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
字數:404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如夢無終 !
臘月二十九
“左邊一點”
“再往右一點”
“再往左一點點”
“過了,往右挪回一點點”
“……”林霄踩在凳子上正在掛燈籠,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要趕在過年之前把燈籠都掛上。
林雲此時站在一邊指揮著弟弟掛燈籠“你輕一點,小心把燈籠磕壞。”
“林雲!”林霄忍不了了“你別站著說話不腰疼,有本事你上來擺燈籠。”
林雲穿著紅色毛衣,手裏抱著盆熱水,絲毫不理會弟弟的生氣:“快點”
折騰了將近20分鍾,林霄才把燈籠擺正。兩個大紅燈籠掛在陽台,還有一長串的彩燈燈籠掛在防盜網上,他們兩個人的臥室也都掛了一對燈籠。
躺在剛收拾好的沙發上,林霄換了一個舒服的姿勢,伸長手從茶幾上撈下一瓶汽水:“如果一個燈泡碎了,會怎樣?”
“如果是串聯的話,就斷路了,整個燈都不會亮,如果是並聯的話,隻有這個燈泡所在那一條並聯路上不會有燈亮。”林雲一本正經的分析。
“……”林霄此時不想理自己的姐姐,她是不是忘了自己才初二年級,剛剛開始學物理,她說的那個是初三的物理電學。
“我要這個,還有這個,這個也要……”小公主在前麵指點江山,偉哥在後麵任勞任怨——左手拎著三個燈籠,一隻兔子的一隻雞的還有一條魚的,右手拿著一袋子棒棒糖,還是比臉都大的那種。
天呐,他是怎麽想到在旅行的前一天還要帶妹妹出來買東西的?
現在的偉哥恨不得給昨天的自己來一巴掌——
“咱們去吉隆坡找爸爸過年好不好?”偉哥接到父母的電話,對著正在客廳玩無人飛機的妹妹詢問她的意見。實際上說是詢問,實際上就是確定一下究竟是他們飛過去,還是爸媽飛回來。聽老媽說老爸這一次要在吉隆坡談生意,對方是一個華僑,那邊過年有聚會可以多認識幾個客戶,如果說小不點同意的話,就到吉隆坡過年,反正那邊華僑華裔也不少。
“吉隆坡在哪?”還是一如既往的先問過年的地方究竟是什麽樣。
“在馬來西亞,東南亞熱帶風情。”偉哥也沒去過東南亞,從小到大,他在多倫多,舊金山,威爾士,堪培拉很多地方度過新年,基本上也就是和家人一起,沒有到當地的唐人街或者是華人聚集的地方,那邊的新年應該別有一般風味吧。
“那邊會貼對聯,掛燈籠嗎?”好犀利的問題,偉哥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妹妹,按理說那邊華人後裔挺多的,可是他也不知道有沒有這些活動,於是,為了以防意外便有了剛剛那一幕。
“姐,吉隆坡那邊過新年怎樣?”偉哥向自己的姐姐求助,他剛剛在手機上查到,那邊也會寫對聯,可是如果他這麽說妹妹絕對不會相信,隻能依靠長姐的權威來說服小不點。
“小不點就是想買點東西,別買太多就行。”天呐,沒想到姐姐也是這麽慣著她,偉哥服了,算了吧,他還是安分守己的當atm機得了。
“冬去山川齊秀麗……喜來桃裏共芬芳……新年大吉”書房的桌子上垂下一副對聯,晗晗正全神貫注地完成新年任務——寫對聯,從她學習書法的第五年也就是小學五年級開始,他們家的每一幅對聯全是手寫的。
一筆一畫,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端端正正的中國字,就和父親教她的道理一樣。
有益國家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這幅對聯正好適合掛在書房。
這麽說下來,她的家庭好像是朋友中“最正經”的一個家庭,有一個當工程師的父親,一個當高中老師的母親,父母相處和諧,家庭氛圍良好。
她和父母的相處關係更像是朋友,但也沒有那麽隨意,就像她和那位之間的事,母親在三個月後知道的對此表態,在不影響高考成績和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可以交往。
“閨女”父親突然出現“你看這個燈籠怎麽樣?”
晗晗抬頭,是一個樣式古樸的宮燈,雖然不怎麽華麗,不過挺符合父母細水流長的性格,平淡才是真,很不錯。
“挺好看的。”擱下筆,晗晗對爸爸的審美表達肯定。
“我就說嘛,你媽也說這個好看。”裴父點頭“老婆,女兒也說這個好看,今年過年就掛這個。”
夜幕降臨,小兮也終於結束了一天的訓練。
臨近新年,街上的店鋪也變得熱鬧起來,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燈籠燈串,商貿大樓更是老遠就能看到那老掉牙的彩燈條。
實際上她不明白,為什麽過年時一定要掛燈籠貼對聯,如果說這是一種傳統,這是一種習俗的話,貼對聯說的過去。可是,在古代資源如此的緊缺,真的會有人在過年那段日子每天晚上都用油去點燈嗎?要知道,古代的普通人一般日落就會睡覺,沒有什麽夜生活可言。
回到小區裏,各家各戶也都提前掛好了燈籠,雖然還沒有到大年三十,不少人家的燈籠已經亮了起來。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說不定才是過年的真正意義吧。
程筱的書桌此時一片狼藉,膠水卡紙,一次性筷子,細線,毛筆,墨水還有剪刀亂七八糟的放在一起。
她右手拿著毛筆顫顫巍巍的在宣紙上寫字,有一說一,這手就跟得了帕金森一樣抖。
眼鏡後的眼睛聚精會神的盯在毛筆尖上,眉毛不自覺的皺成一團。寫下去的字歪歪扭扭的,簡直說不過去,“未來可期”這四個字沒有一個筆畫是不抖的,就跟一群毛毛蟲擠在了一起一樣。
寫好字,便是拿著尺子在筷子上測量距離,用中性筆標注,用細線綁好,盡可能讓16根筷子組成一個正方體。
看著這個放在桌子上有些晃悠的“多麵體”,程筱不由得感歎術業有專攻,自己就是一個手殘黨。
使用物理技術強行掰直正方體,拿502膠水硬生生的將筷子粘起來。
四張繪有不同內容的宣紙覆蓋在燈籠骨架的四壁。程筱左手發抖,好不容易才捏住膠水將紙粘在筷子上。
做到這一步,燈籠的樣子大致出來了,程筱擼起袖子,把下午剛剛送來的…哦…不對…應該是昨天送來的led燈泡。左手撐住燈籠骨架,右手拎著小燈泡在十字上細細纏繞,開關留在骨架外。
現在這才算是一個燈籠吧,畢竟剛剛那個隻有骨架,沒有燈。
接著從書架上拿下事先準備好的糖葫蘆棍。天知道她為了一根糖葫蘆棍,竟然會跑到周圍三所小學,兩所中學門口去蹲點,最後在便民市場才找見有賣糖葫蘆的人。
在燈籠的四個角上係上四根細線,慢慢的提起來,找到中心點打成死結,多餘的部分套成一個圓環,拴在糖葫蘆棍上。
關上台燈,打開開關,一個燈籠完成。
程筱輕輕轉動燈籠,一盞孔明燈,一個持劍少年,一顆鬆樹一座山,一葉輕舟一江水。
小屋子四麵牆也印出燈籠的顏色與形狀,縫隙中透露的光斑在不停的旋轉。
從上方透露的光,照在她的手上,左手手腕處明顯的疤痕還有尚未愈合的傷口,程筱不知為什麽,嘴角竟然微微上揚,那雙1000度眼鏡後的雙目又有了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