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禦下之道

字數:3451   加入書籤

A+A-


    隨著洛陽的光複,徐州軍也麵臨一個新的抉擇,那就是下一步到底是先穩住司州和洛陽的局勢,再徐徐圖並州或雍涼二州,還是一鼓作氣,趁如今兵鋒正盛,一舉出兵攻下並州或雍涼二州。

    對此,徐州軍上下無論是謀臣還是武將,意見都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趁著如今軍中士氣正盛,軍心可用,再下一州。

    至於先出兵攻打並州還是先出兵雍州,不少將領都傾向於先攻打並州。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如今並州軍的八萬精銳都在關中,主將顧羽更是天下難得的帥才,關中的地勢更是易守難攻,這一仗並不好打。

    相比之下,他的兄長顧翃多年來都是在協助顧舉處理政務,幾乎沒有獨立帶兵打過仗,又是初掌並州不久,根基不穩,加上還有幽州的姚襄和冀州的唐繹兩路大軍的夾擊,想要奪取並州簡直是易如反掌。

    待奪取並州之後,再舉重兵攻打關中,不信打不贏顧羽,拿不下雍州和涼州。

    眼看眾將都眾口一詞說要打並州,蕭恪卻沒有立即表態,目光反而看向一直沉吟不語的蘇璘,緩緩開口問道“蘇先生,依你之見,該先打並州還是先打雍州。”

    此話一出,在場不少將領紛紛將目光投向蘇璘,都想聽聽他的見解。

    蘇璘看著蕭恪,突然沒來由笑笑道“蘇某之見,正是大將軍此刻心中所想。”

    這話一說出口,在場眾將都不由有些糊塗了,看看蘇璘,又看看蕭恪,不知他們二人在打什麽啞謎。

    蕭恪也笑了笑,心中有些無奈暗暗搖了搖頭。

    有時候他發現跟這些聰明人打交道挺沒有意思的,自己什麽心思都被人家窺探得一清二楚,在他們麵前自己可謂是毫無秘密可言。

    此時,同樣一直沒有說話的申屠延也緩緩開口說道“大將軍,屬下也讚成先對雍州用兵。”

    聽申屠延說要對雍州用兵,眾將一個個都不由麵露不解之色。

    不是說柿子專挑軟的捏嗎?怎麽現在大將軍和兩位軍師竟主動選硬骨頭去啃。

    眾將神色蕭恪都看在眼裏,便笑著解釋道“之所以要先出兵攻打雍州,理由有三。”

    “其一是關中的八萬並州軍中有不少人是追隨顧舉多年的老兵和大將,當初顧羽執意要攻打長安,以至於錯失了回援洛陽的良機,一旦洛陽失守和顧舉身死的消息傳到軍中,必然會有不少將士對顧羽心生不滿,軍心和士氣也會大受影響,顧羽就是再天縱奇才,也無法率領一支軍心渙散士氣低落的軍隊打勝仗。”

    “其二是若是我們攻打並州,顧羽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必然會不斷出兵滋擾,從而阻止我軍奪取並州。相反,若是我們攻打雍州,以顧翃的性子,恨顧羽更甚於恨我們徐州軍,因此他一定會作壁上觀,絕不會出兵相助。”

    “其三就是顧羽絕非池中之物,若是不趁他如今剛奪取關中不久根基未穩出兵討伐他,一旦讓他在雍涼兩州穩定住了局勢,站穩了跟腳,到時候再想要對付他就更加不容易了。”

    聽蕭恪解釋完,眾將一個個都不由心悅誠服,再無人提出先攻打並州的想法。

    不過他們都不知道的是,蕭恪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原因,那就是隻有再次擊敗顧羽,才能奪取他的天命值,從而讓他的大哥蕭恒徹底恢複正常。

    此時蕭恪目光看向眾將,沉聲問道“如今聽說顧羽親率六萬大軍在猛攻潼關,霍恂那邊戰事有些吃緊,你們誰願意先率領三萬兵馬先行,急行軍趕去潼關支援霍恂。”

    “大將軍,讓末將去吧。”秦衝、程朗和孟恭幾乎是同時開口。

    畢竟因為顧翀的賣父求榮,洛陽城奪取的過程異常順利,他們三人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如今大將軍都對顧羽的本事讚不絕口,反而激起了他們三人的好勝心,都想去會一會這個顧羽,親眼看看他到底有幾分本事。

    蕭恪目光在三人麵上不住變幻,最後落到程朗臉上,笑著對秦衝和孟恭道“你們兩個老將就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讓程將軍去吧。”

    “多謝大將軍,末將定當竭忠盡智,力保潼關和霍將軍無虞。”

    程朗聞言大喜,當即對蕭恪深施一禮,隨即欣然領命而去。

    待程朗走後,蕭恪見孟恭似乎有些欲言又止,便猜到他想要說什麽,但還是明知故問道“孟將軍有什麽想說的就盡管說吧。”

    見蕭恪主動發問,孟恭也不好再藏著掖著,便對蕭恪躬身施了一禮,隨即沉聲道“大將軍,恕末將多嘴,讓程將軍帶兵去支援潼關,恐怕有些不妥,畢竟軍中都在傳言程將軍和霍將軍關係不佳。”

    倒不是孟恭對程朗有什麽成見,而是徐州軍上下都知道因為有好事者評選“徐州軍四傑”,程朗和霍恂兩位少年將軍鬧得很不愉快,彼此都對對方很不服氣。

    雖說孟恭相信程朗不是那種公報私仇之人,但兩將共事,最重要的就是齊心協力,共禦外敵,若是讓兩個昔日有矛盾的將領一起鎮守潼關,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彼此間的互不信任而產生問題,從而壞了大事。

    但蕭恪並非沒有想到這一點,相反,他就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才特意派程朗去支援霍恂。

    畢竟他們兩人之間並不存在什麽化解不開的血海深仇,隻是因為都是年少氣盛,誰也不服誰,所以喜歡相互較勁,以此來證明自己比對方強。

    而想要化解這種私人恩怨,沒有什麽比在戰場上一起出生入死更合適的機會了。

    就像曆史上,曹操明明知道張遼樂進和李典不和,還是故意讓他們三人一起鎮守合淝。

    而他們三人也沒有讓曹操失望,在東吳大軍壓境之時,一齊摒棄私人恩怨,合力抗敵,最終成就了八百勝十萬的戰績。

    至於對麵的孫十萬,知道甘寧和淩統有殺父之仇,故意找機會讓甘寧救了淩統一命,從而讓自己兩員大將就此和解。

    如今蕭恪此舉算是在致敬前人,隻希望程朗和霍恂不要辜負他的一番心意,能夠一笑泯恩仇。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