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嘩變疑雲
字數:4523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大寧景隆年間,高宗皇帝龍騫打算遠征漠北,討伐羯胡人。
時任兵部尚書裴繇上書高宗,言“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建議高宗從揚州抽調一萬丹陽精兵參與遠征羯胡人。
寧高宗龍騫采納了裴繇的提議,抽調了一萬丹陽精兵參與征討漠北。這一萬人最終沒有辜負寧高宗和朝廷對他們的期望,在漠北驍勇善戰,屢立大功。
尤其是最後一戰,麵對胡人聯軍八萬騎兵的包圍,五千丹陽精兵明知援軍不至的情況下,在主將嶽平的統帥下依舊竭力死戰,最終全部壯烈殉國,卻也殺得胡人心驚膽寒,統統上書朝廷俯首稱臣,自此之後丹陽精兵名揚天下。
到了白巾之亂時,揚州大都督廖修率三萬丹陽兵渡江奔赴淮南平亂,卻因為輕敵冒進中了白巾軍的埋伏,廖修更是被對方大將一箭射殺,慘死當場。
但丹陽兵不愧為天下精銳,在主將已死的情況下依舊死戰不退,好在最後徐州大都督蕭儁率軍來援,與丹陽兵裏應外合殺退了白巾軍。
活下來的一萬多丹陽兵因為群龍無首,又有感於蕭儁的解圍之恩,最終投入蕭儁麾下,追隨蕭儁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之後蕭儁入主洛陽,任命自己的弟弟蕭佑為徐州副都督,代他治理徐州,還將一萬丹陽兵交給他,確保徐州無虞。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萬丹陽精兵的存在,雖然蕭儁和蕭恒一直遠在京師洛陽,周邊的幾家勢力盡管覬覦徐州的富庶,卻也沒敢輕易進犯。
徐州五郡
可誰也沒想到,一向對蕭家忠心耿耿的丹陽兵竟然突然嘩變,趁夜襲殺了徐州副都督蕭佑,占據了徐州的州治下邳城,據城作亂。
好在下邳城中的不少官員見勢不妙,連夜逃出了城,跑到了附近的彭城,才堪堪沒有落入叛軍之手。
雖說如今丹陽兵占據下邳城一城之地,但下邳身為徐州的州治,不僅城高池深,城內更是囤積有大量的錢糧,足以夠一萬丹陽兵維持一年之久。
而且整個徐州雖然有五萬兵馬,但除了一萬丹陽兵是精銳之外,剩下的四萬人幾乎都是郡兵,戰鬥力根本無法與號稱“天下精銳”的丹陽兵相提並論,指望用這四萬郡兵奪回下邳城簡直是癡人說夢話。
因此,最後這些徐州的官員隻能派人八百裏加急送信去洛陽,指望大將軍派大軍前來徐州平定這場叛亂。
可這些徐州的官員左等右等,最終沒有等來洛陽的大軍,而是隻等來了蕭恪孤身一人。
雖然這些官員一個個心中都是欲哭無淚,但不管怎麽說蕭恪的身份都是徐州大都督,是他們名義上的上官,又是大將軍的弟弟,他們自然是不敢怠慢,隻能很客氣將蕭恪請進了彭城內。
……
彭城太守府內,蕭恪聽完這些徐州官員你一句我一句的訴苦,眉頭不由一陣緊鎖,麵色也變得有些凝重。
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場嘩變似乎有些蹊蹺。
離開洛陽之前,他和大哥蕭恒曾經交換過對丹陽兵嘩變之事的看法,大哥認為丹陽兵嘩變很有可能是有人從中作梗,意在圖謀徐州。
因為自從當年這些丹陽兵主動投奔父親蕭儁以來,對他們蕭家一直是忠心耿耿,從未有過反叛之舉,如今突然嘩變,襲殺蕭佑,極有可能是受人蠱惑和挑撥。
蕭恪本來也是認同大哥的看法,認為徐州與司州分隔東西,難免被人惦記上,隻要策反了徐州最精銳的丹陽兵,自然就能將整個徐州收入囊中。
但現在聽這些當夜逃出下邳的官員的說法,這些丹陽兵嘩變之後隻是攻打了大都督府,襲殺了副都督蕭佑,並沒有對其他官員大開殺戒,而是放任他們逃出下邳城。
而且如今他們隻是據下邳城而守,並沒有派兵攻打其他城池的意思,這麽多天過去了,徐州周邊也沒有一家勢力趁火打劫攻打徐州,好配合丹陽兵的嘩變。
因此,蕭恪怎麽看這都不是一場有預謀的嘩變,更像是丹陽兵臨時起意突然襲殺蕭佑,蕭恪甚至感覺這更像是一場丹陽兵與蕭佑之間私人恩怨。
隻是他初來徐州,並不清楚丹陽兵跟蕭佑之間有什麽過節。
想到此處,他的目光掃視了一圈在場的官員,沉聲問道:“我想知道,我的叔父蕭佑與丹陽兵之間有沒有什麽過節?”
這些官員顯然沒想到蕭恪會有此一問,一個個麵麵相覷,隨後都推脫說自己不清楚此事。
但看他們這副模樣,蕭恪更加斷定其中有鬼,其實可能因為涉及到他們蕭家的人,這些官員不好說實話罷了。
他的目光再次從這些官員臉上一個個掃過,這些官員一個個都不自覺低下了頭,不敢直視他的目光。
但蕭恪還是注意到角落有一名不起眼的官員偷偷看了他一眼,神色有些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隻是學著其他人深深低下了頭。
蕭恪心中當即有了計較,推說自己趕了這麽多天的路,身子有些乏了,想要先好好休息一番,明天再商議丹陽兵與下邳之事。
這些官員聞言一個個是如獲大赦,紛紛起身告辭。
那名官員似乎是暗暗歎了一口氣,輕輕搖了搖頭,也起身打算跟著其他人一道告辭而去,卻被蕭恪悄悄讓人叫住。
他顯然也沒有想到蕭恪居然會單獨留下他一人,有些局促不安重新坐下,一臉茫然望著蕭恪,身後又是深深低下了頭,不敢直視蕭恪的目光。
蕭恪看著他,暗暗對他發動了“洞若觀火”技能,眼前很快出現一個僅他可見的屬性麵板——
人物:杜靖
統率:52
武力:53
智力:82
政治:86
魅力:75
道德:高
好感:中
人物評級:a
“不知道杜先生現在官任何職?”蕭恪淡淡一笑,第一句話就讓杜靖愣住了。
杜靖抬起頭,有些不敢相信看著蕭恪,因為他不明白,自己一個徐州毫不起眼的微末小官,蕭恪怎麽會知道他的名諱,而且為什麽知道他的名諱,卻又不清楚他的官職。
但蕭恪身為他上官的上官,既然問出了口,他也隻能老實回答道:“下官乃是大都督府的倉督,掌大都督府的倉儲出納之事。”
說完,杜靖又深深低下了頭,畢竟倉督隻是一個最微末的從九品小官,在蕭恪這個徐州大都督麵前自然感覺有些自慚形穢。
蕭恪微微一怔,他剛查看過杜靖的屬性,本以為以他的能力,至少也是一個功曹主簿,沒想到卻是個連芝麻官都算不上的九品小官,當真是有些大材小用。
蕭恪淡淡一笑:“以先生之才,當一個小小的倉督實在是委屈了,待我平了徐州之亂,讓先生做大都督府的倉曹吧。”
杜靖聞言當即呆住了,再次抬起頭一臉震驚看著蕭恪,滿眼的不敢相信。
雖然倉督和倉曹隻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倉曹又稱倉曹參軍或倉曹參軍事,而大都督府有功、倉、戶、兵、法、士六曹參軍事,對應朝廷的六部對應,具體分管徐州各個方麵的事務。
這一刻,杜靖隻感覺鼻子一陣發酸,他也曾經躊躇滿誌,可多年來屢屢受挫,早已經澆滅了他心中的最初鬥誌,甘願在倉督這個位置上蹉跎餘生。
他可沒想到,蕭恪僅僅跟他有一麵之緣,便要破格對他委以重任,讓他感覺有些恍如在夢中。
他有些懷疑蕭恪是不是在戲耍自己,但是看著蕭恪真摯的目光,他心中再無半點懷疑,心中反而湧起一陣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當即跪倒在地,中重對蕭恪行了一禮,鄭重說道:“下官杜靖,謝大都督提拔,願為大都督竭忠盡智,肝腦塗地。”
蕭恪上前扶起他,看著他的眼睛,淡淡說道:“那麽現在,你可以告訴我,徐州副都督蕭佑與丹陽兵之間有什麽過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