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用心險惡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洛陽,太初宮,宣政殿。
“升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掌管朝儀的宦官一聲尖利而高亢的叫喝,殿中文武百官一齊跪拜,山呼萬歲。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龍璟看著下麵跪成一片的大臣,微微頷首,輕輕一抬手道:“眾愛卿平身吧。”
“謝陛下!”
百官一齊口謝天恩,隨即紛紛起身,分列左右各自站好。
龍璟目光從殿內每一位大臣的臉上掠過,隨即緩緩開口道:“昨日兗州大都督劉昇派人上書給朕,言徐州大都督蕭恪倚仗兵多將廣,擅自出兵強占濟北郡,要朝廷加以申飭,並勒令徐州軍退出濟北郡,將濟北郡交還給兗州,不知諸位愛卿怎麽看?”
龍璟說完,殿中頓時有不少官員三三兩兩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似乎是在交換彼此的意見。
其實這種事並不少見,因為自從第一次白巾之亂後,朝廷威信一落千丈,皇權旁落,各州大都督則趁勢而起,擁兵自重,割地自立,為了搶奪地盤更是經常大打出手,紛戰不休。
而這些大都督之間的實力並不都是勢均力敵,有強有弱,弱的一方很清楚正麵交鋒己方很是吃虧,往往會選擇上書朝廷,希望朝廷可以出麵調停,也使對方有所忌憚。
強的一方往往也不甘示弱,大多也會選擇上書朝廷,痛斥對手的不是,力求讓自己站在道義的製高點上,從而獲得朝廷的支持,使自己師出有名。
朝廷經常夾在中間很是為難,大多數時候都隻能選擇兩不相幫,派出兩路欽使,勸雙方以和為貴,罷兵言和,不過往往收效甚微。
不過這次情況顯然有些不太一樣,畢竟其中有一方乃是徐州大都督蕭恪。
雖說他已經被蘭陵蕭氏革除了族籍,但大將軍可從來沒說過不再認這個弟弟,相反還是處處在袒護他。
雖說如今大將軍人在河北平亂,並不在京中,但此刻站在殿中的大部分官員不是他的黨羽,就是他的政治盟友,是萬萬不可能跟他唱反調的。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一名官員出列,此人正是治書侍禦史徐彥,大將軍蕭恒最為信任的心腹之一。
徐彥先是對著龍椅上的龍璟一拜,而後慷慨激昂道:“陛下,如今天下賊寇四起,兗州更是匪患猖獗,這些亂匪攻城掠地,殘害百姓,無惡不作,而兗州大都督劉昇卻無能為力,任由這些賊寇作亂,實在是有負朝廷和陛下的信任和重托。”
“而徐州大都督蕭恪不忍百姓受難,派兵平了濟北郡的賊寇,還濟北郡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使濟北郡得以重歸朝廷的統治,陛下該予以嘉獎才是,怎麽反而要申飭呢?”
龍璟聽完心中暗暗冷笑不止,但麵上依舊不動聲色,隻是再次掃了殿中文武百官一眼,繼續淡淡問道:“其他愛卿可還有什麽要說的?”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趙騰出列,對龍璟鄭重一拜,隨後沉聲說道:“陛下,臣也讚成徐禦史之言,徐州大都督出兵平亂,救濟北郡百姓於水火,朝廷理應嘉獎,不能寒了其一顆忠君愛民之心。”
頓了頓,趙騰又繼續說道:“除此之外,臣還有一議,如今天下狼煙四起,不少州郡都有賊寇作亂,而各州之間強弱不同,有些州缺兵少將,根本無力平叛,而有些州兵強馬壯,卻因為忌憚於朝廷的規矩,不敢越境剿匪。”
“因此,臣竊以為,既然強州無匪,弱州匪患猖獗,朝廷何不準許強州跨境剿滅弱州之匪,鼓勵如同蕭恪這等願為國分憂的大都督出兵助其他州郡掃除亂匪,如此一來,臣相信,不到兩年時間,天下匪患必肅清。”
趙騰說完,殿中再次為之躁動,不少大臣都在交頭接耳,低聲討論此事的可行性。
饒是龍璟再冷靜,心中也不由暗暗一沉。
他心中很清楚,一旦朝廷放開跨境剿匪意味著什麽,誰又能從中獲利最多。
若是朝廷真的準許各州大都督跨境剿匪,蕭恪便可以以剿匪的名義,肆意出兵兗州和豫州,以兗州大都督劉昇和豫州大都督張登的實力,隻怕聯起手來也不一定是蕭恪的對手。
一旦蕭恪將兗州和豫州收入囊中,蕭家的實力將進一步膨脹,到時候恐怕再無人能夠阻止蕭恒謀朝篡位了。
雖然已經知道趙騰的險惡用心,但他畢竟打著為朝廷肅清匪患的名義,龍璟不好直接反對此事,隻好將目光投向侍中楊祈,緩緩開口問道:“楊卿家,你以為趙卿家的提議如何?”
此話一出,殿中不少官員紛紛將目光投到楊祈身上,顯然也想聽聽他的看法。
大寧效仿前朝,實行的是“群相製”,並沒有設立正式的宰相一職,而是以尚書省的長官尚書令,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侍中以及六部尚書為相。
不過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地位在六部之上,因此三省長官被稱為“首相”,六部尚書被稱為“次相”。
除此之外,皇上有時還會授予一些三省六部之外的官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他們亦為宰相,被稱為“亞相”。
當初因為蕭偃兵敗,蕭恒自請辭去尚書令一職,導致尚書令一職空缺至今,如今地位崇高的“首相”隻剩下中書令柳乾和侍中楊祈。
因為柳璿之“死”,柳乾對龍璟早就暗生不滿,龍璟自己也是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能再指望他幫自己。
而楊祈明麵上一直與蕭恒不和,在這種時候,龍璟隻能寄希望於楊祈出麵反對此事,阻止蕭家進一步坐大。
畢竟蕭恪若是吞並了兗州和豫州,將司州與青徐兩州連成一片,到時蕭恒的權勢必然更加膨脹,朝堂上更沒有他楊祈的立足之地了。
見龍璟主動點自己的名字,楊祈略一沉吟,慢步出列,對著龍璟躬身一拜,隨後不急不慢道:“回陛下,臣也讚成趙尚書之言,朝廷理應下旨準許各州大都督跨境剿匪,盡快平定天下匪患。”
龍璟一時神情愕然,有些不敢相信看著楊祈。
這一刻,他心中甚至湧起一股遭人背叛的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