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引起外國間諜注意

字數:2770   加入書籤

A+A-


    草木情魂!
    “禹老師,據植物誌記載,這食肉植物最早是落戶於雲南,而且雲南本地也有土生土長的,我義父父子都曾有用那裏的食肉植物治療蛇纏藥和其他疾病的病案記載。我建議也安排專人去雲貴川一帶去采購,既省略海關檢疫,也會省不少運費呢。”孟先德插嘴提議說。
    “好!讓趙伯查一下,咱們從囯內哪些地方引進的食肉植物,一起並入采購計劃。”禹若冰安排道“還有,我看見藥廠和紅石寨不是栽了不少食肉植物嗎?還有,趙伯和紫薇在九蓮不是弄了一個異草花卉城麽,從世界各地弄來的種子應該也成活了吧?告訴各單位,一律采集下來,鮮品送到藥廠!”
    金兆銘趕緊插嘴說“據我們的實驗,食肉植物中的蛋白質消化酶主要來源於它們的捕食器官也是消化器官,枝莖葉的液汁中也含那些酶,可以告訴采購與采集人員,不必連根拔起,隻收采地上部分就行。食肉植物大多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保留了地下根,說不定來年又可以長出新莖葉和那些器官來呢。”
    “好建議,就這麽辦!”禹若冰撫掌笑道。
    倒是秦蘇怡瞅了瞅禹若冰和趙輔臣,給潑了一瓢涼水“趙老,董事長,趙伯和紫薇的工作,還得你們去做喲。這多半年來,趙伯可是漚心瀝血搗鼓那些花草植物,費了老鼻子勁了。你這一聲令下,他不心痛死才有鬼呢。”
    遭到她這一頓數落,禹若冰好不尷尬。他隻能強詞奪理地辯解說“我當初支持他們在寨子下麵建奇花異卉園,後來支持建異卉城,早就說明了目的了啊,就是建成特殊醫用植物藥材基地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急需開拓藥源,這也是有情可願的嘛。”
    看見這倆人爭論不休,趙輔臣無奈隻好出麵當和事佬了。隻見他輕輕咳嗽兩聲,對他倆說“匯泉和紫薇的工作,我去做吧。我去說,他們爺倆興許心裏會好接受這個現實。”
    誰讓自己是這倆人的老爹和爺爺呢。眼下藥源匱乏,抗疫又是全國上下的頭等大事,隻要是明大義的就該有舍棄啊!
    “老爺子,你也別上火。您隻是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先不必急著折騰。”禹若冰忙不迭地安慰說“倘若其他渠道弄過來的藥材夠用,就不一定非要搞‘三光’。趙伯那些基地就當做是戰略儲備基地好了。”
    他說這話時心裏還真沒有底氣。須知,僅中國就有上千萬還不止的新冠患者等著救命呢。他在心裏歎了一口氣“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拋開了心中的煩惱,他掃視了一下在座的諸位,鄭重地拱手說“有勞諸位了。從目前的基礎工作來看,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為驅除新冠這個病魔做出舉世矚目的貢獻。我期待著……現在宣布散會。”
    第一次核心小組會議,就在眾人心事重重的氛圍中結束。除了醫院的幾位領導趕回去還要繼續救死扶傷,其他人都下榻在藥廠,各盡其責地忙碌著分派給自己的任務了。
    五天之後,第一次針對新冠病毒的規模試用藥物和配合組方出來了。藥物有二十多份,由於藥源緊張,試藥精確到以毫克計量,一點兒也不敢浪費。至於那配合組方,是趙老爺子帶著他那倆弟子窮盡兩三天之力組的方劑。中醫藥科研所有了電子顯微鏡後,真是得益不少。配藥熬湯後的功效,在“電眼”下一清二楚,反複研配後,確定下來的方劑可以配合試藥加速藥效發揮和增強免疫力、消除新冠病毒產生的炎症。
    “趙老,咱們總得給這組方起個名字吧?”也許是在醫院待過幾個年頭,金兆銘的市場觀念要強一些。“這組方大概率是早晚要走向市場的,沒有個名字還真不行。”
    “嗯,我們研發的抗病毒藥叫‘新冠一號’,這個叫‘新冠二號’可好?”孟先德口直口快,未加琢磨就說出了口。
    趙輔臣細細琢磨一下,搖搖頭說“這名字在新冠疫情未撲滅前還湊合,疫情撲滅之後呢?不妥,甚為不妥!”
    又是一陣子琢磨,未了還是趙輔臣一槌定音“這組方是驅邪化肺瘀的,不單對新冠病毒引起的‘白肺’等炎症有消除和修複作用,對於治療其它肺部疾病都有功效,而且這藥方是從端木爺兒倆的行醫記錄中加減而成,我看就叫‘端木肺瘟湯’吧。將來製出成藥,可叫端木肺瘟丸、端木肺瘟散等等,讓世人不可忘掉建方人。”
    “這藥方名字甚好!既體現了它是針對肺病的對症藥,又是在抗擊新冠肺炎這種瘟疫中誕生的,寓意深遠呐。”倆高徒鼓掌稱是,順手拍了一下小小的馬屁,捧得老爺子神曠心怡。
    “嗬嗬,別說那麽多了,趕快通知醫院那邊過來取藥吧。”趙輔臣會心地笑了笑,又叮囑道“你們和徐廠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盡快按照藥方製成中成藥推向市場?”
    說到這兒,他拍了一下額頭說道“哎呀,瞧我這腦子,製售中成藥可是必須要藥品審批批號的。嗯,你們看著辦吧,我不過問這些瑣事了。”
    在這五天裏,最忙活的恐怕是非趙匯泉和她那心肝寶貝女兒莫屬。按照核心小組的部署,他名下的藥材公司全體上陣,分片包幹地向世界各地發出“食肉植物采購通知”,不限量地收購各種食肉植物的地上部分,以及它們的種子。這後一項采購,是他自作主張加上的。多虧了如今已是互聯網時代,一份份帖子,發向他聯係過和網絡上查得到的世界各地的藥材公司、植物園和園林公司。在盛產食肉植物的東南亞地區、非洲和澳大利亞,他索性派出了采購組,坐地收購發運,甚至直接出高薪聘請當地人幹苦力,上山尋找和采割食肉植物。利之所驅終有斬獲,數天之後,第一批經過冷藏處理的“藥源”從一些主產地空運直達琴島國際機場。也多虧了當初布置采購任務時特地說明隻需要收購這些食肉植物的地上莖葉和花、果部分,沒有搞全株入境,海關也隻當作“切花”進行檢疫後準許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