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傳檄天下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不多時,董邈和幾個心腹將領謀士紛紛被親兵領到書房。
    董逵見人一齊,便立即命自己的親兵將那名報信人帶來,要他將龍璟中毒身亡的來龍去脈又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重新說了一遍。
    初聽到當今天子竟然遭人毒害死於非命,在場的幾人無一不麵色大變,畢竟誰也沒有想到京城竟然在一夜之間發生了這麽大的變故。
    “大哥,既然皇上已經駕崩了,那我們還等什麽呀,立即揮師東進,直取洛陽,擁立新君呀!”
    不等董逵問話,董邈就第一個站出來,摩拳擦掌,極力鼓動兄長立即發兵洛陽,擁立自己那個剛出生不久的侄外孫為帝,讓董家得以取代蕭家把持朝政,權傾天下。
    況且他說得也沒錯,他們董家為了這一天已經謀劃準備太久了,他如今是一天也不想再耽擱下去了。
    自從蕭恒親自率軍前往河北征討白巾軍之後,董逵眼見洛陽空虛,便親自率領八萬大軍駐紮在關中一帶,隻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便襲奪潼關,直取洛陽,效仿蕭家挾天子以令諸侯。
    可在這將近半年時間裏,盡管董邈和不少涼州軍將領一再勸說董逵趁著如今洛陽空虛盡快發兵,可董逵卻因為心有顧慮,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出兵。
    畢竟以他對蕭恒的了解,知道蕭恒也是一個謀定而後動之人,既然他敢率軍親征河北白巾軍,那在京城一帶必然做好了充足的部署和準備,自己想要破潼關取洛陽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況且蕭恒手中還有龍璟這張王牌,一旦自己貿然出兵,久攻潼關或洛陽不下,到時蕭恒借用天子的名義宣布他們為叛逆,號召天下各路群雄一起討伐他們,他們將陷入很被動的境地。
    正是因為出於這一層顧慮,董逵一直猶豫不決,八萬涼州軍一直按兵不動。
    可如今龍璟已經駕崩了,大寧江山無主,如今放眼天下最適合繼承皇位的無疑就是自己那個剛出生不久的外孫,此時無疑是出兵洛陽的最好機會。
    但出於謹慎,他還是命人將自己的弟弟和幾個心腹將領謀士一起叫來,聽聽他們的想法。
    雖然董邈又是第一個站出來鼓動他出兵,但他沒有理會自己這個無謀少智的弟弟,目光反而落到了一名謀士打扮的人身上,沉聲問道:“常先生,你怎麽看?”
    此人五短身材,其貌不揚,一雙眼睛卻如鷹狼一般銳利,他正是董逵最為信任的謀士常闕,不管是大事小情,董逵總喜歡問過他的意見再做決定。
    之前也正是因為連他都勸董逵不必急於一時,隻需靜待天時,董逵才最終下定決心一直按兵不動。
    見董逵主動問起自己,常闕沉吟片刻,隨後緩緩說道:“大都督,屬下在想,到底是誰毒害了皇上。”
    “常先生,都什麽時候了,我們現在要商討的是要不要出兵洛陽的問題,你還在糾結是誰毒害了皇上有什麽意義嗎?再說了,連皇上臨死前都說是蕭恒害他,難道凶手還能有他人不成?”
    一聽常闕回答得驢唇不對馬嘴,性子一向急躁的董邈當即就聽不下去了,忍不住又插了一嘴。
    “住嘴,聽常先生說下去。”
    見自己弟弟無故開口打斷常闕的話,董逵不由麵色一沉,當即出言厲聲喝止他。
    董邈眼見兄長有些動怒,隻得乖乖閉上了嘴,不敢再插嘴多話。
    常闕笑了笑,輕輕搖搖頭道:“關於皇上之死,天下間誰都有可能是凶手,唯獨蕭恒絕不可能。”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無不愣住了,都有些不解看著常闕,畢竟凶手不是蕭恒,還能是誰?
    常闕淡淡一笑,隨後繼續說道:“如今蕭恒並不在京中,若是此時皇上突然駕崩,京城必然生亂,各路群雄也會以此為由討伐他,大都督試想,以蕭恒的心計,怎麽做如此蠢事?”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但董逵卻不由眉頭一皺,有些不解道:“既然不是蕭恒派人毒殺了皇上,那凶手到底是何人?”
    常闕冷冷一笑:“二將軍說得沒錯,如今再糾結皇上是被何人毒害並沒有什麽意義了,如此皇上一死,天下人必然都會認為此事是蕭恒所為,這個黑鍋,蕭恒是背定了。”
    “屬下建議大都督立即傳檄天下,尤其是聯絡並州大都督顧舉,一道出兵洛陽,匡扶大寧。”
    “好!就依先生之言,聯絡顧舉,揮師洛陽,匡扶大寧!”
    一聽連常闕也主張自己出兵洛陽,董逵終於下定了決心,眼中也不由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當年蕭儁遇刺身亡之時,自己因為遲疑不決而錯失了良機,這一次,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機會。
    ……
    並州,太原郡。
    晉陽城內,並州大都督顧舉同樣見到了一個自稱是從洛陽逃出來的近侍,告知了皇帝龍璟中毒身亡之事,還帶來了皇上臨終前的囑托,要他們揮師進洛陽,扶立其子龍暄為帝,絕不能讓大寧江山落於弑君小人之手。
    顧舉也知此事事關重大,立即派人喚來自己的幾個兒子還有一幹心腹將領謀士,商討出兵洛陽之事。
    長子顧翃和三子顧翀還有不少將領都認為機不可失,主張要趁此機會立即發兵攻打洛陽,取蕭恒而代之,隻有次子顧羽和謀士司馬淮默然不語,卻也沒有反對出兵之事。
    顧舉見狀,便決定次日傳檄天下,號召天下群雄出兵洛陽,扶立幼主,匡扶大寧江山社稷。
    從大都督府的書房出來之後,顧羽便立即走快兩步,跟上了司馬淮,語氣有些意味深長道:“看來司馬先生看出了事有蹊蹺呀。”
    司馬淮也笑笑,深深看了顧羽一眼,語氣有些玩味道:“二公子不是也看出了其中的玄機了嗎?”
    顧羽哈哈一笑,隨後正色道:“以司馬先生之見,毒殺皇上之事到底是何人所為?”
    司馬淮搖了搖頭,輕輕歎了口氣道:“這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到底是何人所為呢?”
    說到此處,司馬淮看了一眼顧羽,似笑非笑道:“聽公子的意思,莫非已經猜到了此事是何人所為?”
    顧羽遲疑了片刻,還是忍不住低聲說道:“不瞞司馬先生,我懷疑皇上根本沒有死!”
    “什麽?”司馬淮聞言不由心中一凜,隨後沉聲問道,“公子何出此言。”
    顧羽的目光分明有些不確定:“隻是我自己的猜測罷了,如今皇上一死,蕭恒無論如何都洗脫不掉弑君的罪名,一旦各路群雄群起而討伐之,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借天下群雄之手消滅蕭恒這個權臣,還能讓各路群雄為了爭奪洛陽大打出手,他才有機會躲在暗處漁翁得利,伺機出來收拾殘局,重新執掌天下。”
    司馬淮沉吟片刻,隨即看了顧羽一眼:“公子的意思是,死的那個不過是皇上的替身,真正的皇上已經躲起來了?”
    顧羽沒有說話,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但司馬淮卻皺起了眉頭:“二公子說得雖然有一定道理,可替身再以假亂真,終究與皇上還是有區別的,千牛衛中大多是蕭恒的人,千牛衛將軍秦衝更是蕭恪的心腹,他們護駕在皇上身邊多年,對皇上了如指掌,若死的是替身,隻怕根本瞞不過他們的眼睛吧。”
    顧羽聞言暗暗歎了一口氣,因為這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他的直覺告訴他,皇上並沒有死,可那又解釋不了,死在禦書房的人是誰?難道世上還能有人可以起死回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