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談笑退敵
字數:471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當蕭恪趕到城頭時,城中的一眾將領早就都已經齊集於此,看到蕭恪出現,都不由一愣,隨後紛紛跟他見禮,一個個眼中都滿含期待希冀之色。
畢竟如今洛陽局勢未明,軍中人心惶惶,都在擔憂自己家人的安危,偏偏此時白巾軍又兵臨城下,蕭恪已經是挽救眼下危局的唯一希望了。
蕭恪顧不上跟他們寒暄客套,看了一眼火光衝天的城下,開口便問他們此時城中還有多少兵馬。
這些將領見蕭恪問起城中兵馬,有幾人當即就麵露尷尬之色,不知該如何作答。
大將軍昏迷得太突然,根本沒來得及給軍中將領做任何交代。
而這些將領眼見大將軍一直昏迷不醒,經過一番商議,便決定立即班師回朝,返回洛陽。
可撤退從來就是一件比進攻更加危險的事,因為蕭恒事先沒有交代,軍中又群龍無首,這些將領為了誰先撤退誰來斷後的問題爭吵不休,誰都不願意來給大軍斷後。
最終因為沒有一個將領願意主動率軍斷後,大軍隻得一齊南撤,沒想到剛出城便遭到了白巾軍的伏擊和攔截,折損了大量的兵馬,剩下的人隻得倉皇退回鄴城中,堅守不出。
可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不知道是誰在城中大肆散播洛陽失守的謠言,以至於城中雖然還有三萬兵馬,並不比城外的白巾軍少多少,可將士們軍心浮動,士氣低落,根本難堪一戰。
想到如今三萬官兵竟被人數比他們多不了多少的白巾軍困在鄴城,這些將領自然感覺麵上無光,不知道該如何跟蕭恪交待。
最後眼看實在沒有將領敢站出來回蕭恪的話,石耀便主動站出來,告訴蕭恪城中還有三萬左右的兵馬,隻是因為前幾日剛吃了敗仗,士氣有些低迷,恐怕此時並不宜出戰。
他此刻心中也暗暗有些慶幸,慶幸自己在送蕭恪去大都督府之前留了個心眼,特意吩咐其他值夜的將士用籠車將城下的親兵連人帶馬一起拉了上來,否則白巾軍突然殺到,城下的親兵有什麽三長兩短,他可怎麽跟蕭恪交代呀。
蕭恪聽完倒也沒有說什麽,隻是深深看了一眼石耀,隨後看著城下的白巾軍,突然高聲問道:“敢問城下領兵之人可是魏王高藩?”
此話一出,城頭上的將領頓時一個個都不由傻眼了,心中都在嘀咕少將軍怎麽能稱呼高藩這個賊首為魏王呢?這不是向城下的白巾軍示弱,長白巾軍誌氣,滅他們官兵的威風嗎?
果不其然,城下的白巾軍聽到城上竟然有人喊魏王,都不由哄堂大笑,紛紛嘲笑城上的官兵沒種,為了活命連臉都不要了。
連高藩也忍不住麵有得色,對一旁的軍師遲牧道:“軍師,看來你說得沒錯,蕭恒這一倒下,這些官兵就成了土雞瓦狗,根本不足為懼。”
“大王,恐怕事情沒有這麽簡單。”
遲牧麵色卻有些凝重,因為他心中清楚,城中的這些將領即使心中再畏懼,也不可能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稱呼高藩為魏王,畢竟很容易落人口實,將來被朝廷秋後算賬。
可如今城上竟然有人敢堂而皇之當眾稱呼高藩為魏王,說明此人並不擔心人言可畏,更不害怕將來被朝廷問罪。
聯想到斥候來報說有一支兵馬深夜從東南方向趕來鄴城,遲牧心中不由猛然一沉,低聲對一旁的高藩道:“大王,喊話之人極有可能是蕭恪。”
“蕭恪?”高藩聞言不由一愣,隨即有些不解道,“他現在不是應該帶兵趕去洛陽嗎?怎麽會來鄴城呢。”
遲牧不由暗暗歎了口氣,畢竟他能算到很多東西,可唯獨算不透人心,畢竟誰能想到蕭恒病危,蕭恪沒有帶兵去洛陽控製朝廷,而是跑來鄴城見自己兄長最後一麵呢?
但高藩沒有遲牧想這麽多,一想到至今杳無音信的傾城,一股恨意就不由湧上心頭,他當即陰惻惻一笑道:“既然蕭恪也在城中,那反倒好辦了,剛好將他們一網打盡,以泄我心頭之恨。”
遲牧輕輕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道:“大王,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城中還有三萬裝備精良的官兵,以蕭恪的本事,隻要能夠安撫住軍心,提振上士氣,我們並沒有多少勝算。”
“再者,就算我們可以將蕭恪困在鄴城,可徐州軍一旦從青州殺來,到時候跟城內的官兵內外夾擊,則白巾軍危矣。”
高藩一時麵色變得有些難看,因為他此時也意識到,自己還是太輕敵了,蕭恪和城中的三萬官兵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麽好對付。
可他還是有些心有不甘,看著遲牧道:“軍師,難道我們就當真拿他們沒有辦法嗎?”
遲牧略一沉吟,隨後要高藩稍等片刻,自己則上前幾步,對著城上的方向高聲喊話道:“城上可是徐州來的蕭大都督?”
城上的一幹將領再次傻眼了,暗暗思忖難道城下的白巾軍是開了天眼嗎?否則怎麽會問也不問就知道本該遠在徐州的蕭恪此刻就站在城上。
可蕭恪卻似乎早就料到對方會有此一問,淡淡一笑,高聲反問道:“我正是蕭恪,城下可是遲牧遲軍師,久仰大名。”
遲牧哈哈一笑,對著城上的蕭恪連連拱手道:“在下區區賤名,能傳到蕭大都督耳中,足慰平生呀。”
兩人就這樣,一個在城上一個在城下,你一句我一句相互恭維著,不像是兵戎相向的敵人,倒像是惺惺相惜的知己,聽得城上的官兵和城下的白巾軍一陣迷糊。
隻是遲牧很快話鋒一轉,突然問道:“隻是在下不明白,大都督不在下邳,也不去洛陽,怎麽會來鄴城呢?”
蕭恪淡淡一笑,高聲說道:“家兄派人快馬加鞭送信給我,要我無論如何都要趕來鄴城,率領將士們從河北撤退,既然家兄有此吩咐我,又怎能不從呢?”
蕭恪的聲音很大,不僅是城下的遲牧,連城上的將士們都聽得很清楚。
本來他們之前都或多或少對蕭恒有些怨言,認為大將軍不該在自知身體不好的情況下,還率領他們出征河北,以至於讓他們身陷險地,進退不得。
可聽了蕭恪的話,他們才明白自己錯怪了大將軍,原來大將軍早在昏迷之前,便做好了周密的安排,要自己的弟弟從徐州趕來為他們解圍。
又想到蕭恪為了解救他們,僅僅帶著幾十個親兵就風塵仆仆趕來,心中都不由湧起一陣深深的感動,心中也重新燃起了鬥誌。
有大都督率領他們撤退,怕什麽白巾軍。
遲牧看在眼裏,不由歎了一口氣,暗暗感慨不愧是蕭恪,隻用三言兩語便收攏住了軍心,這一仗恐怕是打不了了。
事已至此,他隻能順水推舟道:“既然如此,在下願賣蕭大都督一個麵子,不再阻攔你們離去。”
此話一出,城上城下登時一片目瞪口呆,都不明白怎麽兩個人就隔空說了幾句話,就要罷兵言退了。
倒是蕭恪毫不客氣,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那遲軍師的這份人情,我就記下了。”
此時高藩也忍不住策馬上前,有些不甘看了城上的蕭恪一眼,低聲問遲牧道:“軍師,當真要這麽放他們走嗎?”
遲牧歎了一口氣,低聲回道:“大王,即使我們擊敗了他們,也是損失慘重,反而白白便宜了其他勢力,倒不如放他們賣他們一個人情,離開河北,我們才好重整旗鼓,重新奪回整個冀州。”
高藩聽完,隻得恨恨看了蕭恪一眼,隨後黑著一張臉下令撤軍。
看著城下的白巾軍就此撤退,城上的官兵都生出一種如在夢中的不真實感,沒想到蕭恪一來,隻用了三言兩語,就當真把白巾軍給說跑了。
隻有石耀遲疑了片刻,還是忍不住上前道:“少將軍,白巾軍這麽輕易就撤了,會不會其中有詐呀。”
蕭恪對於白巾軍為什麽要撤退自然心知肚明,但他還是點點頭道:“你的擔心也不無道理……這樣吧,你們先率大軍先往青州平原郡的方向撤退,我率領五千兵馬來給你們斷後。”
這話一說出口,在場的將領無一不深感自慚形穢,深深低下頭不敢看蕭恪。
蕭恪看在眼裏,隨後又繼續說道:“繼續你們在京畿的家人,你們也不必擔心,如今洛陽還在‘洛陽四衛’手中,隻是為了安全起見,我已經吩咐洛陽的秦將軍安排人送他們去徐州了,絕不會讓他們落在亂軍手中的。”
這一刻,上至將領下至士卒,無一不在怔怔看著蕭恪,不少人眼中分明閃動著淚花。
隨後,石耀第一個對蕭恪跪下,高聲喊道:“願為少將軍效死!”
其他人如夢初醒,紛紛有樣學樣,跟著跪在地上,對著蕭恪喊道:“願為大將軍效死!”
蕭恪淡淡一笑,知道自己又多了三萬忠心耿耿誓死追隨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