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我最推崇藝術了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A+A-


    重生之光影之王!
    聖奧諾拉島上有著湛藍色的天空、茂盛的森林,環境的優雅。島上一派田園風光,使人恍然置身“野外”。
    葉楚租住的別墅,依山傍海,能夠最大限度的欣賞海景。
    早晨起來,打開房間窗簾,俯瞰大海,海風徐來,任憑海風撫摸,心曠神怡、
    恢複過來的葉楚神清氣爽,美美地吃了一頓法國純正早餐。
    因為提前打點好,溫若璽專門請來最專業的的法國廚師為劇組服務。製作的就是經典的法國早餐。
    有人說,英式早餐注重肉類的鹹香。
    美式早餐則是鬆餅的甜意。
    而法式的早餐,是地鐵裏黃油和咖啡的經典味道。
    這其實農夫說皇帝有金扁擔。
    真正的法國豪奢早餐,當然得精心搭配,除了麵包還有各種烤蔬菜、蔬菜湯和蔬菜泥!水果酥餅、水波蛋、三文魚等等,端上來就是一道視覺盛宴了。
    葉楚還飲了一杯餐前開胃酒。這杯配酒有iosa與香檳、果汁的混合,香甜卻不至微醺。
    保證這一天都能讓身體沉浸在美味與快樂中。
    葉楚等人吃的津津有味。
    隻有宋嘉眼睜睜的看著大家吃,隻啃了兩片麵包。
    作為開幕影片,導演葉楚的經曆極富傳奇性,乃是本屆戛納電影節的噱頭之意,《爆裂鼓手》自然備受矚目,也是這屆戛納電影節推介的重點影片之一。
    官方特意為《爆裂鼓手》劇組準備了映前發布會。
    所以劇組今天的日程貌似有點緊。
    上午要參加映前發布會,晚上還要走紅毯!
    身為女明星,一定不能吃太多,否則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豔壓。
    這麽說的話,女演員真是一個“高危”職業呢。
    所以,為了女明星的驕傲,宋嘉隻吃了幾片麵包,喝了半杯牛奶。
    今天是5月11號,戛納電影節開幕式。
    事實上,電影節並非隻有一次紅毯秀,在戛納的12天裏,會有無數的紅毯,開幕、電影首映、晚宴紅毯。
    當然,最重要的隻有開幕紅毯和閉幕紅毯。
    按照葉楚的打算,就走這兩次意思意思得了,唐國薔等人也無所謂。
    宋嘉是個小透明,不敢多想參加其他紅毯。
    所以對這兩次紅毯走秀是誌在必得。
    她本來就天生麗質,外形很文藝,大概因為出身在東北,所以同時也有著大女人的氣概,看似矛盾,但是在她身上其實挺兼容的。她就是那種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人。
    所以認真打扮起來,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
    雖說有個沃爾夫數學獎的噱頭,葉楚依舊不以為自己在在歐洲的專業媒體和記者中,能夠受到什麽歡迎。
    他既不是李鞍、張翼眸那樣的頂級大師,也不是王笑帥、賈樟柯那樣的歐洲電影節常客。
    他的第一部作品隻是在國內有點影響力的商業片而已。
    對於高高在上,心中驕傲無比的歐美人來說,就是一個純新人。
    戛納再怎麽日趨商業化,人家標榜的也是藝術電影節,而且,戛納還處在法國!
    但他沒想到,自己居然很受歡迎。
    許多記者無視美豔的宋嘉,將問題對準了他。
    “我的這部作品,其實就是圍繞著‘初心’,老師和學生的爭執,我一度以為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但是主委會的肯定讓我打消了顧慮。”
    “我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拍攝的這部電影,所以我認為電影很好!”
    “我前期籌備半年,雖然拍了十八天,但後期剪輯卻用了三個月……”
    “因為我深信此時的自己,慢工出細活,藝術需要時間的磨礪!”
    句句不離開自己對於藝術的推崇。
    這幫記者果然一個個喜笑顏開。
    於是有記者追問他沃爾夫獎和戛納電影節獲獎的對比。
    “這不好對比,畢竟沃爾夫獎獲得者是提前公布,而戛納電影節不到最後一天,誰也不知道花落誰家。”
    “這種期待的感覺,uy我想應該是無與倫比的。”
    當然也有記者質疑,認為葉楚太過年輕,不相信他能拍出有藝術底蘊的作品。
    “ok!我們看完電影再說!”
    葉楚臨當然不會和無冕之王爭辯。
    法國電影近半個世紀以來,日趨衰落,真正揚名海外的還是法國喜劇或者法國動作片,例如《你丫閉嘴》《颶風營救》《星際特工》之類的,至於那些標榜先鋒文藝片,例如《生吃》《愛戀》之類的,完全就是披著劇情片外衣的rb艾薇,不對,rb艾薇都做不到《生吃》那種程度!
    真特麽不明白這些人的哪來的底氣質疑一個偉大的導演。
    咳咳咳……
    戛納電影節從來都是既簡單又複雜。
    說它簡單,年年都是差不多的程式,每年定在五月中旬開幕,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
    說它複雜,是因為戛納的背後如同好萊塢和奧斯卡一樣,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因素,公關在每個地方都適用!
    當然,從最表麵看,戛納電影節依舊光鮮亮麗、熱鬧非凡。
    作為影迷圈最被關注的活動之一,戛納電影節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性電影節。
    一方麵,戛納電影節每年的入圍片單都保持了一貫的選片水準,以藝術價值作為衡量電影的唯一標準;
    另一方麵,戛納電影節為很多初出茅廬的新銳導演了一個展露頭角的機會。
    昆汀(《低俗》)、賈章柯(《任逍遙》)、樸攢鬱(《老男孩》)等享譽世界影壇的大導演都是從戛納開始揚威國際的。
    當然,戛納之所以愈發受到大導演、明星們的追捧,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藝術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它所具有的影響力而形成的巨大的電影市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國電影人的目光。
    “說實話,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影節始終是戛納電影節,而且是遙遙領先。可以這麽說,一個戛納電影節,比世界上所有電影節加在一起的分量還重要!”
    說這話的人,是被稱為‘世界電影公民’的皮埃爾·裏斯安所說。
    製片方賣電影,發行商買電影。
    這些最終會在戛納形成一個交易額高達1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這個數字也是全世界各類電影節、電影展會中最高的。甚至,有說法稱全世界70的電影交易都是在戛納進行的。
    大概這幫法國記者的驕傲來自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