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另一條路
字數:6687 加入書籤
李餘寧撐起拳架,緩緩推拳,心火沸騰起來,那一股似潛龍在淵,又仿佛凶虎伏擊的意境油然而生。
意境隻泄流出一鱗半爪,夏從天便已然斷定少年方才所說屬實。
他看了看時間。
自己是離開道校一個月,不是十年啊?
他沉吟片刻,才道:“平日裏可有做什麽怪夢?”
“怪夢?”
“嗯,就好像自己處在一個不同於道界的世界。”
夏從天是想確認李餘寧是不是飛升者。
李餘寧搖頭。
夏從天並沒有意外。
飛升者也好,升華者也罷,隻要經曆了輪回,前身的種種記憶便會被抹去,隻留下最刻骨銘心的一點印象。
對於能夠飛升、升華的天驕而言,這一點印象大多是那些他們持之能夠橫行天下、破空飛升的修行根本、武學根基。
因此,飛升者、升華者能夠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的領域,也隻有那些他們與曾經修行過的法門相關的領域。
足以破空飛升的法門,自然不會是《龍虎大擒拿》這種粗淺的築基武功。
夏從天目光灼灼地看著李餘寧,待到後者不由自主地退後了兩步,他才尷尬地咳嗽兩聲,道:“嗯,不錯,領悟了意境,轉修《鎮龍凝星神拳》確實不算問題。既然如此,你要請教什麽?”
李餘寧斟酌了一下措辭,道:“弟子前日瀏覽藏書閣,偶然發現了一部《天星易筋法》,這才知道,原來凝勁一境尚有巨大的潛力有待挖掘。弟子眼下時間尚且寬裕,便想嚐試一二,不知長老以為如何?”
《天星易筋法》?
夏從天心中一驚,接著便是一歎。
是了,眼見著尚有前路,哪一個天驕不會毅然決然地踏上去?
更何況,那還是真正屹立於道界頂端的人物所傳的法門。
莫說李餘寧,便是昔日的夏從天也曾嚐試過。
然而,《太元劍體》也好,《天星易筋法》也罷,都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縱是領悟了意境,也隻能說有了嚐試進行修行的資格,距離想要入門,卻還是差得遠了。
夏從天深知天才之輩的秉性,因而沒有多說什麽,隻道:“你是想了解道校內那位薑長老的情況?”
李餘寧點頭。
夏從天道:“那位薑長老深居淺出,在我等道校職工之中也是極為神秘。據說那位是自蒼朽劍宮中走出的,又姓‘薑’,不論其是否與劍仙有關,其地位定然不低。”
蒼朽劍宮乃是劍仙的所傳道統,其內有蒼朽劍仙留下的傳承。
雖然蒼朽劍仙常年在外,蒼朽劍宮頗顯得門可羅雀,但這卻並不妨礙蒼朽劍宮成為仙盟內的一方聖地。
李餘寧迷惑道:“敢問長老,姓‘薑’有何問題?”
“這也是劍仙的姓。”
李餘寧瞪大了眼睛,他張了張嘴:“那這位薑長老……”
“休要胡思亂想,劍仙為仙盟鞠躬盡瘁,向來是孑然一身,求索大道。”
半步金丹級數的曠世大能,給夏從天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在背後編排對方。
“總之,這位薑長老身份特殊,本長老的了解也極為有限。你若想前去請教功法修行,還是依照念網上的規則章程來,不要想著如當初加入武社一般,人家可沒我這麽好說話。”
李餘寧訕訕一笑:“長老教訓得是。”
“至於薑長老要考核些什麽,萬變不離其宗,你若對武學理解深厚,自然就能胸有成竹。”
“弟子明白。”
“還有別的問題嗎?”
“弟子的確可以開始著手轉修《鎮龍凝星神拳》了。”
夏從天微微頷首:“武社內的其他師兄師姐也才修行這門拳術沒幾年,與你相比,倒是大差不差。”
“這樣,以後周二、周四的武社練習取消,你周五來,與師兄師姐們一起修行《鎮龍凝星神拳》,如何?”
李餘寧想到當初第一次來武社,旁觀夏從天化身星辰,指點修行的場景,一時間恍如隔世。
不過,轉念一想,心態又平靜下來。
嗯,那倒也不是多久之前的事情。
“弟子明白。”
……
將屍傀還給夏從天後。
雲船上,李餘寧欣賞著窗外的景色,同時操縱著神識,在念網上提交了申請。
在道校,老師們由於執教的科目不同,往往在不同的部門任職。
如滄靈武社、煉神培訓班之類的。
薑長老工作的地方,就是距離望虛穀約莫百裏處的“臨滄閣”。
與其他部門不同的是,這臨滄閣內,僅有薑長老一位任教老師。
而除了臨滄閣外,薑長老就沒有再在別處掛職了。
薑長老的履曆也好,在道校內的任職也罷,都透露出一種不同尋常的味道。
一想到網上對這位薑長老的評價,李餘寧雖然自信,但一時間也有些拿捏不準,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通過長老的考核。
申請上傳之後,李餘寧的學生賬號便收到了自動回複。
【臨滄閣:李同學你好,歡迎你申請加入,初試資格已發送給負責你教學的仙老師。三個月內通過考核,即可前往臨滄閣參加麵試。若初試、複試不合格,請至少在一年後再次申請考核。祝你修行順利、學業進步】
李餘寧咂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不過,李餘寧向來是個穩健的人,以防萬一,他還是得做好沒有通過考核的打算。
《天星易筋法》必須得練,知道前方還有路可行,若是不去趟一遭,有違李餘寧的道心。
《天星易筋法》之所以難,就是因為其涉及到的竅穴太多了,對武學資質的要求實在太高。
但李餘寧借助收攝靈光的本事,卻是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將武功領悟至大成,進而快速熟悉相關的竅穴。
要修行《天星易筋法》,擺在李餘寧麵前的,其實也有兩條路。
其一是得到薑長老的指點,進而接觸到其他修行了《天星易筋法》的前輩,從而收攝靈光,快速將功法入門。
其二則是自行鑽研,以窮舉法,通過一門門武功,將《天星易筋法》所需的七百二十枚竅穴數目湊齊,再自行入門。
第二個方法雖然費時費力,但李餘寧卻不打算放棄。
對擁有迷蒙空間的他而言,第二個方法也是一條捷徑。
能夠一心二用的他在思考的同時,已經開始在藏書閣內搜索了起來。
《龍虎大擒拿》之類的武功是打基礎的武功,在修行之初盡善盡美,但到了開啟竅穴這一步,卻是有些力有未逮,能夠開啟的竅穴數量少得可憐。
藏書閣內自然也有其他武功,最終能夠開啟的竅穴數量多得驚人。
但相應的,這類武功的難度直線上升,修行的人也就更少,李餘寧想要收攝靈光的難度也就越大。
經過一番取舍,李餘寧確定了五門武功。
《青木驚神功》、《赤炎焚心功》、《玄黃通央功》、《白武罩金功》、《幽河運精功》。
這五門武功,實際上屬於一個係列,又或者說,同一門武學的不同部分。
五門武功分修五行,五行蘊於心、肝、脾、肺、腎等五髒,又流溢於血、脈、肉、皮、骨等五形。
五門武功所涉及到的竅穴雖然不盡相同,但綜合起來,卻正好為七百二十枚。
若是能將這五門武功融會貫通,養練出“五行勁”,便可具備與《天星易筋法》相似的效果,同樣可以將肉身再度淬煉兩遍。
事實上,這五門武功在藏書閣內的介紹語,便是“承劍仙之天慧,掘勁力之潛能”。
就差沒明著說借鑒了《天星易筋法》。
這五門武功由“憶塵武社”的長老負責指導。
“憶塵武社?”
李餘寧覺得這個武社頗為熟悉。
仔細想想,同住在清淨小區的班好夷不就是這個武社的嗎?
【李餘寧:班師兄近來可好?】
等待片刻後,有了回信。
【班好夷:一切安好,李師弟有何貴幹?】
【李餘寧:上次得師兄所贈‘玉劍氣符’,一直不曾道謝,還請師兄賞臉,前去洞陽樓一敘】
【班好夷:師弟出口相邀,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
洞陽樓的偏角小桌處,李餘寧點了菜後,沒有久等,班好夷便坐在了他的麵前。
班好夷笑道:“李師弟,我可聽施師妹說了,你是個苦修士的性子,怎麽今日忽然想來請我吃飯了?”
“班師兄的玉劍氣符頗為珍貴,我理應有所報答。”
班好夷打趣道:“當初我邀你加入學社時,可不見伱有報答之心。”
李餘寧訕訕一笑:“實在是日常學業繁忙,無心他顧,還請師兄見諒。”
班好夷邀請自己的時間點,還在送禮之前,李餘寧知道這是玩笑話,沒有放在心上。
菜肴端了上來,班好夷瞥了一眼豐富的菜肴,似笑非笑道:“師弟若有托求,但說無妨。”
“我記得,師兄似乎是憶塵武社的弟子?”
“不錯,怎了?”
“我對‘五行勁’頗感興趣,師兄若認識掌握了五行勁的師兄師姐,可否替我引薦一二?”
班好夷啞然一笑:“五行勁?上一個練成這個的,是三百年前的那位季師兄。人家現在在巨妖界前線征戰,為兄就算僥幸能與之相識,也無法替你引薦了。”
李餘寧愕然:“那如今憶塵武社沒有練成五行勁的嗎?”
“你既然知道五行勁,就該知道,這是要將分別領悟五種勁力,再以絕強的控製力將之統籌平衡,隨後一氣收束。”
“這其中種種過程,費時費力,甚至一個不好,還容易勁力失衡,精血大虧!想要兼修五門武功,隻有本身體質極為契合五行才行。”
“原來如此……”
李餘寧捉摸著要不要拚拚湊湊,多找幾個人,湊出五行來。
班好夷忽然又道:“李師弟是想修行五行勁?”
“聽聞五行勁頗為神異,便有些興趣。”
班好夷沉吟片刻,道:“宿心學社內有不少是憶塵武社的同學,他們大多修習了五門武功之一,李師弟若有興趣,或可向他們谘詢谘詢。”
“師兄這麽想我加入學社?”
班好夷兩手一攤:“咱們學社向來歡迎有天賦的同學加入,我也是求賢若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