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權衡利弊

字數:341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虞謖將辛戎帶到書房,隨後喚來兩名心腹家丁,要他們守在門口,不許任何人靠近書房半步。
    忙活完這一切,他才關好書房門,冷冷對辛戎問道:“現在書房內隻有你我二人,你可以說出自己的身份了。”
    辛戎也不再隱瞞,而是從懷中摸出一塊令牌,遞向虞謖,沉聲說道:“在下確實叫辛戎,乃是錦衣衛荊州司的都尉。”
    虞謖接過令牌,見到上麵果然有“錦衣衛 荊州司 都尉 辛戎”的字樣,便不再懷疑對方的身份,畢竟這塊令牌加上他們虞氏族人的書信,足以佐證辛戎的真假。
    他將令牌還給辛戎,搞笑兩聲道:“原來是辛都尉,失敬失敬。”
    雖說他並不想跟下邳朝廷的細作扯上什麽關係,但畢竟人家代表的是下邳朝廷,又不遠千裏來給他們虞家送信,他自然不好冷臉待人。
    不過他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若對方隻是來送信,虞家可以設宴款待以示感謝,即使想要討要一些好處,虞家也可以給,可若是想要虞家幫他們謀奪江陵城,卻是想都不要想,畢竟虞家上下上千口人都在江陵城中,他是絕不可能拿這麽多族人的性命來冒險的。
    辛戎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絕口不提自己的來意,反而主動寒暄道:“在下在向虞刺史辭行時,他一再叮囑在下,務必要代他跟虞家主問好,他說他一直很掛念虞家主,隻是恨公務纏身,無法回江陵麵見虞家主。”
    “他有這份孝心,老夫就很欣慰了,他如今既然做了一州刺史,還是要以公事為重,不能辜負朝廷的信任。”
    聽辛戎提起虞叡,虞謖也很是感慨,這孩子父母去世得早,全靠自己和其他族人的接濟才長大成人,想不到如今竟然做到了青州刺史的位置,也不枉自己和虞家這麽多年對他的栽培。
    頓了頓,虞謖又有些關切問道:“不知道我這個侄孫近來一切可還好?”
    辛戎連連點頭,笑笑道:“虞刺史一切安好,虞家主不必掛念,而且……”
    說到這兒,辛戎有些神秘一笑:“……而且我在來荊州前聽到朝中一些風聲,說大將軍準備提拔虞刺史入朝為官,擔任戶部尚書一職。”
    “戶部尚書?如此甚好!甚好!”
    一聽自己的侄孫即將出任戶部尚書,虞謖笑得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如此一來,虞謖可就是他們虞家一百多年來出將入相的第一人了。
    辛戎輕輕一笑,意味深長說道:“或許虞家百年興盛,就自虞刺史而始了。”
    虞謖聞言不由微微一怔,心中還在細細回味辛戎的言外之意,辛戎卻已經起身要告辭了。
    虞謖再次愣住了,因為他心中已經事先想好了不知多少個回絕辛戎的借口,可沒想到辛戎當真送完信帶完話就要告辭,絕口不提要他們虞家幫忙之事。
    他還想再挽留辛戎在府上吃頓便飯,順便再跟他打聽一些虞叡的事,可辛戎卻以自己還有其他事為由,婉言謝絕了虞謖的好意,執意告辭了。
    因為他知道,有些話隻需要點到為止即可,虞家自己會權衡得失,最終做出對他們最有利的抉擇。
    很多時候,利誘往往比威逼更有用!
    虞謖無奈之下,隻得親自將辛戎送出大門,隨即匆匆返回書房,命下人去請自己的弟弟虞謙過來議事。
    不多時,虞謙匆匆趕來書房,虞謖也不多說,直接將虞叡的書信拿給他看,
    虞謙看完信,一時也是沉吟不語,而後才緩緩開口道:“兄長,這恐怕不隻是一封家書呀。”
    虞謖默默點了點頭,沉聲說道:“為兄明白,這是下邳朝廷想要我們虞家站隊,而江陵城就是我們虞家的投名狀。”
    虞謙放下手中的家書,看向自己的兄長,沉聲問道:“既然如此,兄長打算如何抉擇?”
    虞謖站起身,在書房內來回踱步,長籲短歎道:“為兄如今也是舉棋不定呀,來人告訴我,叡兒即將出任戶部尚書一職,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虞家不幫蕭恪奪取江陵城,有可能蕭恪會因此遷怒於叡兒,有可能他出任戶部尚書之事就此告吹,甚至可能連青州刺史一職都保不住。”
    虞謙卻輕輕搖了搖頭,沉吟道:“以蕭恪對叡兒的賞識,倒不會因為我們虞家不幫他就免了叡兒的青州刺史,隻是將來若當真是蕭恪取得了天下,隻怕新王朝除了叡兒,不會再有我們其他虞氏族人的一席之地了,虞家將錯失一個扭轉家族命運的機會。”
    聽弟弟這麽一說,虞謖內心越發沉重,忍不住長歎一口氣道:“為兄又何嚐沒想到這一點呢,隻是此事風險甚大,一旦事泄,對於我們虞家而言就是滅族之禍,到時為兄就成了虞氏一族的千古罪人了。”
    虞謙低頭想了想,隨即麵色凝重道:“兄長,我倒有一個主意,或許可以幫到你,隻是……”
    虞謖聽弟弟說得嚴重,猜到他的主意代價不小,但還是沉聲道:“你先說說看。”
    虞謙看了兄長一眼,緩緩說道:“其實兄長所憂者,無非就是事情敗露,蔡範會對我們虞家趕盡殺絕,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先將那些年幼的族人送出城,如此一來,即使蔡範最終喪心病狂殺光了城內的族人,隻要有那些年幼的族人在,何愁虞家不複興?”
    虞謖聞言再次沉默了,因為他聽出了弟弟的言外之意,分明就是舍棄他們這些老家夥,保全那些年輕的族人,也難怪他麵色變得如此凝重。
    但沉吟了許久,他還是重重一點頭,緩緩問道:“依你看,我們要如何將人送出城?”
    虞謙知道兄長已經做出了決定,便笑了笑道:“兄長難道忘了邵家嗎?”
    一聽弟弟提到邵家,虞謖不由眼前一亮,隨即起身道:“瞧為兄這個記性,怎麽把邵家給忘了,我這就親自走一趟,哪怕豁出我這張老臉,甚至將我們虞家一半的家業送給邵家,也要讓邵家幫這個忙,放我們虞家那些年幼的子弟出城。”
    虞謙也點了點頭,但還是不忘叮囑道:“隻是兄長切莫記住,為了族人的安危,絕不能在邵家那裏走漏半點風聲。”
    “不過兄長也要找機會試探一下邵家的口風,畢竟若是想要助城外的徐州軍攻取江陵城,說不定還要邵家幫忙。”
    “你放心,為兄知道該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