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婉拒太守
字數:4052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此時,蕭恪就站在大門外,背著雙手,饒有興致打量著眼前的府邸。
古語有雲“宅以門戶網為冠帶”,意思是府邸的大門往往可以體現出房主人的權勢和地位。
為何會有“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說法,因為隻有王侯權貴才有資格將府邸的大門漆成朱紅色,尋常百姓要敢將自家大門刷上紅漆,那就是僭越之舉,是要被官府依法治罪的。
除了大門的顏色之外,大門上門環的材質,門前的石鼓(又稱抱鼓石,即俗稱的門當),門楣上方或兩側的磚雕或木雕(因為要取雙數,故名戶對),無一不體現出宅子主人的階級身份和社會地位。
楚家雖然富可帝國,但畢竟是商人,社會地位低下,受到了官府的諸多限製,因此府邸的大門沒有任何裝飾,隻是在大門上方掛了一塊牌匾,上麵隻有簡單的“楚宅”兩個字表明了這是楚家的宅子。
看著眼前略有一些寒酸的大門,蕭恪不由暗暗搖了搖頭。
想到後世自己在網絡上看到的那些有錢人的奢靡生活,蕭恪隻能在心中暗暗感慨還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往日不同今時呀。
就在蕭恪還在感慨間,楚端已經領著家中一幹老小從大門魚貫而出,看見蕭恪倒頭便拜:“草民參見大都督,不知大都督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大都督恕罪。”
蕭恪微微一笑,輕輕一抬手道:“我今日登門拜訪並非是為了公事而來,隻是以一個晚輩的身份前來探視楚翁,所以諸位都不必如此多禮。”
“多謝大都督。”
楚家眾人謝過蕭恪,紛紛起身,但一個個都在暗中上下打量蕭恪,不少人眼中都閃過一絲讚歎之色。
雖說他們楚家暗中支持蕭恪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之前都是楚端帶著孫女楚汐登門拜見,因此楚家很多族人還是第一次見到蕭恪。
他們之前都聽說過蕭恪年少英俊,是下邳城中出了名的美男子,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都不由暗暗感慨一聲果然是人才難得!
最重要的是,與其他權貴或世家子弟不同,蕭恪臉上看不到一絲倨傲或是鄙夷之色,反而對他們彬彬有禮,顯然並沒有因為他們是商人就對他們冷眼相待,更讓他們由此對蕭恪心生好感。
這一刻,他們更加理解和支持家主的決定,因為對比其他各路群雄,或許也隻有蕭恪這樣的人才能夠在得到天下之後,可以善待楚家,而不是翻臉不認人,甚至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蕭恪不是楚家眾人心中的蛔蟲,自然不知道不過在短短的片刻功夫,這些人心中已經閃過了不知多少思緒,他隻是在楚家眾人的簇擁下,從容走進了楚宅內。
大寧重農抑商,對商人住的宅子大小有著嚴格的限製,規定商人的宅子不能超過三畝,家中的奴仆不能超過十人,甚至連綾羅綢緞的衣服都不能穿。
可是因為如今天下大亂,不少地方的官府諸事繁多,忙得是焦頭爛額,自然再顧不上這些細枝末節,因此商人都偷偷置辦起了五畝十畝甚至幾十畝的大宅,奴仆更是早就超過了朝廷規定的人數十人,家中的女眷更是偷偷穿起了綾羅綢緞的衣裙。
蕭恪對這些事都心知肚明,隻是他一直故意裝作不知道,畢竟他還有用得上這些商人的地方,因此並不想在這些細枝末節上為難這些商人。
但他今日進了楚宅,隻是走了三兩步便被楚家人領到了貴客房,可見楚宅當真不大。
而且他一路上也沒見到幾個家丁和丫鬟,那些女眷身上穿的也是灰色或黑色的粗布衣裙,由此可知楚家上下一直在嚴格遵守朝廷定下的規矩,並不因為如今天下生亂就趁機逾越。
雖然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細節,但蕭恪還是從中能夠看出了楚端和楚家人的謹慎,或許這是他們楚家能夠富可敵國的一大原因吧。
蕭恪和楚端各分主賓坐下後,楚家其他人便紛紛借故退下,隻留下家主和蕭恪二人在貴客房談事。
楚端命一名丫鬟給蕭恪上了一杯熱茶,笑笑道:“楚家茶水粗陋,比不過大都督府上的蒙頂黃芽,還望大都督切莫見怪。”
蕭恪輕輕搖了搖頭,端起茶杯淺淺抿了一口,隨即笑笑道:“蒙頂黃芽就是再好,天天喝也會膩,偶爾喝喝其他茶水,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聽蕭恪說得有錯,楚端不由一陣哈哈大笑。
商人消息一向靈通,因此他多少聽說了一些寒門學子鬧著要棄考的事,還知道有人拿著楚燾上次中舉來說事,將矛頭對準蕭恪和楚家。
但楚端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因為在他看來,蕭恪若是連這些寒門學子都擺不平,那他就不是蕭恪了。
如今看蕭恪還有心情說笑,他便知道此事必然已經完美解決了。
但盡管如此,出於禮貌,他麵上還是不得不故作關切問道:“今日老朽聽到一些風聲,說有幾個學子在鬧事,質疑州試不公,還牽扯到了我那個不成器的孫兒楚燾,不知道大都督需不需要我們楚家出麵澄清。”
聽楚端主動提起了此事,蕭恪不由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隨後有些歉然道:“實不相瞞,楚翁,此次我突然冒昧登門,正是為了此事而來!”
楚端聞言心中不由“咯噔”一聲,因為他比誰都清楚楚燾的舉人是怎麽來的,他有些擔心蕭恪為了堵住悠悠眾口,會尋個理由將楚燾給罷官免職,讓楚家之前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但盡管如此,他還是強行壓製住心中的不安,不動聲色笑笑道:“大都督言重了,有什麽話盡管直說,隻要能夠幫到大都督,我們楚家一定無一不從。”
蕭恪看著楚端,輕輕歎了口氣,語氣更加歉然道:“我之前跟楚翁說過,希望有更多的楚家子弟可以高中舉人,隻是今年參加州試的學子太多,其中不乏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因而恐怕今年楚家子弟中舉的希望很是渺茫。”
楚端聽完反而長長鬆了一口氣,他當然聽出了蕭恪的言外之意,意思是因為那些寒門學子鬧事的緣故,今年的州試他沒辦法再給他們楚家子弟開後門了。
想到此處,他不由暗笑自己有些關心則亂,畢竟若是此時將楚燾給罷官免職,不正好說明蕭恪心中有鬼,楚燾中舉一事有問題嗎?
雖然心中有些惋惜,但楚端理解蕭恪的決定,畢竟如今整個楚家都已經處在風口浪尖之上,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他們楚家參加州試的那些子弟,若是再有人中舉,很難讓人不懷疑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貓膩。
不過很快他又釋然了,因為以他對蕭恪為人的了解,知道蕭恪若是在這件事失信了,必然會想辦法在其他方麵另外補償他們楚家。
果不其然,蕭恪看著他,緩緩說道:“楚燾在曆陽縣縣令和九江郡長史的位置上都做得不錯,政績斐然,因此我打算幾個月後正式將他升為九江郡太守。”
楚燾麵上卻看不到一絲喜悅,反而輕輕搖了搖頭道:“大都督萬萬不可,沒有人比我更了解這個孫兒,他為人一向浮躁,還需要多加磨礪,若是升官升得太快,反而容易讓他生出嬌縱和懈怠之心。”
“況且,他出任縣令不過一年多時間,大都督便升他做長史,已經是破格提拔,若是短時間再讓他升任太守,難免會讓人說閑話。”
“既然如此,我明白了,那就再讓楚燾在長史的位置上再磨礪一兩年吧,不過楚翁且放心,隻要好生為百姓福祉,將來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蕭恪點了點頭,明白楚端是為了讓自己避嫌,便順水推舟領了他的情,同時鄭重給出了他的承諾。
楚端撫須一笑,有蕭恪這句話,他的孫子絕不會隻止步於一個九江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