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塞外王庭
字數:3523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皇後,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 !
臨近歲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雪席卷了整個漠北大草原,一直肆虐了三天三夜,凍死凍傷牲畜無數,不少部落損失慘重,眼看今年過冬的糧食沒有了著落,隻得派人去烏德鍵山的羯胡喔王庭向伏羅可汗賀若鬱久閭求助。
為此,伏羅可汗賀若鬱久閭特意將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領都叫去了羯胡王庭,一起商討如何熬過這個冬天。
如果是在一百多年以前,每當漠北天氣嚴寒,過冬的糧食難以為繼時,羯胡可汗便會帶著草原上的大小部落縱馬南下,劫掠中原,從漢人那裏搶回大量的糧食財物和女人,使他們這些草原部落可以安然度過漫長的冬天。
可到了寧高宗在位時,大寧的國力達到了巔峰,為了徹底解決北方邊患,派遣精兵良將北擊羯胡,殺得羯胡人元氣大傷,自此遠遁漠北,不僅不敢再有南下劫掠中原之心,反而被迫派遣使臣對大寧俯首稱臣,歲歲進貢,邊境自此相安無事將近百年。
可隨著中原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白巾起義,大寧國力一蹶不振,羯胡人又開始變得不再安分,有些蠢蠢欲動,雖然依舊還在對大寧稱臣,接受大寧的冊封,每年都派遣使臣去洛陽覲見上貢,但心中早就重新燃起了窺視中原的野心,隻是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皮罷了。
而蕭恒在遠征河北時一病不起,大寧朝廷自此四分五裂,伏羅可汗便趁勢脫離了中原王朝,不再承認自己是大寧的封臣,之後更是不斷派兵南下滋擾邊境,屠戮百姓,劫掠財物,擄走婦女,可謂是惡行累累。
但北方幾大勢力忙於內鬥,根本無暇顧及北邊的羯胡人,往往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對於羯胡人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反而進一步助長了羯胡人的囂張氣焰,伏羅可汗賀若鬱久閭更是起了入主中原之心。
隻是他為人狡猾,知道如今中原幾大勢力正打得不可開交,若是他們羯胡人此時南下,人家很有可能就調轉槍頭來對付他們,反而很難討到什麽好。
相反,若是等到這些勢力之間鬥得多敗俱傷之時,他們羯胡人再引兵南下,便可橫掃中原,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
隻是沒想到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連他們羯胡本部都有大量的牲畜凍死凍傷,自己尚且自身難保,更別提去援助草原的其他部族了。
可羯胡人身為如今的草原霸主,若是對其他草原部族的求助視而不見,必然會引起不少部族的不滿,嚴重動搖到伏羅可汗的威望與統治。
既然如今連他們羯胡本部的過冬糧食都告急,伏羅可汗賀若鬱久閭隻能再一次將目光投向了南邊的中原。
不過他也清楚如今時機未到,想要徹底征服中原並不現實,因此他隻是打算率領十幾萬草原勇士南下大肆劫掠一番,搶到足夠多的糧食財物和婦女後便引兵北還,避免陷入中原幾方勢力的混戰。
對於伏羅可汗南下劫掠中原的提議,這些趕來羯胡王庭議事的部落首領無不拍手叫好,畢竟千百年來,他們這些草原民族不就是靠著劫掠南邊的漢人才熬過一個個漫長的嚴冬嗎?
之前因為大寧國力強盛,他們不敢胡來,安分守己了將近一百年,如今既然南邊的漢人朝廷不行了,他們這些草原民族的彎刀也該再見見血了。
隻不過雖說沒有一個人對南下劫掠中原有異議,但對於從哪裏攻入中原,金帳內的眾多首領卻有著不小的分歧。
有人主張繞道西域,從河西走廊攻入富庶的關中一帶;
有人則主張突襲雁門關,必能打得漢人軍隊一個措手不及,畢竟連他們漢人自己都說“得雁門而得天下,失雁門而失中原”;
有人則主張從燕代一帶進犯中原,畢竟相對於河西四郡和號稱“九塞之首”的雁門關,從漁陽關攻入河北無疑容易得多。
三派人各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在可汗金帳內爭得麵紅耳赤,吵得不可開交。
伏羅可汗賀若鬱久閭看在眼裏,卻什麽也沒說,也沒有製止這些首領的意思,隻是坐在自己的可汗寶座上靜靜看著,任憑他們繼續爭論下去。
其實他自己內心是傾向於第三個提議,即從漁陽關攻入河北,他隻想好好看看有誰跟自己想到一處去了。
他之所以支持第三個提議,自然有他自己的考慮。
首先雁門關易守難攻,關隘又駐紮有重兵,而他們羯胡人雖然人多勢眾,卻沒有重型攻城器械,想要攻破雁門關這座雄關談何容易,因此突襲雁門關這個提議在他心中第一個就被否定掉了。
至於不繞道西域走河西走廊,則是因為他跟涼州大都督董逵的特殊關係。
本來這麽多年為了防止羯胡人東山再起,朝廷是嚴禁民間和官方向漠北販賣生鐵和食鹽的,導致這麽多年來羯胡人一直在為缺鹽少鐵而困擾。
直到白巾之亂後,事情才迎來轉機,因為皇權旁落,野心勃勃的涼州大都督董逵為了壯大自身實力,便通過收買拉攏和打壓排擠的方式,將大寧朝廷安置在涼州的一萬西涼鐵騎徹底變成了自己的私兵。
而想要維持一支精銳騎兵的戰鬥力,是需要大量的優質好馬隨時去補充替換掉那些戰死受傷或者老去的戰馬。
為此,董逵特意派人去聯絡了塞外的伏羅可汗,每年用大量的生鐵和食鹽從羯胡人手中換回不少優質好馬,雙方都從這筆交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謂是雙贏。
雖說跟董逵之間隻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關係,但如今羯胡人還要靠董逵向漠北運送鹽鐵,伏羅可汗自然不想跟董逵兵戎相見,以免破壞了雙方之間長期以來的良好合作。
既然不能走河西走廊和雁門關,漁陽關自然就成了最後唯一的選擇。
而且伏羅可汗在中原各州也安插有一些細作,知道如今幽州已經落入白巾軍手中,這些亂民出身的叛軍相對於涼州軍和並州軍,無疑容易對付得多。
眼看金帳內的眾人吵了半天還是沒有吵出一個結果,伏羅可汗便打算終止這場鬧劇,剛他要開口,一名可汗親衛卻匆匆走進金帳內,將手按在胸口,向伏羅可汗稟報道:“稟報可汗,我們在王庭外麵發現了一名形跡可疑的漢人,他自稱是來自中原的使者,奉他們主公之命來見可汗。”
“來自中原的使者?”
伏羅可汗聞言不由眉頭輕輕一皺,隨即追問道:“他是不是說他從涼州或者雍州來的?”
這名可汗親衛低頭仔細想了想,隨後搖了搖頭道:“不,可汗,他說他是從並州來的。”
“並州?”
伏羅可汗聞言不由微微一怔,就連金帳內的眾多部落首領也停止了爭吵,一個個不解看著他們的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