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耬竹竿回家

字數:4831   加入書籤

A+A-


    虎將吳焜!
    雙方講定,武器自選。
    鼎罐有兩寶,騾子耬竹竿、祖傳銅鼎罐,耬竹竿走後,他睡夢中都在心心念,銅鼎罐再不離身邊。
    這時,隻見他連接上繩索,想了想,就在隊友們清理出的場地上舞動起來。
    官渡之戰肉搏時,鼎罐的這個奇門兵器,數次上陣拚殺,儼然成了手槍隊肉搏時的核心,他舞動時,攪亂了敵人拚刺的步伐和節奏,讓幾個步槍手撿了不少便宜。鼎罐是有心人,後來反複思索,簡化了祖傳的流星錘法,變得更簡單,更實用,更具威力。這會一舞動起來,金燦燦的銅鼎罐在強烈的太陽光下,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劃出層層迭迭的光圈,伴隨著刺耳的呼嘯,讓觀眾們瞠目結舌。
    莽撞子這個悔呀,果然不能欺負老同誌!果然是真人不露相!他持著刀,在圈子外不斷後退,汗流滿麵。
    觀眾的喝彩聲、譏笑聲、鼓勵壯膽聲、口哨聲,喧囂起來。吳焜一行,大破聯升寨,救蔡奎時,繳獲的那挺機槍也在二中隊,因有聯升寨營救蔡奎、金冶平的原因,二中隊的幹部戰士,對原黑天池遊擊隊員們,格外親熱。
    鼎罐在西樂坪睡足了覺,勤奮的人,頭不得,象這樣的日子,閑得蛋疼。這會他發了性,大喝一聲,圈子拉得更大,鼎錘飛得更快,突然一鼎砸在一垛土牆上,把牆砸得泥土橫飛,眾人紛紛躲避,心中直念“開眼了,開眼了!”
    鼎罐見莽撞子隻守不攻,眼珠一轉,開始故意賣破綻。幾次之後,見莽撞子有躍躍欲試之意,就把鼎罐往回帶,莽撞子見機大喜,猛喝一聲,撲了上去,要跟鼎罐近身搏鬥,讓他的流星舞舞不開,誰知鼎罐把錘在他眼前一晃,刀砍在錘上,一串火星子濺起,一聲刺耳的金屬撞擊響中,鼎罐伸出腿來,輕輕一踹,莽撞子倒在塵埃。
    觀眾們笑得前仰後合,楊勃和唐元明把莽撞子扶起。
    莽撞子反而一點不羞愧,對吳焜一抱拳“吳隊長,我服了,我要求加入手槍隊。”
    楊勃在旁嗬斥“手槍隊,就你這稀鬆樣能進?還是把普通一兵當好吧。”
    吳焜笑道“隻要你練好了本事,殺敵立功,手槍隊楊隊長一定會收你的。”楊勃在旁連連說道。
    吳焜把攻擊時在敵人火力下屈身前進、躍進、匍匐前進、滾進、跳入、射擊、投彈、衝擊、突刺動作的要領、作用分別進行了示範講解。
    虎南大隊曾經戰鬥數次,最多時是在菜壩子殲滅劉存厚一個連。另一次大戰就是聯升寨解圍。能參加東征的都是覺悟高的好戰士,一點就通,戰術動作掌握的非常快。
    吳焜心喜,看來金冶平平時對二中隊戰士們,訓練抓得很緊,於是又把作戰時如何利用坎、坑、壕溝、土堆、樹木、高苗地、叢林地等不同地形的戰術動作進行了示範講解,讓手槍隊也一齊參加演練。
    他自己蹲在一邊看,楊勃和副中隊長組織戰士們訓練。
    金冶平開會回來,也和他蹲在高處觀看。
    吳焜突然心中一動,對金冶平說“金中隊長,我增加一個訓練內容吧?”
    金冶平微笑“你盡管訓就是了,怎麽還問?你要訓什麽?”
    “撤退,也可以說叫逃跑。”說罷,注意他的反應。
    金冶平一愣,憂心忡忡地望了總部所在的回龍寺一眼“好吧,你訓訓也好,撤離戰場是最難的。”
    ……
    今天的訓練時間很長,天要黑了,吳焜點評“同誌們今天表現都很好。我再強調一下撤出戰場時的要領,一是不要丟棄傷員,我們紅軍的傳統是部隊難以撤下去時,傷員要主動留下來,阻擊敵人,掩護戰友的撤退。雖然這很殘酷,但這也是在無根據地作戰時,沒辦法的辦法,我們每個紅軍戰士都要有這個覺悟。二是要保護好幹部,幹部是部隊的靈魂、主心骨,有了幹部很快就可以再次壯大。三是撤退時,一定要不慌不忙地組織起交替掩護;四是撤退時,一定要撤得越遠越好。”他講了自己和唐元明一天一夜走兩百裏從而脫險的經曆,講了明通井戰鬥時,張鵬翥支隊的傷員,主動留下掩護,全部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講了長途撤退時攜帶要輕,鞋子要利索,以及飲水、食物的注意事項,這一講,精彩的故事性,動人心魄,讓戰士們如癡如醉。
    這一講,就連二中隊炊事班的戰士也被吸引,把煮熟的飯菜丟在一邊,擠進來旁聽,誰也不說開飯。
    應戰士們的要求,吳焜又講了明通井伏擊後,在白馬鎮如何擺脫敵人,在城口如何識別特務。講了唐元明等每個隊員在戰鬥中的優秀表現,講著講著,他的思緒回到了固軍壩根據地,想到了徐允士、胡洪疆、安守田、王軍,聲音逐漸低沉沙啞。
    這一講,讓楊勃和手槍隊新隊員對吳焜等大山坪來的同誌心悅誠服。
    吳焜的預感得到了證實第三路紅軍在石寶寨渡江的同時,劉湘的國民黨21軍第3師陳蘭亭部張曉平團,奉命從忠縣尾隨而來,在忠縣渡過長江後,從石柱的沿溪鄉尾追而來,從青草坡翻越方鬥山,經工農背、太平橋、黃龍橋、過江爐、青草坡、林山虎、錢池壩的小路,到了石家壩,輕鬆地走在三路紅軍的前麵,堵住了三路紅軍東征的去路。
    此時,東征軍尚在享受清涼,覃文、牛大鳴在跟和尚談佛論禪,詩酒唱和。
    張曉平一到石家壩上的石家鄉,火速召集當地的等地大小團防頭目及地主武裝頭子,在石家鄉團防大隊長、大惡霸地主王家泰的莊園裏,召開緊急軍事會議,研究和布置“圍剿”三路紅軍的軍事行動方案。
    會議決定組建聯合軍團,由張曉平任總指揮,王家泰任副總指揮。以張團為主力,各路團防配合,四路同時進攻,把西樂坪分割包圍,擊潰後再分區兜剿搜查,各區、鄉團防隊分片負責,堵截大小道路。
    敵人在緊鑼密鼓地準備。這些部署,王家泰給自己的親弟弟王家滋沒有隱瞞,可他不知道他的這個弟弟,在石柱對岸的忠縣中學讀書時,就加入共青團。王家滋從王家泰口中得到“圍剿”三路紅軍的計劃後,將敵人追剿的時間、路線、口令寫好密信,派心腹家丁冉從良,送給了黎家壩“八德會”黨支部書記劉大瑞和聯絡員冉正睦。
    劉大瑞派冉正睦,連夜將情報送到了三路紅軍指揮部。
    總指揮部接到情報後,決定用不著脫離敵人,敵人不堪一擊。對敵人,隻需半路上伏擊即可,隻以二大隊的一個中隊為右翼,三大隊和一個手槍隊擔任中路和左翼,一大隊作預備隊,二大隊留總部,繼續休息。
    敵人率先發動張團主力正麵攻打西樂坪遊擊隊,由當地團防王家泰的白杆兵部隊擔任前鋒。
    芭蕉鄉團防局,要一個打雜的小工,隻管飯不給錢,潛伏在團防局裏的地下黨員,推薦了馬宏台家的小馬雲。
    馬宏台一宣布,馬丹媽怯怯的表示反對,理由是兒子還小,正是吃長飯的成長期,如果這時讓他到團防局裏沾染了吃喝嫖賭、坑蒙拐騙的惡習,會壞了他一輩子。
    馬宏台正色批評你是頭發長見識短,這是黨交給的任務,是在監視敵人,不是去當那害人的團防兵。
    接受了無數的規矩戒律,承諾了無數的不準不幹,記住了無數的注意事項,又接受了姐姐暗暗交給的打聽大山坪黑天池遊擊隊消息的秘密任務後,馬雲隨著父親,在母親和姐姐熱切的眼神中,蹦蹦跳跳地走了。
    馬丹眺望南邊的大路已經成了習慣了,剛送別向北去的爸爸弟弟,眼光又轉向南麵“咦,媽,你快看!”
    隻見一匹白馬,馱著一個人,飛奔在大路上,越跑越快,馬上的人似乎騎術不佳,搞得手忙腳亂,拚命勒韁繩,那馬像發了狂,向馬家狂奔而來。
    “是耬竹竿!是耬竹竿,它回來了!”
    隨著一聲快樂的嘶鳴,耬竹竿衝上了坡,來到馬家的地壩,把馬家的雞鴨嚇得撲散,馬家新捉回來拴在豬圈邊的小狗,駭成一團。
    馬丹抱住耬竹竿的頸,臉貼臉,馬丹媽忙著擦揩耬竹竿身上的汗。
    “他們呢?他們呢?”
    母女倆都在問,耬竹竿答不了,高興地在地壩上垛蹄子,亮白眼、噴鼻子。
    在上坡時被摔下馬的賀值山一瘸一拐的爬上來,坐在屋簷石上,揉搓腿“吃虧了!吃虧了!”
    馬丹風一樣進屋端來涼茶。
    “王書記回來了,昨晚在我家歇,今天又走了,要我把這個畜生送到你家,他還叮囑了我要注意,說這畜生有靈性,到你家時不要騎,我貪圖安逸,吃了它一摔。”
    “王書記回來了?他不是當了副總指揮嗎?”
    “我哪裏知道?他隻說是回來開展大山坪的根據地建設,工作要加強。要我把耬竹竿送到你家來喂。”
    “值山叔,你別一口一個畜牲地叫,聽說它是參過軍的,焜哥說叫軍騾,要當人看。”
    “啊,難道說,就象秦瓊的黃驃馬?這家夥,王書記說他騎著它,跑得飛快,僅用了兩天就到了,把王書記的腿都磨破了。”
    “就沒有鼎罐他們的消息?”馬丹問。
    “王書記說三路紅軍從石寶寨渡過長江,往石柱那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