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中田的講解(二)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A+A-




    “沒錯!”叔仁點頭“我每回想到這裏就不理解,為何日本當年占據青島還嫌不夠,要提出《二十一條》?
    這實際不是趁機交好而是惡意得罪鄰居的做法,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民眾矛頭對準日本,並首次提出‘抗日’這個詞的。”
    “嗬嗬,石三君不理解是因為你沒站在帝國主義的立場上。”中田繼續說
    “世界資源有限,而日本要成為列強之一勢必需要資源,自己沒有那就隻好通過掠奪。這就是帝國主義的邏輯和論調。
    占據青島也好,後來提出《二十一條》也罷,根本都是出於攫取的目的,隻不過這次獅子大張口在國際上引起的反響令日本當政者沒想到,也引發了國內反對竭澤而漁、與鄰交惡的大爭論。
    這個條約是大隈重信的作品,之所以提出是和大隈首相本人狂熱的對華野心分不開的,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以他為代表的某些勢力對大陸領土的貪婪所致。
    想想看,列強削弱、無暇東顧,多好的時機?
    可以讓日本在迅速自我膨脹中提出這樣莫名的要求的,就是企圖鼓舞選民使自己重登內閣首相地位的大隈重信。
    他如願以償拿到了這位置,卻讓日、中兩國民心從此出現深深的裂痕。”
    “哼,他也不過在那個位子上坐了一年多時間。”大衛聳聳肩頭。
    “是嗬,那是因為這要求遭到了列強意外強烈的反對,而大隈重信的對頭們趁機發難,以外交策略不正確等口實逼他下野。”中田笑著說
    “元老們希望利用他的影響力打壓政友會的目標已經達到,他便成了可以丟棄的棋子。”中田停了下
    “後來他們繼續扶持中國境內的親日分子,比如段祺瑞、張作霖……。
    一戰之後總體戰的觀念樹立起來,就有人說日本沒有資源,打不了總體戰,必須依托朝鮮、滿洲才能和大國抗衡。所以有些人就對中國大陸紅了眼睛。
    那時候俄國鬧革命已經不是對手了,英美才是。
    南方政府北伐,如果成功就影響日本在華勢力,繼廣州之後,日本麵臨失去武漢、上海、青島、滿洲係列租界或殖民地的危險,資源生命線捏在別人手裏,這滋味不好受!
    於是日本就炮製了濟南事件,和北伐軍麵對麵碰撞,殺了兩、三萬人,用這樣的挑釁想打斷北伐,保自己滿蒙的利益。
    沒想到人家為大局忍了,繞過濟南繼續北上,日本在各國抨擊下再次丟臉,隻好偃旗息鼓再找機會。
    這時日本人覺得張作霖太軟,麵對北伐軍想保全實力不打惡戰,於是在皇姑屯炸死了他。
    可他們沒想到張學良上台後幹脆易幟,至少從表麵上服從了中央。
    這讓石原等日軍將領大吃一驚,認為這個人危險,有可能作用更壞。
    後來發現東北軍易幟後中央軍並未大舉進駐,日軍方這才放下心來,不過就種下了日本發動事變的根源。
    1929年東北軍和蘇俄軍在邊界上的衝突,讓日本人感到了它的虛弱無力。
    石原等人鼓吹全麵占領滿洲,並製訂了極其冒險的計劃。
    他判斷當時有水災、共產黨蘇區和蘇俄崛起的背景,中國缺乏對外外交往的手段和可以支撐這些手段的武力,對日本隻能是讓步。
    結果事情的發展確實如他所料。
    918事變後,日本見英美不過口上厲害,實際沒做多少動作,於是膽大起來,石原著手製訂了十年吸收滿洲的計劃。
    犬養毅首相上台後也主張緩和對華關係,在他看來,如果日本在中國所為太過分,隻會把它逼向聯蘇、赤化的道路,且不利於日本消化、吸收滿洲,這對於日本不僅會形成巨大的威脅,而且未來還會使滿洲拖累軍隊的步伐。
    但他支持的談判可謂曇花一現,並未能給日本踩下刹車。”
    中田端起早涼了的咖啡喝,放下杯子繼續說“現在軍部隻有石原反對盧溝橋事件擴大化,在他看來應該先消化掉滿洲並建設到一定的繁榮程度,然後再談其它。
    還有部分人認為應該對蘇作戰並且越快越好。因為最近幾次邊境摩擦中蘇軍都顯得很疲弱,判斷這與它內部近期發生的肅反有關。
    所有這些人構成對華講和派,主張設法與南京溝通,拉它加入同盟。
    但另一部分人,也就是目前聲音占上風的那部分,他們認為應該趁熱打鐵進一步壓迫南京,逼他訂城下之盟,同意剛才所說的
    放棄聯蘇容共方針;承認滿洲現狀;承認察哈爾及綏遠在內華北五省自決的結果;同意與日本簽訂盟約和全麵協作協議這幾項要求。”
    中田說完歎息了聲“我來之前得到確切消息,米內海相已要求第三艦隊所有艦船全部赴上海參戰,撤退武漢及長江沿線僑民並將老弱送回日本,青壯就地組織民團參戰;
    另外還將抽調青島、台灣、本土佐世保和吳港的部分陸戰隊和水兵趕來上海參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米內海相授權長穀川清全權指揮在滬海軍部隊和艦船,他自己則準備拜望陸相杉山,商議陸軍派遣問題。你們看,這不是大打的姿勢是什麽?”
    “原來是這樣啊。”中田的介紹讓叔仁和大衛捋清了頭緒,果然日本對華態度是有個循序變化過程的。
    “但是,這個石原我們不能繼續利用下,或者讓他發揮影響力麽?至少他還支持談判的對嗎?如果南京希望拖延戰爭的爆發,他是不是可以起到某種作用呢?”大衛建議。
    中田搖搖頭“石原雖然和他們有不同意見,但是根本上都是要為戰爭做準備的,都是要以侵華、逼華為目的的,他隻會積極協助做戰爭準備,不會在這個時候背離自己的隊伍。”
    說完中田突然雙手合十“啊,對了,我要糾正各位的一個觀點。”
    “什麽?”
    “可能外麵遊行、示威的學生都在喊日本要滅亡中國、讓大家作亡國奴、要消滅漢人文化。但這應該是不準確、沒有根據的。
    確切地說,日本看中國過去是帶著敬仰和豔羨,現在它看這塊大陸是帶著貪婪和欲望。
    在中國強、弱不同的曆史時期,日本就會表現不同,這是由於地緣關係的作用,和民族感情沒關係。
    換句話說,日本已經從封建的國家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它的本性就是掠奪資源,並為此實施侵略。
    虛弱的中國在它看來是塊極好、肥沃的殖民地,但並不是說蠶食就等於有吞並的想法。
    剛才我們也說到日本對華態度是循序漸變的,至少到目前為止它還沒產生過鯨吞中國的念頭,滿洲、華北的事態都是隨著發展而發生。你們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叔仁略想想“中田先生的意思是說,日本沒有吞並中國的計劃,但是確實把它當作殖民地並且想排斥西方列強獨占它?
    那也就是說……?或者我能不能這樣講,日本對華戰略是不斷修正的,其目標也是不斷改變的,並沒有遠期、全麵的規劃?”
    “你們看日本的政局就知道,日本內閣倒台、換屆有多麽頻繁,它沒法為自己的國家製訂什麽長遠、總體的規劃。能夠挨過兩、三年任期就不錯了!”中田苦笑回答。
    “明白了,所以它的行為更多帶有軍事冒險、經濟投機和狡猾外交的成分,隻有這樣不斷變化,才能迎合政局需要。不過,這就讓外人很難看懂,覺得眼花繚亂。”
    “是的、是的,就是這樣!”中田見大衛說得清楚很高興,禁不住端起咖啡和他碰了下。
    喜歡山河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山河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