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摸螺

字數:524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帶係統穿越種田,我在古代做美食 !
    慕之淵隻覺車身一晃,恐是兩個小廝要來開箱。
    他抽出懷中的刀,正準備和小廝一鬥。
    “牧原大哥,沒事了!”黍汐的聲音傳來,馬車上的蓋子被打開。
    慕之淵從裝滿賑災糧的箱子下來,滿臉疑惑。
    隻覺這是個四周純白的虛無空間,仿佛看不到盡頭,可是定睛一看,眼前的空間又變成了庫房模樣。
    “阿黍,這是哪裏?”
    “這是灶王爺爺的庫房。”黍汐一時無法詳解,就誑編了個灶王爺,這理由古人應該會信吧!
    “灶王爺?阿黍,你莫要騙我!”慕之淵滿臉狐疑。
    倉庫地上還放著的幾袋大米和紅薯、土豆。
    慕之源從袋子裏抓起了一個土豆,恍然大悟道:“你平時賣的土豆與紅薯原來是從這兒來的。”
    “以後再和你詳說,牧大哥,我們把這些私藏的官糧都挪到灶王爺爺這裏,以後再發給百姓如何?”
    “挪到這裏,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我有一個更好的法子可以一舉兩得,順便還能把開塘縣……”慕之淵在黍汐耳邊小聲低語。
    等了一刻鍾,看兩個小廝都已離開,黍汐回到山洞,聯合慕之淵,一起,將所有私藏的賑災糧都搬到空間裏。
    .
    翌日,黍汐早早從梨花鎮收了早餐攤,拿著曬幹的紅菇去往鬆澗書院。
    一個小書童開的門。
    “蘇學究在嗎?他要的紅菇我已曬好,這裏剛好有兩斤,一共500文,麻煩你去說一下,就說是阿黍家的。”
    黍汐抓了幾個給書童,讓他一同帶去給蘇學究看看品相。
    過了一會兒,小書童就拿著半吊銅錢交給黍汐:“阿黍姑娘,這是學究讓我給你的,共500文。”
    黍汐拿著半吊銅錢在手掌中掂了掂,這手上有錢的感覺真好。
    “學究還說,你賣的紅薯甚是香甜,如果田裏有成熟的紅薯,下次可直接拔了帶兩斤過來。”
    “好的。”黍汐一路上琢磨著,自己好像並未賣過烤紅薯給蘇學究。
    對了,上次那個馬車裏的神秘人吃了她的豆漿套餐,鎮上的小娘子們就爭著來買。
    而蘇學究肯定也有很多學生,到時有了些新的吃食賣予他,豈不是又有人幫自己免費做廣告了!
    想到這裏,小財迷黍汐“嘿嘿”開心地笑出了聲。
    推著早餐車離開了老樹巷,黍汐又去了陶罐鋪,買了兩個大罐子,準備給阿娘陳氏醃製酸菜用。
    臨近午飯時間,慕之淵和路達回到了黍汐家,慕之淵一早又去了後山,隻是這次,他和路達從山上帶了兩隻山雞和一隻野兔回來。
    早上,農具行的筒車已經裝好了,陳氏也從田裏忙完回家。
    路達手法嫻熟地幫阿黍處理山雞和野兔。
    她打開商城:
    *** l3 *** <升級完成>
    獎勵:<解鎖點心做法100道>
    她在商城購買了一些新品,包括糯米和甜椒、辣椒、番茄。
    “有了糯米,以後不僅可以釀酒,還能做好多甜點。”
    在黍汐精湛的廚藝下,兩道家常菜新鮮出爐。
    「紅椒爆炒兔肉」,肉質q彈鮮嫩,口感辣爽不臊。
    而「白斬雞」,燜蒸熟透後,用手撕成小塊,再蘸著蔥薑汁更是一絕。
    可惜沒有美酒佳釀來配這山間野味。
    這裏的人都沒吃過辣椒,似乎辣味的小吃以後會是個不錯的銷路。
    .
    秋日的暑氣還未褪去,午後大夥兒趕著水牛去河溪降溫解暑。
    溪流中段,有一個小潭,小豆子把牛趕到潭中,剛好沒到牛脖子。
    看牛兒在水中泡得歡快,小豆子把鞋服一解,跳到河溪中玩水洗澡。
    黍汐挽起褲腳,拿著小魚簍在河石邊緣摸著石螺。
    石螺渾身黑色,隻有小指甲蓋大小,尾部呈尖錐形。
    一塊大的河石約摸能摸個5~8個石螺。
    從中遊一直摸到上遊,也才集了半個魚簍。
    慕之源對石螺不感興趣,他沿溪而上,在上遊較開闊的一片水麵裏捉蝦。
    等小豆子放完水牛,慕之源也捉了半魚簍的河蝦。
    摸回來的石螺,清洗幾遍,就被浸到大盆子的水裏吐沙。
    陳氏在水田撒了水稻種子,等發芽後就可以統一插秧。
    從田裏回來,看院子裏的芥菜已曬得半幹,陳氏取下一些,準備開始製作酸菜。
    黍汐上前幫忙,把事先攢好的淘米水在鍋煮開。
    芥菜放入煮開的水中過5秒,碼在陶罐裏,待淘米水涼了,倒入陶罐,撒少量的鹽,蓋上蓋子,用重物壓著密封。
    她又從倉庫裏拿了些甜椒和辣椒,對半切開,帶籽埋到土裏,等待發芽。
    晚飯時,阿黍用河裏摸來的石螺煮了湯底,石螺個小,黍汐本想倒了,但是小豆子不舍得,他喜歡嗦螺。
    現在有了辣椒,她用炒田螺的方法,炒了一整盤的石螺,小豆子吸著螺肉可歡了。
    不滿三歲的妹妹阿蕉,也學著哥哥嗦起了螺。
    無奈家裏沒有米粉,酸菜也還沒醃好,不然她定要做一碗酸辣螺螄粉。
    春生哥今天摘了兩根絲瓜送來。
    阿黍就用煮石螺的湯底,混合著野菌、絲瓜和河蝦,做了個「海鮮煲」。
    軟嫩的絲瓜中和了河鮮的土腥味,脆彈的野菌又給這道菜增加了來自大山的野趣。
    晚飯後,慕之淵推著小推車陪黍溪去梨花鎮夜市擺攤。
    今天還是賣的出攤烤地瓜和薯片、薯條。
    不同的是,她用番茄做了些番茄醬,在賣薯條的時候澆了一些。
    這一新奇的味覺搭配,又增加了今晚的銷路。
    中秋剛過,夜市人依舊很多,阿黍的攤點因為烤地瓜和薯片,現在在梨花鎮已小有名氣。
    晚上來買她小吃的,不僅有居民常客,還有些酒樓、食鋪的櫥子,也慕名前來取經。
    阿香姨在城東開著一家包子鋪,往常隻要她家包子出爐,就十裏飄香。
    後來聽一些老顧客說,觀雲橋的阿黍早餐攤賣的烤紅薯很好吃,她也想賣,隻是市場上不曾看到有人售賣生紅薯。
    “阿黍姑娘,你家的紅薯真香啊~”阿香姨吃著紅薯和黍汐套著近乎。
    “您喜歡就好,我早上也有出攤。”
    “我在城東開了一家包子鋪,不知你這烤紅薯可是自家栽種的?”
    “是的,不過暫時也就夠我平時擺擺攤賣一賣。”
    “阿黍姑娘,以後你家地裏的紅薯收成了,可否賣一些給我?”阿香姨開門見山,也不繞彎子。
    這紅薯還沒收成,就有人來預定了。
    黍汐琢磨著如果是這樣也不錯,總不能一直賣烤地瓜,百姓的新鮮感總會消失的。
    “大娘,可以的,這一季的紅薯還沒成熟,等收成了我給您送貨如何?”
    “你叫我阿香姨就好,阿黍姑娘爽快,有空來我家包子店,我請你吃香噴噴的大肉包子,哈哈!”
    阿香姨笑著開心地走了。
    “阿黍,你把紅薯賣給別人,那你以後要靠什麽出攤呢?”
    “牧原大哥,紅薯很好長的,水稻也不知道今年能否有個好收成,如果人固定來收紅薯,我可以種很多很多,等存夠了錢我也要開一家自己的食鋪!”
    穆之淵看著劉黍汐認真的眼神,原來她想要開食鋪。
    “而且我還能讓春生哥他們一起種,要是今年秋季又鬧蝗災收成不好,至少還有紅薯可以讓我們填飽肚子。”
    慕之源低頭深思:如果能在全國推廣,就不怕荒年沒糧,百姓餓肚子了。
    一想到賑災糧還在阿黍的空間裏儲藏著,晚餐她道菜用的辣椒從未吃過。
    他更加琢磨不透眼前這奇女子了!
    “阿黍,明日你同我去一下開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