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楚家之憂

字數:338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離開州學之後,蕭恪並未立即回大都督府,而是命車夫驅車前往城南的楚府。
    之前他要成立軍器署,楚家對此是大力支持,不僅將他們楚家名下的所有工匠都無條件支援給了蕭恪,還不惜重金在天下各大州郡尋覓招募技藝精湛的各類工匠,邀請他們來下邳為蕭恪效力。
    蕭恪一向知恩圖報,對此自然是感激不已,當時便跟楚端暗示過,希望有更多的楚家子弟可以在下一次的州試中高中,得以躋身官場。
    他可不是在給楚家畫餅,而是確實打算在今年的州試中,分配給楚家一到三個左右的舉人名額,算是他對楚家一直以來出錢出力默默支持他的回報。
    隻是如今經曆了這麽一場風波,他便不好再暗箱操作了,畢竟現在有這麽多雙眼睛在盯著楚家,若是今年他再通過偷梁換柱的方式讓楚家的子弟中舉,哪怕那些學子不鬧騰起來,百裏墨自己都會心生懷疑。
    畢竟百裏墨隻是迂腐頑固,但並不傻,楚家隻是一介商人,稍微有點名氣的教書先生都自恃清高,幾乎不可能去一個商人的族學中授課,而因為缺少名師大儒的指點,那些商人子弟的學問自然很難比得上世家子弟,甚至都不如那些好一點的書院出來的學子。
    在這種情況下,楚家子弟還能在州試中次次高中舉人,自然很難讓人不懷疑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貓膩。
    百裏墨身為主考官,一旦他心生懷疑,隻要稍微查閱對比一下卷子,很容易就查到其中的問題,以他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的性子,到時候不知道還會再掀起一場怎麽樣的軒然大波。
    正是出於這般顧慮,蕭恪已經決定好在今年的州試中不再搞任何小動作,楚家子弟想要金榜題名,隻能各憑學問了。
    雖說蕭恪也知道以楚端的老謀深算,不大可能會因為這件事就對自己心懷怨恨,但畢竟是自己失信在先,他認為自己還是有必要登門拜訪楚家,向楚端和楚家表達一下自己的歉意,如果可以的話,再給予他們楚家一些另外的補償。
    ……
    此時的楚府內,家主楚端把自己的幾個弟弟和子侄都叫到了內堂,當眾宣布了一件讓他們都目瞪口呆的消息。
    那就是他已經決定,將他們楚家的本宅從江陵搬到下邳,同時將楚家大部分的生意都往徐州、青州以及淮南一帶轉移。
    這個消息讓在場的族人內心無一不掀起驚濤駭浪,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這意味著他們楚家從此將完全倒向蕭恪,不再有任何保留。
    雖說之前他們一直都很支持家主暗中投靠蕭恪,給蕭恪出錢出糧出人,畢竟這一年多來,蕭恪也給了他們不少看得見的回報,比如說教會了他們的工匠燒製香皂和玻璃之類的稀罕玩意兒,若不是因為如今天下大亂,很多人都捂緊了自己的錢袋子,這些玩意兒必然在達官貴人中受到熱捧和瘋搶。
    還有就是鹽瀆縣出產的又白又不發苦的細鹽,別的商家都需要大量往徐州和青州運來糧食才能換到鹽引,但蕭恪卻要鹽鐵司那邊無條件給了楚家一大批鹽引,讓楚家轉賣細鹽賺得盆滿缽滿。
    更別說他們楚家如今還有一個楚燾在擔任九江郡的長史,而且聽大都督府傳出的風聲,以他如今的政績,再磨礪上兩年,很有希望升任九江郡的太守,這對於世代經商的楚家而言,無異於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畢竟意味著楚家在官場上也終於有了作為。
    商而優則仕,不就是他們這些商人千百年來的追求嗎!
    正因為如此,楚家上下一直以來都對家主獨到的眼光佩服得五體投地,畢竟因為搭上蕭恪這條線,讓楚家憑空得到了多少利益和好處。
    可即便是如此,他們還是無法理解,如今楚家和蕭恪不是合作得好好的嗎?楚家出錢出糧出人,蕭恪給他們楚家好處,為何家主好端端的突然就想要將本宅和楚家的絕大部分生意轉移來徐州和青州,徹底倒向蕭恪,不給楚家留一點餘地。
    倒不是這些族人覺得蕭恪不能投靠,隻是這麽做的代價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因為他們楚家在天下各州都有生意,如今各州的大都督又大多各自為政,一旦他們楚家完全投靠蕭恪的消息傳到這些大都督耳中,他們在震怒之下很有可能會選擇對楚家的那些產業下手,到時候楚家遭受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他們都很不理解,家主好端端為什麽要自斷後路,為了一個蕭恪,自絕於另外幾個州的那些大都督。
    更何況,他們楚家經商多年,不是一向都信奉不要將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原則,講究多方押注,好讓楚家立於不虧之地。
    如今家主突然做出如此反常的決定,這些族人心中不由萌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他的兒子楚閔看著楚端,遲疑了許久,還是忍不住低聲問道:“父親,這是不是蕭大都督的意思。”
    楚端靜靜看著自己的兒子,盡管麵上沒有任何表情,心中卻忍不住暗暗歎了一口氣,湧起一陣深深的失望。
    楚閔之前負責為楚家打理幽州的生意,因為幽州大都督周闓為其子周繼求娶楚家嫡女不成,一怒之下便將楚閔投入了大牢,以此逼迫楚家就範。
    最後還是遠在洛陽的蕭恪出手,以釋放周繼為條件,逼得周闓不得不放人,楚閔這才僥幸躲過一劫。
    可是如今聽楚閔問出的問題,楚端卻覺得自己兒子在幽州那幾個月的牢白坐了,蕭恪救他也白救了,因為他甚至還不如自己的孫女楚汐有見識。
    因為在此之前他特意私下問過孫女的意思,楚汐對他的想法是大加支持,認為全麵投靠蕭恪即使在短期內會給楚家帶來不小的損失,可一旦他們楚家助蕭家成就了大事,將來獲得的回報也是不可估量的,楚家將來幾代人的興衰,也許就看這一次決斷了。
    連楚汐一個女流之輩都能看出對於楚家而言這是一次千年不遇的機會,自己的這麽多的弟弟和子侄,竟然連這點兒覺悟都沒有,隻知道對那些蠅頭小利斤斤計較,難以取舍,教他這個家主如何能不失望,心中更是湧起一股深深的危機感。
    自己如今年事已高,垂垂老矣,待自己百年之後,怎麽敢將楚家交到他們手中。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全將問題怪到他們身上,畢竟他們都是商人,事事都精於計算,缺少一些政治覺悟也是人之常情,就看自己這個家主能不能點醒他們,讓他們可以看清問題的本質。
    想到此處,他深深看了兒子一眼,隨後目光從每一位族人臉上一一掠過,緩緩開口問道:“我且問你們,何為商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