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意境武學
字數:5928 加入書籤
李餘寧全身心地沉浸於戰鬥之中,渾然沒有察覺一旁的天台入口處多了一個人在觀察自己。
屍傀的武功招式除了出廠自帶的數據庫外,還有夏從天錄入的各種武功數據。依李餘寧的見識,屍傀的《龍虎大擒拿》武功感悟至少有三十年。
對於《龍虎大擒拿》這種基礎武學,三十年的感悟與四十年的感悟並沒有差太多,尤其在力量限製一千斤時,兩者之間的差距更是趨近於無限小。
李餘寧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伴隨著自己的拳腳活動,那旺盛的心火將全身點燃,而那深藏在肉身之中的星靈血龍髓的藥力也被凶猛地激發而出,持續強大著他的肉身,令他的本命元氣也開始緩緩壯大起來。
筋骨再次發出龍吟虎嘯般的聲響,一個古樸的字印緩緩浮現在李餘寧的心間。
這正是當日李餘寧鎮壓星靈血龍髓中的龍意後凝煉出來的字印。
淺淺的龍吟又再次在耳畔回蕩起來,但這一次卻再沒有動搖李餘寧的心神,恰恰相反,伴隨著龍吟聲,李餘寧漸漸感覺自己似乎化作了一頭神龍,兩臂伸展之間便是遊龍飛騰,筋骨的轟鳴則是遊龍升天的怒吼。
那本就運用存乎一心的《龍虎大擒拿》,霎時間發生變化,拳譜中的一招一式,在李餘寧的腦海中漸漸淡去,拳譜中的章法也漸漸無法對李餘寧產生束縛。
他運用的仍舊是《龍虎大擒拿》,但卻已經超出了《龍虎大擒拿》原本的模樣。
“意境?!”
孟新柔瞪大了眼睛。
武功也好,道法也罷,一切在道基境界之前所學的法門,其最終的歸宿就是在突破道基之後被修士凝練為靈性。
將修行的法門凝練為靈性,代表修士徹底超越了法門創始者的藩籬,萬般法門歸流,最終鑄就為修士自己的修行之路。
而有一些天縱之才,未曾突破道基之時對武學的理解超越了武學的創始人,而又由於境界不夠,無法凝練為靈性。
這樣的武學境界,就被稱為“意境”。
道基,有混元道基與普通道基之分。
其中,普通道基就是依循前人之法凝練,雖然也分三六九等,但歸根結底還是他人之法。
而混元道基卻不同,乃是修士總結自身修行經曆凝練而來。
在威力上,或許混元道基會稍遜於頂尖的普通道基,但論潛力卻是甩開後者不知幾千幾萬裏。
頂尖的普通道基,本身就是某位前輩所鑄就的混元道基。
依照前人法門鑄就的道基,能夠發揮出原版的七八成威能就已經算是了不得了。
可以說,能否鑄就混元道基,是衡量一個修士未來成就最根本的一條標準。
掌握的意境級功法越多,就越是有可能鑄就混元道基。
這位李師弟才入學不到兩個月,怎麽就將武功練至意境了?
難道是世家?
又或者……是那種真正的怪物?!
伴隨著心火的緩緩褪去,李餘寧的心念也漸漸落下,從武學的感悟中退出。
他這才猛然發現有人在一旁直直地盯著自己:“孟師姐?”
孟新柔眼中帶著別樣的光彩,將心中的種種猜測放下,笑嗬嗬道:“李師弟真人不露相,不聲不響之間竟然掌握了一種意境。”
李餘寧搖了搖頭:“準確來說,隻是半種,我這意境並不完整。”
《龍虎大擒拿》這一門武功,他機緣巧合之下借著星靈血龍髓的龍意初步掌握了意境,但的確不完整,他隻明悟了“龍”,但“虎”卻還沒有見到影子。
孟新柔咂嘴道:“意境朦朧,入門最難,若是入了門,徹底掌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李師弟未免太過謙虛了。”
李餘寧將屍傀收了起來,收起裝著棺材的卷軸,迷惑地看著孟新柔:“夜深了,孟師姐還來天台做甚?”
“你練武的動靜不小。”
李餘寧愣了愣,隨後訕訕一笑:“這個……是我孟浪了,還請師姐恕罪。”
孟新柔擺了擺手:“罷了,也虧你現在境界不高,要是再高點,天花板都要被你震穿,下次注意一點就是了。”
李餘寧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對了,李師弟可加入了什麽學社?”
“學社?”
李餘寧想起來了,不久前,同樓的班好夷也還曾邀請過他加入所謂的“宿心學社”,不過當時他拒絕了。
他的想法一直沒有發生變化:“倒是有人邀請過,不過我平日裏修行時間緊得很,沒有加入的打算。”
孟新柔聞言,也知道李餘寧誌不在此,感覺有些可惜:“學社還是不錯的,平日裏活動多多,多與同學交流說不定能有額外收獲,你師姐我就是十強學社之一的‘靈飛學社’成員,你要是什麽時候想加入了,就給我說一聲,隨時歡迎你。”
李餘寧點了點頭:“多謝孟師姐。”
“下次修行去專門的演武場、演武室,不要在樓頂了。也就是步師姐去療傷了,你要是惹到了她,小心挨劈。”
李餘寧想起不久前的宴會上,步秋珊那斷臂的淒慘模樣,不由得打了個寒顫,急忙點頭:“嗯,我知道了。”
……
“晉?”
李餘寧看著玉環光幕上的字符解析,撓了撓頭。
玉環的光幕上投影出來的,正是他鎮壓龍意所凝練的那個字印,伴隨著他對意境的進一步領悟,這個字印又一次閃現。
這一次,李餘寧將之記了下來。
根據念網的識別,這個字是近古時期的“晉”字。
關於這個字,李餘寧首先想到的是近古時期的人道皇庭。
近古時期的人道皇庭便是“晉”,史稱“大晉皇庭”。
這是一個由上古最後一位金丹真人“太初武帝”所創的封建皇庭,統治半個道界近二十萬年。
上交《鎮龍凝星神拳》的夏家,在近古之前是大晉皇庭的王侯世家,史稱“鎮龍王府”。
《鎮龍凝星神拳》之中的“鎮龍”二字便是由此而來。
大晉皇庭王侯貴族流出的《鎮龍凝星神拳》凝練一個“晉”字,倒是情有可原。
不過,這在時下仙盟統治的年代,稍微有些不正確。
雲滄夏家向來以堅決擁護仙盟統治著名。
第一個附合仙盟成立的世家大族就是夏家,第一個將家傳絕學上傳仙盟藏書館的世家大族也是夏家。
甚至每年道界派遣征討異域的軍隊中,由世家子弟編製而成的“宗士軍”,夏家子弟所占的人數也是最多的。
出錢出武學還賣命,夏家對仙盟真可謂是忠不可言。
若非夏家曆史清晰可查,恐怕都有人懷疑道聖、劍仙是夏家的先祖了!
不然,作為世家中堪稱頂梁柱的夏家,何必要在仙盟發展中發揮如此強大的主觀能動性?
李餘寧在念網上查找了半天,也沒有弄明白這個“晉”自到底有何含義。
有財力煉化星靈血龍髓這等寶藥的修士畢竟是少數,而同時還能夠修煉《鎮龍凝星神拳》的修士就更少了,基本都是夏家子弟。
這種情況下,指望從公共念網中找到答案,就有些異想天開了。
李餘寧也沒有多在意。
這種經過層層篩查才被錄入仙盟藏書館、用於道校弟子教學的絕學,不可能會埋坑害人。
他幹脆放棄了查找,盤膝開始吐納靈機起來。
方才服用木炎精元丹,他的元氣修為增長了不少,轉化為劍氣之後,如今已經能夠覆蓋肉身近八成。
《龍虎大擒拿》在四十年感悟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領悟意境,並沒有讓李餘寧心情有多少浮躁。
恰恰相反,他更加緊迫地投入到元氣修行當中。
與樊書穎短暫的接觸,讓李餘寧清楚地知道,他與那些世家子弟的差距或許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畢竟,真正頂尖的世家子弟甚至不會進入道校學習,而是走特招、專項計劃之類的路線,那樣的人物,李餘寧連見識一下的資格都沒有。
修行之道,一往無前。
李餘寧雖然抱著求長生、長見識的想法在修行,但也並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落於人後。
時間一晃,便到了周六。
這幾天裏,李餘寧將剩下的一枚木炎精元丹煉化了,隨後的時間就是每天服用淬元丹吐納靈機、提煉元氣,他的元氣修為也因此有了長足的進步。
他在養元境界的種種關隘早就被日益精進的劍氣打破,現在的修行隻是在單純的壯大本命元氣罷了,自然進境迅速。
一大早,李餘寧沒有在雲船上修行,而是直接到了滄靈山,進入了自己常用的演武室中,取出了今早出門在街邊小攤處購買的木劍。
李餘寧自然是會點劍術的。
不說腦海中《碧霄劍遊真法》這種側重“禦劍”的真法,給如今的李餘寧一門劍術秘籍,要不了兩三天,他就能練得有模有樣。
事實上,如他這般將《龍虎大擒拿》這種武功練至意境層次的修士,隻要不是太過高深的兵器法門,入手後都能快速入門然後熟練。
畢竟,兵器本質也就是拳腳的延伸罷了,熟練了拳腳之後再熟悉劍法招式,自然是手到擒來。
這也是李餘寧一直以來都側重於修行拳腳武功的原因所在。
當然,刀槍劍戟若能修習至高深處,威能也是極高。
考慮到自己接下來的打算,李餘寧還是覺得自己再練一練劍術,免得到時候露餡了。
李餘寧手頭上的秘籍並不多,與劍法有關的,《碧霄劍遊真法》算半部,此外就是步秋珊所贈的《碎念分劍訣》了。
正好,他雖修成了一心二用,但配套的劍法卻並沒有深入研究過,如今正好就演練這一門劍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