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積累外功

字數:6993   加入書籤

A+A-


    雖然王樺楓與經堂有協議,所有抄寫經文都要交給經堂處理,但拿出去私下交易不合適(少量的交易也在許可範圍內,誰沒幾個好友同門?),留經文自用肯定不在限製之列,於是乎為自己留了五卷最滿意的三境經文,本來打算三件佛寶開光各消耗一卷,再留兩卷防身,五色金絲袈裟被菩薩恩賜直接開光,可以省下一卷。
    他已經是經堂執事,不必事事躬身,手下有三名雜役負責處理日常瑣事,叫來雜役頭目吩咐他安排供品,灑淨水和一應的開光用品,就到房間內沐浴淨身。
    九華山跟在執事身邊的雜役並不是那麽好當的,每位雜役除經過寺院的基礎培訓和服雜役三年考核成績優秀,再經過經堂的專業訓練課程才能上崗,對於佛門日常的法事很熟悉,負責采購的雜役很快取來一應的用品,負責清潔的雜役先是將客廳內的所有物件擦拭幹淨,並灑淨水,雜役頭目親自負責擺設各種物品。
    準備的事宜由雜役完成,開光儀式前王樺楓靜靜的安定心神,雜役頭目通知他一切都已經準備好,穿著整齊走到大廳,用一旁的淨水盆洗手開始舉行開光儀式,六道佛檀缽盂和八色菩提佛珠手串的開光過程很順利,王樺楓拿起兩件開光後的佛寶感覺很惋惜,雖然用珍貴的五品經文加持依然沒有脫離下品佛寶的範疇,成為中品佛寶還需要長期的溫養。
    王樺楓日夜的溫養佛寶,同時他也想進一步修複師傅贈予的萬佛珠,當他到般若堂一詢問修複萬佛珠的材料價值才感覺到自己的貧窮,每一樣材料最便宜的也要幾百功德點,最貴的要幾千點功德點,修複空間類的材料就沒有便宜的,怪不得連他師傅用盡全副身家也隻能將萬佛珠修複到中品佛寶,實在是花費不起,隻能眼饞的返回庭院。
    修煉“枯榮神通”,抄寫經文,修行經義,經過十多年的修行,王樺楓的腦海裏還存留最後一點“三生法陣”的記憶沒有消化,這次達成宏願,菩薩在腦海裏講經過於高深,時不時在修行經義的時候會對菩薩講經有一些感悟,對於《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的感悟很快超過對《金剛經》的感悟。
    五年一度的內門弟子大比又如期的舉行,王樺楓是內門弟子中的另類:一次內門弟子大比也沒有參加過,突破本性境界後未等大比就持續閉關,十多年閉關錯過三屆內門弟子大比,這次出關但仍沒有報名參與比賽,隻是悄然穿梭在鬥辯比賽中聽取各佛子的精彩辯論,他的經義水平已經是接近本性境界圓滿,不再是當年第一次作為外門弟子聽不懂的的狀態,不斷的與自己的領悟對照感覺收獲很大。
    內門弟子的比賽結束,王樺楓感覺到自己的經義,神通功法和術法都已經修煉到本性後期的瓶頸,他所有修行全麵停歇,越修行越內心煩躁,而他的依靠師傅觀雨已經在十多年前圓寂,最後的指點也是到發宏願修行躲避災難,對於後麵的修行沒有任何的安排。
    怎麽突破眼前的瓶頸王樺楓沒有主意,在寺院內閱讀《金剛經》的事情幾乎把羅漢堂上上下下都得罪個遍,近十多年一直為還願閉關苦修,連法恩教習也沒有來往,想去向法恩執事請教也不恰當:現在的身份是經堂執事不在是羅漢堂內門弟子,再也沒有師徒關係。
    找誰來解惑?他先想到的是師傅說的兩位突破圓覺境的師兄,兩位師兄從師傅觀雨圓寂到現在一直未返回,之前到羅漢堂打聽過兩位師兄的行蹤,一位任職金剛堂在與血魔戰鬥前線的一個前線營地內坐鎮,另外一位外出遊方十多年未有與寺院取得聯係,這兩位師兄都不能依靠了。
    王樺楓思前想後再也找不到可以谘詢的對象,想當年觀信長老答應有什麽困難可以找他,現在隻有厚著臉皮去向觀信長老討教。
    很不巧的是第一次前去拜見觀信長老就吃了一個閉門羹:觀信長老並沒有在寺院內,據觀信長老的弟子告知觀信長老三天前接到緊急的支援任務趕往血魔通道營地支援,回來的時間未知。
    支援血魔前線是正事,也不知道前線的情況是否緊急歸期難確定,八瓣無奈的王樺楓隻能留書一封返回庭院等待。
    這麽一等,接連等了十多天才得到觀信長老返回的小心,王樺楓內心大喜,連忙再次前往拜見,隻可惜觀信長老又沒在住處,從門口的雜役口中得知觀信長老在經堂育經殿主持經文溫養的大型法事,通常需要三五天。
    王樺楓問清楚育經閣所在的位置,由跟隨的雜役帶領前往育經殿,沒辦法啊,他可連經堂的幾處大殿都沒認清門,任命執事的時候在還願閉關,出關後一直在修行,掛名經堂執事隻是虛職,每月隻從經堂領取供奉沒有實際的職務。
    經堂由經堂和四座大殿組成,四座大殿分別是藏經殿,育經殿,閱經殿和講經殿。
    藏經殿的主要職責是收藏經文,
    育經殿的主要職責孕育和溫養經文,
    閱經殿的主要職責是閱讀經文
    講經殿的主要職責是講經論道。,
    雜役經過經堂的專門培訓,對於經堂各大殿都很熟悉,輕車熟路的把王樺楓帶到育經殿的門口,裏麵傳出陣陣念誦佛經的禪音,顯然法事正在進行當中。
    育經殿裏麵做法事的最低的都是與他平級的執事,王樺楓不敢硬衝進去,隻能安靜的在大殿門口等待,這一等就是六個多小時,裏麵的禪音已收,王樺楓打醒精神在大殿的門口等待觀信長老的身影。
    又等了十多分鍾,觀信長老和兩位長老帶頭從育經殿裏走出來,後麵跟的是幾十位執事,觀信長老看到等待一旁的王樺楓麵露驚異與另外兩位長老打了一個招呼,走到王樺楓麵前問:“你是在等本長老?”
    王樺楓躬身施禮,“弟子拜見長老,求長老解一疑惑。”
    觀信看上去心情不錯,“你有何疑惑?”
    “弟子已經修行到本性後期,現在如何努力修行都沒有任何的突破,全部修為停歇不前,越修行越感覺內心煩躁,請長老指點迷津。”
    觀信長老聽完王樺楓的問題麵露微笑,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利遊,修佛可以一直苦修得到正果嗎?”
    王樺楓回答:“弟子覺得可,發宏願獲得獎勵提升。”
    觀信長老見王樺楓還執迷不悟又問:“真如此寺廟的意義何在,為什麽弟子們還要苦心的血戰,還要建那麽多的分院?”
    王樺楓正色回答:“佛道妖魔,四大勢力爭資源。”
    觀信長老繼續問:“哪佛祖修得正果後四處講經意義何在?”
    王樺楓低頭思索回答,“修得正果後想度更多的人入道,人人成佛。”
    觀信長老見王樺楓一頭鑽進牛角尖,仍然執迷不領悟,“你還是沒懂死鑽牛角尖,修佛不但要修內,還要修外,內外雙修才能功德圓滿,內修是修行經義和心境,領悟“四枯四榮”,抄寫經文到三境內修已得圓滿,但是外修隻有一次懸空寺比賽任務滅血魔還有些功德,除了這次任務還有啥?不得外修圓滿自然不得全功,不得突破境界。”
    王樺楓恍然大悟,“長老,修外需要做什麽?”
    觀信長老耐心解釋:“外修分為顯法,弘法和護法三類。護法是斬妖除魔,弘法是講經,度化和超度,顯法是修寺廟佛像,做法事,主持寺廟活動。”
    觀信對於王樺楓的問題還是很感慨的,不管是那家佛門弟子到本性境界都會安排外出做任務,通常的內門弟子是外功德容易得,內功德卻難得圓滿,對於王樺楓這類的佛門苦修者恰恰相反,專心修行內修積累容易反而需要出門積累外功德。
    觀信長老怕王樺楓從一個極端走到另外一個極端,於是繼續解說:“佛門弟子的外功德容易得到,更容易見到,且獲得的任務獎勵和收獲都很多,使得不少的佛門弟子沉迷在外功德的不斷獲取的快樂中不能自拔,忽視了內功德的修行,導致狂妄自大,自以為功德圓滿勉強晉升或走火入魔陷入魔道,所以必須先修內再修外,最低限度也需要維持內外的平衡,切記不可以被欲念控製。”
    王樺楓對觀信長老的話再認同不過了,“弟子明白,外功隻是外在的,內心才是重要的,長老,三種外修顯法,弘法和護法各有什麽特點,弟子選擇哪種合適?”
    “三種積累外功各有但是有生命危險和容易沾染殺意容易入魔道,需要外功德圓滿後閉門誦經或苦修消除魔障才能渡劫。顯法積累速度中等沒有生命危險當容易被紅塵中七情六欲侵染,一旦被欲念侵蝕會讓內修退轉,弘法辛苦效率低速度最慢確是最穩定和安全,你也可以選擇三種或兩中齊修。走護法的途徑眼下就是參與血魔入侵的戰鬥,走顯法的聽可以申請外放到九華山屬下的分院任職或在經堂的各殿內任職,走弘法的途徑可以申請到天下寺院遊方和講經,也可以參與鎮壓血魔的通道,具體選擇那一項你考慮好,本長老可以幫您安排。”
    王樺楓低頭沉思,他是打算苟活到天荒地老的,不願意再去血魔通道與血魔們拚命,“弟子選擇申請到分院去任職和講經的兩種修行路徑。”
    路是自己選的,必須承擔選擇的因果,他人無法幹涉也不便沾惹因果,觀信長老對於王樺楓的選擇不讚同也不反對,“你既然打算去紅塵中曆練,就要注意在紅塵中感悟因果,一般情況下佛修在修行中是不原意沾染任何因果的,因為佛門講究因果報應沒有斬斷因果前修行不得圓滿,有的因果一旦結下斬斷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了結,有的時候還要為之拚命。”
    觀信長老說到這裏有一些感慨,“佛修都想躲避因果,有的更是閉門苦修甚至走無情之道,但是修行沒有捷徑更不能躲避,沒有經曆因果和輪回,修行更不得圓滿,所以有機會必須接觸和感悟因果,在紅塵中曆練就是感悟因果的最好時機,原因有三:一是紅塵中關係複雜容易結因果,二是紅塵中的因果容易了結,三是就算了結不成影響也小,所以到紅塵中除修行外功德還要認真的結因果和了因果。”
    王樺楓對此疑惑不解,“長老,本性境界的突破還需要感悟因果嗎?不就是積累外功就可以突破嗎?”
    “沒錯,突破圓覺境界對於你已經沒有任何大的瓶頸,隻要外功修行圓滿再靜修,準備好渡劫的佛寶道具就可以渡劫,確實與因果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沒有哪位佛修想止步於圓覺初期境界不得寸進吧,在圓覺和妙明境界的修行就必須感悟因果,既然有機會在紅塵中感悟因果為什不一並修行?”
    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哦,弟子境界低,目光還是太過短淺,隻考慮到眼前積累外功渡劫的需要,修行必須步步積累,弟子明白。”
    “明白就好,最後還有一點需要提醒你的,內功外功功德圓滿,你會有一種隨時可以晉升的假象,記住,這個時候的並沒有圓滿,如果選擇馬上渡劫肯定會失敗,必須在圓滿後再壓製,再提升,一直到無可提升才選擇渡劫,否則成舍利子的品質會很低,將來的成就很有限,而且一旦圓滿就記得馬上趕回寺內,寺內有專門用以渡劫的區域,陣法,守護等全部齊備,千萬不要嚐試在紅塵內晉升。”
    王樺楓又奇怪的,在那裏晉升還有關係嗎?
    觀信長老之道王樺楓沒有師傅為他介紹這些常識,所以耐心的解釋:“紅塵中靈氣太稀薄,凝舍利過程中需要的靈氣太龐大,紅塵內無法滿足,而且紅塵中雜質太多,在凝舍利過程中會將雜質吸附在舍利子上,這些雜質不但會影響舍利子的品質,其中的雜質也很難從舍利子中除去,晉升妙明基本無望。”
    斷了晉升妙明的路這後果就很嚴重了,王樺楓聽到後感覺一陣後怕,怪不得沒有人在紅塵中晉升,原來在紅塵中晉升有如此嚴重的問題!寺院有專門的區域和配套的保護,自己還傻乎乎的在外麵晉升才是自找苦吃,吃虧也怪不了別人。
    觀信長老感覺意猶未盡,想起當年去羅漢堂為王樺楓討回公道,羅漢堂補償他的三件佛寶胚胎,關心的問:“當年羅漢堂補償你的三件佛寶胚胎可是精心挑選的,五色金絲袈裟引來地藏王菩薩護持,地藏王菩薩中地的意思防禦第一,藏是收納和吸收,可以存儲物品,吸收外界的傷害,菩薩的宏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薩護持還有超度惡鬼,普度眾生。八色菩提佛珠的功用是砸人,佛珠有大地的力量,十八顆佛珠匯集的陣法是地藏困魔法陣,六道佛檀缽盂是封印和鎮壓六道眾生,吸引和收取法寶,這三件佛寶攻擊,防禦,儲存,陣法,封印功能齊全,是鬥法,渡劫的好幫手,你要在外派前將三件佛寶胚胎開光,在紅塵中不斷貼身溫養,佛寶的溫養時間越長,與主人的契合度越高,威能越大。”
    “弟子的三件佛寶已經全部開光,其中五色金絲袈裟是菩薩的恩賜。”王樺楓將身上的袈裟取下說;“這件袈裟開光後就是中品佛寶,菩薩的賞賜是若此豐厚,讓弟子汗顏。”
    觀信長老取五色金絲袈裟在手仔細的觀看,袈裟的氣息果然是中品佛寶的氣息,心裏驚歎於王樺楓的運氣,“地藏菩薩的稱號是大願,所以在所有的寺院中對於達成宏願的弟子獎勵最高,但是你的宏願隻是針對你師傅觀雨個人的小宏願,按常理的獎勵應該沒有這麽豐厚,本長老猜想對你獎勵豐厚的原因是你並沒有把宏願的經文收藏自用而是提供給九華山弟子用於對抗血魔,血魔可是地藏王的大敵也同時是這個世界的敵人,獲得額外的功德比單純的抄經文還多,兩者功德相加菩薩才給你的額外獎勵。”
    他依依不舍的將五色金色袈裟還給王樺楓,“能得到菩薩的恩賜是你的天大機緣,這件袈裟沾染有菩薩的氣息,初成就是中品佛寶,將來晉升為上品佛寶不算困難,如果你的機緣到了袈裟也有一絲可能晉升為佛靈寶。”
    “真的有機會成為佛靈寶?”王樺楓聽到後感覺不可思議,佛靈寶是什麽等級的寶物,妙明境界的長老也不見得人手一件。
    “別高興的太早,任何佛寶晉升為佛靈寶隻是理論上有一絲可能性,上品佛寶容易成,佛靈寶難成啊,妙明境界的長老曆經千百年歲月,那個手上沒有個三件五件將來有機會晉升為佛靈寶的最頂級上品佛寶,結果有幾件能成功的?百中無一!你還是踏踏實實的把握當前的修行吧,至少這件袈裟可以一直用到妙明境界,成不成佛靈寶,等你成就妙明境界再看機緣吧。”
    王樺楓知道是自己好高騖遠,五色金絲袈裟晉升為上品佛寶還是遙遙無期,想成為佛靈寶真是異想天開,還是踏踏實實的先成為圓覺境界再考慮吧,佛寶的晉升都是動輒幾十年,佛靈寶更是要幾百上千年的時光,要是沒晉升圓覺境界還沒等袈裟晉升佛靈寶人早就壽元盡圓寂,不,圓覺境都不夠,圓覺境壽八百載,有“枯榮神通”的功勞也不過一千歲出頭,想等到袈裟晉升到佛靈寶還需要等到妙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