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識破陰謀
字數:337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報,營外有一人自稱是兗州大都督府的參軍紀豐,要見二公子。”
顧羽率三萬大軍在距昌邑城百餘裏外紮下大營,派出去的斥候回報昌邑城外的徐州軍已經撤退,丟棄輜重無數。
但顧羽並沒有下令出兵去追擊撤退的徐州軍,也沒有急於進昌邑城,而是打算派使者去聯絡了城中的劉昇。
隻是他還沒來得及派出使者,就有一名親兵匆匆來報,說是劉昇帳下的參軍紀豐在大營外求見。
顧羽認識紀豐,因為當年紀豐曾經在他父親帳下當過一段時間的幕僚,之後自覺得不到重用,便轉而投入了劉昇麾下,很快得到了劉昇的賞識,不出幾年便當上了兗州大都督府的參軍。
因為這件事,顧羽並不喜歡紀豐,認為這種人首鼠兩端,朝三暮四,不可信任。
不過小人也有小人的用處,若不是紀豐首鼠兩端,暗中投靠了他的父親,極力鼓動劉昇對洛陽朝廷稱臣,他們還真沒有介入兗州的借口和機會。
如今他來得也正好,剛好可以借他的口,好好打聽一下昌邑城內和劉昇的情況,好為將來奪取兗州做準備。
畢竟顧羽隻是反對董邈現在謀奪兗州落人口實,而並非對兗州毫無想法,既然顧家想要逐鹿天下,立不世之基業,光有一個並州是不夠的,必須要不斷擴大地盤,擴充實力,而像劉昇這種守家之犬,無疑是他們顧家將來第一批要消滅和吞並的對象。
想到此處,顧羽便點了點頭,示意親兵帶紀豐來見他。
不多時,紀豐便在親兵的帶領下走進了帥帳,一見到顧羽倒頭便拜,恭敬道:“下官紀豐參見二公子,多年不見,二公子風采更勝從前。”
顧羽看了紀豐一眼,輕輕一抬手道:“紀先生說笑了,是我該恭喜紀先生才是,想不到幾年不見,紀先生都出任劉大都督帳下的參軍了。”
紀豐聞言連連擺手,有些謙虛道:“二公子說笑了,不過是承蒙劉大都督錯愛罷了。”
兩人又寒暄了一陣,顧羽這才問起了紀豐的來意。
紀豐看了顧羽一眼,滿臉陪笑道:“因為二公子率援軍及時趕到,城外的徐州自知不敵,嚇得昨天夜裏連夜撤退了,劉大都督特意派我來當麵向二公子致謝,還在城中備下了幾杯薄酒,請二公子和諸位將軍進城一敘。”
聽了紀豐的話,顧羽麵色不由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複如常,隻是不動聲色笑笑道:“劉大都督太客氣了,隻是行軍打仗期間,軍中厲行禁酒,我身為主將,總不能帶頭壞了規矩吧。”
紀豐一聽頓時有些急了,慌忙繼續勸道:“下官出城前,劉大都督一再叮囑過下官,要下官無論如何都要請二公子和諸位將軍進城赴宴,若是二公子和諸位將軍不去,下官實在是無法跟劉大都督交代呀。”
顧羽看著紀豐,似笑非笑道:“如此說來,劉大都督的這場宴席,我和營中諸位將軍是非去不可了?”
紀豐麵色有些尷尬,但還是繼續勸說道:“畢竟是劉大都督一番美意,二公子和諸位將軍還是給劉大都督幾分薄麵吧。”
“既然是劉大都督一番美意,那我們還是去吧。”顧羽笑了笑,終於鬆了口。
可還不等紀豐鬆一口氣,顧羽卻突然話鋒一轉:“隻是我來得匆忙,沒有來得及給劉大都督備上一份禮物,空著手進城赴宴總歸不合適吧。”
紀豐聽得有些莫名其妙,便訕訕一笑道:“二公子說笑了,不過是進城飲幾杯酒水罷了,哪裏又帶什麽禮物?”
顧羽卻搖了搖頭,玩味一笑道:“所謂禮多人不怪,還勞請紀參軍幫我們準備好一份禮物帶給劉大都督。”
紀豐心中更加不解,隻是看顧羽的笑容似乎有些古怪,心中更是沒來由一慌,但還是隻能硬著頭皮問道:“不知道二公子想要下官準備什麽禮物?”
“當然是你紀豐的項上人頭了!”
顧羽突然麵色一沉,冷笑一聲,隨後喚來幾名親兵,命他們將紀豐拖下去斬首,將人頭交給跟隨他來的隨從帶回昌邑城。
紀豐沒想到顧羽說翻臉就翻臉,當即掙紮著跪在顧羽麵前,苦苦哀求道:“二公子,下官無罪呀,為何要殺下官呀。”
“你無罪?”顧羽冷冷一笑,“你都幫著孟恭和徐州軍要將我和其他將軍騙進城殺掉了,還敢說自己無罪?”
紀豐聞言頓時如遭雷擊,滿臉不敢相信看著顧羽,怎麽也想不明白顧羽到底是怎麽發現其中的蹊蹺的。
他本來還想要為自己辯解幾句,但看著顧羽冷峻的麵容,哪裏還敢再狡辯,當即幹嚎一聲,痛哭流涕道:“二公子饒命呀,下官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呀,下官的家人都落在了他們手裏,若是不按照他們說的做,下官的家人可就一個都活不成了……”
顧羽聽完麵色更加凝重,沉吟了許久,突然冷冷問道:“告訴我,昌邑是怎麽失守的。”
紀豐哪裏還敢隱瞞,當即一五一十將昨天夜裏蘇璘孤身進城見劉昇,拆穿自己的內應身份,最後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劉昇連夜投降了城外的徐州軍之事通通說了出來。
顧羽聽完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心中更是氣惱得幾乎在滴血。
他沒想到自己率軍星夜兼程馳援昌邑,劉昇竟然在援軍趕到的前一天晚上獻城投降了……
一個晚上,就一個晚上!
他惱恨劉昇心誌不堅,更痛恨董逵和董邈貪圖小利,以至於延誤戰機,讓徐州軍兵不血刃奪得昌邑,讓他們八萬援軍徹底陷入被動。
如今昌邑已經在徐州軍手中,僅憑自己手中的三萬兵馬想要奪回昌邑談何容易,更何況還有蕭恪的五萬大軍在趕往昌邑的路上。
更重要的是,他的三萬大軍為了盡快趕到昌邑,每一個人都是輕裝簡行,身上攜帶的糧食並不多,隻夠吃最後一兩天了,根本不可能支持他們跟徐州軍長久作戰。
若是此時撤軍,還能保住大部分的兵力,隻是八萬大軍聲勢浩大馳援劉昇,一仗未打就拱手將偌大的兗州拱手讓給蕭恪,該如何跟朝廷交代,天下人又會如何看他們洛陽朝廷?
這一刻,顧舉陷入了深深的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