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爸爸’的要求你幹不幹

字數:816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文娛:越是倒黴人氣越高怎麽辦 !
    再次來到姬順傳媒,已經是八天後。
    這些天來,馮廣健一邊在家裏修養,一邊觀看著不同類型的綜藝節目,希望發現合適的題材,為接下來的拍攝積累創意。
    許順姬、金敏浩等人和他舉行了好幾次視頻會議,主要是討論上次耽誤的節目框架。
    節目框架,簡單來說,就是節目氣質。
    什麽叫節目氣質?
    有一個經典例子,著名導演美文和主持人矮大緊聊天,討論怎麽把小說改編成電影。
    矮大緊說,他會反反複複把書裏的內容吃透,看得特別明白,特別清楚。
    美文說,你改不了,你不能這麽改,他說他自己怎麽改編故事呢,他拿到一本書後,會從頭到尾看一遍,趕緊把他合上,再也不看了,因為再看會影響理解。
    當你看完這本書,給你留下什麽印象,那就是電影的氣質。
    比如美文導演最經典的《月光陰冷的日子》,提到那部電影,你腦海中一便會出現一片霧蒙蒙,陽光很現刺眼,那就是電影的氣質。
    當然,也有人說,《月光陰冷的日子》,氣質其實跟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非常相似,不過真相到底是什麽,誰也不會知道。
    然而,電影和綜藝是很不一樣的,綜藝應該如何呈現氣質呢?
    其實綜藝也有明確的例子,比如《秧歌隊的夏天》
    如果你看過這部綜藝,想必你腦海中會浮現濃烈的夏天氣息,秧歌隊的大爺大媽們在舞台上牛逼哄哄,又蹦又跳,充斥著夏天的喧囂和吵鬧,那也是一種氣質。
    馮廣健節目的框架,或者說氣質是什麽呢?
    就是挑戰感。
    挑戰生活中不會發生的事,挑戰那些隻有在謊言中才會出現的任務。
    比如,拔牙,但是不打麻藥。
    這種氣質,馮廣健第一次和金敏浩聊天時,就已反複強調過幾十次。
    大家在這一方麵,已經達成完全一致。
    但是,關於節目氣質,還有另外兩項特別重要,也特別具體的內容需要確定。
    第一就是節目標題,它是節目與觀眾、廣告商相見的第一眼,凸顯了節目氣質,作用很重要。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標題。
    金敏浩強調挑戰本身,起名叫《世界最高峰》,含義是,每個挑戰困難的人,都相當於在攀登自己生活的最高峰。
    確實很有寓意,但過於晦澀,比如馮廣健剛聽到時,還以為是類似於《動物世界》的自然風光類綜藝,介紹珠穆拉瑪峰的。
    許順姬強調賣點,起名叫《挑戰吧,明星》,希望提醒大家,節目會有很多明星參加。
    但這顯然是褲子放屁,因為觀眾看節目前肯定會先看參演嘉賓,有沒有明星,一目了然,根本沒必要在名字裏指出來。
    馮廣健提議盡量親民,起名叫《大家一起來挑戰》。
    毫不意外遭到其他兩位的一致否決,因為名字太過平平無奇,仿佛帶人回到了90年代。
    三個人對著屏幕抓耳撓腮,絮絮叨叨半天,最後在各方的疲憊與退讓之下,終於確定了節目名字,
    就叫《挑戰》。
    言簡意賅,直擊內核,氣質滾滾湧動,誰看了不豎起大拇哥?
    除了標題外,另一件事也很重要,製作周期與長期嘉賓。
    為什麽這兩件事要放到一起談。
    《挑戰》作為大老板潘彩富看好的項目,必須達到掙錢或者揚名的目的。
    但新綜藝掙錢,一是靠廣告商讚助,一是靠版權。
    沒有平台會花高價買新綜藝的版權,也沒有廣告商會花高價讚助新綜藝,
    這兩項特質決定,新綜藝必須是按季拍攝和播放。
    第一季重點是揚名,倘若果真受歡迎,甚至一炮而紅,那從第二季開始,各個平台就會搶著購買版權,各個廣告商就會搶著冠名。
    問題是,按季製作,《挑戰》一季應該拍攝多少期呢?
    諸如唱歌類綜藝、室內戀綜,都有明確的目標和最終懸念,即要經過幾輪比賽,決定出最後的冠軍是誰。
    因此製作和播出周期基本固定,一般是十二期節目,一周一期,總共是十二周,為期3個月。
    這些經驗最初是從電視劇而來。
    《挑戰》作為新綜藝,雖然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懸念,好在每一期的題材都有獨立性,等同於將懸念藏在每一期中,這和電視劇是天然相似的。
    因此,大家稍作商議,便決定將《挑戰》也按照十二期的內容來製作,沒必要和其他節目區分開來。
    第一季的周期固定了,下個問題就是嘉賓。
    從商業角度考慮,新綜藝需要明星藝人保駕護航,但為了節省開支,最好是公司內部的藝人。
    “韓冪橫跨大樓”可以作為先導片吸引觀眾,而拔牙不打麻藥,雖說是招商試播集,但其質量很高,也很吸引眼球,當做第一季第一集完全沒有問題。
    但韓冪之後就直接進了劇組,連此次會議都沒有參加,之後的十一集,應該由誰來做搭檔呢?
    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嘉賓的能力,左右著節目的主題,或者說,“挑戰的方向”。
    如果嘉賓是溫柔可愛的女性,你總不能拍攝“挖煤挑戰”吧?
    當然,這個點子聽起來也很有趣就是了……
    又因為是第一季,不可能招募太多嘉賓,畢竟默契程度也是很大的問題。
    大家討論了半晌,最終還是把目光放在了艾麗熱娜的身上。
    名氣、酬勞、商業吸引力都非常符合節目要求。唯一的問題就是性別,她恐怕無法適應真正的極限挑戰。
    但許順姬想到個辦法,就是邀請其他的藝人幫忙。
    由馮廣健和艾麗熱娜組成挑戰常駐嘉賓,參與錄製各項挑戰,但如果真的遇到女孩無法參與的高強度挑戰,可以嚐試邀請其他男性飛行嘉賓,隻錄一期,錄完該幹嘛幹嘛。
    這個主意雖然不算創造性的,但依舊打破了馮廣健和金敏浩的局限,開闊了新思路。
    兩人鼓掌叫好,拍領導馬屁,並且一致決定,第一期的常駐嘉賓,就是艾麗熱娜。
    定好人選後,許順姬笑眯眯地盯著馮廣健,把他心裏看的發毛。
    馮廣健不知道領導在笑什麽,也不願多想,因為他已經沉浸在對新節目的幻想中。
    但一旁的金敏浩大概已經猜出了一二,因為許順姬之前跟他稍微透漏過。
    稍早前,許順姬已經看過剪輯完成的“試播集”,評價非常高。
    節目裏的韓冪和馮廣健產生了濃烈的化學效應,每次兩人鬥嘴吵架,都會有“紅色小心心”溢出屏幕外。
    人看得忍不住嘴角上揚,傻乎乎的笑,比戀愛綜藝還要上頭。
    尤其是最後一段,在會客室爭奪“麻醉券”,雖然攝像機根本沒拍到裏麵的內容,但隔著門板傳來的陣陣嬉笑和求饒,令人浮想聯翩,產生無盡的好奇心。
    這些內容,甚至比無麻拔牙還要好看,比戀愛綜藝還要讓人心髒怦怦亂跳。
    她在想,韓冪沒能繼續錄製,對節目來說很遺憾,但如果艾麗熱娜和馮廣健也能產生足夠的粉紅色氣氛,一定會將這種吸引力傳承下去,吸引更多觀眾入坑。
    簡而言之,許順姬推舉艾麗熱娜做嘉賓,就是為了將她和馮廣健組成“挑戰夫婦”,捆綁銷售。
    她認定,這必將會給新節目帶來巨量的關注和話題,從而帶來成倍的廣告收益。
    隻是她不知道,這一決策,未來會給馮廣健帶來怎樣的“災難”。
    當然,眼下沒人知道。
    關於框架的主要內容都已經決定,接下來就是麵對招商會,這才是所有節目的入學考試,基本一眼定生死。
    大家雖然對《挑戰》很有信心,但依舊惴惴不安。
    金敏浩還想回到辦公室,再從頭到尾捋一遍所有和節目相關的內容,畢竟他作為第一導演,一定會在項目經理之後,麵對個個廣告商的刁難。
    能要到多少錢,他也是武器之一,不能大意。
    許順姬也離開了會議室,她要找到艾麗熱娜的經紀人,好好溝通通通未來一段時間,小艾的工作安排,並且向對方暗示“炒cp”的重要性。
    這對公司是有好處的,小艾願不願意,都得答應。
    馮廣健則和攝影師又去了一趟牙科診所,錄完根管治療第二階段的內容,便回了家。
    關於節目招商,他並不擔心,他相信一定可以拿到錢,隻是多少而已。
    任何綜藝節目的第一季,都不可能有太多讚助,這是常識。
    錢多有錢多的玩法,錢少有錢少的玩法,節目的題材和錢有關,但節目的趣味性和錢關係並不大。
    就像韓冪的“跨樓挑戰”,從準備到完成,道具和人工,連3000塊都花不完,趣味照樣一頂一,甚至直接說服了潘彩富。
    不過,這錢裏沒算韓冪,人家的出場費不可小瞧。
    也許有人認為,韓冪跨樓梯才好看,素人跨樓梯沒人看,所以還得是明星出場才有效果。
    但其實,在綜藝中,最重要的不是“明星”,而是“熟悉感”、“陪伴感”。
    做挑戰的這個人,最好是大家熟悉的,節目效果才最好。
    因為我們對熟悉的人會降低抗拒,而喜劇第一要義,就是觀眾不能抗拒藝人。
    同一個人講笑話,你熟悉他,就會覺得他有趣,你抗拒他,就會覺得他智障,這道理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馮廣健對錢沒有抱多大期望,就回家繼續觀看其他各類節目,從中尋找創作靈感。
    可到了招商會之前,金敏浩突然打電話過來,將他著著實實嚇了一跳。
    金敏浩說,已經有長期合作過的廣告商,提前觀看了試播集,他們很滿意節目內容,提出要以高價冠名《挑戰》。
    這本來是好消息,但不知為何,金敏浩的語氣很折磨,似乎隱藏了某種難言之隱。
    馮廣健很好奇,要金敏浩細說,但金敏浩卻說,電話裏說不清楚,要他再來一趟姬順傳媒。
    再次在會議室裏相見,還是熟悉的幾個人,老板許順姬,導演金敏浩,還有一位陌生的姑娘,自稱趙蕊,是廣告商代表。
    許順姬和金敏浩都是一臉愁容,他們聲稱,廣告商雖然要讚助,但提出了非常過分的任務,目測無法克服,大家陷入了糾結和矛盾。
    馮廣健滿不在乎:“這有啥好矛盾的,拒絕就是了。”
    三人齊刷刷看向馮廣健。
    “本來嘛,為難就不做,沒必要跟自己作對,而且招商會又沒開始,幹嘛在一棵樹上吊死?”
    要知道,一般新型綜藝,要不到錢很正常,像《挑戰》這種體量的,就算能找到錢,最高也就在四百萬左右,根本沒必要墨跡。
    馮廣健喝了口水:“對了,要讚助多少錢?”
    趙蕊說:“三千萬。”
    “噗——”
    馮廣健將嘴裏的水全部噴出。
    “你們瘋了!”
    他大叫:“三千萬還能有啥難題!賣屁股都行啊!”
    “別胡說八道。”許順姬一臉嚴肅:“賣屁股哪值三千萬?”
    “這是重點嗎?”
    馮廣健說:“你們到底為難啥?”
    金敏浩說:“我來介紹吧,這位趙蕊小姐,是廣告方的代表。”
    馮廣健說:“我知道,剛介紹了。”
    “沒介紹的是……”金敏浩繼續道:“她們家的品牌,叫雲菲。”
    馮廣健問:“衛生巾啊?”
    金敏浩點頭:“沒錯。”
    馮廣健說:“衛生巾怎麽了,日化產品冠名綜藝,比太陽從東邊升起來還正常,這難道比丟掉3000萬還為難?”
    金敏浩看了趙蕊一眼。
    趙蕊點點頭:“還是由我‘再’為馮廣健先生介紹一下我們的理念。”
    再字啥意思?不耐煩啊?馮廣健心裏問。
    趙蕊繼續說:“我們公司會冠名你們的節目,是因為我們和順姬傳媒,和艾麗熱娜女士長久以來的合作非常愉快。”
    “《挑戰》很吸引人,我們領導被它的主題深深打動,也被節目本身內容所深深吸引。”
    “他說,挑戰無麻拔牙,讓他看得很開心的同時,也開始對自己的牙齒健康更加關注,他甚至想去趟牙科診所。”
    “他覺得很神奇,被節目內容吸引,而想要去體驗拔牙,這種感覺可以延伸到其他領域。”
    “比如,你們可以做個類似的節目,為大眾科普雲菲衛生巾的知識與體驗,肯定會有很多女孩被吸引,轉而投入到雲菲的品牌。”
    說完,會議室陷入長久的沉默,某一瞬間,馮廣健甚至懷疑自己聾了。
    “啥意思?”他問。
    他確實沒聽明白,或者說,他聽明白了,但是不敢明白。
    趙蕊沒說話,金敏浩卻開口了。
    “意思是,要你挑戰來月經,墊衛生巾。”
    馮廣健一句話也說不出,他看著對麵三個人,好像在看三隻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