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神遊4陰神與陽神
字數:4562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點星譜 !
舉一個並不算是太恰當的例子:就像是一個吃東西並不知道節製、不知道饑飽的人麵前擺了一大桌子特別好吃、順口的飯菜——因為太“好吃”,也太“順口”,即便是肚子撐破了,也依然可以吃的下。所以這個不知道節製的人,就會被撐爆……反倒是做的不那麽好吃,吃起來不是很順口——
譬如“陰神”出竅的環境,從那種順遂、輕巧的“好吃”“順口”的陽氣充足的環境,變成了不太好吃,吃著費勁的陰氣充足的環境……因為不好吃,不順口,自然吃著吃著,就節製住了。
“人的六識信息的處理,除了被我們注意的那一部分,剩餘的部分,都是一種本能的、下意識的處理……”
這種“本能”“下意識”的處理,自然就會因意覺感受的信息順遂、量大,超出其本身負荷,由此導致相關區域的任務的堆疊,腦功能區域嚴重過載……實質上就是“用腦過度”。這和信息適量,但需要更多算力、更多神經元參與計算不一樣——前者擴大的是“基數”,後者增加的隻是“基數”的基礎上,計算的精度……對待一個信息,是可以精度下降一些的,但這個信息在那裏,卻不能夠不進行處理。
這是兩回事!
安妙真的這一句解釋,直接蛇打七寸,切中了要害。
她說:“假如,條件好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獲得的信息是100,條件差一些,獲得的信息是70,那麽,獲得了100的信息,就要處理100的信息,而獲得70的信息,就隻需要處理這70的信息——這就和你寫作業一樣,給你留了多少作業,你就要寫多少作業。至於寫的怎麽樣,那是你對每一份作業的用心程度……”
這一個例子可太貼切了。
留多少“作業”——那是老師決定的;寫的“用心”與否,卻是自己決定的。一個可以受自己的控製,一個卻很難受自己的控製。
人的“受、想、行、識”是不能全部主動,讓人主觀控製的。否則人便不能得到休息,精神很快就會崩潰。
既然存在這種自動的、掛機的模式,那一些接受、處理信息的機製,就是必然的。它不會去考慮“數量”——就是有一個處理一個,有兩個處理一雙。這就導致了信息順暢,海馬體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人反倒因此受到了傷害——因為“量”太大,即便是采用最精簡的手法,進行摸魚,也摸不下去。
每日裏陽氣最足的時候,自然也就是一個“摸魚”都能把人活生生累死的時間段……
加之“陰神”又是跳脫的……
……
“陰神”和“陽神”的區別,古代的典籍中描述的是“陰神”之中存在陰質,並不純粹,而“陽神”是完全褪去了陰質,以純粹的純陽之氣、清靈之氣構成的,清潔無垢,是金仙純陽之體的大成、萬劫不壞。更有一些赴會的故事、話本,將二者的區別寫的玄虛,說“陽神”是有質的,可以攝取現實諸物——一如有個關於張紫陽洛陽觀花的故事,說他和一僧打賭,去洛陽觀瓊花。僧人出了陰神,繞花三匝而歸。張紫陽卻出的陽神,順手就摘了一朵瓊花為證,神歸之後,張紫陽問僧人可有證明,僧人曰:無。張紫陽便攤開手,說:我摘了一朵瓊花為證。僧大服。
這種區別“陰神”和“陽神”的方法,實際上是很割裂的,因為它用的標準並不一致……一會兒用的,是“念力”的強度——可以顯化,凡人肉眼可見,宛然如生人。一會兒又是“定性”——可以控製、掌握自己,不因為過多的信息“吃撐著”。一會兒卻又是處理信息的精確度——真實。
這三個標準,是一會兒一變化,一會兒一個樣子。可實際上這三個條件,卻都是彼此獨立的,並無關聯性。
“念力”是神經元在意識活動中的衝動的隨機概率幹涉值——代表的是一種有效做功的強度。
“定性”是一種自我的約束,對於自己能吃多少、喝多少、做多少的把握。
“精確度”則是處理一個信息的力度。
……
“可是——出不出神,影響我們的海馬體接受那些信息嗎?即便不出神,海馬體不是一樣還要接受那些信息,我們的大腦還不是要處理那些信息?”安心琢磨了好一會兒,問出了這麽一個問題。
安妙真心頭暗暗叫“好”——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也證明了安心的確很用心的去琢磨、去思考了。
安妙真抿唇一笑,輕聲說:“這不就是六神無主和六神有主的區別?所謂‘出神’,就是心神讀取、處理和現實一一對應的意覺信息。我們的心神不在那裏的時候,處理的就是敷衍、糊弄的,但我們心神注意在那裏的時候,那敢不用心?重要的級別提高了,消耗的能量自然就多了,花費的心力,同樣更大、更巨……”
安心說:“是這樣。”
安妙真又問:“此時此刻——你意識中察覺的東西,你自己有感覺嗎?即便是有了感覺,你能有清晰的圖像、聲音,具體的形狀,精確的數值嗎?”
安心說:“沒有。”
安妙真揉一下安心的頭,說:“這不就是了。人出神的時候,可是能夠看到、聽到、察覺到的——雖然陰神視物,多模糊不堪,可再模糊,那也是看到了,聲音再飄忽,那也是聽到了。這一點點的變化,就和你想東西的時候,雖然想到了,卻不那麽具體有著天壤之別……一點點小小的功能——但它有。”
“嗯……”
“倒是想起一個很有趣的事情……許多年前啊,那時候我和你爸爸還沒有結婚,才剛認識不久……”
那時候的姚玄應,就像是開了屏的孔雀,拚命的向安妙真展示自己的風趣、幽默、才華和風度。
為了表現自己的“考古”方麵的愛好和成就,他就給安妙真講了一個考古互聯網的時候看到的一個“笑話”,那是在一個網站裏,一個關於“人體超自然”相關內容的視頻下麵的評論裏,兩個“讀者”的爭執——其中一個說了幾個“必然”,即:
基於現代計算機存儲技術的發展,對比人腦,就會發現人腦是裝不下那麽多的記憶的,所以記憶必然存在於體外的某一個場中……這是第一個“必然”。
既然存在這麽一個場,那麽這個場必然就會和電磁場一樣,是可以通過類似於電磁轉化滋生能量的。這是第二個“必然”。
接著……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必然”:
人既然可以和這個場進行互動,那必然就存在某一種方式,撬動這個場,通過轉化獲得能量,做到一些不可思議的事。
……
毫無疑問,這三個“必然”是極其穩健的——從一個必然走向另外一個必然,從一個結果必然到另一個結果。
另外一個反對者的評論就顯得很有意思了,先是問“為什麽”,得到了“計算機隻是音頻、視頻信息都放不下,人腦神經元數量上限,加上人還有觸覺、嗅覺、味覺、意覺的信息,更放不下”之後,就直說:“所以,你這是在扯淡。”給出的理由,是人的記憶實際上非常小,去客廳轉一圈都會忘記的差不多,記憶的信息也很模糊,也就是十幾k而已……充滿了一種盲目的自以為是。
在後麵……
果然,前麵的一個評論者已經不回複他了。
……
聽完這段故事,安心不由得張張嘴,喃了半晌,才不吐不快:“那個人,他就不知道有超憶症嗎?舊時代裏這種病也不罕見吧?還有——什麽叫一個人的記憶很容易遺忘。那催眠之後,不是任何看過、聽過、經曆過的事都能回憶起來嗎?不能夠讀取,和有沒有儲存……兩回事吧?”
安妙真聳肩,笑說:“所以,之前他問為什麽的時候,還打理他的那個人,在他說了這段話之後,就徹底不搭理他了啊……”
夏蟲不可語冰。
朝,子貢事灑掃,客至,問曰:“夫子乎?”曰:“何勞先生?”曰:“問時也。”子貢見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幾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討論不止,過午未休。子聞聲而出,子貢問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後言:“三季也。”客樂而樂也,笑辭夫子。子貢問時,子曰:“四季也。”子貢異色。子曰:“此時非彼時,客碧服蒼顏,田間蚱爾,生於春而亡於秋,何見冬也?子與之論時,三日不絕也。”子貢以為然。
“三季”的人,是不可和他們討論“四季”的事情的。
安心說:“顧頭不顧腚!”
安妙真說:“其實啊……不怕這種人是為了抬杠而抬杠,怕的是他們真的以為自己是非常對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