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爆裂鼓手(求收藏,求推薦)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重生之光影之王!
《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大致講述的是音樂學院的新生安德魯是一心想成為查理·帕克那樣的傳奇鼓手,在加入競爭激烈的校爵士樂隊後,他看到了一線接近夢想的曙光,然後開始接受魔鬼導師弗萊徹的地獄式訓練。
最後在卡內基音樂廳台上,安德魯發現弗萊徹給自己的是錯誤的樂譜,弗萊徹是要毀掉自己的前程。弗萊徹知道,卡內基音樂廳的業界大佬們過耳不忘。不過安德魯在承受打擊之後,最終返身回到舞台,絕地反擊,用鼓當起了指揮,用音樂征服了所有人。
這是一個看上去特別勵誌,但實際上非常殘酷的故事!
把外國的故事搬到國內難度很大,文化的鴻溝很難抹平。國內改編國外的電影不少,但成功者寥寥,能夠說得上好的恐怕就是《瘋狂的石頭》借鑒《兩杆大煙槍》,《人在囧途》借鑒《飛機、火車和汽車》了。
不過連然哥都能成功的把《爆裂鼓手》給香江化,沒道理葉楚不能。
當然,葉楚之所以改編這部電影,最主要的原因是票房。
《爆裂鼓手》在歐美的票房相當一般,在東亞的表現卻相當驚人,日苯票房300多萬美元,韓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100萬美元,可惜電影沒有在中國上映,如果中國能同步上映,超過2000萬美元完全有可能。
更有意思的是《爆裂鼓手》國內觀眾看完不少人覺得特別勵誌;而歐美的媒體基本上認為電影是一部悲劇,男主角失去了自我。
究其原因,主要是觀念的問題,在東亞大家相信嚴師出高徒,能接受弗萊徹那樣的老師;而在歐美弗萊徹類的老師比較少見,因此弗萊徹在很多人心裏是惡魔的形象。
畢竟歐美下層人士接受的是“快樂教育”。
不給他快樂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除此之外,葉楚也打算抄襲一下然哥的思路。
《爆裂鼓手》的本身劇本非常出色,獲得了奧斯卡多項提名,並最終斬獲了兩項大獎,然哥拍出來,拿到了東京電影節的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還打臉了香江電影人。
說明這部電影有著極高的質量和思想性。
……
“這部戲場景很簡單啊!”
溫若璽看完劇本,欣喜的說到。
作為公司的常務經理,他首先看重的是成本。
《爆裂鼓手》場景非常簡單,除了撞車一場戲,其他戲基本上都是在排練室和舞台上進行,基本上都是室內戲,原本的電影成本隻有330萬美元,可以說非常低。
所以葉楚拍攝,最多也就二三百萬的成本,加上宣傳、發行,最多也就五百萬。
之所以和《無名之輩》差不多,主要是攝影上下功夫。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部電影足夠簡單,使得拍攝和製作周期不需要太長時間,這對於影視公司來說,實在是太合算了!
畢竟投資者都是想賺錢的,大家最大的希望就是今天投資,明天拍攝,後天上映,馬上拿到暴利。
時間短,出品快,才能賺錢快!
用高質量、快產出的電影賺錢,不寒磣!
不僅如此,葉楚也想學然哥,用這部電影去衝獎。
上一世,《爆裂鼓手》進軍戛納電影節,拿到了同誌棕櫚獎的提名,雖然比較遺憾,但也說明了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葉楚打算通過公關,拿到一個大獎。
反正他有的是錢,也有能力聯係到相關的公關公司……
既然要衝獎,那就得給電影灌注一種高大上的主題,不是簡單的老師和學生的相互折磨,那隻是表麵功夫,讓觀眾欣賞的。
要打動組委會,除了公關之外,還要有一個高大上的靈魂才行。
然哥給影片注入的是展示成功光環下的黑暗麵,為了成功而漸漸失去的人性。
那麽葉楚呢?
當然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不忘初心”一詞,已知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畫彌勒上生幀記》“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願也。”意思是說時時不忘記最初的發心,最終一定能實現其本來的願望。
在十幾年後,這個詞語會成為中國的流行語,位列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之首。
不過他沒有這麽解釋給溫若璽和楊鑫。
他倆本質上不是電影人,隻是娛樂圈的商人。
你說的那麽多,人家也隻能裝作聽進去的樣子。
所以,幹脆不說。
“那第二部呢?”
溫若璽問道。
眼睛盯著葉楚的手。
因為葉楚手裏還拿著一個劇本。
葉楚嗬嗬一笑,將手中的劇本遞了過去。
“我覺得《爆裂鼓手》既有文藝性,也有商業性,我打算用來衝獎。”
“而這部《孤膽特工》是純粹的商業片,主人公有身手,動作利索,能耍帥,最好用一個專業的武打明星。”
“《孤膽特工》?”
“簡單來說,主人公是過著與世隔絕生活的一名男子,在唯一能敞開心扉的少女被綁架之後,為了救她而不惜一切代價的故事。”
《這個殺手不太冷》+《颶風營救》……
不過《颶風營救》此時還沒有誕生,甚至劇本都沒有,畢竟現在隻是2004年。
《颶風營救》是2007年拍攝的。
按好萊塢的尿性,大概2005年開始立項,一直討論到2007年。
所以這部電影可以脫胎於《這個殺手不太冷》,但是比後者更刺激,動作戲更足。
“哇!反派組織從事的是人體器官買賣,太殘忍了吧?”溫若璽看了一眼劇本,忍不住驚歎。
這麽殘忍的反派組織,怎麽可能審核通過?
“這不要緊,我已經把背景設置在泰國的唐人街了。”
沒錯,跟著瀟然哥學的。
反正他不存在!
“那這個主角得選好啊!”
“拍攝動作戲,當然得選一個夠招牌的武打演員,按我們國內的情況來看,好像隻有吳景最為合適。”
楊鑫插話道。
她手裏也有了一個劇本。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我的第一選擇也是吳景。”
葉楚說道。
這基本上算是為吳景量身打造的片子了。
不但從頭到尾一個人耍帥,還有劇情,比吳景幾年後獨自拍攝的《狼牙》要高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狼牙》雖然也是一個人從頭到尾耍帥,甚至一個打一百個,但是它沒劇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