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與清醒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如夢無終 !
家門口的水窪很快就幹了,隻留下之前停留在水窪裏的幾片枯葉,提醒著我們前段時間剛經曆過的徹夜的瓢潑大雨。可是縱然台風過境連著下了幾天大雨,也耐不住這邊炎熱的天氣,從最後一場雨到現在也不過24小時,這天立刻燥熱起來,穿著短袖出去一圈回來身上都是一股粘膩的感覺。雖然已經在這邊生活了五年,樓下小賣鋪的阿婆說的方言到現在我都沒怎麽聽懂,就和我的英語成績一樣還在及格線上徘徊。
細細想來,現在的老家應該有了秋的意象,樹葉微微泛黃,早起和傍晚的涼風,玉米也應該收回來了。那邊一年四季的變化都是由水推動的,春天幾場春雨萬物抽芽,在黃土地上點綴一些綠色的生機。之後伴隨著兩個月左右的的幹旱氣溫迅速升高,步入五月伴隨著東南季風的北上濕熱的空氣終於抵達,高溫多雨迎來一年降水量最為充沛的時節,縱然在夏日的午後,天天會有雨水也不用擔心洪澇,畢竟那裏十年九旱雨水最大也會被黃土地吸收,最多就是城裏的人們受些難,因為排水設施實在是不好。國慶前夕,便是雨季的尾聲,在最後幾場雨後氣溫驟降至十幾度,秋老虎再也耍不了威風。至於冬天嘛,往年11月底,老家那邊都會下幾場雪,12月和1月雪下的最大,有時候甚至可以沒過靴子。雖然那裏一整年的降雨量很有可能連這邊的1\/3都沒有,不過確實是因為雨水還有雪才造就了他們那邊四季分明的特色,而非這裏隻有秋天和夏天。
按理來說,今天是國慶假結束的第一天,但是對於高三生的我也哪來什麽國慶假期?每天都是拚了命的學,就是為了高考時能有一個看的過去的分數,去獲得一個高等教育的敲門磚。
因為不能放假,還有接連的補課任務和階段性考試,大部分人怨聲載道,教室裏時刻充斥著抱怨的聲音,我身處其中,無法做出客觀理性的判斷。
但是如果將自己和他人的距離拉遠,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在處於整體之上的一個雲層,很多現在令我困擾的迷失的在這個幻境中無法尋求到答案的問題,就會變得非比尋常的清楚。
每天早上是最寂靜,也是最喧囂的時刻,寂靜是因為困意和長時間的缺覺導致大家萎靡不振精神煥散,就算是聊天這也不是一個好的時機。至於說喧囂,因為這往往是一個人一天中怨氣最大的時候,包括了早上早起的起床氣,昨天沒寫完作業的緊張以及看不到盡頭的怨氣。就算是今天上午沒有科目,是自己不擅長的,大家心中仍然有一團怒火,現在僅僅是星星寥寥的火星,怕是有一天會集中爆發成為漫山遍野的火海。
今天早上要交數學作業,大家夥的怨氣比往日更勝一籌,數學老師不會特別認真的看作業,最多就是將大多數同學不會的題集中講解一番,剩下的個別問題需要同學自己去找老師。
現在好歹是信息化時代,大多數同學就算是不會寫作業,也會使用電子軟件去查答案雖然說這都是今年高考新編教材答案不是那麽好找,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光我知道的地下作業互助群就有好幾個,尤其是數學,有三個群,可能因為排外性那三個群都是在固定的人之間產生的。
同樣初三的學生怨氣並不比我們少,因為他們還要參加體育考試。中考的理科不是特別難,拿到140分的同學不在少數,文科政治還可以開卷考,真正可以拉開分數的,也就是數學英語曆史這三門科目。跟我同一年的高三學生我不好判斷,不過小我三歲的初三學生還是很好說的,畢竟我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的人。
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大概是從高三的第一次大考開始,班裏的氛圍就陷入到一個輪回,考試前的抱佛腳,考試後有效期72小時的發奮圖誌,和其他時候看心靈雞湯間歇性努力。
就拿這個月五號舉例,在結束四天的假期之後,返校當天,整個教室裏的氣氛有些詭異,既不能說是死氣沉沉,一進教室還有不少人在跟好夥伴聊天,分享的最近的八卦和最新電視劇,但也不能說是特別有活力,因為更多的人是趴在桌子上休息以及補作業,抑鬱煩悶勝過喜悅,不,確切來說,沒有喜悅。
當然,這其中也會有人是真的在努力學習,他們從來不會懈怠,就像是永不停歇的永動機一樣,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學習,甚至說可以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挺搞笑的,老是以一種自以為是的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晚自習體育課老師給放的紀錄片一部也沒落下,反而對那些一直利用這些零碎時間學習的同學嗤之以鼻,覺得那隻是在作秀,認為不會有幾個人可以在如此吵鬧的情況下學得進去。達到目的就好,何必有那麽高的要求,那種要求隻能要求自己不可以強加在他人身上。就跟在水房打水時一樣,為什麽一定要排隊呢,就為了體現所謂的素質,沒素質的人反而可以更快實現目的。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不恰當的舉例,同學利用零碎時間學習請假不去跑操也不上體育課,這種恨不得24小時拚命學習的精神值得稱讚,而插隊打水是一個素質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這樣就犯了類比錯誤。
收起那所謂的自尊,那可笑的言論,那不堪一擊的自以為是。
這篇日記的後半部分叫做清醒,但也並不是清醒,隻不過是這段時間我的一些負能量的看法。
總有人會把高三的努力減的特別的燃,特別的鬥誌昂揚正能量,就連電視劇都喜歡這麽拍,高中轟轟烈烈的三年時光,要不在挫折之後奮力向前黑馬逆襲的高考要不談一場充滿曲折寫不盡遺憾的戀愛。大多數人也隻是普通人,普通的家庭條件,普通的高考成績,哪來什麽一夜衝到重本線,更不會有那種和校草富少談戀愛的橋段。就拿偉哥舉例,他家算得上富裕,你問他談戀愛嗎,他說有時間談戀愛不如看偶像。至於成績就更好說了,很簡單,考上600的是少數人,三中的教學質量雖然說不如一中,二中,但起碼也是一個重點,高中擁有超過50%以上的本科率,每年能有多少人考上600分呢,今年也不過23人。在三中之後,有很多的普通高中,那些中學的本科率隻有百分之二三十,甚至全年級隻有一兩個人可以上大學。
還有誰說高考可以一飛衝天,總有人說寒門出貴子,考上重點大學拿獎學金衣錦還鄉,這就跟網絡小說中的爽文一樣,考上科舉就一路飛黃騰達。但那是古代考上科舉就可以做官,是直接可以獲得現成的經濟收入的,現在考上大學並不能立刻獲得經濟收入。所謂的校園片裏,總是說他們被伯樂賞識,創業成功,可實際上,進入大學寒門出身的學生反而會陷入信息壁壘,很多可以得分拿獎學金的活動他們並不知道,以為上了大學也是要一味的學習,但是現在的大學已經變成綜合性教育需要參加各種活動才可以獲得學分。
就拿我現在的摸底考試來說,按照這種發展水平,高考我大概會考610分,說實話這真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水平,全省文科生,考上600分的也就是一千多人。我現在分數足夠讓我上我想去的中醫學校,五年中醫之後要讀研究生,三年研究生之後,我又該如何?
可能很多人覺得考上好大學都讀了研究生,非常容易找工作,但是在大城市,這些並不重要,高學曆的人比比皆是,海歸博士一抓一大把。何況有些人祖祖輩輩都在大城市發展,你憑借著一個好大學這塊敲門磚和三兩年的工作經曆,就想超過人家幾代幾十年的累積,可不可笑?
這個時候又要說,難道回到小縣城不好嗎。試問,在大城市生活了六七年的人回到小縣城,他們還能適應嗎?總有人說,小縣城安穩物價低鄰裏之間關係親切,這是好的一麵,但是很少有人提起另一麵,小縣城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圈子這個圈子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工作輕鬆聊閑話的人多各種八卦漫天飛,小縣城信息閉塞幹什麽都要通過關係才可完成,無用社交流行。
這也不是說大城市一定好,畢竟這是我18歲的看法,或許28歲時的我一定不會有這樣子的想法,並且會認為十年前我的想法是幼稚的可笑的。
人活著總是在受苦,總說要及時行樂,苦中作樂,為什麽要用這種主觀的想法去麻痹自己?為什麽不能實事求是用客觀唯物的角度來分析,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累就是累困就是困。不要說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我害怕我生前不睡,活不了多久就得長眠。
不知不覺,這篇日記就寫了3000多字,或者說這不是日記,就是一個日常隨寫,一個晚自習的時間又用在這裏,我知道自己最近的心態不好精神狀況也不好,手上的疤用手表已經遮不住了。但是能怎樣呢,我沒有辦法積極就醫,我現在唯一能保證的就是自己還可以活下去,並且能順利完成高考,起碼在出成績之前我是不會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