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章合一
字數:1797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國製造1980 !
鄭文華將袁曉雪和步鏡音介紹了一遍後,兩人就告辭了。
他直接帶著何熙去了三樓的技術科:“我們科裏加上我一共十三個人,除了我還有個副主任於桂芬,你叫她於大姐就行。時間緊迫,我聽著徐廠長的意思是,也就一個月的準備時間,今天你先熟悉一下我們科室,然後我再給你講講大比武具體事項,明天咱們捋個綱要出來。”
說著就到了。
海州廠的會議室大,科裏的辦公室也夠大的——居然沒有分單間,而是一個大開間。
整個辦公室中間放著十來張桌子,其中三麵半牆壁都是書架和資料架,被塞得滿滿當當的。隻有北麵一塊牆是刷了一張大黑板,上麵也寫的密密麻麻的。
比海州廠的圖書室還像圖書室。
鄭文華一進來,不少人就看過來了,大概沒見過這麽年輕又漂亮的女孩,一時間還有人交頭接耳:“誰呀!新來的嗎?這沒到分配的時候啊!”
鄭文華咳了一聲,才說:“這是我跟你們提過的何熙,上次的氣缸套斷裂問題就是她解決的。”
一提是何熙,幾乎所有人都先愣了一下。
鄭文華是個老派人,問題解決的功勞一點沒貪,反而處處在科裏表揚何熙厲害。更何況還有那九封信,都把何熙誇成花了。
隻是,他不會去描述何熙是什麽樣多大年紀的。
所以大家在心裏自然認為何熙同誌大概是個中年人,經驗才能這麽豐富,知識才能這麽淵博。
哪裏想到,這麽……年輕,還漂亮!
為首的一個小年輕直接問了:“主任,你沒開玩笑吧!”
鄭文華直接笑罵了一句:“開個頭玩笑,而且我還告訴你江建中,別以為你最小了,何熙才不過二十歲。而且,徐廠長剛剛在廠務會上宣布了,部裏要舉辦全國柴油機廠大比武,我們廠的t185要改造後參賽,由何熙來擔任改造t185的顧問。我們技術科配合何顧問,以後你們都配合一些。”
這下的震動真是比剛剛還大,大比武雖然沒有最終下達文件,但都知道非常重要。
居然由何熙來擔任顧問,這太讓人驚詫了。
首先,何熙才二十。其次,她不是廠子裏的人。
何熙技術是厲害,可這級別也夠竄的夠快的。廠子裏提拔最快的最多是從科員三十歲升到了主任,何熙這是坐了火箭炮啊!
一時間,有人好奇何熙的背景,更多的人則好奇的是,何熙那九封信裏到底寫的多全麵,能讓徐海信做出這樣的決定。
江建中笑眯眯地問:“鄭主任,你那跟寶似的那幾封信,是不是能解密了!讓我們也瞧瞧何顧問的厲害!”
這話說的客氣,其實裏麵還是有不服氣——當顧問可是要拿出更多的真本事來!
不過這也正常,誰讓何熙年輕的不像話呢。
鄭文華可不怕比,在他看來,自己手下這幫兵雖然都不錯,但比得上何熙一個沒有。他倒是能幫著說,但收服這群家夥,還得何熙自己來合適。
他就說:“這個得問何顧問,我隻有閱讀權,沒有講出來的權利。我讓你們做的大比武資料匯總,做好了嗎?拿過來吧。”
工作大家都是很積極,江建中立刻拿了兩張紙過來,遞給了鄭文華:“從建國開始,我們部委一共搞了十五次大比武,我們總結了一下,比試內容大致如下,您看看。”
鄭文華顯然心裏門清,掃了一眼確定沒什麽疏漏,就遞給何熙了,“我對麵桌子空著,你先用,研究研究這個。看完了我再介紹廠裏的情況,咱們討論怎麽幹。”
這是讓何熙先準備準備再發力呢。
何熙心頭明亮,在這種工科人聚堆的地方,沒有什麽捷徑,拿出本事來以後的工作就好幹,何熙掃了一眼,就放下了:“直接來吧。”
別說鄭文華了,應該是整個技術科都有點意外。
大家詫異的看著何熙,覺得她有點托大。
技術再厲害,她也不是科班出身,大比武這種事,一是需要對廠子非常了解,二是需要對規則十分熟稔,否則怎麽安排工作?
鄭文華還想提醒她一句,哪裏想到,何熙直接將自己的黑色小挎包放在了桌子上,從裏麵拿出了筆和一個筆記本。
顯然是有所準備,鄭文華也就沒勸:“開會!”
頓時整個辦公室都動了起來。有人關門,有人搬椅子,最終圍繞著大黑板成了一個圓。
何熙明眼瞧著,江建中還跟幾個年輕點的技術員擠了擠眼睛,那意思太明顯了,要試試她的斤兩。
鄭文華讓何熙坐在了他的左手邊,這才開始講:“大比武其實就是技術考核。一個廠一個小隊,一般三到五人。肯定會配上一名技術員,剩下的兩到四名是技術工人。
主要考核業務知識和動手能力,業務知識涉及教廣,一般是各種問答題和選擇題。動手能力就可能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裝配,看誰的機器裝配的好,二是檢修,也就是故障判斷,同樣問題的機器擺在各廠麵前,看哪家最快修理完畢。至於其他,偶爾會有創新,什麽聽聲辯音啊!不確定有沒有。”
這就是給何熙介紹的,何熙點頭:“這個考的是基本知識,短時間內可以集訓查漏補缺,但是想要大幅度提高挺難的,得要本身基礎就好。鄭主任有推薦的嗎?”
鄭文華就說:“技術員我和於主任都可以,可以一個人做備選。工人嗎?”他想了想說:“一裝配車間的杜勇,是一流的裝配工人,他可以。還有一車間的焊工吳太高,銑工張慧麗,鉗工羅小軍和高長虹。”
何熙聽了聽就問:“怎麽都是一車間的?”
鄭文華就說:“t185就是一車間生產的,肯定他們的工人更熟悉。另外,當初上馬t185,是把廠子裏所有的好工人都集中在一車間了,他們的確技術水平在廠裏是最優的。”
何熙就問:“二車間的趙廣鑫呢。”
鄭文華真是挺訝異的,何熙居然知道趙廣鑫!
他直接說:“你真是下了功夫,看了廠史吧。”
何熙點點頭:“趙廣鑫是個能工巧匠,焊接車床都能上,還有巧思。我看見他還研究出了油箱防鏽液,為當時的廠子掙了不少利潤。”
“那倒是。可那是十年前,現在老趙沒那個心思了。”他歎口氣,“老趙他媳婦病了,挺嚴重的,家裏就他一個頂梁柱,他把心思都放在廠外麵掙錢了,給好幾個私人廠幹活,而且不但自己幹,還帶著徒弟幹,廠裏的事兒一概不理,怎麽說都不行。現在一天就露個麵,人就不見了,成癩皮狗了。這人不行!”
怪不得從兩三年前,這個人的名字就從廠史裏消失了。
不過何熙也沒評價,隻是點點頭。
鄭文華隻當何熙也放棄了,接著往下說:“雖然我說的這幾個人技術不如老趙全麵,但他們都是一線工人,對t185熟悉的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廠子裏如果要找合適的人,隻能是他們。”
說到這裏,鄭文華就說:“這就是我們都熟悉的流程。下麵才是我們這場大比武的重頭戲。原先大比武隻是比拚技能,但從來沒有比拚過產品,最多就是安全運轉多少小時無故障,但比賽時間有限,不可能比這個。我們隻有摸著石頭過河了!”
誰料話音一落,江建中插了句:“既然何顧問來了,不如讓何顧問給說說吧!”
鄭文華不由瞪了江建中一眼。
這東西,他們這些人都不知道,何熙一個新來的,她是技術過硬又不是履曆豐富,怎麽知道的?
鄭文華立刻就想換話題,哪裏想到,何熙居然接了:“那我就說說。”
這會兒,連江建中都意外了,所有人不由豎耳傾聽,看看何熙能說出什麽道道來。
鄭文華也捏了一把汗,生怕何熙這第一把火沒點著。
何熙將眾人目光盡收眼底,直接亮出了架勢——她把自己的筆記本攤開了。
她的筆記本其實是老支書給她的,又大又厚上麵還寫著“優秀黨員”四個字,是老支書存了好久的東西,瞧見她天天用作業紙寫寫畫畫,就回家掏箱底給她了。
現在,這本陳舊的厚厚的筆記本打開,居然裏麵是密密麻麻的鋼筆字。
都是技術員,自然知道這是真下功夫了,一時間,大家都安靜了下來。
何熙也沒賣官司,直接說了:“機器的比拚隻有四點,節油、排放、噪音和外觀。”
這四條一出,幾乎立刻,底下嗡的一聲就討論起來。
實在是除了節油,這會兒其他三點沒人在意的。
江建中就直接說了:“節油還好說,畢竟耗油量大浪費。可是排放噪音外觀,是不是要求有點高了。要這麽比,咱們國家的拖拉機都不合格。”
於桂芬也符合:“是啊,路上看看,都一個樣,突突突的黑乎乎的。沒必要吧。”
何熙反問了一句:“那你忘了,我們這是為引進拖拉機生產線找個落地廠家嗎?你們也見過國外的機器,是什麽樣?”
這麽一提,倒是所有人都思考起來了。
“漂亮!”江建中脫口而出,“每個零件都恰到好處,不像我們傻大黑粗。”
“舒服。就譬如這駕駛室,我們現在大部分都沒有駕駛室呢,人家外國的駕駛室裏麵都有空調了。”
“的確噪音小,我去農場裏調研,進口的機器沒多大聲音反而馬力還足,我們的聲音震天響,轟隆隆的,跟打雷似的。”
“至於排放更不用說了,我們的機器用用就成黑的了,都是燃燒不充分黑煙熏的。人家的機器紅的黃的還是那個色。”
大家七嘴八舌硬是聊起來了,本來都不同意的,可越說越覺得何熙說得對。
何熙這會兒又給了個比方:“這引進就好像買來個天鵝帶著大家往天上飛,要是來了也變成了鴨子,那就白費了。如果所有人都是鴨子,那是沒辦法。如果裏麵有一隻天鵝呢?!”
“即便這隻天鵝本身條件差點,恐怕也沒人能拒絕吧。”
大家都不是傻子,能坐在這裏的,就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可是,這會兒因為國力不強,起始點太低,大家隻能先解決需求,所以很少往精品化去做。
沒有環境,自然不會有意識。
可這不代表我們的精英們沒有判斷力,何熙這麽一說,不少人都點了頭。
於桂芬還表揚何熙呢:“這事兒說起來大家都知道,可都覺得沒必要改,你這角度找的真好,醍醐灌頂啊!”
鄭文華也高興的不得了,別人還會嫉賢妒能,他是巴不得何熙放光彩呢。在他看,國家因為有了何熙這樣年輕人,才能越發強大啊。
剛剛他是怕何熙第一把火點不著,這會兒他是一點都不怕了,幹脆坐在原地,瞧著這群人“圍攻”何熙。
最活躍的江建中首先發言:“何顧問,你說的的確在理,可是我們條件有限,就像是這個節油,就是燃燒不充分造成的,我們想過很多辦法,調整供油提前角之類的,但是問題還是存在,你有什麽辦法?”
鄭文華就瞧見何熙從自己的黑色小背包裏,抽出了兩張紙,放在了桌子上。
何熙解釋說:“其實節油和排放是一個問題,我放一起說。燃燒不充分,勢必會耗油量增加。t185係列的拖拉機都有這個問題,表麵原因是使用的時候超負荷運轉,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限油裝置。一旦超負荷,轉速降低,就開始加大油門,然後缺氧燃燒,導致燃燒不充分。”
“我覺得可以加上限油器,這個小零件是安裝在噴油泵上的,當加到最大油門的時候,會與噴油泵上的調速杠杆碰撞,使其不能超量加油,最終達到限油的目的。這種方法大概可以使黑煙少70%,節油也可以達到35%。你可以看看。”
說著她將那兩張紙遞了出去。
江建中連走兩步,將何熙那兩頁紙拿在手裏,就沒空說什麽了,低頭認真看了起來,大家一瞧他這樣,顯然是何熙所言不假。
如果剛剛是大家想考考何熙,這會兒就是將解決不了的問題拿出來問問了。
立時又有個大個子問了一句:“那噪音呢!”
鄭文華小聲介紹了一下:“他叫胡敏,江大畢業的。”
何熙點點頭,“胡老師好!我的確有個小想法。”
說著,何熙又低下了頭,從她的小黑包裏,抽出了兩張紙。
不少人都隨著她的動作,盯住了何熙的小黑包:這包就是普通女同誌的布包,看起來也不鼓囊,怎麽有這麽多寶貝啊。
何熙將紙放在了桌子上,笑眯眯地說:“噪音問題其實比較複雜。有進排氣噪音,缸體內氣體燃燒發出的噪音,還有機器運轉的時候發出的噪音。每個解決的方法都不一樣。”
“如果是進排氣噪音,最好的辦法就是消音器,這個需要加大投入,據我所知,南湖機械研究院已經研製出了一款高效消音器,可以更換。”
“如果是缸體燃燒,就是剛剛說的限油器可以解決,這就避免了超大油量導致的燃燒不充分發出的噪音。”
“至於拖拉機開起來各個部件之間摩擦聲音,則需要減少共振。這就需要裝配的時候,有經驗的師傅進行調整。還有,我們在進行外觀改進的時候,可以加入消聲材料,當然,這會加大成本,需要再研究。”
何熙侃侃而談,簡直就跟渾身冒光一樣。
如果剛剛大家還帶著點質疑,那麽現在,已經全部折服了。
鄭文華都有點想笑了,隨後開始的,就是整個技術科大提問,稱呼從何顧問到何老師,反正是有多客氣就多客氣,有多尊敬就多尊敬。
這哪裏是第一把火,這是第一高射炮,震天響的那種。
鄭文華一麵替何熙高興,替海州廠高興,一麵不由自主地看向了何熙那個小黑包:這丫頭是做了多少的準備啊。
倒是辦公室裏,幹事小林匆匆敲門進來。
王川華問了句:“怎麽樣了?”
“能怎麽樣?”鄔大河坐在那兒還沒回車間呢,“技術科那幫人,都是死腦筋,何熙這麽年輕,肯定要考她?她這麽年輕,那九封信還真不一定是她寫的,就算是她寫的,她一個小丫頭也不可能對付十幾個大學生?”
說完,鄔大河就問:“對吧小林?”
小林看了鄔大河一眼,慎重措辭:“好像還行,她好像挺厲害的,我聽不大懂,可是滿屋子的人都挺激動的,我聽著都叫她何老師呢。”
鄔大河直接來了句:“不能吧!”
王川華也停下了寫字的手,衝著鄔大河說:“你回去布置吧。”
這場會,從下午兩點一直開到了晚上七點。原本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可何熙是真累的不得了,鄭文華是硬生生叫停了:“晚上消化消化,把組分出來,一一攻克。”
何熙這才鬆了口氣,這年頭的技術員真是很厲害,她一邊要回答,一邊還得提醒著自己說出的東西別超前。
如果再不停下來,她也是頂不住了。
會議結束了,何熙就趕忙站起來,準備回招待所了。
哪裏想到,這群人可真是沒底線,尤其是江建中,還問呢:“何老師,你那小黑包還有什麽我們沒問著的資料沒拿出來嗎?一起拿出來,我們影印研究一下。”
何熙都樂了,衝他們來了句:“空了。腦袋都空了。”
如果說下午是嚴肅的學術討論,這會兒何熙總算顯露出小姑娘的性子了,一屋子裏的人都笑了,於桂芬也:“行了,這些就夠你們忙活一晚上的了。”
不過她扭頭又一句:“真沒了?再掏掏唄?”
大家更樂了。
於桂芬本來要送何熙去招待所的,結果一開門隔壁銷售科的門也開了,史佳林還沒走,露出頭說:“我送何顧問吧。”
於桂芬正心心念念限油器呢,就把何熙交給了史佳林。
何熙挺累的,不願意說話,史佳林也沒多問,一路上陪著她到了招待所門口,才將兜裏的保溫桶拿出來:“沒吃飯吧,別吃餅幹了,我打了飯菜,還是熱的,吃這個吧。”
何熙也沒客氣,謝了就拿著上樓去了。
她這會兒其實真沒胃口,這胃在何國強家留下的病根,一不按點吃飯就脹得上,一點都不餓。不過為了養胃,她回去還是把飯盒打開了。
沒想到居然是小米粥,何熙暖暖的喝了一碗,胃裏就舒服起來了。
她不得不承認:史佳林是真細心,她平日裏吃飯挺正常的,居然能看出來她胃不好,準備的東西都這麽合適。
不過,腦子累的厲害,何熙想了想就睡著了,卻不知道,這一晚上,好多人忙了通宵。
技術科。
何熙的觀點和提供的技術,簡直讓所有人如獲至寶。
如果按著何熙的改造,即便他們拿不下ts1號,廠裏的t185也會成為國內最有競爭力的t185。
這簡直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將t185做成了一台精致的機器。
複印著,就有人忍不住站在原地看起來,還是旁邊人提醒:“哎,印完了,趕快翻麵。”
他還有點戀戀不舍放下,一邊翻麵一邊說:“你說何顧問年紀輕輕,怎麽就這麽厲害。又有技術又有想法,這可不是書本上能教的,這是天才吧。也沒問她是哪所大學畢業的?”
這是個好問題。
大家都很感興趣,不過有人說了:“她沒提學曆,可能是學曆不夠。”
“不該啊,她哪裏像沒學曆,你說她是教授我都信的。”
“我記得銷售那邊有人說,她是江城廠出來的。按理說,沒學曆有本事,咱們廠裏也不是沒有,都會以工代幹重用的,怎麽跑出來了。”
“那就不知道了,不過聽說江城廠挺亂的。哎,你們知道嗎?原先來過咱們廠的那位何國強副廠長出事了。我聽我在部裏的同學說,他當年在鄉下娶了個老婆,結果搭上了方海震,就離婚另娶了,現在的孩子都是沒離婚時懷上的。”
這個八卦一出,倒是讓大家對於何熙關注少了一些。
畢竟技術震撼遠不如狗血劇情讓人驚訝萬分。
一時間,不少人都忍不住問:“真的嗎?”“你怎麽知道?”“當廠長真沒戲啦?”“他怎麽好意思在江城廠混啊?”“我看他人模狗樣的?”
還是鄭文華咳嗽了一聲,大家都安靜下來。
這一晚上,也就這點八卦熱鬧了一下,剩下的都是在各種討論中進行。
鄭文華按著何熙的布置,直接分為了三組,一組節能減排,一組改進外觀,一組負責產品維修和改進。
技術科的燈亮了整夜。
而在京城,也有人的燈亮了整夜,就是何國強。
他一天前來的京城,那天聽到辦公室主任給廠長許燕勝定了車票,他就準備破釜沉舟再試一次。
他想主持江城廠參加這場全國柴油機廠大比武。
他現在在部領導眼裏印象很差,他就是學這個,幹這個行當的,部委就是天了。他換不了行當,就得改變他們的想法。
而最近部領導最關心的莫過於這場大比武。
首先,江城廠是不差,但是還有陽城廠,還有康州廠,並不是肯定能贏的。如果他帶隊贏了,會證明他的能力。
其次,這項目是因他而丟的,他再拿回來,證明了他的決心勇氣和抗壓能力。
這是非常好的機會。
所以他連夜寫了一份計劃,這一晚上又仔細醞釀了一夜,早上八點,許燕勝肯定要去賓館吃早飯,他提前守在了那裏。
許燕勝雖然對他很有意見,畢竟是一個廠子的,何況還有老方廠長的麵子在,猶豫了一下,還是將那份計劃收下了。
何國強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氣。
成敗在此一舉。
何熙從晚上八點一覺睡到了早上七點半,其實她還想睡,隻是記得要照常上班,才跟招待所的服務員要了鬧鍾,定下的鬧鈴。
要不,按著她的身體,肯定要睡到十點的。
洗漱完畢,招待所的服務員還將王主任留下的飯票給了她,何熙去食堂吃了飯,就去了技術科。
一進去就嚇一跳,人仰馬翻的,桌子上趴了一片。
江建中正好帶飯回來,滿身掛著飯盒跟何熙說:“何顧問,你來了,別嚇著,我們昨天沒回去,休息一下。”
何熙算是服了,連忙幫著接過飯盒放在一旁,那邊江建中已經開始叫人了:“起床了,起床了,太陽照屁股了。吃飯了。”
邊喊還邊問:“於主任呢?剛剛還在這兒!我給她買的包子。”
一個皮膚特別白的打著嗬欠說:“去洗漱了。”
江建中一頓叫喊,一屋子的人都起來了。
見了何熙就大聲小聲的先叫了一遍何顧問、何老師。隨後屋子裏就成了食堂,各種包子餡餅的味道,何熙倒是挺適應的,從大學到博士,邊工作邊吃飯簡直家常便飯了。
她去把窗戶開了,散散味,就看鄭文華放在她桌子上的一份資料——大比武小組人員分配。
是昨晚上已經商量好的分工,組長是徐海信,副組長是鄭文華,顧問是何熙。
節能減排組是於桂芬、江建中、葛千山、劉曉靜,於桂芬擔任組長。改進外觀組是王玉華、洪愛書、郭天山、孫長夏,王玉華擔任組長。產品維修和改進組是黃曉玲、毛愛國、胡敏、薛雨,黃曉玲擔任組長。
當然,其中於桂芬和江建中還負責給參加大比武的技工進行集中培訓。
何熙和鄭文華兩個人都沒有寫具體工作,顯然是負責總覽,哪裏需要哪裏去。
這是複印版,已經廠長簽字了,顯然昨晚徐廠長也加了班。
她看完了,就聽見江建中喊了一聲:“於主任,飯給你捎回來了,快點吃吧,可能涼了。”
於主任嗯了一聲,何熙就聽著腳步聲朝著自己這邊過來了,抬頭一看,正瞧見於桂芬一邊啃著包子一邊往這邊走,跟她目光對視上了就說:“何顧問,我帶著胡敏去一車間,跟鄔大河商量商量配合的事兒,你沒去車間,跟我去認認人吧。”
這是必須的,何熙立刻點頭:“行啊,你吃完飯吧。”
於主任已經一口將包子吞了,那大包子噎得她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連忙喝了兩口茶,才空出嘴來,風風火火地說:“行了,吃完了走吧!”
何熙拿著包就跟了上去。
出了辦公樓往西邊走,就是車間了。
於桂芬就給她介紹:“前麵這個是二車間,後麵那個大的,是一車間。”
何熙看了看,二車間顯然是時間久遠了,不是一般的舊,而一車間看著就新,顯然是這兩年新蓋的。
這一二車間的名字,恐怕不是以曆史算的,而是以重要程度命名的。
路過二車間的時候,何熙還往那邊瞧了瞧,這會兒已經是上班的點了,裏麵人不多。
於桂芬瞧見何熙看就解釋:“二車間主要生產2150發動機,是六十年代的主力機型,已經很老舊了,需求量不大,現在開工率嚴重不足。”
何熙點點頭。
很快就到了一車間,和二車間閑散的情況相比,一車間可是熱火朝天。
這時的發動機生產,可不似21世紀已經大部分自動化,有機械臂幫忙,完全是靠著人工操作的。
如果僅從車間看,沒有任何高大上的地方。
到處都是機床的轟鳴聲,空氣中彌漫著灰塵,說話完全靠吼。
於桂芬輕車熟路,帶著何熙一路向前,還跟人打著招呼,問著鄔大河在哪裏?
何熙大部分名字都沒聽過,不過也有熟悉的,比方說昨天提起的吳太高、張慧麗、羅小軍和高長虹。
她就記下了樣子。
很快到了裝配線,剛剛有人說鄔大河在這裏,不過何熙看了一圈沒瞧見人。
於桂芬則直接跟一個瘦瘦小小的工人說起了話:“杜勇,鄔主任呢?”
何熙又對上了號,杜勇是昨天鄭主任提過的那位很棒的裝配工。
杜勇是個開口先笑的人,露出大白牙笑著說:“於主任啊,鄔主任上廁所了。一會兒就過來,你等等。”
於桂芬哦了一聲,站一邊了,倒是有人不停開始打量何熙,畢竟她實在是太顯眼了。
有人忍不住問:“這是新來的技術員嗎?沒見過啊!”
於桂芬一聽就聊起來了:“不是,這是何顧問。”
顧問可是夠唬人的,不過工人卻不信:“她才多大,能當顧問?”
這又不是秘密,於桂芬就把大比武的事兒說了,這可是大事兒,一聽大家都感興趣了,連忙問:“什麽時候比?裝配這塊肯定是老杜吧,別人也不成啊。”
杜勇倒是沉穩笑著說:“咱就是一塊磚,廠裏哪裏需要哪裏搬,反正我聽安排。”
於桂芬就喜歡杜勇這性子:“老杜這話爽快!”她還普及了一下這次大比武的重要性:“如果能贏,ts1號就可能落戶咱們海州廠了。那可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到時候,海州廠肯定能成為一流廠!”
這個大家都喜歡。
這代表著工資高獎金高地位高。
而且,這時候的工人誰不愛自己的廠子,誰不想自己的廠子好?!
於桂芬這麽一說,連杜勇都激動了:“哎呦,那可太重要了,必須得贏!”
“就……”於桂芬還沒說完,就聽見有人插了一句:“於主任怎麽過來了?”
這聲音聽著陌生,何熙扭頭看,就瞧見一個白胖子走過來,不是鄔大河。
胡敏在旁邊小聲介紹:“這是一車間的副主任劉海濤。”
於桂芬恍然不覺,連忙問:“鄔主任呢?”
劉海濤說:“他有事出去了,有什麽事跟我說一樣的。”
於桂芬就立刻將帶來的分組計劃給他了:“劉主任,我們技術科加了一夜班,把計劃都弄出來了,你們一車間可得配合。現在節油啊外觀啊還有產品其他的改進還沒落地,這個要等一等。現在要緊的是,把參賽的技工集中培訓一下。”
“我們列了五個人的名字,你看著誰合適,也可以加上一起培訓,別超過十個人。”
“時間就是晚上下班後,七點到九點,大家加個班。”
於桂芬說完就等著劉海濤回應了,哪裏知道,他看了一眼後就笑了:“於主任,你們這夠快的。按理說,廠裏這麽大的事兒,我們一車間怎麽也要參與,可是……”
他這一可是,何熙就知道有問題了。
其實昨天的表現看,鄔大河就不會痛痛快快配合的。
“你怕是不知道,省裏幾家農場統一訂購拖拉機,咱們有兩百台的生產任務,我們哪裏有空啊。”
“這事兒我知道啊。”於桂芬也不願意了,直接指了出來,“可這200台的交貨時間是八月前,這還有三個月呢,怎麽就緊吧成這樣了。再說,我們又不是把你們全車間人調走,就幾個人,你們就不能生產了?”
劉海濤就笑了:“你別生氣。這看著是挺鬆快的。可生產這事兒你也知道的,萬一哪天機器壞了,萬一哪天有別的任務,我們趕早不趕晚。”
那邊杜勇也聽不下去了,直接插嘴:“這事兒是大好事,再說也不占用上班時間,選上誰,我們加班不就行了。”
劉海濤看著杜勇直接說:“抽調這幾個人倒是沒事,到時候他們一對改裝任務下來,不占生產線嗎?杜勇,你為廠子裏著想,我也是為廠子裏著想。”
“剛剛於主任的話我聽了,我覺得,這事兒啊,看著香,其實離著咱們遠著呢。陽城廠,江城廠,咱們哪個比得過。這邊耽誤了生產,結果還沒贏,你們幹部工資可是照發,我們工人呢,獎金可是要扣掉的。”
“這麽多人,指著獎金吃飯呢。我得負責任。”
他這一說,原先還覺得這事兒挺好的工人們,就沒有出頭的了,甚至杜勇想說點啥,也被人拉住了。
贏了的確好,可涉及到獎金工資那是真不行。
尤其是劉海濤還挑起了一個對立。
幹部的獎金和工人的獎金是不同計算方法的,技術科拿的平均獎,那是雷打不動。可是車間拿的是效益獎,跟利潤掛鉤。
誰願意冒自己的險?
於桂芬是真怒了:“劉海濤,這可是廠裏的任務,你推三阻四幹什麽呀?”
劉海濤也說了:“你也說了是廠裏的任務,廠子是全體職工的廠子,那不得要職工同意啊。”
“我問問,你們誰願意去?沒關係的,誰去都可以,不過我這邊可是要人頂了你的班了,省的生產完不成。”
前有獎金威脅,後有工作不保,誰敢出聲。
這麽大嘈雜的車間,愣是靜了下來。
等了一會兒,劉海濤才無奈地說:“我也不是不讓,你看都不去,於主任,你也說了全廠的事兒,要不,你找找別人?二車間也挺好的。”
後麵一句話,他說的可是言不由衷,臉上的嘲諷意味特別明顯。
於桂芬都氣笑了:“你這麽威脅,誰敢應?”
劉海濤這會兒臉啪嗒掉地上了,黑著臉說:“於桂芬你可不要汙蔑人,我什麽時候威脅了,不行,你得跟我到廠長那兒說清楚去。你這是血口噴人。我好好的一個主任,為了工人著想,分析了利弊,你憑什麽說我威脅?我哪句話說的不對?”
“走!”他說著,還真要拉於桂芬。
何熙直接上前一步擋在了他麵前,劉海濤這才第一次正視她:“何顧問吧,這沒你什麽事,你別擋路。”
何熙說:“我擋於主任不是為了不去廠長那兒,我隻是覺得你拉扯不好看而已。去啊,為什麽不去?走!這裏這麽多人,這麽多耳朵眼睛,把話說一說,廠長自有公斷。”
劉海濤也就是一鬧,哪裏想到何熙真去,他能去嗎?
他就笑了:“我哪裏會真拉扯,我就是生氣。算了,我們生產任務忙,你們趕緊找別人吧。”
說完,就頭也不回離開了。
何熙於是又往工人那邊看了一眼,可大家顯然都有點懼怕,沒人主動。就是杜勇想說點啥,愣是被他後麵的工友拽住了,結果什麽也沒說。
等著出了一車間,於桂芬就氣呼呼的說:“我要去廠長那兒告狀,他鄔大河怎麽能這樣?”
何熙說:“關鄔大河什麽事?他出麵了嗎?我們去告狀,充其量將這個副主任記個過,到時候還是鄔大河管理車間,沒用的。他不想參與各種法子都有。”
於桂芬忍不住說:“那就不落地了?”
何熙說:“落啊。我們去二車間。”
於桂芬有點擔憂:“二車間行嗎?他們……”
話音沒落,就瞧見步鏡音正等在一車間門口不遠處,瞧見她倆,立刻迎了上來:“何顧問,我想了一晚上,雖然二車間能力是差點,可這種事我們也不能落後。我跟您請纓,讓我們也試試吧。我們當個備選也願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