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訪談及影響

字數:4539   加入書籤

A+A-


    重生之光影之王!
    “怎麽說呢,我首先是一位暢銷書作家,怎麽才能保證每一本書都暢銷?必須要研究書迷的心理,我寫《梔子花開》《人生若隻如初見》就是奔著青春市場去的,後來寫《唐朝那些事兒》雖說是科普曆史,但也是奔著膾炙人口去的。身為導演,尤其是現在的華語電影導演,必須要接地氣,所謂接地氣就是了解觀眾的想法,你的電影既然走進院線賣錢了,就必須符合大眾審美!”
    葉楚的回答很有理性。
    “那你為什麽覺得你的審美就是觀眾的審美,就是真正的審美呢?美不應該是純粹的、理性、高雅的嗎?”
    鱸魚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電影是麵向大眾的藝術,不同於陳列在藝術館裏的高雅藝術,所以,大眾的審美才是最重要的。再說了,我才一個年輕導演,才剛上路,首先得做到觀眾喜歡,願意掏錢買票,保證投資方和院線的利益,比不過那些可以自由自在的,隨心所欲的導演。”
    葉楚毫不客氣的反駁。
    “那你的意思是是拍攝藝術片的導演是曲高和寡,不接地氣嗎?”
    “這個問題不應該問我,我才二十二歲,從一個導演的角度來看,還沒有到揮斥方遒的地步呢。”
    葉楚不接這茬。
    他始終再說自己年輕。
    沒辦法,有些人可以倚老賣老,自己當然可以倚小賣小了!
    我年輕,限於閱曆,隻願意拍商業片咋了?
    你管我?
    但是實際上已經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揭露現實,深批人性的藝術片,當然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一個大國,理所應當的應該有這樣的導演。
    那你這麽追求藝術了,就安心的追求藝術,去海外拿獎,獲取無數聲譽便是。
    反正歐洲電影節的收益,足夠他們繼續前行。
    國內的一些資助、獎勵,也讓他們衣食無憂。
    想要票房大爆、名利雙收,讓觀眾喜歡你,為著你的名聲走進電影院……
    那就提升你的本領啊!
    拍出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就是。
    何必看著人家拍商業片的,賺的盆滿缽滿而眼紅說酸話呢!
    一方麵你想保持電影的藝術性,另一方麵你又想指著他賺錢,那你是大師嗎?
    不是大師,廢什麽話?
    “好吧,那你就沒有拍攝一部純藝術片的想法?”
    自身儲備不足,導致鱸魚沒什麽話可以反駁,隻能轉移話題。
    “當然有,也許就是下一部,也許是我的第三部!我也希望能探索出文藝片和商業結合的道路來。”
    葉楚想了想,才回答道。
    他這話一半是向整個電影輿論環境示好,一方麵也是自己內心的想法。
    大凡做導演的,無不想拍出藝術和票房兼得的佳作。
    得益於從曆史下遊重生而來,葉楚心中有無數的好電影。
    自己也在小本本中,記錄了許多。
    “那你有沒有想過改編自己的小說?”
    鱸魚再次換了一個話題。
    因為任何一個話題一旦往深了聊,她就沒什麽話說了。
    “青春小說,是我十九歲的時候寫的東西,回頭看看的話,還是挺喜歡我的青春,不過人的思維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有人靠一首歌、一本小說、一個經典角色吃一輩子,但我不會,我想著不斷往前走,不斷折騰自己,也不斷創造更精彩,更新鮮的作品。”
    ……
    結束了魯豫有約,葉楚擺擺手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
    自從《魯豫有約》改為日播之後,鱸魚和團隊就沒了收集資料的時間,所以隻能將自己轉化為觀眾,問一些普通尋常的問題,觀眾感興趣的問題。
    要麽憑著自己以前的儲備,要麽就靠經典的“鱸魚言論”水時間了。
    “哦……”
    “哈哈,我不信……”
    ……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大部分的時間內,鱸魚還是遊刃有餘的。
    畢竟作為資深主持人,又在香江的鳳凰衛視主持節目,在人們心中,她早已功成名就。
    而葉楚到目前為止,給圈內人的感覺,唯一能拿的出手的職業還是暢銷書作家。
    無論在心理上,還是感覺上,葉楚對鱸魚是百般壓製,大家也不過覺得旗鼓相當。
    但在知名度上,葉楚的名氣實在是響亮……
    隨著本期《魯豫有約》的播出,不僅僅節目的收視衝上了高峰,收視率也創出新高,第二天網上鋪天蓋地全都是葉楚的新聞。
    一時間,葉楚在國內的名氣,比歐洲杯上的新人崛起的魯尼、c羅還要響亮……
    《當紅作家的轉型之路》
    這是新郎網的頭版。
    《葉楚,文藝票房兩手抓》
    這是網伊新聞客戶端的即時新聞。
    你咋不說兩開花呢……
    《解密葉楚的轉型之路》
    這是搜弧網的報道。當然度娘還有騰遜也不甘落後,紛紛對葉楚的轉型之路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他們的資料來源大都是溫若璽專門發給各大網站的。
    也有一部分是他們查詢的北大……
    否則光靠魯豫有約湊不夠五百字!
    畢竟這個時候的記者,還沒有後世的創作者們的靈活標題一句話,內容全靠編。
    一晚上編一百個籮筐隻是等閑。
    太能編了……
    一時間,即使有《特洛伊》的火爆,歐洲杯的火熱,網絡中照樣有葉楚的熱度……
    不少網友也開始關注起葉楚來。
    其實,國內三大青春小說作家,葉韓郭三人。他們的名聲大多建立在廣大青少年學生當中。
    年齡閱曆大一點之後,就不怎麽關注了。
    下意識的把自己和少年時期切割開……
    所以大多數人對於葉楚,並沒有那麽了解……
    如今鋪天蓋地的葉楚新聞,又看了《鱸魚有約》之後,覺得還不錯,便搜索了一下。
    這一查不要緊。
    葉楚真是一個寶藏男孩啊!
    不隻是會寫青春文學,還能破解數學難題,寫國寶鑒定論文,參與過《十麵埋伏》的創作,如今又親自拍起了電影……
    關鍵是人長得太帥了,無數妹子喜歡,恨不得食則同桌,寢則同床……
    粉了粉了……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媒體熱捧,再怎麽有才也很難出名……
    不少人表示對《無名之輩》很期待。
    當然,葉楚無論怎麽跳,論起熱度也比不過《十麵埋伏》!
    畢竟是張翼眸繼《英雄》之後的又一部商業武俠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