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少感悟1

字數:137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我有話想對這個世界說 !
    憫農1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憫農2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這憫農二首,不用我多說,估計我們小時候都學過,就算沒學過也很熟悉。能寫出這首詩詞的人,肯定有著一顆悲憫之心,是個善良的人,是同情貧苦大眾的人,亦或者他本身就是窮苦大眾。
    但當上大官的李紳,也就是憫農二首的作者,聽說驕奢淫逸,愛吃雞舌頭,公報私仇,栽贓陷害。我不知道他是失去了初心,還是迷失在了權力之中。
    還有人說,李紳一生都是剛直不阿,從而得罪了小人,從而受到栽贓陷害和汙蔑,才會名聲變臭。
    我不是曆史學家,也沒有必要探究真相。我們隻需要知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可以了,我們需要一個勤勞節儉的社會,還是一個驕奢淫逸的社會,社會是一個個人組成的,一個個人就形成了社會,如果每個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賺錢多少為評價體係,這一定是一個糟糕的社會,當然我們可以用法律的手段來平衡,但你也要相信人類的智慧,總能想到繞開法律的方法,等法律都完善了,人也就失去了靈活性,就會僵化和固化,那這個社會必然也會失去活力。
    我們再說回李紳,勤勞節儉,勞苦大眾,驕奢淫逸,欺壓百姓竟然出現在了同一個人身上,這豈不是很荒謬,很矛盾。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人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也會隨著身份的變化而變化,更會隨著立場變化而變化。
    說完李紳我們再來說說和珅,據說和珅是個大帥哥,年輕有為,精明能幹,相對來說也比較落魄,剛開始也是一個好官,也想做一個清官,但是隨著手裏的權利越來越大,官場混跡多年,慢慢的貪汙受賄,更是利用手裏的權利做生意混得風生水起,成為當時的世界首富。
    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殺了多少貪官,更是廢掉了宰相,但是隨著時間變化,貪官也是越來越多,最後還是因為貪汙腐敗,外加天災人禍吧!大明朝亡!
    之所以貪官殺之不盡,如過江之鯽,是因為土壤還在,隻要時機溫度合適,必將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