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拾人牙慧和英雄相惜

字數:4582   加入書籤

A+A-


    重生之光影之王!
    如果隻是從頭到尾的動作片,是不可能成為一部足夠優秀的影片的。
    所以葉楚給這部電影鍍了一層外殼。
    直麵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非法器官買賣、黑社會販度拐賣兒童、脅迫童工犯罪製度等。
    這種違法事件,國內有嗎?
    當然有!
    但總局出於種種考慮,肯定不願意過審。
    但是如果讓泰國背鍋,總局也就無所謂了。
    當然予以放行。
    為了展現黑幫的殘忍,影片給與觀眾了各種密集轟炸。
    比如小米媽媽的屍體被粗糙縫合之後扔到車後備箱裏,很明顯內髒都被挖空了。
    各種致人死亡的新鮮“玩法”、截取人體器官的血腥場麵讓觀眾感受到了社會的陰暗麵,感受到了人心遭受的蹂躪。
    這樣的黑幫人渣不被毀滅,實在不能容忍啊!
    電影進行到快三分之二的時候,吳景脫去上衣,露出整齊的八塊腹肌,對著鏡子拿著手推理發器眼神冷峻的剪去了自己的長發…
    然後,他變成了一個冷酷又幹淨的寸頭。
    其實吳景本身是很帥的。
    已經年過三旬的他,還沒有褪去娃娃臉的青澀。
    想想幾年後,他說著鋼鐵直男般的情話,竟能撩動謝南的心,隻怕更多的是外形加分。
    敢在節目當中硬撩主持人,還沾沾自喜的編到電影裏,對方和觀眾居然都不反感……
    吳景也沒誰了。
    要是宋笑保這麽做……
    且說吳景重新打通任督二脈……
    不,是理了寸頭,展現出清爽的硬漢本色。
    整個影院頓時聳動起來。
    “哇!”
    現場的女觀眾整齊發出驚訝的叫聲…
    自從f4橫空出世,“花一樣的男子”大行其道,像吳景這樣的麵目清爽的硬漢實在不好找。
    接下來就是以暴製暴了!
    動作片最重要的是視覺效果,而視覺效果很大程度是靠剪輯,一部優秀的動作片片,即使情節俗套,沒有太深內涵,光靠炫酷的剪輯也能吸引很多眼球。
    很多影片無法把這些快速切換的動作剪輯流暢,往往是放慢鏡頭,一個打鬥要上演十來分鍾,要知道,狹路相逢勇者勝,你要是墨跡,大戰之前先來個ose,隻怕看影片的觀眾緊張的牙齒咬的杠杠的。
    想想大家一致認可的《王牌特工》裏的科林大叔在教堂裏的殺人快動作就能明白,一對多的打鬥,短短幾分鍾就給播放完畢,絕對是一個高質量的技術活。
    影片中四濺的血漿、剜除的雙眼、被挖空器官的屍體是那麽的瘋狂暴力,卻在巧妙地剪輯之下不斷讓觀眾提升對受害者的同情,對施暴者的憤怒,更對施救者給予更大的希望,終於眾望所歸,最後隨著最後一槍穿過防彈玻璃,射入施暴者腦袋中,觀眾們的壓抑已久的情緒得到徹底的釋放。
    在觀眾剛剛經曆了如此血腥殘忍酣暢淋漓的屠殺之後,小女孩的出現開始慢慢撫慰觀眾幾乎歇斯底裏的情緒,尤其是他們的對話
    小米大叔,你是來救我的嗎?
    大叔別過來,會沾血的!
    ……
    對於女觀眾而言,這部電影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就是,吳景對著鏡子剃頭。
    吳景很帥,很能打。
    在影視圈也有知名度。
    但是很長時間,卻隻能在影視劇裏當配角。
    現在,他的清爽硬朗的外形開始衝擊觀眾的視覺。
    寸頭、冷峻、八塊腹肌。
    女觀眾們隻怕要流口水了……
    ……
    電影放映結束,主創人員又回到台上。
    記者們趕快又圍了上來。
    “葉導,你為什麽要拍這部戲?”
    “葉導,你這部戲是借鑒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嗎?”
    “葉導,這部戲這麽大尺度,你是怎麽通過審核的?”
    ……
    沒有問他和李茜關係的。
    很好,看來紅包給的足,這部電影也很優秀。
    兩者缺一不可。
    “沒錯,我記得一開始立項的時候就說過,這部戲是從《這個殺手不太冷》得到的靈感,至於過審,大家也看出來了,這部戲的背景是在泰國唐人街,所以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一想起瀟然哥也是這麽拍的,葉楚就不想多說。
    他不覺的是食人牙慧,隻能是英雄所見略同。
    “葉導,您覺得這部電影會有多少票房?”
    “還是那句話,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我希望越多越好。”
    采訪了二十多分鍾,說了一堆有的沒的。
    然後有個突兀的聲音出現“葉導,你一個金棕櫚獎獲得者,為什麽會拍這種爆米花電影,會不會覺得墮落了?”
    葉楚看過去,是《新晶報》的記者。
    當即回答“我覺得這不是墮落,是有意義的探索和開創,畢竟國內還沒有這種類型的電影,我先小心翼翼的嚐試一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為後來者趟開一條道路。”
    “可是,這部片子和《爆裂鼓手》風格迥異,相差太大……”
    “探索新路嗎?總要創新嘛!要不斷奮進嘛,要給後來者留下足夠寬的道路嘛……”
    葉楚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正所謂你給我講道理,我給你講情感。
    你給我談論商業化,我就說開辟新類型。
    反正是和記者繞圈子……
    ……
    一群名人也接受了采訪。
    孫宏雷“節奏很快,動作淩厲,幹淨利落,讓人著迷!”
    黃劍信“很不錯,能引起人們共鳴,對於惡人的痛恨,對於好人的同情,節奏處理的讓我意外。”
    張謙“情緒能引起共鳴,最後一槍打穿防彈玻璃太讓人激動了。”
    馮笑罡點評道“把背景放在泰國,確實是一條規避審查的好路子,難怪這部片子拍的好……”
    李茜當然也接受了采訪“我覺得這部片子拍得很好,景哥的造型很帥,又很能打,金剛怒目似的!”
    記者問“你能談談怎麽和葉楚認識的嗎?”
    李茜“這是《孤膽特工》的首映禮,我就不喧賓奪主了。”
    姑娘,你來這裏,影視喧賓奪主好不好?
    其實在首映式上的嘉賓點評,根本不要太當真。
    他們既然來到這裏,當然會費盡心思的誇獎。
    你今天來這裏吹捧,明天我就去你那裏吹捧。
    這就是商業互吹。
    至於他們的真實想法,壓根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