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三章合一
字數:1563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國製造1980 !
何熙說可以試試,倒是讓本來還在議論的幾個人都停了下來,大家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何熙瞧著意外:“你們這是什麽表情?”
徐海信就說:“這表情代表著我們猜到了你的決定。從你著急忙慌打電話過來,我們就知道你動心了,但凡有一分可能,絕對不會放棄的。”
何熙摸摸自己的臉:“我表現的這麽明顯嗎?”
張胖子都樂了:“太明顯了,你這人特別心裏有數,不感興趣的一概不碰,覺得不合適的堅決杜絕,但這事兒,你明知道阻力大,還是不肯放棄,那就代表一個意思:你實在是太感興趣了,放不下。”
何熙:嗬嗬。
林誌佳這會兒也吭聲了:“所以,我們不是來勸阻你的,我們其實一是來討論一下現狀,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二才是重點,怎麽幫你實現這個想法。”
最終張千山說道:“所以,說吧,你想怎麽幹?”
何熙真是沒想到,他們居然這麽了解自己,支持自己,還幫助自己,她其實不愛激動的,可也忍不住有點感動,眼睛已經濕潤了,卻又不想讓人看到她哭的樣子,所以用力睜大,但眼圈還是紅了:“你們這是要賺取我的眼淚嗎?”
張胖子可不是讓何熙哭的,笑著說:“你放心,我們主要為了賺錢!”
何熙:……哭不出來了。
說說笑笑,這事兒就定了下來,這個會議就詭異的變了方向。
從開始的分析利弊到後來的摩拳擦掌,從愁雲慘淡到熱烈舉手,何熙的想法就是呈現一份完美的商業計劃書給部委領導。
何熙直接說道:“什麽叫商業計劃書,你們可以理解為說服對方的一份夾雜了行業分析、前景規劃、未來預測,以及預期收益的文章。這篇文章重點在於分析受眾的心理,所以要知道他們目前缺什麽,想什麽,要什麽。”
何熙的ppt用她的導師的話說:“簡單明了單刀直入沒有過多的修飾,也不夠炫彩漂亮,但卻能直擊人心。”
那是因為何熙的理念裏,行動和目標才是最重要的,什麽都不如一力降十會,一個項目能掙錢,十頁ppt也可以獲得投資,一個項目吹的天花亂墜,五十頁也沒人看。
何熙將自己的想法說完後,幾個人相互看了一眼,張胖子直接說:“我對於這些文字什麽的,都不行,我來跑具體的落地吧,我恰好有熟人,甭管多難,保證給你做好。”
至於林誌佳則說:“我去找美術人員,我們廠裏好幾個挺有天賦的,我去找他們。”
徐海信則說:“我跟你一起潤色。”
張千山到不適合幫這個忙,畢竟他的身份在那兒,最終他站起來離開的時候,忍不住對何熙說:“我發現你真是什麽都懂,我本來是來幫你的,倒是讓我學了一手,這個商業計劃書的點子真不錯。等你用完了,我可能也會用用?”
何熙就笑了:“隨您便,這也不是我的點子,我隻是聽說過而已。”
張千山點點頭:“加油!”
等他走了,一群人都忙了起來,何熙直接開始寫商業計劃書,徐海信對一些數據政策更熟悉了解一些,幫她補充。
張胖子和林誌佳則去隔壁客房睡了一覺。
等著天微微亮,何熙將這份東西弄出來了,兩個人就分頭行動了,等一切忙完,已經到了第二天的下午,何熙將東西裝到了車裏,他們就不能再幫忙了,畢竟,即便是合作關係,現在他們與晴天機械也是國營和民企的區別。
等著到了京城,都已經半夜了,好在孟愛華早就幫忙訂了酒店,何熙先是好好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何熙就讓孟愛華通知了胡勇,跟他說:“可以試試。”
胡勇顯然一直在等這個消息,立刻趕了來,從第一次見何熙,到現在,中間隔了兩天,胡勇顯得憔悴了許多,整個眼白布滿了紅血絲,顯然壓根睡不安穩。
見了何熙第一句話就是:“謝謝!”
何熙倒也跟他不客氣,將事情說了說後:“我們商量一下,然後一起去部委。”
這是自然的,不過胡勇卻說:“我認為我們兩個一起去,不太好,我去提這個事兒,先挨一頓,讓領導有了心理預期,再發發火,你再去,這樣是不是好一點?”
胡勇這是準備自己先堵炮眼,也是為何熙考慮。如果是平時,兩個人的決定,何熙是不會答應的,不過這事兒需要非常慎重,她想了想說:“我跟你一起去,你先說,我在外麵等著。如果領導口氣還好,我就進去,如果很生氣,我就等等。”
胡勇想了想也行:“那走吧。”
他倆直接出門左拐就是部委,所以去的也快。
這會兒是上午九點半,部委正是最忙的時候,樓梯上不時瞧見有人報了資料飛快的上上下下。
不過何熙一到,還是有人停下跟她打招呼:“何熙來了。”
何熙就笑笑,等著到了張部長門口,何熙就和胡勇先去問了問秘書小王:“張部長現在有空嗎?”何熙還加了句,“今天心情好嗎?”
小王左看看右看看,心裏已經有點數了,小心說:“在的有空,你們運氣不錯,今天心情挺好,不過,你們要幹什麽?”
何熙拍拍他:“有點重要的事兒,請示一下張部長。幫胡廠長通過一下吧。”
小王直覺今天要有大事,可這事兒不是他一個秘書能管的,他挺慎重的,點點頭就進去了,不多時出來衝著胡勇說:“胡廠長請進吧。”
胡勇連忙進去,何熙就等在外麵,這門其實是挺隔音的,總不能領導裏麵說話,外麵能聽見吧。
但這事兒顯然是有點出格,不一時就聽見張部長吼了一句:“你說什麽?”
小王就跟隻小兔子似的,明明都在寫字,卻嗖的一下直起了腰板,顯然已經豎起耳朵聽著屋子裏的動靜了。
何熙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其實也是集中了注意力,想知道更多的信息,結果十幾分鍾後,就聽見咯吱一聲,大門開了,胡勇本就憔悴,現在直接蔫兒了,出來後把門關上,站在了原地,狠狠地吐了口氣。
何熙都不用問,肯定是被呲了,想來也是,民企國企和外企,在這會兒其實並不在一條線上。
國企一直是夏國的中流砥柱,外企是學習的榜樣,而民企才在改開後剛剛發展,現在大多數都是個體戶,短短時間內,壓根沒幾個企業混出來了,何熙這就是鳳毛菱角。
那麽,跟外企學習合資這是必要的,師夷長技以製夷嗎?這是早有定論的辦法。
可與民企合作,這沒有先例啊。即便知道何熙很厲害,可不是厲害就能辦的。
再說,何熙知道夏國這條路終究隻走成了一半,汽車市場有了,國產車卻沒起來。但此時此刻的人們,誰能有前後眼呢。
張部長發火很正常。這分明就是有大路不走,偏走小路。
果不其然,胡勇先說了第一句話:“張部長認為不妥當。”然後他接著說,“他讓你進去。”
何熙就看了秘書小王一眼,小王露出了無奈的表情,顯然是他匯報過了,不過這也是人家工作,何熙沒什麽好說的,立刻就站起來走了進去。
何熙剛進門,張俊直接說:“關門。”
何熙就扭頭把門關好了,扭過頭來,發現張俊正盯著她,何熙和張俊也認識了一年了,這一年,連換生產線,二手設備進口公司這種事都幹過,但第一次,張俊這麽看著她。
就跟眼睛是x光,要掃描她一樣。
何熙就說:“張部長,您這麽看我,我害怕!”
“你害怕!我看你我都害怕!?”張俊直接火了,衝著何熙就來了一句,他本來還在座位上坐著,顯然是故意拿出了這副姿態,想讓何熙膽戰心驚,來個下馬威。
但是,他顯然太生氣了,下馬威沒做出來,何熙一開口,他就破功了,壓根坐不住,直接站了起來,衝著何熙說:“你這腦子是怎麽長的,你怎麽就不能正正常常幹點事呢。為什麽什麽不能做就想做什麽呢?你也不胖啊,大道不夠你走啊,天天往小道上出溜。”
“就胡勇這事兒,就算是他找你的,他找你就幹啊。你傻啊。你怎麽不想想,這全國有民企合並國企的嗎?合資合資那是外企和國企合資,有民企的份兒嗎?”
“沒有的事兒你往上碰什麽,我知道你厲害,我知道你想幹點事,但是,你先把你的事兒幹好行不行?”
張俊就差點著何熙鼻子教訓了,何熙覺得,這也就是她是個女孩,否則的話,張俊八成就上手了。
那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簡直跟她的小導師一副模樣。
所以,張俊罵的很,何熙也不害怕,因為她知道,這是為她好。
她笑著說:“那張部長,我要是跟別人腦子都一樣,還能有海州柴油機廠贏的大比武勝利,還能換回發動機生產線,還能有二手設備進口公司?”
“我現在應該在村裏老老實實待著呢,您不認識我,我不認識您,過兩年,我姥姥就得給我找個婆家嫁了。”
張俊扭頭看她:“你不必這麽說。你姥姥給你找,天皇老子給你找,你不願意都能跑了。”
“對啊!您也了解我。”何熙自從進來還沒動腿呢,一直在大門口站著,這會兒說著,就往裏走,先是去了旁邊櫃子上拿了個杯子,又端著杯子往張俊桌子上走,從那裏拿了搓茶葉,去茶幾那兒拿水壺倒了水,然後遞給了他。
這一套讓張俊看的目瞪口呆:“我這麽大火,合著你不當回事啊。何熙,你這什麽態度?”
何熙就說:“我知道您這是愛之深責之切,我這不是怕您氣壞了嗎?您喝點水,我給您講講這事兒。”
張俊低頭看著那個杯子,再看看何熙,哼了一聲,衝她說:“這麽燙我怎麽端著。”
何熙就麻溜地給人家送到桌子上去了,然後這才說:“張部長,您現在覺得不妥當,無非就是沒這個政策。但是張部長,政策是人定的,其實這事兒總體來說是這樣的,托卡集團不用齒輪廠,齒輪廠也不想跟著托卡集團,齒輪廠想跟我合作,我也想跟齒輪廠合作。您不覺得,這其實是兩全其美的一種做法嗎?”
張俊說:“其美個頭,東北齒輪廠是國內最大最強的變速箱生產廠,讓它跟托卡集團合作,就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工藝水平,研發水平,這是多好的機會?”
何熙直接說:“但是托卡集團不願意。你硬塞過去,也沒用。強扭的瓜不甜。他們既然可以在合同上搞這麽多花樣,就有的是辦法,讓齒輪廠不是外資勝似外資。”
“你怎麽能確定?”張俊副部長並不相信,“這是在外麵的監管下。”
“因為技術封鎖。”何熙直接提出了這個詞,“相信您不會不知道技術封鎖。我也是從最近開始,才發現技術封鎖到了這個地步。您知道嗎?我們在櫻花國購買了兩套二手設備,引起了櫻花國的注意,當我要求再購買一套汽車裝配線時,他們明明手裏有閑置,但是沒一家肯賣給我。”
“另外,您也知道,79年美麗國就修訂了《出口管理辦法》,對發展中國家在11個大項幾百多個小項,禁止出口。”
“而汽車行業的核心技術就在發動機和變速箱,他們已經提前在合同裏規避了這個問題,您認為有合同在手,他們會聽從指揮嗎?他們不會的,因為他們足夠強勢,因為我們求著他們,因為我們太落後。”
何熙說完,張俊半天沒說話,他怎麽可能不知道,何熙說的是實話呢,他回答說:“事在人為。這個硬骨頭我們啃要啃下來。”
何熙是真的敬佩他們,也知道,很多事情不碰頭是不會發現,根本不可能的。
她想了想說:“那您試試,我在後麵等著,我求的是,如果他們不接受東北齒輪廠,您別強給他們。張部長,您將東北齒輪廠非要插進去,是因為東北齒輪廠重要,那您是不是也得想到,薪火相傳,總要留點自己的東西呢?”
“我在這裏也跟您立下個誓言,我肯定能做出整車來,我這個大壩會深不可測,為什麽非要隻有一條路呢,為什麽不留下一條退路呢。”
這話說的張俊也覺得動容,但是,他必須指出何熙話語裏的問題:“你沒有這個重量。憑什麽是你,為什麽是你?讓別人怎麽相信你能成?”
何熙等的就是這個質問,她站了起來,認認真真地說:“我的確沒有這個重量,憑什麽是我為什麽是我,我倒是可以回答,我願意將發動機廠和二手設備進口公司,全部交給國家。”
“這是我的全部,不值一提,但是代表了我的決心。民企和國企合資沒有先例,那國企和國企可以嗎?我隻求一件事,讓我負責。”
這個說法,真是讓張俊震撼了。
何熙的發動機廠僅僅今年就有六個億美元的外匯,而她的二手設備進口公司,如今也漸漸成型,這筆財富可不是不值一提,即便是國內的大工廠也沒有這個創匯能力。
國家肯定不會要何熙的東西,但是敢孤注一擲的提出來,這是何熙的膽量。
他看著何熙,何熙的眼睛非常漂亮,可以媲美他見過的女主持人和演員,但此時,吸引他的不是何熙的漂亮,而是她的目光,幹淨透亮、直白坦蕩、無懼無怕也不悔。
張俊吸了一口氣,最終說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何熙就站了起來,“那我先回去了,茶別忘了喝,這會兒正好!我等著您的消息。”
張俊:……
何熙出來,外麵的小王和胡勇立刻看了過來,顯然都很好奇裏麵說了什麽。何熙沒直接說,而是謝了小王:“我們先走了。”
等著往下走,胡勇那個著急啊,可是又不好在部委問,隻能跟著何熙心裏七上八下,你說答應了嗎?何熙出門沒說,就是沒有,否則肯定會很興奮的。你說沒答應,看著也不像,起碼不沮喪啊。
好容易出了部委,他終於問了:“怎麽樣?”
何熙這才說:“等著,這事兒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的做到位了,就看托卡集團配合嗎?”
胡勇想了想,點點頭:“那我就等著。”
何熙回去後,就真的老老實實幹活,等著消息了,反正也有時間,還讓張胖子幫忙又印了一批資料過來,期間孟愛華倒是給她匯報了一下霍君的事兒。
“我問了問兩個圈子的人,一個是他的同學圈子,他同學都說他人很聰明,學習也很好,很有自己的主意,屬於深藏不漏的那種人。”
“據說當年他畢業,他爸本來就沒想讓他去江城廠,太遠了,想讓他在京城,霍君沒給任何人商量,自己找的江城廠,他爸氣得不得了,隻是都定了,就認了。”
“後來何國強出事,他爸非要調他回來,其實是想讓他進部委的,他拒絕了,連編製都沒要,那會兒他都是江城廠的技術科科長了,愣是去了泰斯。”
“反正他們家最近老吵架,但是你要說他想幹什麽,他爸媽也看不明白,隻說管不了。”
這……何晴晴記憶裏的霍君是個脾氣很好,很愛笑的男孩子,跟這個差的有點遠。
孟愛華接著說:“外企圈子裏的人就直接說他是個能人,他將泰斯和部委的關係處理的很好,現在兩邊都說他好。別的都不知道了,他不愛玩,也不幹別的,朋友很少,所以其他的也打聽不出來。”
這些消息雖然不多,但也能說明這個霍君不是個傻白甜,他是個目標性很明確的人,那麽提醒胡勇就不是意外為之,而是有目的。
但你說他是要看看何熙和何晴晴的不同,那真沒必要,畢竟霍君是拿過高中課本要讓何晴晴學習的人,何晴晴真正的水平他知道。
那是……
何熙真猜不透,何況她這會兒忙得很,對付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靜觀其變。她和孟愛華說:“你注意點他,如果他來找我,先別答應。”
孟愛華點點頭。
就這麽過了三天,胡勇著急的眼睛越來越紅,顯然已經連夜睡不著了,何熙倒是還不錯,甚至還處理了一下宿舍的問題。
隨著二手設備公司的職工越來越多,招聘了不少大學畢業生,他們都需要在京城有住處,而且何熙每次來京城也是需要住宿的,老住酒店不方便也貴。
於是何熙就讓孟愛華幫忙找了找,問問有沒有人願意將房子出租,竟然找到了幾套,都是出國不回來了,委托親人出租的,何熙去瞧了瞧,就定了下來。
兩套女生宿舍兩套男生宿舍,順便她自己留了一套一室一廳,算是在京城有了落腳之地。
她這邊不緊不慢,又過了兩天,胡勇正跟她討論呢:“你說是不是壓根就不行?怎麽一點風聲都沒有啊?”
孟愛華桌子上的電話叮鈴鈴的響了起來,不一時孟愛華推門而入,說道:“何總,王秘書說讓你去一趟。”
何熙還沒動,胡勇已經騰得站了起來,一下子激動了:“這是有消息了,你說是同意了還是不同意?你說怎麽不叫我去?我是不是得跟去?”
何熙也以為怪,要是不關心,他就不會冒險幹這事兒,何熙想想說:“應該是有所鬆動,但是肯定還需要努力。我去問問,您還是等一下。如果需要我會打電話。”
胡勇點點頭,叮囑了一句:“你好好說啊。”
兩邊本來就隔著一堵牆,外加何熙腳程快,十幾分鍾就到了,她一來,小王就說:“何總,張部長等著你呢,跟我來吧。”
何熙往前走,大概是上次“賣”了何熙一次,小王不好意思,提醒了何熙一句:“部長心情不太好。”
何熙心裏就有了數:本來張俊是想將齒輪廠硬塞給托卡集團的,現在突然叫她來,心情又不好,那就說明,和托卡集團的商談恐怕不止是沒有預想的結果,還很糟糕。
何熙跟了進去,果不其然,等著小王一出去,張俊直接就來了一句話:“你說對了。”
張俊看著何熙說:“托卡集團立場很堅定,他們要建一座新的發動機廠和變速箱廠,全部都是獨資,而且隻是裝配,重要零部件依舊是進口。”
“他們壓根不接受與東北齒輪廠的合並,我們想把國內最好的齒輪廠給他們,人家還不要。”
說完這話,張俊久久沒說下一句,何熙也沒提問,她看得出張俊很難受。這種難受不僅僅是事情沒做成,更多的是羞愧、不甘和恥辱。
他一定在想作為領導,他們沒有將夏國發展的更好,所以我們才落後,我們才被人嫌棄。他更是在想,憑什麽這麽嫌棄我們,不就是暫時落後嗎?
任何夏國人在此時此刻,都會五味雜陳都會難過。
這靜靜的時間,足足有十幾秒,張俊才開口接著說:“所以,東北齒輪廠不會並入東汽。但是,”他強調了這個轉折,“從來沒有過國營和民企合資,你的要求我在會上說了,大家討論的很激烈,反應不一。”
“原因你也知道,有人擔心國家資產問題,有人擔心齒輪廠辦不好怎麽辦,有人覺得這並沒有必要等等。”
何熙立刻就想說話,讓張俊打斷了:“你上次願意將你的發動機廠上交,國家怎麽可能收你的,你的東西就是你的,國家不會拿你一針一線,這話就不用說了。”
但他卻說:“不過,即便意見不一,大家對你是很認同的,所以,我們決定給你一次機會,明天上午九點在會議室開會,部委重要領導會到場,你來說服我們。你敢不敢?”
這是機會也是挑戰。
畢竟是在部委重要領導們麵前侃侃而談,還要說服他們,一般人都會膽怯但何熙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她就知道,即便沒有先例,但能夠同意她開二手設備進口公司的領導們,怎麽可能不給她機會?
何熙毫不猶豫,聲音響亮地回答:“敢!”
等著何熙走了,小王進來倒茶,都忍不住說:“您還擔心何總不敢呢,那聲音,我隔著門都聽見了,您放心吧。”
張俊點點頭:“她是天不怕地不怕啊。”不過他又說:“這是好事。溫吞水,前怕狼後怕虎,做不成事。改開浪潮下,我們要的就是這種精神。”
第二天七點半,何熙就帶著幾個工作人員帶著東西到了部委,這會兒還沒到上班時間,不過何熙知道秘書小王肯定會這個點到的。
所以見了他就要求進入會議室布置一下,小王瞧了瞧何熙身後的人和東西,倒是也沒拒絕把門打開了。
等著他們忙完,恰好八點半,又收拾了收拾,小王就過來敲敲門:“領導們馬上來,你們準備一下吧。”
何熙和孟愛華、於敏連忙站到了門口,不多時,就瞧見張俊帶著十幾個人往這邊走過來,這裏麵有何熙熟悉劉成禮,潘少華和雷諾幾位司長,也有何熙隻是眼熟的領導。
等著到了,何熙連忙打了招呼,不過這群人的目光卻被眼見的會議室吸引了。
原本的會議室就是一大排長桌子,大家在這裏開個會,什麽也沒有。
但現在,桌子整體向外移,空出來的地方放著一張大概一米五乘以兩米的鐵板,被一個架子支撐著,上麵用吸鐵石固定著一張大紙,上麵畫著簡筆畫,馬路上汽車穿梭,馬路後高樓大廈。
上麵空白的地方寫著一行字:晴天機械與東北齒輪廠合作的商業計劃書。
大家看了看,還是張俊先說的話:“還弄了個背景,不過這畫挺好。這是美麗國吧!”
何熙就說:“這是我今天的講解版,上麵有我這份商業計劃書的重要提要。不過畫的不是美麗國,而是二十年後的夏國。”
這話一出,大家忍不住都去看了看,高樓大廈隨便數數也有二三十層,一條不長的馬路上,大的小的遠的近的,足足十幾輛車,上麵畫的的確是黑頭發黑眼睛的夏國人,但是這樓的高度,這車的密度,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但無論如何,僅僅這幅畫,就將大家帶入了憧憬當中。
等著他們落座,何熙就走了過去,開始了她今天的說服工作:“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何熙,是民營企業晴天機械的總經理。”
“昨天張部長通知我,有這個機會可以講講我一個民營企業,為什麽想要和國營東北齒輪廠合作,我思來想去,決定用商業計劃書的方式來進行解說。這樣更有條理一些。”
“首先第一項,我要說的是公司使命。”
隨著她這聲一落,後麵的兩個工作人員立刻鬆開了上麵的吸鐵石,嗖的一下撤走了剛剛封麵,露出了後麵的第二張紙。
這後麵居然還有?不過大家也就是驚訝了一下,立刻被畫麵吸引了。因為上麵還是延續了第一張的風格,不過左邊隻有一台畫著黑頭發的小轎車,右邊則有著五顏六色頭發的十幾輛車,還有黑點點,代表無窮無盡,仿佛車的海洋。
中間隻有四個字和一個符號——公司使命:
這後麵顯然應該有具體內容的,卻沒寫出來,大家忍不住看向何熙,以為會解釋一下,哪裏想到何熙卻說“按理說在一開始,我應該將我們的使命目的告訴大家,以便大家理解我為什麽要與東北齒輪廠合作。”
“但我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來個倒敘的方式。所以,我們先講的是行業痛點。”
後麵畫麵隨之而變,不過就沒有那麽多喧賓奪主的小汽車了,而是簡略的寫著三行字。
大家忍不住眯起了眼睛,看到了第一行字:“行業數據”。
就聽見何熙講到:“要做什麽,首先要對這個行業進行分析。
晴天機械既然要做整車,那必然是在小轎車行業深耕,所以用的是小轎車的數據。去年全國小轎車生產5400輛,但是銷售量隻有2000輛,也就是說有63%的汽車銷售出來就變成庫存了。
真的是我們的汽車市場不夠大嗎?我這裏還有一個數據,去年我們國家進口汽車2萬輛。
也就是說,不是我們沒有需求,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我們的國產車打不過進口車。為什麽呢?
我在這一年間也見了不少使用進口車的人,問詢下有這樣幾個重要原因,一是質量差,動不動就撂挑子,半路上被拖回去,明明用車為了省事,結果卻成了費事。
二是油耗高,同樣的車型,每年的油費就比進口車尤其是比櫻花國的進口車高一半左右,這是一筆大開銷。
三是技術落後,發動機不行導致跑得慢超不了車,底盤不行減震功能幾乎沒有,裝配不行車子一動嘰裏咕嚕亂響等等。
所以很多人寧願選擇進口車,也不願意購買庫存的國產車。
這本來是優勝略汰,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但是對於我們的夏國來說卻是不容樂觀,因為這樣導致了我們的汽車廠完全無法養活自己,以南河省為例,六家汽車廠已經轉產四家,剩下的一家在生產二輪推車,另一家今年幹脆沒開工。
不用時間太長,一年時間如果得不到改善,我敢斷定,這六家汽車廠一家也不會剩。南河如此,放眼全國又能剩下多少呢?
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因為如果僅僅是進口汽車擠占市場的話,我們畢竟還有汽車證的限製,部分國產車是能夠活下去的。但現在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托卡集團同東汽集團合作,將會在1984年推出合資車。”
“這就是我們國產車的競爭對手。”
後麵的畫麵陡然換了,變成了競品分析:托卡集團八個字,下麵則是一輛很漂亮的汽車照片。
何熙直接說:“我們同托卡集團簽訂的合同,將要在國內推出的第一輛汽車s係列轎車,我委托國外的同行拿到了它的數據。它非常先進,搭載的是87馬力的1.6l直列四缸化油器發動機,前輪驅動,匹配4速手動變速箱。”
“而我們現在的主流汽車京牌212吉普,采用的則是75馬力直列四缸發動機,四輪驅動,鼓式刹車,三速手動變速箱。”
“無論是換擋感還是操縱感遠差於s係列。更何況,s係列轎車足足比京牌212吉普輕500公斤,每小時的耗油量是212吉普的60%。而且,它的裝配技術要遠超於我們的現有水準,試駕過的司機的評價是:非常安靜,沒有噪音。”
何熙扭頭問:“這樣的合資車上市,我們的國產車可以競爭的過嗎?”
這些數據,有些領導知道,有些領導不分管這個,是並不知道的,本來何熙講國產車的問題所在,很多人都覺得沒什麽意思,畢竟大家都知道,但當何熙將進口車和合資車的數據放在這裏,大家卻一下子精神起來。
差的太遠了,真的沒活路。
不過,這又如何呢。
立刻就有人問:“所以我們才引進,你這樣講,仿佛引進技術是有問題的。不引進怎麽辦?就這麽落後嗎?”
何熙就笑了:“馬司長是嗎?我下一個要談的就是他山之玉。”
說完,後麵的畫麵就換了,是一張引著換成了穿著高麗國傳統服飾的小人正在開車,上麵寫著:高麗國汽車行業的崛起之路。
何熙說:“曆史總是相似的,1962年高麗國一年的汽車產量隻有兩千台,高麗國曾經和我們一樣,尋求整車技術引進,跟他們合作的,有著名汽車品牌特福,也有跟我們正在合作的托卡集團,但是屢屢受挫,因為他們發現,他們隻是零配件組裝廠,得不到任何核心技術,無論多少年,他們都不會有自己的汽車。
所以,一方麵,在1973年他們開始通過各種渠道,來設計自己的國產汽車。而另一方麵,他們也在保護自己的汽車行業,通過提高關稅,禁止合資車和進口車打廣告等方式,扶持本國汽車行業。
最終在1976年,他們自主生產的pony汽車一經問世,一年間賣出了1.7萬台。高麗汽車工業終於發展起來。”
“所以我的想法是,引進技術是必須要走的道路,它會有一種示範和競爭作用,但如果沒有了國產車,那麽我們最終將成為國外汽車公司的斂財市場。”
“現在,再想想我剛才列舉的數據,不正是這樣嗎?我請問各位,在我們夏國境內,是否有一家可以與合資車抗衡的國產汽車公司?”
“我們沒有,那麽當合資車上市的時候,我們的汽車市場則是一片平原,任由對方馳騁,沒有任何阻擋。”
“所以,現在我才來說我們公司的使命是什麽?”
這會兒,兩個工作人員又將那張“公司使命:”的圖掛了上去,何熙從他們手裏接過了一支筆,回頭大筆寫上:做可以與合資車抗衡的全國產車。
她擲地有聲地說道:“一輛完全國產可以與合資車抗衡國產車,不僅僅代表著我們有了自己的汽車工業,還代表著話語權!我們可以製定價格,我們可以製定行業規則,我們可以跟他們坐下來平等聊一聊,而不是他們說不要我們的齒輪廠,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