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怎麽還得還糧食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離了大譜,女知青靠跑腿當村寵 !
    這頓飯比預想中的要好一些,她以為下鄉了得啃地瓜,吃喇嗓子的窩窩頭,喝野菜湯呢。別看她在家的時候說的那叫一個無所畏懼,還跟父母說來這邊缺不了吃的,但她心裏慌著呢。這些吃的又不是平白無故給她們的,都要靠勞力獲得,幹得多得的多,幹得少那就得勒著褲腰帶吃窩頭了。
    其餘三人不是很適應,譚安靜家條件不錯,因為父親是供銷社采購主任,平時吃的就比別人家好,雖不至於天天吃肉,也很少吃這種粗玉米麵餅子。高文遠下鄉前聽說東北糧產豐富,以為能吃上好東西呢,沒想到吃的跟家裏差不多。
    至於白玲玲,甚至覺得這飯還沒有她在家做的好,不情不願的咬著餅子,那副樣子像誰欠她的一樣。也不想想她在車上吃的是什麽。
    宋雙霜想起來補貼的事,於是問了一句“知青辦說知青下鄉第一年每個月有10塊錢補貼,但沒說有糧食的事,我想問一下我們的口糧怎麽辦,總不能一直吃你們老知青的。”
    “我們剛下鄉的時候村裏會借給我們糧食,省點吃也勉強夠到秋收後分糧,如果不夠吃可以拿錢換一些去年的存糧。等秋收完結算了工分就得把借的糧還給村裏,如果掙的工分少,連第二年的口糧都不夠,咱們村長大隊長允許我們到第二年再還清。”馮愛國說了一下他們那個時候口糧是怎麽解決的。
    聽說口糧還要還,白玲玲抱怨道“怎麽還得還糧食,糧食不是村裏直接給我們補貼的麽?”
    白玲玲這麽一問,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村子哪裏會給糧食補貼,咱們村算是富餘的了,我家那有個知青下鄉的村子特別窮,村裏人自己都吃不飽,更別提村子借給他們糧食了。都是往家裏寫信,讓家裏給郵過去的糧食。”崔子明想起那個人回家的時候,瘦的家裏人都快認不出來了,說什麽都不願意回鄉下了,最後還是那人的母親把工作崗位給了兒子,這才沒回去。
    白玲玲還不死心“那我就是還不上怎麽辦,村裏總不能讓我餓死吧。”
    在場人算是看出來白玲玲腦子不太正常了,還想不還糧食?這地裏的糧食都是村民一點一點種出來的,看的比什麽都重。當初三年自然災害,有多少人失去生命,也就東北這邊地產豐富,活下來的人多些,現在誰還想過那種沒東西吃的苦日子,村裏借出去的糧食那都是村子以防受災沒東西吃存下來的,想讓你還糧還不有的是辦法。
    宋雙霜沒去搭理白玲玲作妖,接著問“那借我們的糧都有什麽?我看咱們村種了好多苞米(玉米,東北一般習慣叫苞米)和小麥。”
    “小麥是別想了,那都是細糧。差不多一個月有15斤苞米和15斤土豆,苞米需要自己去村口石磨那磨成苞米碴子或者苞米麵,看你想怎麽吃。”賀飛揚下鄉時間隻有一年,記得還算清楚,大概跟宋雙霜說了一下。
    “沒錯,我們都是在一起吃,女知青做飯,男知青砍柴挑水,等秋收完就得一起上山撿蘑菇,一起撿柴火。”範蘭芳吃完了飯補充道“如果你們也打算和我們一起吃,可以把糧食放在一起磨,磨好了拿回來就行。”
    宋雙霜覺得自己剛來不想特殊化,而且要是自己開火做飯,每天幹的活也太多了,根本緩不過來。表明自己願意跟大家一起吃,其餘三人也同意加入。
    一下來了三名女知青,做飯也不需要這麽多人,馮愛國提議“現在女知青多了一倍,做飯也不需要6個人一起做,你們可以自行分組。這樣一組做飯一組澆菜,也算是輪著休息了。男知青多了一個人,我們還是5個人上山,留下兩個人打水,順便幫女知青打理菜地,這樣大家休息的機會多一些,你們覺得可不可以?”
    新來的幾人看老知青都同意了,才表示自己同意。
    吃完飯收拾完桌子,宋雙霜幾人才接著收拾自己的行李,宋雙霜抱著自己的草墊子回了宿舍,鋪上草墊子又從行李裏拿出來一塊麻布鋪了上去,她接受不了被褥直接接觸草墊子,擔心夏天潮濕生蟲子,還好她早有準備。
    白玲玲沒帶什麽東西早就收拾完了,這會正坐在炕上看這倆人收拾行李,當她看到宋雙霜拿出一整塊麻布鋪在草墊子和褥子中間的時候,忍不住嘟囔一句瞎矯情。
    等宋雙霜收拾完東西,大隊長正好來到知青院,說明了來意,讓新知青明天到村委辦公室去領取她們的口糧,順便明天休息一天,有什麽需要置辦的趕緊準備,後天就要下地幹活了。
    和宋雙霜預想的一樣,她們新來的知青可以休息一天再下地幹活。明天她可以去縣裏供銷社買點東西,主要是去買個暖水瓶,這東西容易碎,不能在家那邊買,她還從家裏帶了個搪瓷盆,跟碗一樣塞在棉被裏帶來的。
    宋雙霜打算好好規劃一下時間安排,明天又要去領糧食,又要去村西頭找關木匠,還得去縣裏。見大隊長還沒走,開口問道“大隊長,明天什麽時候領糧,我缺點東西打算去趟縣裏供銷社。”
    “你可以早上5點左右去村口坐老吳頭的驢車去縣裏,如果沒有手表就聽哨響第一遍,差不多中午就能回來,領糧就等下午上工後一起去村委辦公室,回不來代領也可以。”
    得知坐驢車來回的時間,宋雙霜決定第二天在國營飯店吃頓飯再回來。
    等大隊長離開,宋雙霜準備回宿舍寫封信寄回去,告訴家裏江家村的地址,順便問問她弟怎麽樣了,也不知道醒過來沒有。
    拿出紙筆準備在吃飯的桌子上寫信,宋雙霜靈光一閃,她記得東北好像都有小炕桌,大家串門嘮嗑茶水瓜子都放在炕桌上,明天可以讓木匠幫她也打一個,冬天貓冬的時候她就可以在炕桌上看書寫信了,又暖和又方便。
    “宋知青,剛才聽你跟大隊長說明天要去縣裏,能麻煩你幫我寄一封信麽?”崔子明拿了封信過來,想讓宋雙霜幫忙寄出去。他有段時間沒給家裏寫信了,偏偏這段時間累,不想為了寄一封信請假進城。
    隻是幫忙寄一封信出去,沒什麽不能答應的,欣然同意了。
    崔子明把信放在桌子上,還說如果宋雙霜明天因為要去郵局來不及回來領糧,他可以幫忙代領,跟小隊長說一聲,請一個小時假還是可以的。
    宋雙霜擺手“不用,我也是要寫信寄回家的,隻是去買點東西就回來,能趕得上回來的車。謝謝你的好意。”
    “那行,如果你有什麽需要幫忙可以找我。”崔子明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又跟宋雙霜講了一下趕車的老吳頭脾氣差,尤其不喜歡他們知青“對了,明天早上你盡量早點去,驢車坐滿他就走了,而且有時候就算坐不滿他也走,不看時間看心情。”他們這群知青基本都在老吳頭這吃過虧。
    他們又不可能是找村長、大隊長告狀,人家是一個村的肯定相互偏袒。而且平時去縣裏都要靠老吳頭的驢車,得罪了人以後還進不進城了。
    想起下午接她們回村,老吳頭把白玲玲丟下趕著驢車跑的事,宋雙霜忍不住笑出了聲,大爺確實真性情!
    宋雙霜的笑弄得崔子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人好端端的怎麽笑成這樣,他也沒說什麽啊。
    “沒事沒事,突然想起來點別的事,放心好了,明天一定幫你把信寄出去。”宋雙霜趕緊解釋自己沒病,要不然被人當成腦子有問題了。
    趁著天還亮,宋雙霜趕緊寫完了信。收好兩人的信件,宋雙霜回宿舍打水洗漱。
    因為知青點人多用水也多,院裏又有一口井用水方便。所以即便不是冬天,知青點的灶上也一直有熱水,平時做完晚飯女生會順手把鍋刷幹淨直接加滿水,雖然做飯剩下的火不足以燒開水,至少晚上洗漱的時候水是熱的,對女生來說很方便。
    等洗漱完躺在炕上,宋雙霜才覺得自己活過來了。她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硬座,又是換驢車又是收拾行李,已經24個小時沒躺下了,剛才一直收拾東西還沒感覺有多累,現下覺得胳膊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心裏叫苦,後天就得下地幹活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得住,不知不覺中宋雙霜進入了夢鄉。
    與宋雙霜不同,白玲玲在想自己明天要不要也去縣裏買點東西,她隻帶了家裏屬於自己的東西,手裏也隻有知青下鄉的十塊錢補貼和自己偷攢的3塊7毛錢。與其說是下鄉,其實更像是被父母掃地出門。
    白玲玲想起了宋雙霜的手提包,家裏舍得給她包肉餡餃子,那肯定也會給她帶不少東西吧,明天去縣裏肯定不會把手提包拿著,那自己就下次有空再進城吧。
    還有那個譚安靜,看起來就很傻,自己又這麽可憐,跟她賣幾句慘肯定相信……