的采訪類綜藝的形式。
比那些“你好我好大家好”強多了。
“對,喜劇電影其實很考驗導演功底的,你不能為了讓觀眾笑,就攢段子、惡趣味、裝瘋賣傻,而忽略了故事性和邏輯性,應該在故事和邏輯的完整程度上,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出來。”
“那《無名之輩》的故事來源是什麽?就是你是怎麽想到這個故事的?”
“這樣的小人物故事其實就在生活中,隻要每個人用心觀察,就能發現。有句話不是說了嗎,生活中不缺少美,隻是缺少發現。這部電影其實集合了好幾個小人物在底層的艱難拚搏,我離開家鄉來北大讀書的時候,我就想過,如果一個身無分文,卻野心勃勃青年,闖到城市裏,他會做什麽?或者一個本來有著不錯未來的家夥,突然有一天墜落到塵埃裏,他又會有什麽樣的堅持?這就是《無名之輩》最初的創作思路。”
葉楚言簡意賅將《無名之輩》創作前後說了一通。
當然是自圓其說而已。
畢竟他是重生者。
“這麽幹巴巴聽他講沒什麽意思,來我們看一段預告片。”
《鱸魚有約》節目組真的很對得起葉楚,居然插播了一段《無名之輩》的預告片。
這可是2004年,電視的宣傳作用遠遠超過網絡。
一分半的預告片結束,鱸魚臉上帶著笑意“看起來真不錯!”
“謝謝!”
葉楚十分感動。
盡管《魯豫有約》還沒有進入內地省級衛視,但是架不住人們對香江的鳳凰衛視的觀看熱度。
許多小資不喜歡看國內的節目,就喜歡香江那邊的。
覺得那才是上檔次。
即使有點尬聊的《鱸魚有約》,也比《超級訪問》強很多。
而這批人,正是《無名之輩》的潛在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